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毛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設備領域,尤其是公開了一種結構簡單,剪毛性能優越的剪毛機,它包括機架,在機架底部的同一水平位置設有兩個導輥,在導輥的中間位置的上方豎直設有兩個擴布羅拉,在兩個擴布羅拉之間的側邊再設有一個導輥,在相對位置較高的擴布羅拉的上端豎直設有一組張緊輥,在張緊輥的后端上方的機架上設有滾刀,在滾刀的正下方設有持布板,在滾刀的后端下方的機架上設有導輥,在滾刀的后端上方的機架的水平位置間隔設有兩個主動輥,該剪毛機,通過擴布羅拉實現布面張緊平鋪,可使滾刀接觸整個布面,避免遺漏,提高剪毛的覆蓋率,同時通過導輥和張緊輥使布面張緊,給滾刀的剪毛提供必要條件,而持布板可使布面與滾刀貼緊,提高剪毛質量。
【專利說明】剪毛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剪毛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紡織行業內,現使用的剪毛機對布匹表面的毛頭進行修剪時,修剪精度低,容易在布匹表面存留較多的短毛頭,從而降低布匹質量,使產品的附加值低,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剪毛性能優越的剪毛機。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剪毛機,它包括機架,在機架底部的同一水平位置設有兩個導輥,在導輥的中間位置的上方豎直設有兩個擴布羅拉,在兩個擴布羅拉之間的側邊再設有一個導輥,在相對位置較高的擴布羅拉的上端豎直設有一組張緊輥,在張緊輥的后端上方的機架上設有滾刀,在滾刀的正下方設有持布板,在滾刀的后端下方的機架上設有導輥,在滾刀的后端上方的機架的水平位置間隔設有兩個主動輥,主動輥和滾刀均與設置在機架上的電動機傳動連接;其中持布板與滾刀之間存在間隙,布匹從持布板上部穿過,通過持布板限位,保證布匹穿過時與滾刀充分接觸,實現滾刀對布匹表面進行剪毛,且持布板可以通過高度調節機構設置在機架上,實現持布板與滾刀之間的間隙可調,適用于不同厚度的布匹剪毛。
[0005]作為優化,為了使滾刀剪下的短毛能夠回收,在滾刀上設有吸風罩,吸風罩通過連接管道與風機連接,在風機的出風口設有盛毛袋。
[0006]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剪毛機,通過擴布羅拉實現布面張緊平鋪,可使滾刀接觸整個布面,避免遺漏,提高剪毛的覆蓋率,同時通過導輥和張緊輥使布面張緊,給滾刀的剪毛提供必要條件,而持布板可使布面與滾刀貼緊,提高剪毛質量,另外,在滾刀上設有吸風罩,可有效的將剪下的短毛吸走,避免短毛擴散在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09]實施例1:
[0010]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描述的剪毛機,它包括機架1,在機架I底部的同一水平位置設有兩個導棍2,在導棍2的中間位置的上方豎直設有兩個擴布羅拉3,在兩個擴布羅拉3之間的側邊再設有一個導輥2,在相對位置較高的擴布羅拉3的上端豎直設有一組張緊輥4,在張緊輥4的后端上方的機架I上設有滾刀5,在滾刀5的正下方設有持布板6,在滾刀5的后端下方的機架I上設有導輥2,在滾刀5的后端上方的機架I的水平位置間隔設有兩個主動輥7,主動輥7和滾刀5均與設置在機架I上的電動機8傳動連接,在滾刀5上設有吸風罩9,吸風罩9通過連接管道11與風機10連接,在風機10的出風口設有盛毛袋12。
【權利要求】
1.一種剪毛機,它包括機架,其特征是:在機架底部的同一水平位置設有兩個導輥,在導輥的中間位置的上方豎直設有兩個擴布羅拉,在兩個擴布羅拉之間的側邊再設有一個導輥,在相對位置較高的擴布羅拉的上端豎直設有一組張緊輥,在張緊輥的后端上方的機架上設有滾刀,在滾刀的正下方設有持布板,在滾刀的后端下方的機架上設有導輥,在滾刀的后端上方的機架的水平位置間隔設有兩個主動輥,主動輥和滾刀均與設置在機架上的電動機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毛機,其特征是:在滾刀上設有吸風罩,吸風罩通過連接管道與風機連接,在風機的出風口設有盛毛袋。
【文檔編號】D06C13/00GK203514035SQ201320672826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發明者】趙建榮 申請人:桐鄉市星宇經編毛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