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制作人造革的壓延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包括機架和若干輥筒,所述機架包括水平設置的橫梁和豎直設置于所述橫梁的兩端部的立柱;所述輥筒的兩端部以可轉動的方式與所述立柱連接,各輥筒沿豎直方向配置,還包括增壓裝置,所述增壓裝置包括設于橫梁的螺紋孔和壓力柱,所述壓力柱的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外螺紋,所述壓力柱上端位于所述螺紋孔中,下端與最上方的輥筒接觸。該壓延機在遇到硬度較大的顆粒的情況下,增壓裝置可以增加輥筒之間的壓力,從而能夠壓制出合格的人造革,避免了輥筒彎曲的情況。
【專利說明】一種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人造革只憑的生產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
【背景技術】
[0002]壓延機用于將人造皮革原料壓延成膜狀或者皮革狀。由于人造革原料中不可避免的散落一些硬度較高的顆粒,造成人造革原料的局部硬度過高。在人造革原料經過壓延機的輥筒之間的縫隙時,過高硬度的顆粒有可能使得輥筒之間的縫隙過大,或者造成輥筒的彎曲。不論是縫隙過大還是輥筒存在彎曲的情況,都會造成壓延出來的人造革產品不合規范,難以被人們所接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該結構的壓延機即使在遇到硬度較大的顆粒的情況下也具有足夠的壓力,壓制出合格的人造
革產品。
[0004]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包括機架和若干輥筒,所述機架包括水平設置的橫梁和豎直設置于所述橫梁的兩端部的立柱;所述輥筒的兩端部以可轉動的方式與所述立柱連接,各輥筒沿豎直方向配置,還包括增壓裝置,所述增壓裝置包括設于橫梁的螺紋孔和壓力柱,所述壓力柱的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外螺紋,所述壓力柱上端位于所述螺紋孔中,下端與最上方的輥筒接觸。
[0006]優選的,所述壓力柱的下端設有若干滾珠。
[0007]進一步,所述壓力柱的最小直徑為10_50mm。
[0008]優選的,所述壓力柱與所述輥筒的中部位置接觸。
[0009]進一步,還包括一設于所述壓力柱上的鎖緊螺母,所述鎖緊螺母具有與所述壓力柱的外螺紋對應的內螺紋。
[0010]進一步,所述壓力柱的中部具有轉動部,所述轉動部的周面具有若干凸棱。
[0011]優選的,所述凸棱的數量為六條,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所述轉動部的周面。
[0012]通過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輥筒上方設置增壓裝置來增大輥筒之間的壓力,遇到硬度較大的顆粒的情況下,增壓裝置可以增加輥筒之間的壓力,從而能夠壓制出合格的人造革,避免了輥筒彎曲的情況。
[0013]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增壓裝置的壓力柱可以調節長度,可以靈活調節壓力柱對輥筒的壓力。
[0014]說明書附圖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一實施方式中壓力柱的機構示意圖;[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一實施方式中壓力柱的機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
[0020]10:機架;11:橫梁;12:立柱;20:輥筒;30:增壓裝置;31:壓力柱;311:外螺紋;312:轉動部;3121:凸棱;313:滾珠;32:螺紋孔;33:鎖緊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例舉若干個【具體實施方式】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部分的描述僅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說明,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產生任何限制作用。
[0022]參見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包括機架10和若干輥筒20。
[0023]圖1示出的實施例中,所述機架10包括水平設置的橫梁11和豎直設置于所述橫梁11的兩端部的立柱12 ;所述輥筒20的兩端部以可轉動的方式與所述立柱12連接。人造革原料可以從相鄰的輥筒20之間的間隙中壓延,形成膜狀或者片狀的人造革。此外,本實施例中,各輥筒20沿豎直方向配置,這樣,位于最上方(位置最高的)的輥筒20處于橫梁11的下方的位置,次高的輥筒20處于最上方的輥筒20的下方,依次類推,上一輥筒20基本處于另一棍筒20的上方。
[0024]此外,該壓延機還包括增壓裝置30,所述增壓裝置30包括設于橫梁11的螺紋孔32和壓力柱31,所述壓力柱31的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孔32配合外螺紋311。壓力柱31的上部通過外螺紋311與螺紋孔32的內螺紋相互配合連接。這樣,壓力柱31上端位于所述螺紋孔32中,下端與最上方的輥筒20接觸。在實際應用中,研發人員發現,所述壓力柱31的最小直徑為10_50mm的情況下,該壓力柱31能夠為輥筒20提供足夠的壓力以生產出合格的人造革。
[0025]盡管壓力柱31與輥筒20的接觸位置可以隨意調整,但壓力柱31與所述輥筒20的中部位置接觸的結構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這種結構下,壓力柱31能夠為輥筒20提供較大的壓力,而且能夠避免輥筒20的變形。
[0026]參見圖2,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一實施方式中壓力柱31的機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外螺紋311位于壓力柱31的上部,以實現與螺紋孔32連接。此夕卜,所述壓力柱31的中部具有轉動部312,所述轉動部312的周面具有若干凸棱3121。使用時,可以使用工具擰緊壓力柱31,在凸棱3121的作用下帶動壓力柱31轉動,調節壓力柱31的長度,從而可以調節壓力柱31對輥筒20的壓力。在某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凸棱3121的數量為六條,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所述轉動部312的周面。
[0027]參見圖3,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一實施方式中壓力柱31的機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所述壓力柱31的下端設有若干滾珠313,這樣可以將壓力柱31與輥筒20之間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降低壓力柱31與輥筒20之間的摩擦,降低對輥筒20和壓力柱31的損耗,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0028]此外,參見圖4,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壓力柱31上還設有一鎖緊螺母33。所述鎖緊螺母33具有與所述壓力柱31的外螺紋311對應的內螺紋。在調節好壓力柱31的長度后,可以鎖緊該鎖緊螺母33,防止壓力柱31的長度變化。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包括機架和若干輥筒,所述機架包括水平設置的橫梁和豎直設置于所述橫梁的兩端部的立柱;所述輥筒的兩端部以可轉動的方式與所述立柱連接,各輥筒沿豎直方向配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增壓裝置,所述增壓裝置包括設于橫梁的螺紋孔和壓力柱,所述壓力柱的周面設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外螺紋,所述壓力柱上端位于所述螺紋孔中,下端與最上方的輥筒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柱的下端設有若干滾珠。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柱的最小直徑為10-50mmo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柱與所述輥筒的中部位置接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設于所述壓力柱上的鎖緊螺母,所述鎖緊螺母具有與所述壓力柱的外螺紋對應的內螺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柱的中部具有轉動部,所述轉動部的周面具有若干凸棱。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人造革的壓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數量為六條,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所述轉動部的周面。
【文檔編號】D06C23/04GK203429433SQ201320413248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1日
【發明者】黃莉 申請人: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