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
背景技術:
在繩帶編織機結構中,走馬錠是機器的關鍵部件。走馬錠如何在盤面上穩定快速的交叉編織,對機器編織繩帶的質量和花樣起著決定作用。繩帶的編織形狀和花色,主要是走馬錠下面的工字形走碼頭和走馬頭導塊沿著盤面上的加工好的軌道交叉編織,編織不同的形狀和花樣。一組走馬錠織一條帶子,對于圓形繩帶的編織機來說,每組走馬錠上裝設的走馬錠數量的不同決定了繩帶的粗細不同;對于扁形繩帶的編織機來說,每組走馬錠上裝設的走馬錠數量的不同決定了繩帶的寬窄不同。在現有的編織扁形繩帶的編織機中,跑馬板上通常設有四組走馬盤,且,主齒輪的齒數為104,每個圓軌道上的走馬錠相互配合作業編織一條繩帶。這種繩帶編織機存在如下缺點:(1)單位時間的產量較低;(2)在繩帶編織機高速運轉過程中,齒輪極易損壞。對于上述類型的編織機,要想提高繩帶編織機在單位時間內的產量一般從兩方面考慮:(1)增加走馬錠組的數量;(2)提高走馬錠組的轉速。但是,在現有繩帶編織機領域,均有難度,一方面,由于繩帶編織機大多通過一套齒輪傳動組合實現走馬錠組的傳動,增加走馬錠組的數量勢必增大齒輪傳動組合中齒輪的傳動壓力,現有大多數齒輪的承受力只能承受最多四組走馬錠的傳動;并且,即使齒輪可承受多于四組走馬錠的傳動,耗能也會大大增加;其次,想在現有高速編織機的基礎上提高轉速,難度很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高 效的扁形繩帶編織機。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包括基座、基座上方設置的跑馬板,跑馬板上設有若干個走馬盤組,每個走馬盤組由四個A走馬盤和兩個B走馬盤呈圓周排列組成,每個走馬盤組上的A走馬盤和B走馬盤通過軌道滑塊前后順序連接,每個A走馬盤上裝設兩個走馬錠,兩個B走馬盤相鄰設置,且,其中一 B走馬盤上裝設三個走馬錠,另一 B走馬盤上裝設兩個走馬錠,跑馬板底部外側設有與A走馬盤和B走馬盤總和同等數量的齒輪,每個齒輪與對應的一個A走馬盤或B走馬盤同軸聯合,與同一走馬盤組同軸聯合的所有齒輪順序噬合,跑馬板下方還設有主齒輪,主齒輪由設置在跑馬板上的電機通過轉軸傳動,主齒輪再通過過渡齒輪傳動與走馬盤組對應的齒輪,其中,走馬盤組個數>4,且,主齒輪的齒數< 104。與現有技術編織扁形繩帶的編織機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走馬盤組數增多,主齒輪的齒數減少,可實現在走馬錠轉速不變的情況下,電機總功率較現有電機功率的增量比小于產量較現有編織機的增量比,從而提高編織機的工作效率。A走馬盤沿A走馬盤圓周均勻設置四個凹槽,其中兩個凹槽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其余的兩個凹槽供相鄰的A走馬盤或B走馬盤上的走馬錠轉位;每個B走馬盤沿B走馬盤圓周均勻設置五個凹槽,其中一 B走馬盤上的三個凹槽均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其余的兩個凹槽供相鄰A走馬盤上的走馬錠轉位;另一 B走馬盤上的兩個凹槽均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其余的三個凹槽供相鄰B走馬盤上的走馬錠轉位出走馬盤的直徑為A走馬盤的5/4倍。這樣的設計可實現每個走馬錠在同一個走馬盤組上的走馬盤間順序轉位,進行繩帶的編織作業。走馬盤組為復數組,且,呈方形排列,可增大繩帶編織機的空間利用率。主齒輪、過渡齒輪和齒輪均為粉末冶金壓鑄工藝制品,使主齒輪、過渡齒輪和齒輪的韌性更好,更持久耐用。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穩定性好,且產量高的扁形繩帶編織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齒輪和過渡齒輪的傳動示意圖;圖3為主齒輪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5為走馬盤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2、圖3、圖4和圖5,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包括基座1、基座I上方設置的跑馬板2,跑馬板2上設有若干個走馬盤組11,每個走馬盤組11由四個A走馬盤3和兩個B走馬盤4呈圓周排列組成,每個走馬盤組11上的A走馬盤3和B走馬盤4通過軌道滑塊12前后順序連接,每個A走馬盤3上裝設兩個走馬錠10,兩個B走馬盤4相鄰設置,且,其中一 B走馬盤4上裝設三個走馬錠10,另一 B走馬盤4上裝設兩個走馬錠10,跑馬板2底部外側設有與A走馬盤3和B走馬盤4總和同等數量的齒輪6,每個齒輪6與對應的一個A走馬盤3或B走馬盤4同軸聯合,與同一走馬盤組11同軸聯合的所有齒輪6順序噬合,跑馬板2下方還設有主齒輪7,主齒輪7由設置在跑馬板2上的電機8通過轉軸傳動,主齒輪7再通過過渡齒輪9傳動與走馬盤組11對應的齒輪6,其中,走馬盤組11的個數> 4,且,主齒輪7的齒數< 104。與現有技術編織扁形繩帶的編織機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走馬盤組11個數增多,主齒輪7的齒數減少,可實現在走馬錠10轉速不變的情況下,電機8總功率較現有電機8功率的增量比小于產量較現有編織機的增量比,從而提高編織機的工作效率。結合圖4和圖5,A走馬盤3沿A走馬盤3圓周均勻設置四個凹槽5,其中兩個凹槽5均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10,其余的兩個凹槽5供相鄰的A走馬盤3或B走馬盤4上的走馬錠10轉位;每個B走馬盤4沿B走馬盤4圓周均勻設置五個凹槽5,其中一 B走馬盤4上的其中三個凹槽5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10,其余的兩個凹槽5供相鄰的A走馬盤3上的走馬錠10轉位;另一 B走馬盤4上的兩個凹槽5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10,其余的三個凹槽5供相鄰的B走馬盤4上的走馬錠10轉位;B走馬盤4的直徑為A走馬盤3的5/4倍。這樣的設計可實現每個走馬 錠10在同一個走馬盤組11上的走馬盤間順序轉位,進行繩帶的編織作業。[0019]如圖4所示,走馬盤組11為復數組,且,呈方形排列,可增大繩帶編織機的空間利用率。主齒輪7、過渡齒輪9和齒輪6均為粉末冶金壓鑄工藝制品,使主齒輪7、過渡齒輪9和齒輪6的韌性更好,更持久耐用。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 構簡單,穩定性好,且產量高的新型扁形繩帶編織機。
權利要求1.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包括基座、基座上方設置的跑馬板,跑馬板上設有若干個走馬盤組,每個走馬盤組由四個A走馬盤和兩個B走馬盤呈圓周排列組成,每個走馬盤組上的A走馬盤和B走馬盤通過軌道滑塊前后順序連接,每個A走馬盤上裝設兩個走馬錠,兩個B走馬盤相鄰設置,且,其中一 B走馬盤上裝設三個走馬錠,另一 B走馬盤上裝設兩個走馬錠,跑馬板底部外側設有與A走馬盤和B走馬盤總和同等數量的齒輪,每個齒輪與對應的一個A走馬盤或B走馬盤同軸聯合,與同一走馬盤組同軸聯合的所有齒輪順序噬合,跑馬板下方還設有主齒輪,主齒輪由設置在跑馬板上的電機通過轉軸傳動,主齒輪再通過過渡齒輪傳動與走馬盤組對應的齒輪,其特征在于:走馬盤組個數> 4,且,主齒輪的齒數< 10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其特征在于:A走馬盤沿A走馬盤圓周均勻設置四個凹槽,其中兩個凹槽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其余的兩個凹槽供相鄰的A走馬盤或B走馬盤上的走馬錠轉位;每個B走馬盤沿B走馬盤圓周均勻設置五個凹槽,其中一 B走馬盤上的三個凹槽均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其余的兩個凹槽供相鄰的A走馬盤上的走馬錠轉位;另一 B走馬盤上的兩個凹槽均分別裝設一個走馬錠,其余的三個凹槽供相鄰的B走馬盤上的走馬錠轉位走馬盤的直徑為A走馬盤的5/4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其特征在于:走馬盤組為復數組,且,呈方形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其特征在于:主齒輪、過渡齒輪和齒輪均為粉末冶 金壓鑄工藝制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扁形繩帶編織機,包括基座、基座上方設置的跑馬板,跑馬板上設有若干個走馬盤組,每個走馬盤組由四個A走馬盤和兩個B走馬盤呈圓周排列組成,跑馬板底部外側設有與A走馬盤和B走馬盤總和同等數量的齒輪,每個齒輪與對應的一個A走馬盤或B走馬盤同軸聯合,與同一走馬盤組同軸聯合的所有齒輪順序噬合,跑馬板下方還設有主齒輪,其特征在于走馬盤組個數>4,且,主齒輪的齒數<104。本實用新型可在走馬錠轉速不變的情況下,使電機總功率較現有電機功率的增量比小于產量較現有編織機的增量比,從而提高編織機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D04C1/12GK203113048SQ2013200324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洪百能 申請人:福建溢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