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服裝用途、生活空間中的雜貨用途使用的高密度織物,特別是使用了強捻復絲的低透氣性的高密度織物。
背景技術:
以往,為了獲得致密的構造而使用的絲線(日文:糸),通常基本是使用了無捻長絲或在不阻礙織造性能的范圍內捻線(日文:撚糸)的程度的弱捻絲的高密度復絲織物。在使用了未捻線的無捻復絲、捻數少的低捻絲復絲I的織物中,構成絲線的長絲彼此處于以平行或接近于平行的狀態聚集的狀態,在織物中構成有許多條較長的毛細管Ia (參照圖1)。在以高密度進行了織造的情況下,即使在精練、染色的工序中,組織上的束縛也較大,更少發生復絲零亂而破壞毛細管構造的情況,結果許多個毛細管繼續留在織物中。這些毛細管構造由于是高密度織物,所以是致密的,水很難向織物內部滲入。特別是在利用拒水(日文:撥水;英文:water repellency)加工等使復絲的表面的疏水(日文:疎水;英文:hydrophobic)性變得更高的情況下,水更難滲入織物內部。利用該性質,將以往的高密度織物利用為防水(日文:防水;英文:waterproofness)性的織物。如上所述,以往的使用了復絲的特別是拒水性的高密度織物很難使水滲入,但是當在穿著等的使用過程中施加壓力等而使水暫且滲入時,這回反而使水滯留在毛細管中,存在很難干燥的缺點。因為高密度所以透氣性差的這一點也是使干燥減慢的原因。改良該缺點而縮短洗滌后的干燥時間或者在洗滌后不必進行干燥,也能節能,所以這是本技術領域的重要課題。另一方面,作為使用了強捻復絲的高密度織物,例如公知涉及“高密度織物的制造方法”的日本特開平11 - 302944號公報、以及涉及“防水雨衣”的日本特開2001 — 140115公報所公開的高密度織物。
在上述日本特開平11 - 302944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用于具有洗滌耐久性優異的高耐水壓性能、經絲(日文:経糸)中使用了 0.5旦(日文二一以下的極細復絲且捻系數(日文:捻係數)為2000 5000的絲線的高密度織物。但是,在使用流體噴射織機高密度地織造該高密度織物的情況下,當以無漿的方式織造經絲時,雖然防止極細絲發生單絲斷開現象而產生毛羽,從而使織造性能顯著下降,但卻不能解決如下課題,即,消除水被保留在毛細管中的現象而縮短洗滌后的干燥時間的這一以往的高密度織物的課題。另外,在日本特開2001 — 140115中公開了一種高透氣性的雨衣,該雨衣在穿著時與豎直下落的雨滴以45度以上的大小的角度相接觸的部分使用耐水度為300mm以上的布帛,在其他部分使用透氣性為50cc/cm2/秒以上的作為強捻絲織物的拒水布帛。但是,該高密度織物也不能解決如下課題,即,消除水被保留在毛細管中的現象而縮短洗滌后的干燥時間的這一以往的高密度織物的課題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強捻復絲解決上述以往的高密度織物的缺點,設計為將毛細管減小或者盡量不設置毛細管的、干燥性優異且經拒水加工而獲得的摩擦拒水性優異的拒水性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為此,本發明人為了使成為以往的高密度織物、特別是拒水性高密度織物的上述缺點的原因的毛細管構造不易產生,對復絲的理想狀態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發現通過對復絲進行捻線而能夠破壞或減小或不易形成較長的毛細管構造,從而提出了本發明。即,通過使用強捻復絲而將利用復絲構成的許多個長毛細管構造改變成短毛細管構造,構成將間隙減小而防止水的滲入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這里,本發明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構成為,通過對織物表面的面積的50%以上由捻系數為5100以上的強捻絲構成的織物實施拒水加工而獲得的透氣性為50cc/cm2/秒以下、織物的覆蓋系數為1500以上、摩擦耐久拒水性為100次以上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優選的是,本發明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構成為,織物表面的面積的50%以上由捻系數為7000 25000的疏水性復絲強捻絲構成的織物,且是該強捻絲的粗細為30旦 150旦、構成該強捻絲的單絲為0.3旦 2.2旦、織物的覆蓋系數為2000以上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優選的是,該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是在經絲和緯絲(日文:緯糸)中使用捻系數為7000 25000的疏水性復絲強捻絲而構成的低透氣性高密度平紋織物、席紋織物(日文:Iv卜織物)或斜紋織物。另外,優選是耐水性為200mm以上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發明效果(I)本低透 氣性高密度織物由于使用了強捻絲,所以很難形成相連通的毛細管,毛細管徑也小,水分的保持量少。因而,雖然是高密度織物,但是水的吸收量卻很少,而且即使在吸入了水后,干燥速度也很快。在用作普通服裝或者特別是制服服裝的情況下,具有作為節能原料的價值。另外,不易產生褶皺,在用作服裝的情況下,穿著性和處理性優異。(2)雖然使用了強捻絲,但是由于構成為高密度,所以不會體現出像以往的強捻絲織物那樣的皺紋(日文:#)外觀,在織物表面只產生較小的與構成長絲的絲徑相對應的微細的凹凸,在外觀上只顯示為平滑。(3)該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的拒水性,特別是摩擦拒水性非常良好。
圖1是表示無捻復絲或弱捻復絲的長絲排列狀態的概念圖。圖2是表示強捻復絲的長絲排列狀態的概念圖。圖3是表示側視觀察強捻復絲的長絲看到的表面凹凸的概念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利用織物組織(組織圖)、絲線密度和絲線的粗細(對應于絲徑)根據在織物表面所占的面積而計算的比例上,本發明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所使用的強捻絲的比例優選為50%以上,更優選為65%以上,最優選為100%。
通過捻線而加捻復絲彼此,結果與圖1所示地由無捻的復絲或弱捻的復絲I形成的毛細管那樣的平行或接近于平行的排列狀態的毛細管Ia不同,如圖2所示,毛細管3a成為能切斷的那種排列狀態且直徑較小。此外,如圖3所示,在復絲2的表面形成有與構成復絲的長絲3的粗細相對應的那種大小的不易損壞的凹凸3b。這一點與無捻的復絲及弱捻的復絲I不同。對絲線實施捻線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倍捻機等捻線機。也可以使用花式捻線機等,該花式捻線機用于用多根復絲調整表面的凹凸3b。在對多根復絲進行捻線的情況下,也是優選對各個復絲實施規定的初捻的捻線。為了獲得堅實的耐摩擦的拒水性,與進行花式捻線而成的織物表面的凹凸相比,利用倍捻機等捻線機對一根復絲進行捻線而成的織物的凹凸更微細,且構造相對于摩擦等的壓力穩定,所以是理想的。當為了獲得進行拒水加工而具有防水性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也利用倍捻機等捻線機對一根復絲進行捻線時,形成為致密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所以是理想的。在將上述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用作服裝類物品的情況下,在穿著時也會產生這些性質。即,在雨中穿著的過程中,由于難以保持水,所以不易發生使水滯留而表面被水潤濕,從而易于將水進一步引入織物內的像以往的布料的那種情況。本發明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的平紋織物、席紋織物和斜紋織物是絲線間的間隙在組織上也較小,不易形成絲線間的毛細管,通過高密度化而不易產生強捻絲皺紋的浮絲(日文:浮務糸)少的組織。本發明的浮絲少的平紋織物、席紋織物和斜紋織物也適合于降低透氣性而提高防風性以及實施拒水加工而賦予防水性。此外,為了不產生像使用以往的強捻絲的織物那樣的皺紋,在密度上,至少需要形成為以下述式子定義的經絲和緯絲的覆蓋系數的總覆蓋系數為1500以上的致密構造織物。更優選2000以上的致密構造織物。通過進一步增大密度、進一步實施拒水加工,除防風性以外也能獲得耐摩擦的拒 水性、防水性。通過提高密度直到使織物整體的覆蓋系數值為2500以上的程度,能夠獲得衣服布料、傘布、帳篷布所需的250mm以上的防水性。以往,為了制作皺紋狀的織物或調整觸感或創造(漂亮的)外觀,使用強捻絲。強捻絲的解扭力(皺縮(日文:縮 > ))強,巧妙地利用該力在形成織物后將織物解扭、使織物收縮而在織物表面上制作較大的凹凸、皺紋時,利用該強捻絲。在捻線本身中制作絲線的粗、細的強弱而創造織物的外觀時,也利用該強捻絲。即,為了在織物表面形成皺紋、較大的凹凸,也一并設法設計織物。為了使強捻絲易于收縮而產生皺紋、凹凸,在設計織物時空開絲線間的密度,或者設計織物組織而產生皺紋,調整外觀,或者調整織物的觸感。另外,只在緯絲中使用該強捻絲而形成為柳條式皺紋外觀的織物。使用了強捻絲的以往的以這些皺紋為中心的織物在絲線間產生間隙,結果具有高透氣性。在本發明中,為了不產生上述那種強捻絲的解扭力,設法使織物致密化,不像以往那樣地用于產生皺紋,使強捻絲不產生毛細管構造,或者即使產生了毛細管構造,也能減小、縮短毛細管徑。即,本發明的強捻絲織物為了使織物在織造后的精練、染色加工工序中收縮而不產生皺紋,高密度地織造為不存在絲線間空隙。結果,成功抑制空隙的產生而抑制皺紋的產生,在高密度織物中采用強捻絲中的作為特征的小徑的短毛細管構造,消除以往的高密度織物的缺點,首次成功開發出即使織物被水潤濕,吸水量也較少、干燥速度快的高密度織物。不產生皺紋的程度的織物的高密度化若用織物覆蓋系數來表示,則需要是1500以上,優選為2000以上。在本發明中,不易形成毛細管、減小要形成的毛細管徑而抑制吸水性、提高干燥性所需的絲線的捻系數為5100以上,優選為7000以上,更優選為10000以上。在想要進行拒水加工而也獲得高防水性的情況下,優選上述捻系數為25000以下。關于單絲旦的粗細,出于不易形成毛細管構造的目的、或者減少毛細管的數量而降低吸水性等的目的,優選為較粗。另一方面,為了提高防風性,需要使布料組織致密化,作為服裝用布料,為了使布料觸感適于穿著,需要使布料組織柔軟。為了達到上述這些目的,優選絲線較細。為使上述各項保持平衡,本發明所使用的絲線的粗細優選單絲旦為0.1旦 3.5旦的粗細。更優選為0.3旦 2.2旦的粗細。同樣關于所使用的復絲的粗細,為了致密地織成組織,不形成組織間空隙,利用拒水加工提高防水性,優選該復絲是較細的絲線,從使作為服裝用布料而穿著時的觸感柔軟化的方面出發,優選該復絲是較細的絲線。另一方面,出于不形成許多個的絲線間的毛細管構造的目的,優選該復絲是較粗的絲線。為使上述各項保持平衡,在本發明中,優選使用30旦的粗細 150旦的粗細的絲線。最優選是50旦 100旦的粗細的絲線。在絲線雜亂而不易形成毛細管構造的這一點上,與長絲型相比,絲線形狀優選是加工絲(日文:加工糸)型。另外,為了獲得具有摩擦耐久性的拒水性,需要制作與即使摩擦也不會損壞的牢固的絲徑相對應的微細凹凸構造。在本發明中發現了為制作牢固的微細凹凸構造而優選使用捻線,從該點出發,優選長絲的單絲旦較粗。優選的單絲旦的范圍是0.3旦以上,更優選是0.4旦以上,最優選是0.9旦以上。為了使用本發明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獲得拒水性、防水性,需要實施拒水加工,但絲毫不必進行特別的拒水加工,以通常的方法進行一直采用的使用了氟系、硅系的拒水劑的拒水加工即可。此外,對于根據需要而一起使用抗靜電劑等的做法,沒有任何限制。在實施時,考慮到是高密度織物、此外還使用了強捻復絲的事項等,當然要實施一直以來設法進行的由持有該技術的 人來實施,或者設法并用例如用于提高拒水劑的浸透的滲透劑、為了延長浸潰時間而減慢加工速度等。通過進行該種通常的拒水加工,獲得拒水性和200mm以上的防水性。在后述的拒水的摩擦耐久性評價中明確了:本發明品獲得在以往的拒水性高密度織物中看不到的高度的摩擦耐久性拒水特性??梢哉J為這是因為:利用由捻線制成的長絲彼此的參差不齊(通過回旋而制作),在織物表面上直接形成了根據構成復絲的單纖維(日文:単糸7 4 5 J >卜)的直徑而制作的絲線的牢固的微細凹凸構造3b (參照圖3)。單纖維越粗,該摩擦耐久性優異的拒水效果越佳,具體的更優選的粗細是0.4旦以上,最優選為
0.9旦以上。本發明中所說的摩擦耐久性優異的拒水性是指利用下述的摩擦耐久性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而結果為100次以上的拒水性。只要是合成纖維、半合成纖維和再生纖維的復絲,均能用作可在本發明中使用的復絲,但為了實施拒水加工而制作拒水性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優選疏水性的復絲,其中優選利用聚酯系復絲、聚酰胺系復絲和聚丙烯系復絲。以如下方式評價、測量了本發明的實施品。1.利用JIS L 1092噴霧法(相當于IS04920)評價了拒水性。
撒上噴霧的水,查看相對于布表面的潤濕程度的抗水容易度的程度。數值為“I級、2級、3級、4級、5級”這5個階段,5級為優秀。2.在織物上放置水滴0.3cc,將粗的竹制筷子放平,大力地擦拭水滴部分,以直到水滴不再在織物上移動(水滴痕跡殘留)的次數評價了拒水的摩擦耐久性。3.采用JIS L 1092A所述的低水壓法(相當于IS0811)測量了耐水壓。4.采用JIS L 1096所述的弗雷澤法(相當于IS09237)測量了透氣性。5.根據每英寸間的經絲根數X V經絲.Li ,計算了經絲方向的覆蓋系數。6.根據每英寸間的緯絲根數X#MI,計算了緯絲方向的覆蓋系數。7.根據經絲方向的覆蓋系數與緯絲方向的覆蓋系數的合計,計算了織物整體的覆蓋系數。8.在將各邊IOcm的正方形的織物浸潰在水中后,將該織物夾在報紙中而輕輕按壓,去除多余水分,之后進行計量,根據單位織物重量的吸水量評價了吸水性。9.在剛剛測量了吸水率后,立即用松下洗衣機(NA W45A1)的脫水槽脫水5分鐘,根據隨后的吸水性評價了干燥性。10.利用每米的捻線次數(次/M)表示了捻系數。11.根據每來的德系數(次/Μ) Χ./ΤΤ計算了絲線的捻系數。下面,利用實施例(參考例)詳細說明本發明。參考例I
使用在經絲和緯絲中對75旦、72長絲的彈力長絲(單絲旦為1.04)捻線2000次/M而成的強捻絲,采用通常的方法經織造(經絲使用S捻線,緯絲交替使用S捻線和Z捻線加工)、精練、染色和整理加工而制成了本參考例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經席平紋織物(日文:経 、y卜平織物;英文:warp mat plain-woven fabric)。本參考品的經絲密度為每英寸間216根,緯絲密度為86根。計算求得的強捻復絲的捻系數為17321,織物整體的覆蓋系數為2615。作為比較用,使用與本參考例相同的75旦、72長絲的彈力長絲(單絲旦為1.04),在經絲中使用避開織造上的故障的程度的300T/M的弱捻線而成的絲線,在緯絲中以不對進行捻線的無捻線的狀態使用,采用通常的方法經織造、精練和染色加工而制成了比較用的高密度平紋織物(以下稱作比較例I)。本比較例I的經絲密度為每英寸間132根,緯絲密度為102根。計算求得的經絲的捻系數為2598,緯絲的捻系數為0,織物整體的覆蓋系數為2026。本參考例及比較品的吸水性、干燥性如下述表I所示。表I
I透氣性(cc/cm2/秒) I吸水性(%)I干燥性(%)
參考例I ~23.7Tl
比較例 I 07836.711.3
如表I所示,與比較例I相比,本參考例I的吸水性弱,干燥性也優異。實施例1采用通常的方法,利用氟系拒水劑(使用7寸t力'一 F' AG710,旭硝子公司生產的7%水溶液)分別對上述參考例I及比較例I的織物實施了拒水加工后,實施扎光處理而獲得了實施例1及比較例2。本實施例1及比較例2的耐水壓、拒水性、摩擦耐久拒水性如下述表2所示。表 權利要求
1.一種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通過對織物表面的面積的50%以上由捻系數為5100以上的強捻絲構成的織物實施拒水加工,而獲得該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該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的透氣性為50cc/cm2/秒以下、織物的覆蓋系數為1500以上、摩擦耐久拒水性為100次以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其中, 該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是織物表面的面積的50%以上由捻系數為7000 25000的疏水性復絲強捻絲構成的織物,且是該強捻絲的粗細為30旦 150旦、構成該強捻絲的單絲為0.1旦 3.5旦、織物的覆蓋系數為2000以上的平紋織物、席紋織物或斜紋織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耗物,其中, 在經絲和緯絲中使用了捻系數為7000-25000的疏水性復絲強捻絲。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其中, 該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的耐 水性為200mm以上。
全文摘要
為了提供即使與雨水相接觸也不易被潤濕,一旦被潤濕了的情況下的干燥時間、洗滌后的干燥時間短的低透氣性高密度織物,使通過對織物表面的面積的50%以上由捻系數為5100以上的強捻絲構成的織物實施拒水加工,而獲得的透氣性為50cc/cm2/秒以下,織物的覆蓋系數為1500以上,摩擦耐久拒水性為100次以上。
文檔編號D03D13/00GK103225154SQ20131002853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7日
發明者柴田二三男 申請人:柴田二三男, 稻山織物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