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錠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錠細紗機中的加捻卷繞裝置,具體為一種錠子。
背景技術:
錠子是紡紗機上加捻卷繞的主要部件之一,紡紗廠的設備規模和生產能力是以錠子的數量表示的,錠子的數量和轉速對相應工序的生產能力有直接影響,特別是細紗錠子,現有的細紗錠子包括錠殼11和放置在錠殼內的錠桿10,錠殼11內由上到下設有第一軸承座7和第二軸承座8,第一軸承座7上固定有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座8上固定有第二軸承3,第一軸承2上蓋有軸承蓋I,彈性管9套在第二軸承座8外,且彈性管9通過阻尼元件和錠殼11的內壁接觸,錠殼11內底端設有支撐塊4,錠桿10的頂端和第一軸承2配合,錠桿10的底端和第二軸承3配合,錠桿10的底端的錠尖處壓在支撐塊4的頂面上。在錠子的 錠桿10頂端套固有筒管,當錠子中的錠桿10被錠帶帶動轉動時,錠桿10頂端套固的筒管也隨之旋轉,完成紗線的卷繞;錠桿10在旋轉過程中會振動,彈性管9可吸收錠桿10旋轉過程中的振動,防止紗線成形不良;支撐塊4可減少錠桿10在旋轉過程中的上下振動,若錠桿10旋轉過程中振動厲害會引起錠桿10上的筒管竄跳,則使得紗線易斷線或者成形不良。紡紗機現在大都采用自動落紗裝置,提高了紡織效率,但是自動落紗裝置在紡紗機落紗的時候會通過筒管給錠桿10 —個較大的垂直軸向作用力,而支撐塊4是硬性結構,因此作用力會對錠桿10造成較大沖擊,造成了錠子的使用壽命縮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采用自動落紗裝置的紡紗機上的錠子使用壽命短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錠子。本發明是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錠子,包括錠殼和放置在錠殼內的錠桿,錠殼內底端設有支撐塊,錠桿的底端的錠尖處壓在支撐塊的頂面上,還包括彈性元件,彈性元件的一端和支撐塊的底面接觸,彈性元件的另一端和錠殼內的底部接觸;彈性元件可吸收分解紡紗機落紗時自動落紗裝置對錠桿的軸向作用力,減少了作用力對錠桿的沖擊,延長了錠子的使用壽命。上述的錠子,錠殼內底部固定有頂端開口的保護殼體,彈性元件放置于保護殼體中,且彈性元件在保護殼體中的部分的外表面貼著保護殼體的內表面,彈性元件在承受作用力時可能會彎曲,長時間使用后,彈性元件其本身易損壞,也影響了對錠桿所受作用力的緩沖作用,保護殼體可有效防止彈性元件在受到力的作用時彎曲,保護了彈性元件。上述的錠子,所述的彈性元件為彈簧,彈簧彈性好,可很好的吸收分解紡紗機落紗時自動落紗裝置對錠桿的垂直軸向作用力,起到的緩沖作用大,且彈簧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本發明在現有的錠子結構上增加了在紡紗機自動落紗時對錠桿起緩沖作用的裝置,成功的解決了采用自動落紗裝置的紡紗機上的錠子使用壽命短的問題,提高了錠子的使用壽命。
圖I為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軸承蓋,2-第一軸承,3-第二軸承,4-支撐塊,5-彈性元件,6_保護殼體,7-第一軸承座,8-第二軸承座,9-彈性管,10-錠桿,11-錠殼。
具體實施例方式錠子,包括錠殼11和放置在錠殼11內的錠桿10,錠殼11內底端設有支撐塊4,錠桿10的底端的錠尖處壓在支撐塊4的頂面上,還包括彈性元件5,彈性元件5的一端和支撐塊4的底面接觸,彈性元件5的另一端和錠殼11內的底部接觸。上述的錠子,錠殼11內底 部固定有頂端開口的保護殼體6,彈性元件5放置于保護殼體6中,且彈性元件5在保護殼體6中的部分的外表面貼著保護殼體6的內表面。上述的錠子,所述的彈性元件5為彈簧。
權利要求
1.錠子,包括錠殼(11)和放置在錠殼(11)內的錠桿(10),錠殼(11)內底端設有支撐塊(4),錠桿(10)的底端的錠尖處壓在支撐塊(4)的頂面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性元件(5),彈性元件(5)的一端和支撐塊(4)的底面接觸,彈性元件(5)的另一端和錠殼(11)內的底部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錠子,其特征在于錠殼(11)內底部固定有頂端開口的保護殼體(6 ),彈性元件(5 )放置于保護殼體(6 )中,且彈性元件(5 )在保護殼體(6 )中的部分的外表面貼著保護殼體(6)的內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元件(5)為彈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環錠細紗機中的加捻卷繞裝置,具體為一種錠子,成功的解決了采用自動落紗裝置的落紗機上的錠子壽命短的問題。錠子,包括錠殼和放置在錠殼內的錠桿,錠殼內底端設有支撐塊,錠桿的底端的錠尖處壓在支撐塊的頂面上,還包括彈性元件,支撐塊的底面和彈性元件的一端接觸,彈性元件的另一端和錠殼內的底部接觸。本發明在現有的錠子結構上增加了在紡紗機自動落紗時對錠桿起緩沖作用的裝置,成功的解決了采用自動落紗裝置的紡紗機上的錠子壽命短的問題,提高了錠子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D01H7/04GK102899750SQ20121036831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朱紅偉 申請人:山西經緯紡織機械專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