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屬于紡織染整【技術領域】。將坯布依次經過燒毛、軋酶冷堆、煮練、漂白、拉幅定型、絲光、預拉增白、印花、蒸化、水洗、柔軟定型、壓光、預縮工序。通過在織造時選取容易退凈的環保無PVA漿料進行上漿;在燒毛時加強燒毛,使面料表面毛羽燒凈;煮練時充分煮練,以保證棉纖維上蠟質、果膠、棉籽殼、漿料被充分溶脹剝落;漂白時減小漂白時雙氧水的濃度,以降低雙氧水的棉纖維的損傷;絲光前增加了一道定型烘干工序以保證布面干燥;絲光時提高絲光浸堿時間以保證燒堿充分進入纖維素纖維內部;印花時采用全海藻漿作為印花漿,便于水洗時漿料的去除。
【專利說明】-種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設及一種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屬于紡織染整【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各個行業的發展,從之前對居家生活用品質量不太 關注,到現在的對各種居家生活用品精挑細選。家用紡織品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現在已與服 裝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聯合組成紡織業的=分天下。床品面料不僅要求其具有較好的 舒適性和親膚性,現在對其裝飾性也有較高的要求,如面料的光澤、款式、花型等。
[0003] 全棉面料因其良好的吸濕性和親膚性,一直為人們所親睞。但是其光澤感沒有合 成纖維和真絲好,通常通過后整理的方式來獲得面料良好的光光澤,然而該種光澤并不是 永久的,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其光澤會消退,而且面料表面會形成細密絨毛和產生起球現 象。
[0004] 中國專利"一種使含棉織物具有耐久光澤的加工方法"(CN101736590B)介紹了一 種使含棉織物具有耐久光澤的加工方法,其通過在燒毛、退漿、絲光工藝后,將面料浸軸含 有樹脂的整理液并烘干,然后再對面料進行軸光處理。該專利中面料經過整理后,具有良好 的光澤,但是由于是采用樹脂免燙整理和軸光的方式使織物表面的毛羽服帖,織物表面形 成鏡面反射,經過幾次洗漆后面料的光澤則逐漸消弱。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全棉面料經染整處理后,其表面光澤、手感度不 佳,本發明對其染整工藝進行了改進,提出一種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
[0006] 技術方案:
[0007] 一種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包括有依次進行的如下步驟;將巧布 燒毛、煮練、漂白、絲光、預拉增白,所述的煮練的步驟中,需要加入燒堿。
[000引所述的燒堿濃度為20?50g/l,優選30?40g/L。
[0009] 煮練步驟中,堆置時間為50?90min,優選60?80min。
[0010] 在漂白和絲光步驟之間,將布面進行拉幅烘干定型處理。
[0011] 所述的拉幅烘干定型處理的工序中,烘干溫度140?160°C,車速40?50m/min。
[0012] 所述的巧布是指全淀粉上漿的巧布;所述的燒毛與煮練的工序之間,對布料進行 軸酶冷堆處理。
[0013] 所述的燒毛工序中,燒毛等級在4級W上。
[0014] 所述的漂白工序中,調節漂白液的抑范圍在8?10之間;漂白工序中雙氧水濃度 為2?4g/L,堆置時間為40?60min。
[0015] 所述的絲光工序中,需要在加入絲光促進劑,濃度為1?3g/L ;絲光工序中燒堿濃 度為220?240g/L,浸堿時間為65?75s。
[0016] 預拉增白的工序后還進一步包括依次進行的印花、蒸化、水洗的工序,所述的印花 工序中采用全海藻漿料作為印花糊料。
[0017] 所述的水洗工序之后,還包括有柔軟定型的步驟;柔軟定型工序中柔軟劑用量為 10?20g/l,起毛起球劑用量為1?3g/L。
[001引所述的柔軟定型工序后還可W包括有壓光步驟,壓光工序中壓漉壓力為8? 12kN,車速為40?50m/min ;所述的壓光步驟之后,還包括預縮工序。
[0019] 有益效果
[0020] 通過本發明的染整方法生產的全棉面料,具有手感優異、光澤度高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 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技 術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例如參考趙濤編著的《染整工藝 與原理》,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 商者,均為可W通過市購獲得的常規產品。
[0022] W范圍形式表達的值應當W靈活的方式理解為不僅包括明確列舉出的作為范圍 限值的數值,而且還包括涵蓋在該范圍內的所有單個數值或子區間,猶如每個數值和子區 間被明確列舉出。例如,"大約0. 1 %至約5%"的濃度范圍應當理解為不僅包括明確列舉 出的約0. 1%至約5%的濃度,還包括有所指范圍內的單個濃度(如,1%、2%、3%和4% ) 和子區間(例如,0. 1%至 0. 5%、1%至 2. 2%、3. 3%至 4. 4% )。
[0023] 本文使用的近似語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可用于修飾任何數量表述,其可 在不導致其相關的基本功能發生變化的條件下準許進行改變。因此,由諸如"約"的術語修 飾的值并不局限于所指定的精確值。在至少一些情況下,近似語可與用于測量該值的儀器 的精度相對應。除非上下文或語句中另有指出,否則范圍界限可W進行組合和/或互換,并 且該種范圍被確定為且包括本文中所包括的所有子范圍。除了在操作實施例中或其他地方 中指明之外,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所有表示成分的量、反應條件等等的數字或 表達在所有情況下都應被理解為受到詞語"約"的修飾。
[0024] 本發明的染整工藝是用于對全棉面料的生產,其主要的步驟包括有依次進行的巧 布燒毛、煮練、漂白、絲光、預拉增白的工序。
[0025] 本發明中,通過對煮練工藝進行改進,有效地提高了全棉布料的光澤度和手感,棉 纖維上有棉巧殼,蠟質,灰分,色素等雜質直接影響了面料的手感,白度,W及光澤度。尤其 是棉纖維上共生的棉巧殼,與棉纖維結合的比較緊密,只有通過長時間的煮練,使棉巧殼充 分膨脹,在高溫蒸汽下進行堆置,是棉巧殼從棉纖維脫落。煮練時間太短,會導致棉巧殼無 法充分膨脹最后導致無法除盡。煮練時必須加入適量的燒堿,使棉纖維上的蠟質充分被皂 化。如果燒堿加入量過少,會導致纖維上殘留蠟質,不利于后道纖維的絲光和導致印花時面 料留白,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燒堿濃度為20?50g/l,優選30?40g/l,堆置時間為 50 ?90min,優選 60 ?80min。
[0026] 在本發明中,通過在漂白與絲光工藝中增加拉幅烘干定型,有助于提高同時提高 面料的絲光效果和手感。在傳統加工方法,一般是將漂白后的樣布直接進行絲光,然而漂白 后的半制品布面含潮比較大,有時甚至是濕的(蒸汽不穩定導致的)。如果將漂白半制品直 接進行絲光,會導致布面上絲光燒堿濃度變低,無法取得好的絲光效果。另外,由于織物組 織和織物密度的不同(斜紋和鍛紋為主),織物的緊度也不一樣,該樣會導致織物絲光時收 縮的程度也不一樣,也會影響織物的起毛起球性能。通過對不同規格的織物進行拉幅烘干, W便在絲光后織物獲得一致的緊度和幅寬。因此,在絲光前增加該工序對控制絲光效果和 起毛起球有很好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烘干溫度140?160°C,車速 40?50m/min,將參數控制在上述范圍時,可W獲得較好的絲光效果和面料手感。
[0027]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采用的巧布為經紗采用全淀粉上漿的巧布,不含常規的PVA 漿料。由于巧布上漿時采用全淀粉上漿,該樣在前處理時可W很容易去除,傳統的上漿方法 一般里面會混有PVA漿料,在退漿時,該部分PVA不能被去除或者去除不干凈。經過織物在 燒毛、熱定形時等高溫處理后,殘留的PVA漿料變得不易去除,即使用堿、酶、熱水用于PVA 退漿,效果都不理想,因為織物在燒毛、熱定形時,由于布面溫度升高脫水,脫水后的PVA結 晶度增加,溶解度進一步下降,從而增加了退漿難度,使其僅能在水中膨化、凝膠,而難W溶 解。在退漿時,會使用較多量的燒堿,PVA在燒堿中易形成凝膠。若氧漂工藝中用堿調節抑 值10. 5左右,在浸軸工作液時,織物上的PVA不斷地溶落到工作液中,從而形成凝膠,形成 的凝膠會再次反沾污到織物上或導漉上,形成難W去除的漿斑,同時也會讓人感覺面料手 感偏硬。該主要是因為部分醇解的PVA的醋基發生了水解,使其醇解度提高,同時分子的聚 合度增大,結果使PVA的水溶性大大降低,凝結性能更強,從而大大加大了退漿的難度,也 給面料帶來反沾污的風險。因此,采用全淀粉上漿的巧布相對于采用PVA上漿的巧布來說, 具有更好的手感。在該實施方式中,燒毛與煮練的過程中,最好是對布料進行軸酶冷堆處 理,該是由于采用全淀粉漿,只需用淀粉酶冷堆退漿即能將漿料膨化并將淀粉大分子切斷 成小分子,該樣有利于漿料的去除,而且去除比較干凈。
[002引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燒毛步驟是需要將巧布采用重燒透燒,盡量將巧布 表面毛羽燒干凈,燒毛等級達到4級W上。因為燒毛不凈會導致后期面料表面毛羽較多,該 樣需要加入抗起毛起球劑,嚴重影響手感。燒毛是用物理的方法對織物表面進行處理,是織 物表面紋路清洗,整潔光滑,不易起毛起球,如果布面毛羽較多,當樣布受到外界的摩擦時, 露在面料表面的短纖維會被抽拔出來,使面料出現起毛現象,當面料繼續受到摩擦時,該部 分纖維會不斷地相互纏結,形成起球的中屯、,慢慢地布面便產生很多小球。在后整理時,在 面料上添加抗起毛起球劑,則是增加纖維之間的摩擦,減小纖維被抽拔出的概率。在增加纖 維間摩擦力的同時,也會增加手與面料之間的摩擦力,當人體皮膚觸碰到面料時,會有明顯 的澀感和趟感,影響面料的舒適性。
[0029] 在燒毛步驟之后,通過煮練對面料進行處理,例如采用雙層堆置法,充分煮練,將 漿料煮透。煮練工序中燒堿濃度為30?40g/L,堆置時間為60?80min。
[0030]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煮練步驟之后的漂白過程中采用低濃度雙氧水進行漂白, 因為高濃度雙氧水進行表白是纖維會發生脆損,容易掉毛,對起毛起球的改善不利。雙氧 水是一個弱二元酸,可電離產生冊〇-,它對色素有氧化作用,是對織物起漂白作用的主要成 分。冊礦隨抑值的升高和溫度的上升而增加,所W氧漂通常是在堿性浴中高溫汽蒸條件 下進行的。冊礦在堿和催化物質的存在下能與雙氧水反應,同時還生成冊0 ?和冊?。而 冊0 ?則是氧化纖維素纖維的主要成分,可使纖維素纖維降解,最后導致織物脆損。此反應 的活化能不高,在無催化劑的堿性浴中也能進行,在高溫下反應更激烈、更快。因此,在漂白 過程中要抑制冊0 .的產生,控制和穩定過氧化氨離子與雙氧水的鏈式反應,才能獲得良好 的漂白效果。在漂白過程中,雙氧水受堿的作用不斷釋放冊〇-,冊礦又不斷與色素作用,從 而達到漂白的目的,該是有效分解。無效產物是對纖維有損傷的冊0 ?和冊?等自由基和 化等物質的分解。在實際染整加工過程中,兩種分解同時存在,通過控制分解工藝條件,使 分解朝著有效分解反應發生,盡量減少無效分解,W獲得良好的漂白效果,使雙氧水對色素 和雜質氧化,減少對纖維的損傷,從而減少掉毛的現象,最終改善起毛起球。同時,漂白的抑 值對漂白效果和織物強力也有較大的影響,在抑值介于3?10之間時,面料的強力最好, 白度變化也不大,在83 %?87 %之間變動,而當抑值超出上述范圍時,纖維素纖維的聚合 度有明顯的降低,對面料的起毛起球和強力非常不利。因此本發明中,在調節溶液抑時用 碳酸鋼或者少量燒堿進行調節,W使抑值在8?10之間,可W獲得較好的面料手感度。在 優選的條件下,漂白工序中雙氧水濃度為2?4g/l,堆置時間為40?60min。
[0031]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絲光工藝應充分絲光,采用絲光促進劑加速絲光向面料內部 滲透,而且該種光澤的改善是耐久光澤的改善,絲光結束后充分水洗,醋酸進行中和。棉纖 維縱向表面形態為天然的扭曲狀,橫截面為腰子狀,當光線照射到棉纖維或面料表面時,容 易造成光線的散射,使面料的光澤感和檔次感比較低。因此染整加工過程中通常使用絲光 來改變纖維的縱向和橫截面的形態。棉纖維經過絲光后,縱向天然的扭曲狀變小或者消失, 縱向而成為柱狀,且表面光滑,橫截面則由腰子狀變成圓形或者楠圓形,而且纖維內大分子 鏈也發生了重排,從而減小光線在纖維內部的折射和散射而造成的強度損失W及纖維表面 的光線的散射,最終提高纖維的光澤。一般工廠實際的生產時,燒堿濃度大多維持在190? 220g/L左右,浸堿時間一般在50s左右,通過測定領值和觀察纖維縱向及橫截面發現,實際 生產中絲光效果并不充分。理論上提高絲光堿濃或延長浸堿時間則有利于燒堿進入纖維內 部,使纖維形態發生明顯的變化。但是提高絲光堿濃會導致燒堿的粘度增大,從而減小了燒 堿向纖維內部的擴散,反而不利于燒堿對纖維的膨化,該對矛盾點一直影響著全棉面料的 光澤和品質感。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專利中,通過提高絲光堿濃和增加絲光浸堿時間,同 時通過添加絲光促進劑,減小燒堿滲透到纖維內部的時間,增加了棉纖維的膨化程度,從而 使棉纖維的天然扭曲減小和纖維的橫截面變圓,減小了光在纖維內部的散射,增加了光線 的定向反射,最終提高了面料的光澤,由于棉纖維的橫截面和縱向形態,W及纖維內大分子 排列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所W該種光澤的改善是永久性的,不會因洗漆而消失。本發明中 絲光促進劑是能夠耐濃度較高的燒堿,在高濃度燒堿中能穩定的存在,因為高濃燒堿也一 種強電解質溶液,短碳鏈的絲光促進劑中的憎水性集團溶解性大幅度降低,從而在高濃燒 堿中形成定向排列,疏水性基團被分布在溶液的表面,形成了定向吸附層,表面活性大幅地 變大,該樣燒堿便能很好的向纖維內部擴散。在優選實施方式中,絲光工序中燒堿濃度為 220?240g/l,浸堿時間為65?75s,絲光促進劑濃度為1?3g/L。
[0032] 本發明專利棉纖維由于絲光比較充分,纖維內部結合了大量的燒堿,因此需要對 面料進行充分地水洗,將結合的燒堿洗凈。如果面料上有燒堿殘留,則當面料在進行高溫烘 干時,面料上殘留的燒堿會導致面料泛黃。因此,本發明專利中面料絲光后需要進行充分水 洗,必要時需要在水洗槽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進行中和。
[0033]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預拉增白的工序后還可W進一步包括印花、蒸化、水洗的工 序,在印花的工序中優選采用全海藻漿料作為印花糊料,在水洗時有利于糊料的去除,使織 物比較柔軟。如果在印花糊料中添加合成糊料,那么在水洗時,織物上的糊料無法完全脫 掉,造成手感發硬。
[0034]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經過上述的印花、蒸化、水洗的工序之后,還可W包括有柔 軟定型的步驟,柔軟劑的加入會使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降低0. 5?1級,而起毛起球劑的 加入則會使面料的手感發硬,有趟感和澀感,嚴重影響了面料的舒適性和親膚性。因此解決 該一矛盾體,通過控制柔軟劑和起毛起球劑的用量,W平衡手感和面料的起毛起球性能,在 優選的條件下,柔軟定型工序中柔軟劑用量為10?20g/l,起毛起球劑用量為1?3g/L。
[0035]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柔軟定型工序后還可W包括有壓光步驟,通過壓光,布面能 產生鏡面反射,增加面料的光澤,在優選條件下,壓光工序中壓漉壓力為8?12kN,車速為 40 ?50m/min。
[0036]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壓光步驟之后還可W包括預縮工序,預縮能使織物松軟,W改 善手感。
[0037] 實施例1 :
[003引織物規格;全棉織物,105" /40s*40s/133*72斜紋活性印花,該織物采用的是全淀 粉上漿。
[0039] 將上述面料依次經過如下步驟,
[0040] 1、燒毛和軸酶冷堆:氣體燒毛,車速llOm/min,兩正兩反,透燒,燒毛等級為4級, 軸酶滅火,堆置4?6小時。
[004U 2、煮練;采用煮漂聯合機,雙層堆置。工藝條件;化OH 40g/L ;精煉劑;12g/L ;滲透 劑;5g/L ;汽蒸 102°C *60min,車速 80m/min。
[00創 3、漂白;浸潰工作液;H202;3g/L ;抑約9. 5 ;滲透劑;4g/L ;馨合分散劑;4g/L ;煮 練酶;25g/L。工藝條件;汽蒸;100°C *40min,車速80m/min。
[0043] 4、拉幅烘干;溫度140°C,車速40m/min。口幅拉至263?265cm。
[0044] 5、絲光;浸堿時間65s,堿濃度220g/L,絲光促進劑Ig/L,充分水洗,烘干落布。
[0045] 6、預拉增白:采用行業內常規技術。
[0046] 7、印花蒸化水洗;選用全海藻酸鋼糊料作為印花糊料,根據花型和套色數選擇染 料和染料用量。蒸化水洗時需充分水洗,水洗溫度為沸水洗。其它為行業內公知技術,不再 寶述。
[0047] 8、柔軟定型;軸整理工作液,軸余率75%,定型溫度為160°C,車速40m/min,工作 液配方如下;滑爽型柔軟劑;l〇g/L ;平滑型柔軟劑;5g/L ;抗起毛起球劑;2g/L。落布有效 幅寬252?253畑1。
[0048] 9、壓光;采用S漉壓光機,壓漉壓力為lOkN。車速40m/min。
[0049] 10、預縮;采用行業內常規技術。
[00加]對照例1
[0化1] 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煮練的過程中未加入燒堿。
[0化2] 對照例2
[0化3] 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第3步漂白之后,不經過拉幅烘干的步驟,直接進入至第 5步絲光,其它步驟皆相同。
[0054] 對照例3
[0化5] 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絲光過程中未加入絲光促進劑,制備得到的面料的情況 如下所示。
[0056] 面料性能試驗
[0057] 水洗程序照AATCC124進行。手感測試按照AATCC Test Method 202-2012進行。 [005引
【權利要求】
1. 一種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包括有依次進行的如下步驟:將坯布燒 毛、煮練、漂白、絲光、預拉增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煮練的步驟中,需要加入燒堿。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燒堿濃度為20?50g/L,優選30?40g/L ;煮練步驟中,堆置時間為50?90min,優選60? 80min〇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漂白 和絲光步驟之間,將布面進行拉幅烘干定型處理;所述的拉幅烘干定型處理的工序中,烘干 溫度 140 ?160°C,車速 40 ?50m/min。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坯布是指全淀粉上漿的坯布;所述的燒毛與煮練的工序之間,對布料進行軋酶冷堆處理。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燒毛工序中,燒毛等級在4級以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煮練工序中燒堿濃度為30?40g/L,堆置時間為60?80min。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漂白工序中,調節漂白液的pH范圍在8?10之間;漂白工序中雙氧水濃度為2?4g/L,堆 置時間為40?60min。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絲光工序中,需要在加入絲光促進劑,濃度為1?3g/L ;絲光工序中燒堿濃度為220? 240g/L,浸堿時間為65?75s。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預拉增 白的工序后還進一步包括依次進行的印花、蒸化、水洗的工序,所述的印花工序中采用全海 藻漿料作為印花糊料。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改善全棉光澤和手感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水洗工序之后,還包括有柔軟定型的步驟;柔軟定型工序中柔軟劑用量為10?20g/L,起毛 起球劑用量為1?3g/L ;所述的柔軟定型工序后還可以包括有壓光步驟,壓光工序中壓輥 壓力為8?12kN,車速為40?50m/min ;所述的壓光步驟之后,還包括預縮工序。
【文檔編號】D06C27/00GK104480695SQ201410717801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日
【發明者】胡青青, 陳紅霞, 陸鵬, 丁可敬 申請人: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