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經過拒水處理的紡織品。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具有拒水功能的紡織品,所用拒水劑基本上已經由c8類替換為c6類了。雖然c6類拒水劑較c8類拒水劑環保,但其中仍含有全氟辛酸銨化合物(以下簡稱pfoa)及全氟辛烷磺酸鹽化合物(以下簡稱pfos)。一般使用c6拒水劑時,紡織品上pfoa、pfos的殘留量盡量要控制在0.05μg/g以下,但pfoa、pfos類物質即便是微量的殘留對人體也是有一定危害的。現有的加工技術很難實現零殘留,即便能實現零殘留,工藝也很復雜,成本也很高;而且加工時需要加入架橋劑才能具有較好的拒水耐久性。如專利文獻cn201310505871.4中公開了一種紡織品用無氟拒水劑,所用拒水劑組成比較復雜,包括無氟聚合物(疏水單體和功能單體)、聚乙烯蠟乳液,表面活性劑,助劑等,加工也比較復雜難以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拒水性可以與氟素拒水劑加工品相媲美、工藝比較簡單、洗滌耐久性優越且環保的經過拒水處理的紡織品。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發明的紡織品的單纖維表面上覆蓋有樹脂膜,其中,該樹脂膜的主要成分為
本發明的紡織品由非氟素類拒水劑加工所得,不含pfoa、pfos類物質,具有高安全性;拒水性能優越,與氟素拒水劑加工品相當;而且洗滌耐久性也比較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紡織品的單纖維表面覆蓋有樹脂膜,其中,該樹脂膜的主要成分為
本發明的紡織品所用纖維原料等沒有特別限定,考慮到成本及加工便利性,優選為由滌綸纖維和/或纖維素纖維所形成的機織或針織物,或者為由100%尼龍纖維所形成的機織或者針織物。
本發明中所用纖維素纖維優選為棉纖維或粘膠纖維。主要考慮到棉纖維類紡織品吸濕性、耐磨性和透氣性好,柔軟而保暖。粘膠纖維類紡織品吸水性和垂懸性好,穿著舒適。
根據jisl1092噴霧法標準測得本發明的紡織品的初期拒水性為4級以上。
根據jisl0217:103標準洗滌10回后自然晾干(20℃×65%rh),再根據jisl1092噴霧法測得本發明的紡織品的拒水性為3級以上。
根據aatcc124標準洗滌10回后烘干(60℃~70℃,30min),再根據aatcc22噴霧法測得本發明的紡織品的拒水性為80分以上。
本發明的紡織品由如下方法制得:包括對坯布進行染色,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產品;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10~200g/l
架橋劑0~50g/l
催化劑0~10g/l
滲透劑0~80g/l
其余為水。
其中所用拒水劑含有主要成分
本發明中優選在加工液中使用架橋劑及滲透劑,可以提高加工效果。所用架橋劑優選為三聚氰胺類架橋劑、封鎖異氰酸酯類架橋劑和氮丙啶類架橋劑中的至少一種;所用滲透劑優選為異丙醇。架橋劑的用量與紡織品所用原料有關系,使用量過大則紡織品的洗滌耐久性有可能會降低,而使用量過小則紡織品的拒水性有可能會降低,其使用量優選為1~30g/l。滲透劑的使用量與拒水劑進入紡織品內部的容易程度有關系,其使用量優選為1~20g/l。
本發明中,拒水后整理優選采用浸軋加工,然后在溫度80~200℃的條件下熱處理1~20分鐘或在溫度80~150℃的條件下干燥,最后在130~200℃的條件下進行定型整理。
配制加工液的方法舉例如下:首先將各成分進行軟水稀釋處理,依次添加架橋劑、拒水劑、滲透劑進行調配,在調配的過程中應該不斷的進行攪拌,但攪拌速度不宜過快,以免破乳;在配制加工液時應不斷的注意加工液的狀態。當然,也應根據待加工紡織品的不同及時進行加工方法、調液方法的局部調整,并且相應地選擇不同的加工劑及使用量。
本發明中所選用紡織品坯布的克重優選為50~300g/m2。克重小于50g/m2的話,對織造工藝要求比較高,有可能出現斷紗等現象;大于300g/m2的話,最終成品比較厚,不輕便,有可能會影響穿著舒適性。
實施例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各項指標的測定、評價方法如下。
(1)拒水性
根據jisl1092-2009法或者aatcc22-2014法測試。
(2)洗滌處理
根據jisl0217:103-1995法標準或者aatcc124-2009標準法洗滌10回。
以下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的樹脂如下:
拒水劑a為炭化水素類非氟素拒水劑(廣州聯莊科技有限公司制、商品名:m-390);
拒水劑b為炭化水素類非氟素拒水劑(huntsman制、商品名:phobolrsh);
拒水劑c為炭化水素類非氟素拒水劑(明成化學工業制、商品名:meishieldp-210);
拒水劑d為炭化水素類非氟素拒水劑(nanotex制、商品名:nanotexx-028);
拒水劑e為普通非氟素拒水劑(日華化學株式會社制、商品名:neoseednr-200);
架橋劑a為封鎖異氰酸酯類架橋劑(京涓化學株式會社制);
架橋劑b為氮丙啶類架橋劑(魯道夫化工有限公司制);
架橋劑c為三聚氰胺類架橋劑(日華化學株式會社制);
催化劑(acx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制);
滲透劑為異丙醇(c&t制)。
實施例1
對滌棉機織坯布(滌綸/棉含量比為65/35;克重為130g/m2,總密度為200根/英寸)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a80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30℃的條件下熱處理2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2
對滌棉機織坯布(滌綸/棉含量比為35/65;克重為120g/m2,總密度為180根/英寸)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b90g/l
架橋劑b8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20℃的條件下熱處理3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3
對純棉機織坯布(克重為120g/m2,總密度為210根/英寸)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d120g/l
架橋劑a20g/l
滲透劑15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10℃的條件下熱處理5分鐘,最后在16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4
對純滌機織坯布(克重為180g/m2,總密度為240根/英寸)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b50g/l
架橋劑c3g/l
催化劑(架橋劑c用)3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50℃的條件下熱處理2分鐘,最后在18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5
對尼龍纖維100%機織坯布(克重為120g/m2,總密度為180根/英寸)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a100g/l
架橋劑a30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30℃的條件下熱處理2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6
對滌棉針織坯布(滌綸/棉含量比為80/20;克重為170g/m2)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d100g/l
架橋劑a30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30℃的條件下熱處理2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7
對滌棉針織坯布(滌綸/棉含量比為60/40;克重為150g/m2)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c150g/l
滲透劑2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40℃的條件下熱處理1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8
對粘膠纖維100%所形成的針織坯布(克重為100g/m2)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d70g/l
架橋劑b5g/l
滲透劑5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00℃的條件下熱處理10分鐘,最后在15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9
對純滌針織坯布(克重為140g/m2)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a100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30℃的條件下熱處理1分鐘,最后在18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實施例10
對100%尼龍纖維針織坯布(克重為120g/m2)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本發明的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a70g/l
架橋劑b15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30℃的條件下熱處理2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比較例1
對滌棉機織坯布(滌綸/棉含量比為65/35;克重為110g/m2,總密度為160根/英寸)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e100g/l
架橋劑a10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30℃的條件下熱處理2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比較例2
對滌棉針織坯布(滌綸/棉含量比為80/20;克重為220g/m2)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e100g/l
架橋劑a30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30℃的條件下熱處理2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比較例3
對100%尼龍纖維機織坯布(克重為100g/m2,總密度為160根/英寸)進行染色后,再在如下加工液中進行拒水后整理,得到紡織品,其各項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
加工液由下列成分組成:
拒水劑e80g/l
架橋劑a20g/l
滲透劑10g/l
其余為水。
拒水后整理具體加工條件為:采用一浸一軋加工,然后在溫度130℃的條件下熱處理2分鐘,最后在170℃的條件下定型整理60秒。
表1
*表中拒水劑e雖然也是非氟素類拒水劑,但主要成分與本發明所用非氟素類拒水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