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染色面料的色牢度不高,染色均勻性不好,且容易產生色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其染色后的面料具有優異的汗漬色牢度、水漬色牢度、水洗色牢度、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日曬色牢度、氯漂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且染色均勻性好,無色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1~2重量份硫酸鈣、1.5重量份天冬氨酸、0.5重量份聚丙烯酸鈉、0.2重量份二氧化鈦、35重量份植物染料依次投入150重量份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55℃;
2)再依次投入2.2重量份β-氨基丙酸、1.8重量份仲醇聚氧乙烯醚、0.5重量份硅酸鈉、0.2重量份硫酸亞鐵,繼續攪拌,至充分混合均勻,并加熱至65℃;
3)將面料浸泡在染缸中35分鐘;
4)將浸泡后的面料在80℃烘干;
5)將烘干后的面料浸入清水中漂洗35分鐘;
6)取出漂洗后的面料自然晾干。
優選的,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1重量份硫酸鈣、1.5重量份天冬氨酸、0.5重量份聚丙烯酸鈉、0.2重量份二氧化鈦、35重量份植物染料依次投入150重量份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55℃;
2)再依次投入2.2重量份β-氨基丙酸、1.8重量份仲醇聚氧乙烯醚、0.5重量份硅酸鈉、0.2重量份硫酸亞鐵,繼續攪拌,至充分混合均勻,并加熱至65℃;
3)將面料浸泡在染缸中35分鐘;
4)將浸泡后的面料在80℃烘干;
5)將烘干后的面料浸入清水中漂洗35分鐘;
6)取出漂洗后的面料自然晾干。
優選的,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2重量份硫酸鈣、1.5重量份天冬氨酸、0.5重量份聚丙烯酸鈉、0.2重量份二氧化鈦、35重量份植物染料依次投入150重量份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55℃;
2)再依次投入2.2重量份β-氨基丙酸、1.8重量份仲醇聚氧乙烯醚、0.5重量份硅酸鈉、0.2重量份硫酸亞鐵,繼續攪拌,至充分混合均勻,并加熱至65℃;
3)將面料浸泡在染缸中35分鐘;
4)將浸泡后的面料在80℃烘干;
5)將烘干后的面料浸入清水中漂洗35分鐘;
6)取出漂洗后的面料自然晾干。
優選的,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1.2重量份硫酸鈣、1.5重量份天冬氨酸、0.5重量份聚丙烯酸鈉、0.2重量份二氧化鈦、35重量份植物染料依次投入150重量份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55℃;
2)再依次投入2.2重量份β-氨基丙酸、1.8重量份仲醇聚氧乙烯醚、0.5重量份硅酸鈉、0.2重量份硫酸亞鐵,繼續攪拌,至充分混合均勻,并加熱至65℃;
3)將面料浸泡在染缸中35分鐘;
4)將浸泡后的面料在80℃烘干;
5)將烘干后的面料浸入清水中漂洗35分鐘;
6)取出漂洗后的面料自然晾干。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其染色后的面料具有優異的汗漬色牢度、水漬色牢度、水洗色牢度、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日曬色牢度、氯漂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且染色均勻性好,無色花。
面料的染色效果是很大程度上是由染缸中染料、助劑的組分及配比所決定的,且工藝步驟、工藝參數(時間、溫度等)也起到關鍵作用。
染缸中“染料、助劑”的不同組分會相互影響,多種組分及其配比的綜合,會很大程度上決定面料的最終染色效果,如果“染料、助劑”的組分及配比不相互協調,單個組分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會被其他組分消減甚至消除,嚴重的時候,不同組分相互抵觸,起不到整體綜合作用,產生負作用和次品。本發明通過大量創造性勞動、反復驗證,得到“染料、助劑”的最優組分及配比,使得多種組分綜合在一起、相互協調、并產生正向綜合效應。
本發明更在上述“染料、助劑”的最優組分及配比基礎上,配以與該“染料、助劑”相配套的最優工藝步驟、工藝參數,使得面料的最終染色效果達到最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實施例1
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1~2重量份硫酸鈣、1.5重量份天冬氨酸、0.5重量份聚丙烯酸鈉、0.2重量份二氧化鈦、35重量份植物染料依次投入150重量份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55℃;
2)再依次投入2.2重量份β-氨基丙酸、1.8重量份仲醇聚氧乙烯醚、0.5重量份硅酸鈉、0.2重量份硫酸亞鐵,繼續攪拌,至充分混合均勻,并加熱至65℃;
3)將面料浸泡在染缸中35分鐘;
4)將浸泡后的面料在80℃烘干;
5)將烘干后的面料浸入清水中漂洗35分鐘;
6)取出漂洗后的面料自然晾干。
實施例2
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1重量份硫酸鈣、1.5重量份天冬氨酸、0.5重量份聚丙烯酸鈉、0.2重量份二氧化鈦、35重量份植物染料依次投入150重量份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55℃;
2)再依次投入2.2重量份β-氨基丙酸、1.8重量份仲醇聚氧乙烯醚、0.5重量份硅酸鈉、0.2重量份硫酸亞鐵,繼續攪拌,至充分混合均勻,并加熱至65℃;
3)將面料浸泡在染缸中35分鐘;
4)將浸泡后的面料在80℃烘干;
5)將烘干后的面料浸入清水中漂洗35分鐘;
6)取出漂洗后的面料自然晾干。
實施例3
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2重量份硫酸鈣、1.5重量份天冬氨酸、0.5重量份聚丙烯酸鈉、0.2重量份二氧化鈦、35重量份植物染料依次投入150重量份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55℃;
2)再依次投入2.2重量份β-氨基丙酸、1.8重量份仲醇聚氧乙烯醚、0.5重量份硅酸鈉、0.2重量份硫酸亞鐵,繼續攪拌,至充分混合均勻,并加熱至65℃;
3)將面料浸泡在染缸中35分鐘;
4)將浸泡后的面料在80℃烘干;
5)將烘干后的面料浸入清水中漂洗35分鐘;
6)取出漂洗后的面料自然晾干。
實施例4
被套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染缸中依次加入1.2重量份硫酸鈣、1.5重量份天冬氨酸、0.5重量份聚丙烯酸鈉、0.2重量份二氧化鈦、35重量份植物染料依次投入150重量份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55℃;
2)再依次投入2.2重量份β-氨基丙酸、1.8重量份仲醇聚氧乙烯醚、0.5重量份硅酸鈉、0.2重量份硫酸亞鐵,繼續攪拌,至充分混合均勻,并加熱至65℃;
3)將面料浸泡在染缸中35分鐘;
4)將浸泡后的面料在80℃烘干;
5)將烘干后的面料浸入清水中漂洗35分鐘;
6)取出漂洗后的面料自然晾干。
經上述各實施例染色后的面料具有優異的汗漬色牢度、水漬色牢度、水洗色牢度、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日曬色牢度、氯漂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且染色均勻性好,無色花。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