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品染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硫黃菊素染色羊毛織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硫黃菊素是從漆樹科黃櫨屬木材和向日葵屬及大麗花屬黃色變種植物中提取的一種化學成分。硫黃菊素是一種傳統的天然染料,在不同的光譜光源照射下,會產生色差現象,在燭光下為顯光輝的赤色,在陽光下呈帶紅光的黃色,使得這種黃色成為中國皇帝的專用服色。但是硫黃菊素對羊毛等蛋白質纖維直接上染較差,且色牢度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使硫黃菊素有效染色羊毛織物,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硫黃菊素染色羊毛織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苯酚溶于乙醇中;(2)將硫黃菊素溶解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表面活性劑苯甲酸芐酯,超聲下得到透明溶液;(3)將羊毛織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蕩加熱至30~60oC,保溫染色5~30min;(4)將染色后織物置于乙醇中洗滌,80oC下烘干。
進一步的,所述的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乙醇與苯酚的質量比為1:0.1~3。
進一步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劑苯甲酸芐酯與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質量比為1:2000~8000。
進一步的,所述的硫黃菊素與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質量比為1:200~400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對硫黃菊素進行改性,不采用高溫染色,染色后織物色牢度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將結合具體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明。應當注意的是,下述實施例中描述的技術特征或者技術特征的組合不應當被認為是孤立的,它們可以被相互組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技術效果。
實施例1
硫黃菊素染色羊毛織物的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1)將20g苯酚溶于180g乙醇中;
(2)將0.4g硫黃菊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0.04g表面活性劑苯甲酸芐酯,超聲下得到透明溶液;
(3)將10g羊毛織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蕩加熱至60oC,保溫染色30min;
(4)將染色后織物置于乙醇中洗滌,80oC下烘干。
實施例2
硫黃菊素染色羊毛織物的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1)將300g苯酚溶于100g乙醇中;
(2)將0.1g硫黃菊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0.08g表面活性劑苯甲酸芐酯,超聲下得到透明溶液;
(3)將10g羊毛織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蕩加熱至30oC,保溫染色30min;
(4)將染色后織物置于乙醇中洗滌,80oC下烘干。
實施例3
硫黃菊素染色羊毛織物的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1)將50g苯酚溶于250g乙醇中;
(2)將1g硫黃菊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0.06g表面活性劑苯甲酸芐酯,超聲下得到透明溶液;
(3)將10g羊毛織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蕩加熱至50oC,保溫染色10min;
(4)將染色后織物置于乙醇中洗滌,80oC下烘干。
實施例4
硫黃菊素染色羊毛織物的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1)將200g苯酚溶于200g乙醇中;
(2)將0.8g硫黃菊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0.01g表面活性劑苯甲酸芐酯,超聲下得到透明溶液;
(3)將10g羊毛織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蕩加熱至40oC,保溫染色15min;
(4)將染色后織物置于乙醇中洗滌,80oC下烘干。
本文雖然已經給出了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本文的實施例進行改變。上述實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應以本文的實施例作為本發明權利范圍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