專利名稱:一種以禾草類植物為原料制備高硬度漿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硬度漿,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以禾草類植物為原料制備的 高硬度漿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用植物纖維生產紙漿的方法有化學法、機械法、化學機械法。化學法制漿是 借助化學作用,通過除去植物纖維原料中的某些成分使原料離解成漿,是一種應用 最廣泛的制漿方法,在化學法蒸煮中又分石灰法、燒堿法、蒽醌-燒堿法、硫酸鹽法、 亞硫酸鹽法蒸煮。
現(xiàn)有技術中的亞硫酸鹽法以植物纖維為原料,其工藝過程是首先進行備料,將 進行過預處理的生產紙漿的原料裝入蒸球、立鍋和連蒸(蒸煮鍋、立式蒸煮鍋、連續(xù) 蒸煮器)等設備中,再加入亞硫酸銨等化學藥品,往蒸球、立鍋或連蒸中通入蒸汽加 熱、保溫一段時間后得到粗漿。
由于直接通蒸汽加熱、化學反應激烈,即脫木素的化學反應激烈。原料中不但 有造紙漿所要的纖維,也含有生產紙漿不需要的半纖維素、木素及樹脂、果膠、淀 粉、單寧、色素、無機化合物的其他組分。在蒸煮時首先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這 時就有木素和纖維部分分離,待升高溫度進行蒸煮時,低溫反應產物中的木素、聚 戊糖等又縮合附在纖維的表面上,很難再從纖維上洗除,所以紙漿的均勻性差、漿 渣多、漿的硬度高、濾水性差,需要大量的水洗滌除去雜細胞、半纖維素、木素組 成的黑液,造成污水污染環(huán)境,更使得生產紙漿的成本增高,也給下步的漂白造成
困難。現(xiàn)有技術的這種工藝每生產1噸紙漿產生10-12噸,甚至18噸黑液,而且這 種黑液粘度高(一般在濃度42%時100度時為460厘泊左右)。
目前,多數(shù)制漿造紙企業(yè)都面臨著造紙原料緊缺、能源緊張、環(huán)境污染、紙漿 特別是草漿質量不高的問題。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造紙工業(yè)面臨的形勢更 加嚴峻,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污染,提高產品質 量來滿足以紙為原料的下游產業(yè),如印刷、新聞出版、包裝、巻煙等行業(yè),是造紙 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基于上述因素,使得人們不得不對低成本、低污染的制漿方法寄予厚望。
草類制漿技術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根據(jù)未草纖維原料的生物結構的不均一性和 化學組成的特殊性對制漿的全過程進行研究,未草類纖維制漿具有以下特點l.重備 料,除硅,除雜細胞,提高紙漿質量,濾水性,減少黑液的回收;2.禾草纖維脫木素 的特性。由于禾草纖維中有較多的堿易溶木素,使其制漿難度降低,但同時它又要 求有較高的脫木素率才能使纖維解離,因此它的制漿方法應與木材有很大的不同。 3.由于原料中硅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造成其黑液粘度高,回收難度大。4. 未草類現(xiàn)為中含有大量雜細胞,對造紙形成一系列危害。5.草漿的漂白性能較木材好, 易采用短流程,無氯漂白達到高白度。
有不少技術人員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比如
黑龍江造紙2003年第4期發(fā)表了題為"稻草亞銨法優(yōu)化蒸煮工藝條件"的文章, 該文章公開了稻草亞銨法蒸煮的優(yōu)化條件,但是該蒸煮的方法中蒸煮時間長,亞硫 酸銨的用量較大,使得消耗的能源比較大,成本也比較大,所制備的紙漿的質量不 高。
黑龍江造紙2003年第4期發(fā)表了題為"麥草亞銨法制漿造紙的特點和應用"的 文章,該文章公開了針對麥草這種特殊的植物纖維原料亞銨法制紙漿的方法,該方 法的硬度低,保溫的時間長,保溫的溫度較高,且黑液中殘余亞硫酸銨的濃度比較 高,同樣存在消耗能源比較大,紙漿的質量不高的問題。
林產化學與工業(yè)1981年第4期發(fā)表了題為"馬尾松亞銨法制漿"的文章,該文 章公開的是以馬尾松為原料亞硫酸銨法蒸煮法所制備的漿,該方法中亞銨的用量為 20-25%,蒸煮的溫度達到了 163-165°C,保溫時間5-6小時。該方法是以樹木為原料, 在森林資源缺乏的今天,以樹木為原料造紙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化工時刊2002年第2期發(fā)表了題為"稻草低壓低溫制漿研究"的文章,該文章 以稻草為原料,經過預浸漬、蒸煮、洗篩、漂白的步驟得到了漂白漿,該方法的保 溫時間長達3.5個小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未草類植物纖維纖維原料屬于非木材纖維原料,包括稻草、麥草、蘆葦、甘蔗 渣、高粱稈、玉米稈、棉稈等。我國的森林資源缺乏,用于造紙的主要原料是草類 原料。 一般而言,作為造紙原料,木材原料優(yōu)于草類原料,木材原料中針葉木又優(yōu) 于闊葉木。在我國森林資源日益缺乏的嚴重形勢下,如何利用草類原料制備高質量 的紙漿是現(xiàn)在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禾草類植物為原料制備高硬度漿的方法。所述的 方法中蒸汽加熱保溫的時間短,節(jié)省了能源。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以未草類植物為原料制備高硬度漿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備料、蒸煮步 驟,所述的蒸煮方法為亞硫酸銨法、蒽醌-燒堿法、硫酸鹽法或亞硫酸鈉法蒸煮中的 一種,采用亞硫酸銨法蒸煮時,亞硫酸銨的用量為絕干原料量的15-25%;采用蒽醌 -燒堿法蒸煮時,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的15-25%;采用硫酸鹽法蒸煮時,
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的13-25%;亞硫酸鈉法蒸煮時,總酸大于5%, 化合酸為2.0-4.0%;蒸煮之后得到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6-28的高硬度漿,優(yōu)選硬度為 高錳酸鉀值18-27高硬度漿;最優(yōu)選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0-25的高硬度漿。
本發(fā)明所述的未草類植物原料為麥草、稻草、甘蔗渣、棉稈、蘆葦中的一種或 者一種以上的混合。
本發(fā)明所述的高硬度漿可以用來制備漂白化學漿。
本發(fā)明所述的亞硫酸銨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
(1) 在禾草類植物原料中加入亞硫酸銨法蒸煮藥液,其中液比為l: 2-4;
(2) 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00-12(TC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 放汽,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C,保溫35-55分鐘。
本發(fā)明所述的蒽醌-燒堿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
(1) 在禾草類植物原料中加入蒽醌-燒堿法蒸煮藥液,其中蒽醌加入量為絕干原料量
的0.5-0.8%;液比為1: 2-4;
(2) 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00-12(TC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 放汽,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C,保溫35-55分鐘。
本發(fā)明所述的硫酸鹽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
(1) 在禾草類植物原料中加入硫酸鹽法蒸煮藥液,液比為1: 2-4,硫化度為5-15%;
(2) 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10-14(TC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放 汽,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C,保溫35-55分鐘。
本發(fā)明所述的亞硫酸鈉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
(1) 在未草類植物原料中加入亞硫酸鈉法蒸煮藥液,液比為l: 2-4;
(2) 往蒸煮器中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00-12(TC時保溫15-25分 鐘,進行小放汽,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C,保溫35-55分鐘。本發(fā)明的方法中在備料之后蒸煮之前還包括對禾草類植物原料進行預浸漬的過程。
本發(fā)明中在進行加熱升溫時將所述的禾草類植物原料放在蒸煮器中,所述的蒸 煮器包括蒸球、立式蒸煮鍋和連續(xù)蒸煮器。 本發(fā)明所述的備料為
(1) 將禾草類原料利用錘式破碎機進行切斷搓揉處理,得到切斷搓揉后的原料;
(2) 將切斷破碎后的原料進行除塵處理;
(3) 將經過除塵處理的原料進行篩選處理。
具體的說,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以未草類植物為原料制備的用來制備漂白化學漿 的高硬度漿,所述的高硬度槳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6-28相當于卡伯價24-50;所述的 高硬度漿優(yōu)選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8-27相當于卡伯價29-48;所述的高硬度漿最優(yōu)選 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0-25相當于卡伯價34-42。
本發(fā)明所述的禾草類植物原料為麥草、稻草、甘蔗渣、棉稈、蘆葦中的一種或 者一種以上的組合。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蒸煮方法為亞硫酸銨法蒸煮、蒽醌-燒堿法、硫酸鹽法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所述的亞硫酸銨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
(1) 將未草類植物原料進行備料后,送至蒸煮器中,亞硫酸銨的用量為絕干原
料量的15-25%,液比為1: 2-4;
(2) 往蒸煮器中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00-120°C,壓力為 0.4MPa左右時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放汽壓力降至0.02MPa,繼續(xù)加熱升溫至 165-173°C,壓力約為0.75MPa,保溫35-55分鐘。
本發(fā)明所述的蒽醌-燒堿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
(1) 將禾草類植物原料進行備料后,送至蒸煮器中,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
干原料量的15-25%,蒽醌加入量為絕干原料量的0.5-0.8%,液比為l: 2-4;
(2) 往蒸煮器中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00-120°C,壓力為 0.4MPa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放汽壓力降至0.02MPa,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 。C,壓力為0.75MPa,保溫35-55分鐘。
本發(fā)明所述的硫酸鹽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
(1)將禾草類植物原料進行備料后,送至蒸煮器中,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
干原料量的13-25%,液比為l: 2-4,硫化度為5-15%;(2)往蒸煮器中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10-140°C,壓力為 0.5MPa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放汽壓力降至0.02MPa,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 。C,壓力為0.75MPa,保溫35-55分鐘。
在上述的步驟(1)中在對禾草類植物原料進行備料后送至蒸煮器之前還包括經 過浸漬螺旋器進行浸漬的過程。
化學制漿就是利用化學藥劑的作用,適當?shù)厝コ现械哪舅兀M可能保留纖 維素和半纖維素以利于抄紙。實際上在蒸煮過程中由于高溫強堿的作用,原料中的 木素、纖維素、半纖維素以及其它成分均會發(fā)生一定的化學變化,受到不同程度的
降解和損傷,因此必須研究原料在蒸煮過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制定適宜的蒸煮條件。 本發(fā)明的制漿方法中,通過控制蒸煮及保溫的時間,盡量減小原料處于高溫的時間, 從而減少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損害,達到既減少生產成本,節(jié)約能源,又能提高制漿 的得率的目的。
所述的蒸煮方法所得到的高硬度漿的收率為58-68%。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漂白化學漿是指白度為68-82%ISO,木質素脫除率為84-98%的 化學漿。
在蒸煮之前,對原料采用常規(guī)的干、濕法備料,以除去葉、穗、谷粒、髓等雜 質,這樣可以減輕后續(xù)工藝的壓力,并提高草漿的質量。干、濕法備料可采用現(xiàn)有 常規(guī)設備,如切草機、篩選機、除塵機、濕法洗滌搓草機、斜螺旋脫水機等。經過 備料后的去除水分的未草類纖維原料也可以為精料,扣除禾草的水分為絕干草,一 般草片的長度在15-30mm,原料的備料工藝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技術。
在本發(fā)明中的備料過程中,也可以利用錘式破碎機進行干法備料,包括以下步
驟
(1)將未草類原料利用錘式破碎機進行切斷搓揉處理,得到切斷搓揉后的原料; 該步驟中禾草類原料通過皮帶輸送機或者其它輸送機送至錘式破碎機中,所述 的錘式破碎機包括輸送段、破碎及搓揉段和打散排出段。禾草類原料首先進入錘式 破碎機的輸送段,這一段主要起輸送的作用,再進入破碎及搓揉段,在該段中未草 類原料受到擠壓力和敲擊力的作用,進入錘式破碎機時長度為300-800mm的未草類 原料被錘斷,因此該錘式破碎機首先起到了切草機的作用,為之后的蒸煮裝鍋做好 了準備;同時,在該破碎及搓揉段中,未草類原料受到擠壓作用,橫截面為圓形的 禾草類原料被壓扁,使秸芯部分與秸稈分離,分離率為70-90%。從錘式破碎機搓揉段過來的未草類原料經過打散排出段,在這一段中將擠壓在一起的未草類原料打散, 在之后的蒸煮中,被打散的禾草原料與擠壓在一起的未草原料相比,由于其與蒸煮 藥液的接觸面大,因此容易滲透至禾草類原料的內部,最后禾草類原料從錘式破碎 機的出口排出。所排出的禾草類原料的長度為20-80mm。
本發(fā)明中的錘式破碎機為現(xiàn)有技術中選礦或者樹皮粉碎用的錘式粉碎機。所述 的錘式破碎機的轉速為500-800rpm,未草類原料進入錘式破碎機的速度為 0.5-1.0m/s,轉速太大或者進料過慢的話,容易導致禾草類原料在錘式粉碎機中受到 的擠壓力過大而堵塞,從而導致禾草類原料纖維的損傷,而且對設備的磨損也加大, 而轉速過低或者進料過快的話,會導致一些禾草類原料不能被完全搓揉,影響之后 蒸煮藥液的滲透,進而影響紙衆(zhòng)的質量。
未草類原料外層有一層蠟質,且其桿內部有一層,在一般的備料方法中,當 外層被蒸煮藥液浸漬時,蠟很快就能除去,但是由于其桿的內層有空氣,因此蒸煮 藥液很難進入。而本發(fā)明中將未菜類原料利用綞式破碎機進行切斷和搓揉之后,就 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fā)明中所述的禾草類原料進行切斷搓揉處理的過 程中,將未草類原料的筒形加工為片狀或條狀,是指未草類原料中空的圓筒形在摩 力、沖擊力以及碾壓力的作用下被壓扁,由于原料在各個角度的受力大小不相同, 因此在受力大的部位有裂痕的存在,未草纖維原料成片狀;在有的部位甚至斷開成 長條狀。
(2)將切斷破碎后的原料進行除塵處理;
經過切斷破碎后的原料進行除塵處理,這是由于切斷后的草片中含有塵土、砂 石、草葉、草等雜質,經過除塵處理,上述雜質大部分被除去,因此在備料后的
蒸煮過程中,可以減少蒸煮時的化學藥品消耗。同時,由于切斷破碎的禾草類原料 被錘式破碎機搓揉的作用,使得在蒸煮的過程中蒸煮藥液更容易滲透至禾草類原料 內部,因此蒸煮的時間也會相應的縮短。
本發(fā)明中進行除塵處理所采用的除塵機可以為現(xiàn)有技術中禾草類原料備料所用 的除塵機,包括輥式除塵機、雙圓錐除塵機和旋風除塵機,優(yōu)選所述的除塵機為旋 風除塵機。在旋風除塵器中進行除塵處理時風量為30000-38000m3/h,風壓 210mmHgO。由于禾草類原料纖維化學組成是多戊糖含量高, 一般都在20%左右, 氫氧化鈉抽出物含量高,木素含量都較低,但是灰分含量比較高,因此除塵處理顯 得尤為重要。除塵處理可以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禾草類原料干法備料中除塵方式。在用旋風除塵器進行除塵處理時,風量為30000-38000 m3/h,風壓200-230mm水柱,在
這樣的條件下既能保證大量除去禾草原料中所含的灰塵,減輕后續(xù)蒸煮的負擔,同 時,未草原料由于在錘式破碎機中已經被切斷壓扁,草片比較輕,風量以及風壓過
大容易使所需要的草片與灰塵一起被旋風除塵器排出,使得原料消耗大,成本增加。 (3)將經過除塵處理的原料進行篩選處理。
禾草類原料經過除塵處理后,往往帶有粗大草片和碎末等雜物,在蒸煮過程中, 這些雜物有的不易為蒸煮藥液所滲透,以致產生未蒸解物;有的碎末雖然與蒸煮液 反應,但是使黑液粘度增加,影響蒸煮藥液的循環(huán),致使蒸煮不均,引起操作困難, 影響紙漿黑液提取的量和漿的洗凈度,因此篩選處理這一步驟是禾草類原料干法備 料中十分重要的步驟。
本發(fā)明所述的圓筒篩為現(xiàn)有技術中用于禾草類原料干法備料的圓筒篩。所述圓 筒篩的轉速為18-23r/min,傾斜角為6-12°,本發(fā)明所述的圓筒篩為雙層圓筒篩,圓 筒篩的里層篩板篩孔30x30mm,外層篩板篩孔的直徑4-6mni,在這個篩選處理的過程 中,大的草片以及其他細小的雜質如泥沙、塵土等被篩選出來,保證了之后紙漿的 干凈。在原料中所含塵土或者其他雜質以及大的草片比較多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兩 次篩選,即第一次篩選圓筒篩轉速為18-20r/min,傾斜角為10-12°;第二次篩選圓筒 篩的轉速為20-23r/min,傾斜角為8-10°。所述圓筒篩與一次篩選所選用的圓筒篩相 同。
本發(fā)明的干法備料方法將錘式破碎機引入備料當中,使得禾草原料在錘式破碎 機中被切斷,而且禾草原料的稈被壓扁,因此在之后的蒸煮過程中蒸煮藥液很容易 滲透至原料內部,因此蒸煮時間縮短。由于本方法再配合除塵器進行除塵以及圓筒 篩進行篩選,經過此方法備料處理之后,禾草原料的除雜率達到90%以上,而一般 的方法進行干法備料的除雜率是80%,這樣不僅減少了可減少漿中的塵埃,使得所 制備的漿干凈,得率高,得率比一般的方法提高1-3%,用本發(fā)明的方法生產成本降 低0.5-2%。
在進行備料之后,可以先用浸漬液浸漬禾草類纖維原料,使液比達到h 2-4, 在常壓下于85。C以上于螺旋浸漬器中保溫和混合10分鐘以上,其中在85-95'C之間 保溫混合10-40分鐘為好。這樣使浸漬液與原料充分接觸,使原料的浸漬均勻完全。 所述的浸漬液可以為一定濃度的堿溶液,如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的4% 的溶液,也可以是上述堿液與黑液的混合液,所用黑液的濃度為11-14° Be' (20'C)。對原料進行了浸漬預處理,利用了作為廢料的黑液,使黑液得到了循環(huán)再利用, 減少了環(huán)境對黑液處理的壓力,由于對原料浸漬預處理,使得在加熱處理時所脫出 的雜細胞、半纖維素、木素為主的黑液分離排出,為下一步的蒸煮過程作準備。
接下來的蒸煮過程是制漿的關鍵步驟,由于木材與草類原料的組織結構、微觀 結構、化學組成以及木素分子結構等均有差異,因此,在蒸煮過程中脫木素反應歷 程也有很大的差別。對于草類原料堿法蒸煮脫木素反應歷程,包括升溫和保溫兩段。 草類原料的共同特點是木素脫除較為容易,而與木材原料相比,木素大量溶出的溫 度提前較多。在草類原料硫酸鹽蒸煮時,就發(fā)現(xiàn)次生壁木素、符合胞間層和細胞角 木素都在蒸煮一開始就同時進行脫除。草類原料一般含有較多的半纖維素和較少的 木素,而且半纖維素主要存在于細胞壁立,這就有助于蒸煮脫木素的過程。本發(fā)明 的方法中,蒸煮化學藥液用量少,蒸煮及保溫的時間短,在大量去除禾草類原料中 的木素的同時,盡可能的減少了纖維素及半纖維素的降解和損傷。本發(fā)明的方法中 可以采用亞硫酸銨法蒸煮、亞硫酸鈉法、蒽醌-燒堿法、硫酸鹽法等進行蒸煮。
本發(fā)明中的高硬度漿作為制備漂白化學漿的原料,高硬度漿的蒸煮方法可以為 亞硫酸銨法、硫酸鹽法、蒽醌-燒堿法。在現(xiàn)有技術的蒸煮的過程中,這幾種方法制 備紙漿時存在蒸煮和保溫的時間長,蒸煮的溫度高,保溫時間長的問題。而在本發(fā) 明的方法中,蒸煮藥液的用量少,蒸煮和保溫的時間大大縮短。
蒸煮的過程一般包括三個過程(1)蒸煮液向原料內部滲透的過程;(2)堿液 與原料起化學方應的過程;(3)反應物從原料中溶出的過程。此三過程既分階段, 又幾乎同時交叉進行,根據(jù)不同紙漿的需要,適當除去原料中的木素和雜質,使纖 維之間的結合力下降,促使纖維離解成槳。因此,蒸煮的目的在于利用蒸煮液的作 用,適當?shù)爻ピ现械哪舅兀M可能保留纖維素和部分半纖維素以利于抄紙。在 蒸煮過程中,由于長時間高溫蒸煮以及化學蒸煮藥液的使用,原料中的木素、纖維 素和半纖維素以及其它成分均會發(fā)生一定的化學變化,受到不同程度的降解和損傷。
由于高溫蒸煮以及化學蒸煮藥液的使用,原料中的木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以 及其它成分均會發(fā)生一定的化學變化,受到不同程度的降解和損傷。針對禾草類植 物纖維這種特殊的制漿原料,本發(fā)明的方法中,對蒸煮和保溫的時伺進行了嚴格的 控制,縮短了蒸煮和保溫的時間,因而減少了禾草類植物原料中纖維素和半纖維素 的降解。因此,本發(fā)明的方法中最大限度的保護了禾草類植物原料中制漿所需的成 分,同時大大縮短了保溫時間,大大減少了能耗,提高了漿的得率。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的高硬度漿,以未草類植物為原料,通過除有 機溶劑法制漿以外的方法進行制備,在制備的過程中通過縮短蒸煮的時間,制備出 高硬度漿。蒸煮時間的縮短都會大大降低能耗,而且漿的得率比現(xiàn)有技術中將原料 蒸煮成低硬度漿的得率有很大的提高,制漿時間大大縮短,因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 率。同時,本發(fā)明所述的高硬度槳可以作為制備漂白化學漿的原料,由于蒸煮和保 溫的時間大大縮短,因而減少了紙漿處于高溫狀態(tài)的時間,因此減少了紙漿中所需 要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損失,紙漿的得率得到了提高。以本發(fā)明所述的高硬度漿
為原料,制備漂白化學漿,所述的漂白化學漿的白度為68-82%ISO,木素脫除率為 84-98%。用所述的高硬度漿為原料所制備的漂白化學漿,裂斷長為5000-8100m,耐 折次數(shù)為20-60次,白度為68-82%ISO,所制備的以未草類植物為原料制備的漂白化 學漿的質量比得上現(xiàn)有的闊葉木紙漿,甚至還超過了現(xiàn)有的闊葉木紙漿的質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稻草經過浸漬螺旋機,在浸漬螺旋機中加入浸漬藥液,其中 用堿量為以氫氧化鈉計與對絕干稻草量的16%,然后送入蒸球,蒽醌加入量為絕干
原料量的0.6%,液比l: 3,稻草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
加熱升溫,升溫至10(TC,在此溫度下保溫25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 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5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 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0 相當于卡伯價32,蒸煮終點時pH值為ll,黑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5g/l。所制備的高 硬度漿的得率為60%。
實施例2
將經過綞式破碎機進行干法備料后的麥草送入蒸球,往蒸球中加入蒸煮藥液, 其中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的18%,蒽醌加入量為絕干原料量的0.7%, 液比l: 4,麥草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 ll(TC,在此溫度下保溫20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 30分鐘至溫度為168°C,保溫40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 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8相當于卡伯價30, 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黑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6§/1。所制備的高硬度漿的得率為62%。實施例3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稻草經過浸漬螺旋機,在浸漬螺旋機中加入浸漬藥液,其中 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稻草量為20%,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球,蒽醌加入量 為絕干原料量的0.8%,液比l: 2.5,稻草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
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2(TC,在此溫度下保溫25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 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73°C,保溫3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 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 鉀值16相當于卡伯價23,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5,黑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8g/l。所 述的高硬度漿的得率為64%。
實施例4
將經過綞式破碎機進行干法備料后的棉稈送入蒸球,往蒸球中加入蒸煮藥液, 用堿量為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25%,蒽醌加入量為絕干原料量的0.8%,液比 1: 3,棉稈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IOO °C,在此溫度下保溫20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 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5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 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5相當于卡伯價40,蒸 煮終點時pH值為13,黑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3.5g/l。所述的高硬度漿的得率為58%。
實施例5
經過錘式破碎機備料后的麥草經過浸漬螺旋機,在浸漬螺旋機中與用堿量以氫 氧化鈉計對絕干麥草量為4%的浸漬藥液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球,加入對絕干原料 量往蒸球中加入對絕干原料量15%的亞硫酸銨溶液,液比l: 4,麥草裝滿后蒸球空 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1(TC,在此溫度下保溫25分 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68°C,保 溫5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 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8相當于卡伯價30,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黑液 中的殘銨濃度為8.5g/l。所述的高硬度漿的得率為63%。
實施例6 13經過干法備料后的棉稈經過浸漬螺旋機,在浸漬螺旋機中與用堿量以氫氧化鈉 計對絕干棉稈量為4%的浸漬藥液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球,往蒸球中加入蒸煮藥液, 其中亞硫酸銨的用量為對絕干原料量18%,液比l: 2.5,棉稈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 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20'C,在此溫度下保溫20分鐘,再 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73°C,保溫45分 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 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6相當于卡伯價24,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黑液中的殘 銨濃度為12g/l。所述的高硬度漿的得率為66%。
實施例7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麥草送入立式蒸鍋,加入蒸煮藥劑,其中亞硫酸銨用量為對 絕干原料量20%,液比l: 3,麥草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 加熱升溫,升溫至10(TC,在此溫度下保溫18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 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4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 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5 相當于卡伯價44,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5,黑液中的殘銨濃度為15g/l。所述的高 硬度漿的得率為65%。
實施例8
經過千法備料后的棉稈與麥草按質量比為1: l配比經過浸漬螺旋機,在浸漬螺
旋機中與用堿量為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為4%浸漬藥液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 球,往蒸球中加入蒸煮藥劑,其中亞硫酸銨用量為對絕干原料量25%,液比l: 3, 原料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0(TC,在 此溫度下保溫25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 溫度為165'C,保溫3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 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3相當于卡伯價38,蒸煮終點 時pH值為12.5,黑液中的殘銨濃度為9.6g/1。所述的高硬度漿的得率為67%。
實施例9
經過千法備料后的稻草經過浸漬螺旋機,在浸漬螺旋機中與用堿量為以氫氧化 鈉計對絕干稻草量為13%的浸漬藥液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球,硫化度為5%,液1: 3,稻草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IOO
°C,在此溫度下保溫30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 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4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 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8相當于卡伯價50,蒸 煮終點時pH值為ll,黑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2g/l。所述的高硬度漿的得率為61%。
實施例10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麥草經過浸漬螺旋機,在浸漬螺旋機中與用堿量以氫氧化鈉 計對絕干麥草量為17%的浸漬液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球,硫化度為8%,液比l: 4,麥草裝滿后蒸球空轉15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1(TC, 在此溫度下保溫20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 至溫度為168'C,保溫5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 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9相當于卡伯價30.5,蒸煮終 點時pH值為12,黑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2g/l。
實施例11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戸葦經過浸漬螺旋機,在浸漬螺旋機中與對絕干蘆葦量為4% 的氫氧化鈉溶液和黑液混合液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球,加入蒸煮藥劑,其中用堿 量為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21%,硫化度為10%,液比l: 2.5,蘆葦裝滿后蒸 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4(TC,在此溫度下保溫 40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73°C, 保溫卯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 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7相當于卡伯價26,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黑 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4g/l。
實施例12
將干法備料后的甘蔗渣送入蒸球,加入蒸煮藥液,其中用堿量為以氫氧化鈉計 對絕干原料量25%,硫化度為15%,液比1: 3,甘蔗渣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 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20'C,在此溫度下保溫20分鐘,再小放 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40分鐘; 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6相當于卡伯價44,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5,黑液中的殘堿 濃度為13.5g/l。
實施例13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麥草和稻草經過浸漬螺旋機,其中麥草與稻草的質量比為2: 1,在浸漬螺旋機中與用堿量為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麥草和稻草量為4%的浸漬藥液 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球,加入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23%蒸煮藥液,硫化度 為15%,液比l: 3,麥草稻草裝滿后蒸球空轉23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 升溫,升溫至115'C,在此溫度下保溫20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 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43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 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6相當 于卡伯價45,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5,黑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3.5g/l。
實施例14
經過干濕法備料后的麥草、麥草和棉桿經過喂料螺旋,三種原料的質量比為l: 1: 1,進入連續(xù)蒸煮管中與用堿量為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25%的蒸煮藥液混 合蒸煮,蒽醌加入量為絕干原料量的0.8%,液比l: 3,通蒸汽進行加熱至ll(TC, 保溫20分鐘,升溫30分鐘,小放汽之后,升溫至165'C,保溫40分鐘;在噴放前, 向連續(xù)蒸煮器的中間管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控制漿得濃度8-12%,同時保持0.75MPa 進行連續(xù)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4相當于卡伯價42,蒸煮終點時pH值 為11.5,黑液中的殘堿濃度為11.5g/1。
實施例15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蘆葦送入蒸球,往蒸球中加入蒸煮藥液,其中用堿量為以氫 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的22%,硫化度為15%,液比l: 3,盧葦裝滿后蒸球空轉20 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15'C,在此溫度下保溫15分鐘, 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55 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 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6相當于卡伯價46,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5,黑液中 的殘堿濃度為13.5g/l。實施例16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蘆葦和麥草以質量比為1: 3混合經過浸漬螺旋機,蘆葦與麥 草的質量比為1: 1,在浸漬螺旋機中與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蘆葦和麥草混合 原料量為4%浸漬液混合浸漬,然后送入蒸球,加入用堿量為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 料量17%的蒸煮藥液,硫化度為8%,液比1: 3,蘆葦和麥草混合裝滿后蒸球空轉 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加熱升溫,升溫至115'C,在此溫度下保溫20分鐘, 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60 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 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6相當于卡伯價45,蒸煮終點時pH值為12.5,黑液中 的殘堿濃度為13.5g/l。
實施例17
經過干法備料后的蘆葦、麥草和稻草以質量比為1: 1: 1,送入蒸球進行亞硫 酸鈉法蒸煮,其中戸葦、麥草以及稻草的質量比為1:1:1,加入總酸6%,化合酸3.0% 的蒸煮液,蘆葦、麥草和稻草混合裝滿后蒸球空轉20分鐘;之后,通蒸汽進行一次 加熱升溫,升溫至115X:,在此溫度下保溫15分鐘,再小放汽20-30分鐘,二次加 熱開始通蒸汽,升溫30分鐘至溫度為165°C,保溫55分鐘;在噴放前,向蒸球內加 入黑液進行稀釋,同時壓力保持0.75MPa進行噴放,此時漿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6 相當于卡伯價45。
以下實施例涉及的是以上述實施例中的高硬度漿作為原料制備高質量的紙漿。
實施例18
將蒸煮完之后所得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6-18相當于卡伯價22-30的高硬度漿用 壓力洗滌機洗滌,洗滌之后將高硬度漿進行稀釋,稀釋到濃度為5-12%,進行漂白, 首先進行氧漂,其氧氣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5%,氫氧化鈉的加入量為為絕干漿量 的2-6%,加入硫酸鎂鹽作保護劑,氧漂的溫度為90-110'C,在一段氧漂結束之后, 以相同的方式重復氧漂一次,氧漂結束之后,再以比較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漂白,氯化-堿處理-次氯酸鹽漂白,漂白的條件為用氯量為絕千漿的2.5-3%,漿的濃度為3-3.5, 漂白的溫度為50-55°C,漂白的時間為45-60分鐘;堿處理的條件為加入氫氧化鈉 的量為絕干漿量2-4%,漿的濃度為10-12%,漂白溫度為50-55°C,時間為100-150 分鐘;次氯酸鹽漂白次氯酸鈉的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4%,漂白的溫度為30-35°C,漂白的時間為100-150分鐘。漂白結束后,紙槳的白度為72%ISO,裂斷長為 6000m,是一種高質量的紙漿。
實施例19
將蒸煮完之后所得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8-20相當于卡伯價29-33的高硬度漿先 用單螺旋擠漿機進行擠漿,經過擠漿將黑液擠出,同時黑液中的雜質也隨同黑液一 起排出,之后將所得的漿用真空洗滌機洗滌,洗滌之后將高硬度漿進行稀釋至濃度 為8-12%,然后進行漂白,首先進行氧漂,其氧氣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5%,氫氧 化鈉的加入量為為絕干漿量的2-6%,加入硫酸鎂鹽作保護劑,氧漂的溫度為90-110 °C,在一段氧漂結束之后,再以比較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漂白,氯化-堿處理-次氯酸鹽漂 白,漂白的條件為用氯量為絕干漿的2.5-3%,漿的濃度為3-3.5%,漂白的溫度為 50-55°C,漂白的時間為45-60分鐘;堿處理的條件為加入氫氧化鈉的量為絕干漿 量2-4%,漿的濃度為10-12%,漂白溫度為50-55°C,時間為100-150分鐘;次氯酸 鹽漂白次氯酸鈉的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4%,漂白的溫度為30-35°C,漂白的時 間為100-150分鐘。漂白結束后,紙漿的白度為75。/。ISO,裂斷長為6200m,是一種 高質量的紙槳。
實施例20
將蒸煮完之后所得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8-20相當于卡伯價29-33的高硬度漿先 用單螺旋擠漿機進行擠漿,經過擠漿將黑液擠出,同時黑液中的雜質也隨同黑液一 起排出,之后將所得的漿用壓力洗滌機洗滌,洗滌之后將高硬度漿進行稀釋,稀釋 到濃度為5-12%,進行漂白,首先進行氧漂,其氧氣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5%,氫 氧化鈉的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6%,加入硫酸鎂鹽作保護劑,氧漂的溫度為90-110 'C,在一段氧漂結束之后,再以比較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漂白,氯化-堿處理-次氯酸鹽漂 白,漂白的條件為用氯量為絕干漿的2.5-3%,漿的濃度為3-3.5,漂白的溫度為50-55 °C ,漂白的時間為45-60分鐘;堿處理的條件為加入氫氧化鈉的量為絕干漿量2-4%, 漿的濃度為10-12%,漂白溫度為50-55°C,時間為100-150分鐘;次氯酸鹽漂白次 氯酸鈉的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4%,漂白的溫度為30-35°C,漂白的時間為100-150 分鐘。漂白結束后,紙漿的白度為72n/。ISO,裂斷長為5500m,是一種高質量的紙漿。
實施例21 18將蒸煮完之后所得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2-25相當于卡伯價38-42的高硬度漿先 用單螺旋擠漿機進行擠漿,經過擠漿將黑液擠出,同時黑液中的雜質也隨同黑液一 起排出,之后將所得的漿用壓力洗漆機洗滌,洗滌之后將高硬度漿進行稀釋,稀釋 到濃度為8-12%,進行漂白,首先進行氧漂,其氧氣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5%,氫 氧化鈉的加入量為為絕干漿量的2-6%,加入硫酸鎂鹽作保護劑,氧漂的溫度為 90-110°C,在一段氧漂結束之后,重復上述的步驟再進行一段氧漂,最后以比較傳統(tǒng) 的方式進行漂白,氯化-堿處理-次氯酸鹽漂白,漂白的條件為用氯量為絕干漿的 2.5-3%,漿的濃度為3-3.5,漂白的溫度為50-55。C,漂白的時間為45-60分鐘;堿處 理的條件為加入氫氧化鈉的量為絕干漿量2-4%,漿的濃度為10-12%,漂白溫度為 50-55°C ,時間為100-150分鐘;次氯酸鹽漂白次氯酸鈉的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4%, 漂白的溫度為30-35°C,漂白的時間為100-150分鐘。漂白結束后,紙漿的白度為 80%ISO,裂斷長為6500m,是一種高質量的紙漿。
實施例22
將蒸煮完之后所得的硬度為高猛酸鉀值25-28相當于卡伯價42-50的高硬度漿先 用單螺旋擠漿機進行擠漿,經過擠漿將黑液擠出,同時黑液中的雜質也隨同黑液一 起排出,擠漿之后進入盤磨疏解機進行疏解,再將所得的漿用真空洗滌機洗滌,洗 滌之后將高硬度漿進行稀釋,稀釋到濃度為5-12%,進行漂白,首先進行氧漂,其 氧氣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5%,氫氧化鈉的加入量為為絕干漿量的2-6%,加入硫 酸鎂鹽作保護劑,氧漂的溫度為90-110°C,在一段氧漂結束之后,再以比較傳統(tǒng)的 方式進行漂白,氯化-堿處理-次氯酸鹽漂白,漂白的條件為用氯量為絕干漿的 2.5-3%,漿的濃度為3-3.5,漂白的溫度為50-55°C,漂白的時間為45-60分鐘;堿處 理的條件為加入氫氧化鈉的量為絕干漿量2-4%,漿的濃度為10-12%,漂白溫度為 50-55°C ,時間為100-150分鐘;次氯酸鹽漂白次氯酸鈉的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4%, 漂白的溫度為30-35°C,漂白的時間為100-150分鐘。漂白結束后,紙漿的白度為 78%ISO,裂斷長為6200m,是一種高質量的紙漿。
實施例23
將蒸煮完之后所得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9-21相當于卡伯價31-35的高硬度漿先 用壓力洗滌機進行洗滌,然后將所得的漿加入至盤磨疏解機進行疏解,之后將所得 的漿用真空洗滌機洗滌,洗滌之后將高硬度漿進行稀釋,稀釋到濃度為10-12%,進行漂白,首先進行氧漂,其氧氣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5%,氫氧化鈉的加入量為為 絕干漿量的2-6%,加入硫酸鎂鹽作保護劑,氧漂的溫度為90-ll(TC,在一段氧漂結 束之后,再以比較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漂白,氯化-堿處理-次氯酸鹽漂白,漂白的條件為 用氯量為絕干漿的2.5-3%,漿的濃度為3-3.5%,漂白的溫度為50-55°C,漂白的時 間為45-60分鐘;堿處理的條件為加入氫氧化鈉的量為絕干槳量2-4%,漿的濃度 為10-12%,漂白溫度為50-55°C,時間為100-150分鐘;次氯酸鹽漂白次氯酸鈉的 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4%,漂白的溫度為30-35°C,漂白的時間為100-150分鐘。漂 白結束后,紙漿的白度為75。/。ISO,裂斷長為5800m,是一種高質量的紙漿。
實施例24
將蒸煮完之后所得的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0-23相當于卡伯價34-40的高硬度漿先 用單螺旋擠漿機進行擠漿,經過擠漿將黑液擠出,同時黑液中的雜質也隨同黑液一 起排出,之后將所得的漿用真空洗漆機洗滌,洗滌之后將高硬度漿進行稀釋,稀釋 到濃度為8-12%,進行漂白,首先進行氧漂,其氧氣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5%,氫 氧化鈉的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6%,加入硫酸鎂鹽作保護劑,氧漂的溫度為90-110 'C,在一段氧漂結束之后,再以比較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漂白,氯化-堿處理-次氯酸鹽漂 白,漂白的條件為用氯量為絕干漿的2.5-3%,漿的濃度為3-3.5,漂白的溫度為50-55 'C,漂白的時間為45-60分鐘;堿處理的條件為加入氫氧化鈉的量為絕干漿量2-4%, 漿的濃度為10-12%,漂白溫度為50-55'C,時間為100-150分鐘;次氯酸鹽漂白次 氯酸鈉的加入量為絕干漿量的2-4%,漂白的溫度為30-35°C,漂白的時間為100-150 分鐘。漂白結束后,紙漿的白度為80%ISO,裂斷長為6700m,是一種高質量的紙漿。
權利要求
1、一種以禾草類植物為原料制備高硬度漿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備料、蒸煮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煮方法為亞硫酸銨法、蒽醌-燒堿法、硫酸鹽法或亞硫酸鈉法蒸煮中的一種,采用亞硫酸銨法蒸煮時,亞硫酸銨的用量為絕干原料量的15-25%;采用蒽醌-燒堿法蒸煮時,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的16-25%;采用硫酸鹽法蒸煮時,用堿量以氫氧化鈉計對絕干原料量的13-25%;亞硫酸鈉法蒸煮時,總酸大于5%,化合酸為2.0-4.0%;蒸煮之后得到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6-28的高硬度漿,優(yōu)選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8-27高硬度漿;最優(yōu)選硬度為高錳酸鉀值20-25的高硬度漿。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禾草類植物原料為麥草、稻草、 甘蔗渣、棉稈、蘆葦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的混合。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硬度漿用來制備漂白化學漿。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亞硫酸銨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1) 在禾草類植物原料中加入亞硫酸銨法蒸煮藥液,其中液比為l: 2-4;(2) 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00-12(TC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 放汽,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C,保溫35-55分鐘。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蒽醌-燒堿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1) 在未草類植物原料中加入蒽醌-燒堿法蒸煮藥液,其中蒽醌加入量為絕干原料量的0.5-0.8%;液比為1: 2-4;(2) 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00-120'C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 放汽,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C,保溫35-55分鐘。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鹽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1) 在未草類植物原料中加入硫酸鹽法蒸煮藥液,液比為l: 2-4,硫化度為5-15%;(2) 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10-140'C時保溫15-25分鐘,進行小放 汽,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C,保溫35-55分鐘。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亞硫酸鈉法蒸煮包括如下步驟(1) 在禾草類植物原料中加入亞硫酸鈉法蒸煮藥液,液比為l: 2-4;(2) 往蒸煮器中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升溫至溫度為100-12(TC時保溫15-25分 鐘,進行小放汽,繼續(xù)加熱升溫至165-173'C,保溫35-55分鐘。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備料之后蒸煮之前還包括對禾草 類植物原料進行預浸漬的過程。
9、 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熱升溫時將所述的禾草類 植物原料放在蒸煮器中,所述的蒸煮器包括蒸球、立式蒸煮鍋或連續(xù)蒸煮器。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備料為(1) 將禾草類原料利用錘式破碎機進行切斷搓揉處理,得到切斷搓揉后的原料;(2) 將切斷破碎后的原料進行除塵處理;(3) 將經過除塵處理的原料進行篩選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以禾草類植物為原料制備高硬度漿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備料、蒸煮步驟,將備料后的原料輸送至蒸煮器中進行蒸煮至硬度為高錳酸鉀值16-28,相當于卡伯價24-50的高硬度漿,所述的蒸煮方法包括將禾草類植物原料進行備料后,再進入浸漬螺旋輸送至蒸煮器中,往蒸煮器中加入蒸煮藥劑;通入蒸汽進行加熱,加熱到所需要的壓力時,保溫所需要的時間。該方法蒸煮和保溫的時間較現(xiàn)有技術方法大大縮短,為企業(yè)大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所制備的高硬度漿能作為制備漂白化學漿的原料。
文檔編號D21C3/00GK101451314SQ20081009386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5日
發(fā)明者宋建軍, 宋明信, 李洪法, 楊吉慧, 陳松濤 申請人:山東泉林紙業(y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