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縐邊縫合一體壓腳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縐邊縫合一體壓腳。
背景技術:
現有短裙縐邊縫合時的工藝流程是先把花邊縐好,然后再縫制到裙擺上,這樣的操作缺點是尺寸比較難控制,速度也較慢,主要是因為花邊很長、有的可達5-6米,而且線的用量也較大,這樣容易使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短裙縐邊縫合生產效率不高,尺寸不易控制,生產成本高,從而提供縐邊縫合一體壓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縐邊縫合一體壓腳,包括壓腳本體、固定板,所述壓腳本體的一側壁上開有凹槽,所述壓腳本體的另一側壁上開有縫合口,所述縫合口的底端設有縫合孔,所述縫合孔的豎直中心線與凹槽的豎直中心線重合,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壓腳本體的后端。優選的,所述凹槽的橫截面為U形,也可以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狀,U形槽使用效果好,花邊尺寸易控制。優選的,所述縫合孔為圓孔,也可以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狀,圓孔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加工方便。優選的,所述固定板上設有條形孔,也可以為其他結構,條形孔結構簡單,加工方
便,安全可靠。本發明的優點,將花邊通過壓腳本體上設有的凹槽壓制并通過壓腳本體上設有的縫合口縫合,能有效的控制花邊的尺寸,節約了用線,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用效果好,降低了生產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明縐邊縫合一體壓腳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縐邊縫合一體壓腳,包括壓腳本體1、固定板2,所述壓腳本體I的一側壁上開有凹槽11,所述壓腳本體I的另一側壁上開有縫合口 12,所述縫合口 12的底端設有縫合孔,所述縫合孔的豎直中心線與凹槽11的豎直中心線重合,所述固定板2垂直固定在壓腳本體I的后端,所述凹槽11的橫截面為U形,也可以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狀,U形槽使用效果好,花邊尺寸易控制,所述縫合孔為圓孔,也可以為其他便于加工的形狀,圓孔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加工方便,所述固定板2上設有條形孔21,也可以為其他結構,條形孔21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安全可靠。通過固定板2上設有的條形孔21按壓腳本體I安裝在縫紉機上,使用時,將短裙的花邊通過壓腳本體I上的凹槽11進行縐邊處理,將縫紉針通過壓腳本體I上的縫合口 12對花邊縐邊進行縫合,依次進行操作,就可以方便的進行縫合。將花邊通過壓腳本體上設有的凹槽壓制并通過壓腳本體上設有的縫合口縫合,能有效的控制花邊的尺寸,節約了用線,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用效果好,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
1.縐邊縫合一體壓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壓腳本體(I)、固定板(2),所述壓腳本體(I)的一側壁上開有凹槽(11),所述壓腳本體(I)的另一側壁上開有縫合口(12),所述縫合口(12)的底端設有縫合孔,所述縫合孔的豎直中心線與凹槽(11)的豎直中心線重合,所述固定板(2)垂直固定在壓腳本體(I)的后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縐邊縫合一體壓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橫截面為U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縐邊縫合一體壓腳,其特征在于所述縫合孔為圓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縐邊縫合一體壓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上設有條形孔(2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縐邊縫合一體壓腳,包括壓腳本體、固定板,所述壓腳本體的一側壁上開有凹槽,所述壓腳本體的另一側壁上開有縫合口,所述縫合口的底端設有縫合孔,所述縫合孔的豎直中心線與凹槽的豎直中心線重合,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壓腳本體的后端;本發明的優點將花邊通過壓腳本體上設有的凹槽壓制并通過壓腳本體上設有的縫合口縫合,能有效的控制花邊的尺寸,節約了用線,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用效果好,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D05B35/08GK103015058SQ20121058971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陳林健 申請人:浙江依愛夫游戲裝文化產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