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的生產工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濾布是由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織成的過濾介質。包括金屬網或濾網。主要應用于空氣過濾和清除粉塵,集塵粉末,以凈化空氣,保護環境,在冶煉廠、化工廠、制糖、染料、醫藥、食品等工業,由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織成的過濾介質。常用的材料有棉、麻、羊毛、繭絲、石棉纖維、玻璃纖維和某些合成纖維等。例如棉織的帆布、斜紋布和毛織的呢絨等。目前聚酯工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在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科技進步和舒適享受的同時各類廢棄聚酯產品以及聚酯廢料造成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大,它們對生態環境及經濟發展帶來的破壞和損失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工藝,該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S1:原料的準備,選取廢舊聚酯瓶作為原料;
S2:原料預處理,將S1中收集的廢舊聚酯瓶通過自動分選裝置分類分離,已分類的塑料進行壓縮和切碎處理后變成薄膜或者瓶片,取料備用;
S3:清洗原料,將S2中的物料清洗干凈并進行晾干處理,備用;
S4:加熱處理,瓶片在轉鼓干燥機中加熱,使瓶片內部及表面的水分汽化并在真空泵抽吸作用下排出,使瓶片符合紡絲的要求;
S5:熱熔處理,將S4中獲得瓶片進入螺桿機,在外加熱及旋轉前移過程中經歷溫度、壓力、粘度等變化形成高壓熔體狀的漿液壓入過濾器進行粗過濾,去除部分固體雜質;
S6:過濾處理,將S5中的熔體通過箱體使之壓力均勻后經過計量泵到組件,在組件中經過多層濾網過濾形成純凈PET漿液;
S7:噴絲冷卻,將S6中的溶液通過單、多孔噴出熔體細流,將從噴絲板噴出的熔體細流通過環吹風的冷卻后進入卷繞工段;
S8:牽引絲束,通過牽引機將各分散的絲束集中送入落桶工序的盛絲桶中;
S9:導絲,將S8中的若干盛絲桶的絲束通過導絲架、導絲環合并成為一定粗細的、張力均勻的絲束,然后牽至牽伸工序;
S10:二次成型,通過三道牽伸機拉伸、蒸汽加熱箱加熱、油浴槽上油,使絲束內部結構發生劇烈的物理反應,極大的改善了絲束的物理性能,形成了絲束的二次成型;
S11:絲束打包,將絲束按照不同的要求切成不同規格的短絲,并使送入打包機中打成一定規定尺寸形狀的成品包;
S12:捻線,將S11中打包好的短絲通過捻線機合股,采用S捻方式;
S13:整經,將S12中捻好的紗線均勻整齊的排列在經軸上;
S14:織造,將經、緯紗線在織機上相互交織成織物的工藝過程,在織造時經紗保持適當均勻的張力,按照預定規律與緯紗交織,構成一定的組織、幅度和密度的織物;
S15:修布,檢查和修整織疵(如浮線和結頭),手工進行處理;
S16:定型,用擺式軋光機或底革滾壓機操作,操作兩遍:第一遍是壓實革身,在勻濕后進行,然后堆置平衡水分,第二遍為軋光;
S17:制作,將S16中定型的濾布進行切割、縫紉和刷膠處理;
S18:打包,將S17中不同規格的濾布送入打包機打成一定規定尺寸形狀的成品包。
優選的,步驟S3中的原料清洗過程,通過瓶片放在清洗箱中用水洗以去除污物,通過多道高、低密度分離裝置將泥沙、鐵質等高密度物質以及低密度物質如聚丙烯等分離出來,再加入PET清洗劑進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次放在清洗箱中用水進行沖洗。
優選的,步驟S10中改善了絲束的物理性能還可以通過過卷曲機的擠壓使絲束具有天然棉毛的卷曲狀,改善了絲束的紡織性能、增加絲束的抱合力和回彈力,經過卷曲的絲束進入熱定型機,使絲束的含水率降低,同時在熱作用下,消除纖維的內應力、提高結晶度,改善纖維的使用性能。
優選的,步驟S12中的S捻方式,加捻后傾斜方向由下而上的方式進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嚴格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步驟,通過將廢舊聚酯瓶生產滌綸短纖維濾布,使得廢棄聚酯產品能夠得到回收,不僅保護了環境,避免污染,而且使得生產成本大大降低,該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工藝,具有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安全實用等優點,可以普遍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一種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工藝,該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S1:原料的準備,選取廢舊聚酯瓶作為原料;
S2:原料預處理,將S1中收集的廢舊聚酯瓶通過自動分選裝置分類分離,已分類的塑料進行壓縮和切碎處理后變成薄膜或者瓶片,取料備用;
S3:清洗原料,將S2中的物料清洗干凈并進行晾干處理,備用;
S4:加熱處理,瓶片在轉鼓干燥機中加熱,使瓶片內部及表面的水分汽化并在真空泵抽吸作用下排出,使瓶片符合紡絲的要求;
S5:熱熔處理,將S4中獲得瓶片進入螺桿機,在外加熱及旋轉前移過程中經歷溫度、壓力、粘度等變化形成高壓熔體狀的漿液壓入過濾器進行粗過濾,去除部分固體雜質;
S6:過濾處理,將S5中的熔體通過箱體使之壓力均勻后經過計量泵到組件,在組件中經過多層濾網過濾形成純凈PET漿液;
S7:噴絲冷卻,將S6中的溶液通過單、多孔噴出熔體細流,將從噴絲板噴出的熔體細流通過環吹風的冷卻后進入卷繞工段;
S8:牽引絲束,通過牽引機將各分散的絲束集中送入落桶工序的盛絲桶中;
S9:導絲,將S8中的若干盛絲桶的絲束通過導絲架、導絲環合并成為一定粗細的、張力均勻的絲束,然后牽至牽伸工序;
S10:二次成型,通過三道牽伸機拉伸、蒸汽加熱箱加熱、油浴槽上油,使絲束內部結構發生劇烈的物理反應,極大的改善了絲束的物理性能,形成了絲束的二次成型;
S11:絲束打包,將絲束按照不同的要求切成不同規格的短絲,并使送入打包機中打成一定規定尺寸形狀的成品包;
S12:捻線,將S11中打包好的短絲通過捻線機合股,采用S捻方式;
S13:整經,將S12中捻好的紗線均勻整齊的排列在經軸上;
S14:織造,將經、緯紗線在織機上相互交織成織物的工藝過程,在織造時經紗保持適當均勻的張力,按照預定規律與緯紗交織,構成一定的組織、幅度和密度的織物;
S15:修布,檢查和修整織疵(如浮線和結頭),手工進行處理;
S16:定型,用擺式軋光機或底革滾壓機操作,操作兩遍:第一遍是壓實革身,在勻濕后進行,然后堆置平衡水分,第二遍為軋光;
S17:制作,將S16中定型的濾布進行切割、縫紉和刷膠處理;
S18:打包,將S17中不同規格的濾布送入打包機打成一定規定尺寸形狀的成品包。
所述步驟S3中的原料清洗過程,通過瓶片放在清洗箱中用水洗以去除污物,通過多道高、低密度分離裝置將泥沙、鐵質等高密度物質以及低密度物質如聚丙烯等分離出來,再加入PET清洗劑進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次放在清洗箱中用水進行沖洗。
所述步驟S10中改善了絲束的物理性能還可以通過過卷曲機的擠壓使絲束具有天然棉毛的卷曲狀,改善了絲束的紡織性能、增加絲束的抱合力和回彈力,經過卷曲的絲束進入熱定型機,使絲束的含水率降低,同時在熱作用下,消除纖維的內應力、提高結晶度,改善纖維的使用性能。
所述步驟S12中的S捻方式,加捻后傾斜方向由下而上的方式進行。
本發明嚴格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步驟,通過將廢舊聚酯瓶生產滌綸短纖維濾布,使得廢棄聚酯產品能夠得到回收,不僅保護了環境,避免污染,而且使得生產成本大大降低,該滌綸短纖維濾布的生產工藝,具有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安全實用等優點,可以普遍推廣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