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彈力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彈力絲機,特別是一種具有改進型傳動機構的彈力絲機。
背景技術:
請參閱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第00221051. 7號所公開的一種彈力絲機,該彈力絲機 具有成形傳動裝置,包括黑管傳動部分和槽筒傳動部分,其中,無論是黑管傳動部分還是槽 筒傳動部分都是采用同步帶傳動結構,這樣需要大量的同步帶輪、漲緊輪、軸承座,不僅結 構復雜、能耗大,而且傳動鏈長,維修、更換麻煩,工作量大,備件多,運行成本高。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彈力絲機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簡單 傳動結構的彈力絲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彈力絲機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彈力絲機,其具有機架、安裝于機架上并可在機架上旋轉的羅拉軸、位于羅拉 軸上的羅拉、同樣安裝于機架上并可在機架上旋轉的若干黑輥軸及若干糟筒軸、以及位于 黑輥軸上的黑輥和位于糟筒軸上的糟筒,所述黑輥與糟筒對應設置,所述每根羅拉軸、每根 黑輥軸及每根糟筒軸分別連接有獨立的電動機。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羅拉軸、每根黑輥軸及每根糟筒軸分別連接有獨立的電 動機,以通過獨立的電動機驅動,而不用采用同步帶傳動結構,使整體結構簡單且無需大量 零部件,減少能耗且保養與維修均較簡單。
圖1為本發明彈力絲機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傳動結構圖。圖2為本發明彈力絲機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傳動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
僅 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 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請參閱圖1所示,為本發明彈力絲機的第一種實施方式,該種彈力絲機在化纖機 械領域中被稱為龍帶傳動摩擦假捻器,圖1所顯示的為該龍帶傳動摩擦假捻器的傳動結構 示意圖。該龍帶傳動摩擦假捻器具有支撐其內部結構的機架,所述機架包括車頭箱機架74、 車尾箱機架16,在車頭、車尾箱機架74、16的上部分別裝有車頭、車尾龍帶電機安裝架43、 34,在車頭、車尾龍帶電機安裝架43、34的上方分別裝有龍帶輪46、32,龍帶輪46、32通過傳 動龍帶33帶動若干摩擦假捻器40高速運轉。在車頭、車尾龍帶電機安裝架43、34的下面分別裝有龍帶電機47、31、龍帶電機測速盤45、76、龍帶電機測速傳感器44、75,以控制摩擦 假捻器40的速度,使其與其它傳動速度同步匹配。采用龍帶33帶動若干摩擦假捻器40的 優點是可控制每個摩擦假捻器40的轉速相同。在車頭、車尾箱機架74、16的上部和下部的中間分別安裝有帶有上、下羅拉42、6 的上、下羅拉軸41、5,上羅拉軸41的一端伸出車尾箱機架16,下羅拉軸5的一端伸出車頭 箱機架74,分別用兩個聯軸器39、4通過上、下羅拉連接軸38、3與上、下羅拉電機30、59相 連,上羅拉電機30安裝在用多根上羅拉電機安裝板撐桿35與車尾箱機架16相連的上羅拉 電機安裝板29上。下羅拉電機59安裝在用多根糟筒電機安裝板撐桿49與車頭箱機架74 相連的糟筒電機安裝板48上。在上、下羅拉電機30、59的軸端分別裝有上、下羅拉軸測速 盤37、2和測速傳感器36、1,通過上、下羅拉變頻器控制上、下羅拉42、6的速度及與其它速 度的同步匹配。在車頭、車尾箱機架74、16的中部有上、中、下黑輥軸72、67、11,該上、中、下黑輥 軸72、67、11上均安裝有黑輥71、66、9,它們的兩端安裝在車頭、車尾箱機架74、16上,其中 靠近車尾箱機架16的一端向外伸出,分別用各兩個聯軸器70、64、63通過上、中、下黑輥連 接軸72、67、11與上、中、下黑輥電機26、23、22相連。上、中、下黑輥電機26、23、22安裝在 用多根黑輥電機安裝板撐桿12與車尾箱機架16相連的黑輥電機安裝板21上,在上、中、下 黑輥電機26、23、22的軸端分別裝有上、中、下黑輥軸測速盤27、24、61和測速傳感器28、25、 60,通過變頻器控制上、中、下黑輥71、66、9的速度同步及與其它速度的同步匹配。在上、 中、下黑輥71、66、9之下分別設置有上、中、下糟筒軸73、68、10,它們的兩端安裝在車頭、車 尾箱機架74、16上,其中靠近車頭箱機架74的一端向外伸出,分別用各兩個聯軸器4通過 上、中、下糟筒連接軸50、53、3與上、中、下糟筒電機52、55、58相連。上、中、下糟筒電機52、 55,58安裝在用多根糟筒電機安裝板撐桿49與車頭箱機架74相連的糟筒電機安裝板48 上,帶動上、中、下糟筒軸73、68、10轉動,然后帶動導絲器(未圖示)的往復移動,完成紗線 的成形卷繞。在車頭、車尾箱機架74、16的最下部中間裝有帶有上油輪7的上油軸8,上油軸8 的兩端安裝在車頭、車尾箱機架74、16上,其中靠近車尾箱機架16的一端向外伸出,通過上 油羅拉聯軸器13與上油羅拉軸14相連,上油羅拉軸14的另一端安裝有上油軸鏈輪17,當 安裝在車尾箱機架16下方的上油電機座15上的上油電機20轉動,帶動安裝在上油電機軸 20上的鏈輪19轉動,再通過鏈條18帶動上油軸8上的上油輪7轉動,完成單絲的上油。在該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每根羅拉軸41、5、每根黑輥軸71、66、9及每根糟筒軸 73、68、10分別連接有獨立的電動機,以通過獨立的電動機驅動,而不用采用同步帶傳動結 構,使整體結構簡單且無需大量零部件,減少能耗且保養與維修均較簡單。所述每個電動機 均具有測速盤、測速傳感器和變頻器,以可以控制沒根軸的轉速,使該彈力絲機中各傳動部 件的轉速同步,防止各部件因轉速不同步而產生紗線的卷繞混亂。且本實施方式中的所述 黑輥軸71、66、9連接的電機與所述糟筒軸連接73、68、10的電機分別位于機架的兩側,這樣 可使電機錯開放置,以避免浪費機架內的空間。而所述上油電機軸20同樣用獨立的電機驅 動,以使整個傳動結構簡單。請參閱圖2所示,為本發明彈力絲機的第二種實施方式,該種彈力絲機在化纖機 械領域中被稱為單錠摩擦假捻器,圖2所顯示的為該單錠摩擦假捻器的傳動結構示意圖。
4該摩擦假捻器具有機架,該機架包括車頭、車尾箱機架52、16及在車頭、車尾箱機架52、16 的上部中間設置的橫梁31,在橫梁31上裝有多個獨立傳動的單錠摩擦假捻器37,通過變頻 器使它們同步并與其它傳動速度同步匹配。該單錠摩擦假捻器37相較于第一種實施方式 中用龍帶驅動的傳動結構來說有結構簡單的優勢。請再參閱圖2所示,在車頭、車尾箱機架52、16的上部和下部的中間分別安裝有帶 有上、下羅拉39、6的上、下羅拉軸38、5,上羅拉軸38的一端伸出車尾箱機架16,下羅拉軸 5的一端伸出車頭箱機架52,分別用兩個聯軸器36、4通過上、下羅拉軸35、3與上、下羅拉 電機30、51相連,上羅拉電機30安裝在用多根上羅拉電機安裝板撐桿32與車尾箱機架16 相連的上羅拉電機安裝板29上;下羅拉電機51安裝在用多根糟筒電機安裝板撐桿40與車 頭箱機架51相連的糟筒電機安裝板41上;在上、下羅拉電機30、51的軸端分別裝有上、下 羅拉軸測速盤34、2和測速傳感器33、1,通過上、下羅拉變頻器控制上、下羅拉39、6的速度 及與其它速度的同步匹配。在車頭、車尾箱機架52、16的中部有上、中、下黑輥軸64、59、9,該上、中、下黑輥軸 65、60、11上均安裝有黑輥64、59、9,它們的兩端安裝在車頭、車尾箱機架52、16上,其中靠 近車尾箱機架16的一端向外伸出,分別用各二個聯軸器63、57、56通過上、中、下黑輥連接 軸62、58、55與上、中、下黑輥電機26、23、22相連;上、中、下黑輥電機26、23、22安裝在用多 根黑輥電機安裝板撐桿12與車尾箱機架16相連的黑輥電機安裝板21上,在上、中、下黑輥 電機26、23、22的軸端分別裝有上、中、下黑輥軸測速盤27、24、54和測速傳感器28、25、53, 通過變頻器控制上、中、下黑輥64、59、9的速度同步及與其它速度的同步匹配。在上、中、下 黑輥64、59、9之下分別設置有上、中、下糟筒軸66、61、10,它們的兩端安裝在車頭、車尾箱 機架52、16上,其中靠近車頭箱機架52的一端向外伸出,分別用各二個聯軸器4通過上、 中、下糟筒連接軸42、47、3與上、中、下糟筒電機43、45、48相連;上、中、下糟筒電機43、45、 48安裝在用多根糟筒電機安裝板撐桿40與車頭箱機架52相連的糟筒電機安裝板41上,帶 動上、中、下糟筒軸66、61、10轉動,然后帶動導絲器(未圖示)的往復移動,完成紗線的成 形卷繞。在車頭、車尾箱機架52、16的最下部中間裝有帶有上油輪7的上油軸8,上油軸8 的兩端安裝在車頭、車尾箱機架52、16上,其中靠近車尾箱機架16的一端向外伸出,通過上 油羅拉聯軸器13與上油羅拉軸14相連,上油羅拉軸14的另一端安裝有上油軸鏈輪17,當 安裝在車尾箱機架16下方的上油電機座15上的上油電機20轉動,帶動安裝在上油電機軸 20上的鏈輪19轉動,再通過鏈條18帶動上油軸8上的上油輪7轉動,完成單絲的上油。該第二實施方式中,所述每根羅拉軸38、5、每根黑輥軸64、59、9及每根糟筒軸66、 61、10分別連接有獨立的電動機,以通過獨立的電動機驅動,而不用采用同步帶傳動結構, 使整體結構簡單且無需大量零部件,減少能耗且保養與維修均較簡單。所述每個電動機均 具有測速盤、測速傳感器和變頻器,以可以控制沒根軸的轉速,使該彈力絲機中各傳動部件 的轉速同步,防止各部件因轉速不同步而產生絲線的卷繞混亂。
權利要求
一種彈力絲機,其具有機架、安裝于機架上并可在機架上旋轉的羅拉軸、位于羅拉軸上的羅拉、同樣安裝于機架上并可在機架上旋轉的若干黑輥軸及若干糟筒軸、以及位于黑輥軸上的黑輥和位于糟筒軸上的糟筒,所述黑輥與糟筒對應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羅拉軸、每根黑輥軸及每根糟筒軸分別連接有獨立的電動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力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機的軸端裝有測速盤、測速 傳感器和變頻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彈力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帶有上油 輪的上油軸,所述上油軸同樣由獨立的電動機驅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彈力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輥軸包括有上下排列的上、 中、下黑輥軸,所述糟筒軸同樣具有上下排列的上、中、下糟筒軸,所述黑輥軸連接的電機與 所述糟筒軸連接的電機分別位于機架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彈力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羅拉包括上下排列的上羅拉和 下羅拉,所述黑輥軸與糟筒軸位于上、下羅拉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力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上方分別裝有龍帶輪及 繞于龍帶輪上的龍帶及位于龍帶輪之間的摩擦假捻器,所述龍帶輪通過傳動龍帶帶動摩擦 假捻器運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力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裝有多個獨立的單錠摩 擦假捻器,每個單錠摩擦假捻器連接獨立的電動機。
全文摘要
一種彈力絲機,其具有機架、安裝于機架上并可在機架上旋轉的羅拉軸、位于羅拉軸上的羅拉、同樣安裝于機架上并可在機架上旋轉的若干黑輥軸及若干糟筒軸、以及位于黑輥軸上的黑輥和位于糟筒軸上的糟筒,所述黑輥與糟筒對應設置,所述每根羅拉軸、每根黑輥軸及每根糟筒軸分別連接有獨立的電動機,以通過獨立的電動機驅動,而不用采用同步帶傳動結構,使整體結構簡單且無需大量零部件,減少能耗且保養與維修均較簡單。
文檔編號D02G3/32GK101857995SQ20101020626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朱仁忠, 繆小方, 錢鳳娥 申請人:江蘇宏源紡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