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多層三維預成型體非對稱雙向劍桿引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劍桿引緯裝置和第二劍桿引緯裝置;第一劍桿引緯裝置包括第一劍桿系統、第一水平運動裝置和第一上下運動裝置;第一水平運動裝置與第一劍桿系統相連、并驅動第一劍桿系統水平運動;第一上下運動裝置與第一劍桿系統相連、并驅動第一劍桿系統上下運動;第二劍桿引緯裝置包括第二劍桿系統、第二水平運動裝置和第二上下運動裝置;第二水平運動裝置與第二劍桿系統相連、并驅動第二劍桿系統水平運動;第二上下運動裝置與第二劍桿系統相連、并驅動第二劍桿系統上下運動;第一劍桿引緯裝置與第二劍桿引緯裝置相對設置,且第一劍桿引緯裝置高于第二劍桿引緯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三維預成型體非對稱雙向劍桿引緯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劍桿系統包括第一劍頭和第一劍頭連桿,第一劍頭設在第一劍頭連桿一端端部;第一水平運動裝置包括第一劍桿支架、第一劍桿箱和第一氣動裝置,第一劍桿箱包括第一上底板和第一下底板,第一劍桿支架設在第一上底板和第一下底板之間,第一上底板、第一劍桿支架和第一下底板連為一體結構,第一劍頭連桿滑動連接在第一劍桿支架上,第一氣動裝置與第一劍頭連桿不設第一劍頭的一端相連、并驅動第一劍頭連桿在第一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第一上下運動裝置為蝸輪蝸桿傳動機構,蝸輪蝸桿傳動機構與第一下底板相連、并帶動第一劍桿箱上下運動,從而帶動第一劍頭上下運動;
第二劍桿系統包括第二劍頭和第二劍頭連桿,第二劍頭設在第二劍頭連桿一端端部;第二水平運動裝置包括第二劍桿支架、第二劍桿箱和第二氣動裝置,第二劍桿箱包括第二上底板和第二下底板,第二劍桿支架設在第二上底板和第二下底板之間,第二上底板、第二劍桿支架和第二下底板連為一體結構,第二劍頭連桿滑動連接在第二劍桿支架上,第二氣動裝置與第二劍頭連桿不設第二劍頭的一端相連、并驅動第二劍頭連桿在第二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第二上下運動裝置為蝸輪蝸桿傳動機構,蝸輪蝸桿傳動機構與第二下底板相連、并帶動第二劍桿箱上下運動,從而帶動第二劍頭上下運動;
第一劍頭與第二劍頭相對設置,且第一劍頭高于第二劍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層三維預成型體非對稱雙向劍桿引緯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劍頭連桿和第二劍頭連桿均為直桿結構、且水平設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層三維預成型體非對稱雙向劍桿引緯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劍頭比第二劍頭高10±0.5mm。
5.利用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多層三維預成型體非對稱雙向劍桿引緯裝置引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劍桿引緯裝置完成奇數層的引緯運動,由第二劍桿引緯裝置完成偶數層的引緯運動,從而形成多層三維預成型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順序相接的如下步驟:
A、第一氣動裝置驅動第一劍頭連桿在第一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時引入第1層的第1根緯紗,第一劍頭再返回第一劍桿箱;同時第二氣動裝置驅動第二劍頭連桿在第二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時引入第2層的第1根緯紗,第二劍頭再返回第二劍桿箱;
B、第一劍桿系統和第二劍桿系統分別在第一上下運動裝置和第二上下運動裝置的帶動下向下移動相等的距離;
C、依次循環步驟A和B,形成多層三維預成型體。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順序相接的如下步驟:
1)設定多層三維預成型體有n層,按照編織結構運動規律,奇數列第1層所有經紗提升到運動的高度,第一氣動裝置驅動第一劍頭連桿在第一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時在奇數列第1層所有經紗的下面引入第1根奇數層緯紗,第一劍頭再返回第一劍桿箱;同時第二氣動裝置驅動第二劍頭連桿在第二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時在奇數列第2層所有經紗的下面引入第1根偶數層緯紗,第二劍頭再返回第二劍桿箱;
2)第一劍桿系統和第二劍桿系統分別在第一上下運動裝置和第二上下運動裝置的帶動下向下移動相等的距離;
3)第一氣動裝置驅動第一劍頭連桿在第一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時在奇數列第3層和偶數列第1層所有經紗的下面引入第2根奇數層緯紗,第一劍頭再返回第一劍桿箱;同時第二氣動裝置驅動第二劍頭連桿在第二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時在奇數列第4層和偶數列第2層所有經紗的下面引入第2根偶數層緯紗,第二劍頭再返回第二劍桿箱;
4)第一劍桿系統和第二劍桿系統分別在第一上下運動裝置和第二上下運動裝置的帶動下向下移動相等的距離;
5)依次類推,循環步驟3)和步驟4)至引入最后一層的奇數層緯紗和偶數層緯紗;
6)開口閉合,進行一次打緯運動;
7)偶數列第1層所有經紗提升到運動的高度,第一氣動裝置驅動第一劍頭連桿在第一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時在偶數列第1層所有經紗的下面引入第1根奇數層緯紗,第一劍頭再返回第一劍桿箱;同時第二氣動裝置驅動第二劍頭連桿在第二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時在偶數列第2層所有經紗的下面引入第1根偶數層緯紗,第二劍頭再返回第二劍桿箱;
8)第一劍桿系統和第二劍桿系統分別在第一上下運動裝置和第二上下運動裝置的帶動下向下移動相等的距離;
9)第一氣動裝置驅動第一劍頭連桿在第一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第一劍頭水平運動時在偶數列第3層和奇數列第1層所有經紗的下面引入第2根奇數層緯紗,第一劍頭再返回第一劍桿箱;同時第二氣動裝置驅動第二劍頭連桿在第二劍桿支架上水平運動,從而帶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第二劍頭水平運動時在偶數列第4層和奇數列第2層所有經紗的下面引入第2根偶數層緯紗,第二劍頭再返回第二劍桿箱;
10)第一劍桿系統和第二劍桿系統分別在第一上下運動裝置和第二上下運動裝置的帶動下向下移動相等的距離;
11)依次類推,循環步驟9)和步驟10)至引入最后一層的奇數層緯紗和偶數層緯紗;
12)開口閉合,進行一次打緯運動;
13)依次類推重復步驟1到步驟12繼續編織,直至達到要求的尺寸。
8.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層三維預成型體采用多層三維織機制備成型。
9.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層三維預成型體采用2.5D或正交的三維編織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劍桿引緯裝置和第二劍桿引緯裝置由上至下等距離可移動式引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