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羽絨纖維表面復合功能納米粒子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羽絨纖維表面復合功能納米粒子的方法,屬于紡織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羽絨纖維/聚苯乙烯磺酸鈉分散溶液的配制、功能納米粒子溶液的配制、羽絨纖維的表面復合將功能納米粒子復合在羽絨纖維表面。聚苯乙烯磺酸鈉、磺酸基分散劑以及功能納米粒子之間通過層層分子間的作用,使分散好的功能納米粒子牢固地復合在羽絨纖維表面,從而賦予羽絨纖維多種功能。本發明的羽絨纖維表面復合功能納米粒子的方法不僅高效地利用了大量廢棄的羽絨纖維,提高了羽絨纖維的附加值,開辟了羽絨纖維在其他領域的應用,而且整個工藝設備簡單,成本較低,對生態環境無污染,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羽絨纖維表面復合功能納米粒子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羽絨纖維表面復合功能納米粒子的方法,屬于紡織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羽絨來自禽類的毛,是一種天然蛋白質材料,資源非常豐富,我國年產量達六十多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60%,來源廣泛,經濟成本低。羽絨呈朵狀,有60-150根絨絲,以一個交結點為核心向外放射狀分布,形成外疏里密的三維空間結構。羽絨絨絲具有自然卷曲、柔軟等特性,絨朵的絨絲分布越接近核心絨絲密度越大。因此,絨朵與絨朵之間絨絲形不成抱合,呈蓬散狀態,在自然狀態下羽絨的重量極輕。羽絨具有別的材料所不能替代的質輕、柔軟蓬松以及保暖性好的特點,目前作為保暖填充材料得到廣泛應用。
[0003]羽絨纖維的表面是一層致密的分子層膜,它是由留醇與三磷酸酯的雙分子層膜組成的,二者均為強疏水性,因而羽絨纖維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據報道,Joseph H等人曾對羽絨纖維的機械性能作過一些探討,研究了其表面形態結構,并測試了其耐化學試劑性能和物理性能。在此基礎上,報道了羽毛蓬松胎、羽毛纖維紗線及羽毛復合紡織布等幾種新型紡織品的加工工藝和性能。然而羽絨纖維在其他領域的利用率很低,國內外對羽毛及其制品的研究開發還停留在原材料粗加工的水品上,80%以上的羽絨纖維被作為廢棄物處理,給生態環境帶來較大的污染。
[0004]另外,中國專利
【發明者】劉欣, 郭蕾, 程遠佳, 吳勇敏, 陳鳳翔, 徐衛林 申請人:武漢紡織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