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紡織品軋染固色率的方法,屬于紡織印染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常規的軋染技術中所運用的染料一般都具有顏色鮮艷、色譜齊全、色光純正、牢度優良、價格便宜和使用方便等諸多優點,然而這些染料在應用時的最大問題是染料利用率不高,固色率僅為60~70%,且軋染過程中耗用大量的助劑,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因此,如何提高染料的軋染固色率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公開雜質《印染》,公開日期1991年1月第十七卷第一期名稱為《提高活性翠藍上染固著率軋染新技術》中提到了一種提高軋染固色率的方法,該方法采用接枝劑CSⅡ在染色過程中對棉纖維進行處理,使棉纖維上接上某些改性基團,增加染料分子的染座,使染料的上染固著率提高,并改變染料與纖維的結合形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減少三廢、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但是,此方法工藝復雜,而且適用范圍較窄,不適合于多種染料和多種纖維材料。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649563A,公開日期2010年2月17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室溫羊毛軋染微波固色方法,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羊毛軋染固色的方法。雖然此方法將微波加熱具有好的穿透性的原理利用到羊毛軋染的技術上,確實起到了縮短染色時間,實現快速勻染和提高固色率的作用,但是其不足之處是此技術目前只適用于羊毛軋染技術,應用范圍較窄,且微波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中國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2776790A,申請公布日期2012年11月14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一種分散染料無水染色方法,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滌綸軋染的方法。雖然它采用離子液體作為溶劑溶解分散染料,然后再對滌綸進行軋染,確實起到了染色方法簡單和提高固色率的作用,但是其不足之處在于此方法所用的離子液體較為昂貴。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為了提高染料在紡織品軋染工藝過程中的固色率,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紡織品軋染工藝中的染液和固色液采用改變其配制的方法,通過將高比例醇類有機溶劑和少量水與染料或固色劑混合而成的染液或固色液分別對紡織品進行軋染和固色。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提高紡織品軋染固色率的方法,包括紡織品軋染工藝中的染液配制、浸軋染液、固色液配制、浸軋固色液、固色及后處理:
所述的紡織品軋染工藝中的染液配制是指將染料置于醇類有機溶劑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20~1:50,醇類有機溶劑和水的體積比為95%~50%:5%~50%,染料的濃度為紡織品質量的1%~5%。
所述的染料為活性染料或酸性染料或分散染料中的一種。
所述的紡織品為棉紡織品或麻紡織品或毛紡織品或黏膠紡織品或滌綸紡織品中的一種。
所述的紡織品軋染工藝中的固色液配制是指將固色劑置于醇類有機溶劑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1:50,醇類有機溶劑和水的體積比為95%~50%:5%~50%,固色劑的濃度為5~20g/L。
所述的染料為活性染料。
所述的紡織品為棉紡織品。
所述的醇類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中的一種。
所述的固色劑為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或錦綸固色劑中的一種。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技術特點在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采用改變紡織品軋染工藝中的染液和固色液配制的方法,通過將高比例醇類有機溶劑和少量水與染料或固色劑混合而成的染液或固色液分別對紡織品進行軋染和固色。在高比例醇類有機溶劑和少量水與染料混合而成的染液中,水量的減少從而使得染料的濃度大幅度提高,染料在織物上的上染率也隨之提高。由于水量的減少,染料的水解降低,使得染料的利用率增高。由于醇類有機溶劑的介電常數比水大,使得醇類有機溶劑的極性比水小。因此,整個染液的極性也隨著增高,染料與纖維之間的反應速度隨之加快,提高了染料在纖維上的固色率。與此同時,醇類有機溶劑的加入降低了染液表面張力,染料分子更容易發生親核取代和親核加成反應,形成染料纖維共價鍵,并且染浴中大量的醇類有機溶劑和少量的水,能有效地防止染料的水解和脫落,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因此,本發明解決了傳統軋染工藝中染料利用率低和固色率差的問題。
本發明的提高紡織品軋染固色率的方法,在紡織品的軋染過程中,不僅能夠降低染料在染液中的水解率,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上染率、勻染率和對紡織品的固色率,而且能夠大大降低紡織品軋染工藝過程中用水量大的問題,有效降低助劑的用量。本發明的方法不僅工藝簡單、成本低,而且醇類有機溶劑能夠回收循環利用,安全節能,經濟環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詳細描述。
一種提高紡織品軋染固色率的方法,所軋染的紡織品為棉紡織品或麻紡織品或毛紡織品或黏膠紡織品或滌綸紡織品中一種。提高軋染固色率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a 染液配制
將染料置于醇類有機溶劑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20~1:50,醇類有機溶劑和水的體積比為95%~50%:5%~50%,染料的濃度為紡織品質量的1%~5%。染料為活性染料或酸性染料或分散染料中的一種。醇類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中的一種。
b 浸軋染液
將紡織品按照浸軋方法浸軋染液,紡織品的帶液率為60%~9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70~80℃,烘干時間為3~5分鐘。浸軋方法為一浸一扎或二浸二軋中的一種。
c 固色液配制
將固色劑置于醇類有機溶劑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1:50,醇類有機溶劑和水的體積比為95%~50%:5%~50%,固色劑的濃度為5~20g/L。醇類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中的一種。固色劑為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或錦綸固色劑中的一種。
d 浸軋固色液
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紡織品按照浸軋方法浸軋固色液,紡織品的帶液率為30%~9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70~80℃,烘干時間為3~5分鐘。浸軋方法為一浸一軋或二浸二軋中的一種。
e 固色
按照固色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150~200℃,固色時間為0.5~3分鐘。固色方法為汽蒸或焙烘中的一種。
f 后處理
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一: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棉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活性染料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活性染料的濃度為棉紡織品質量的1%。將棉紡織品二浸二軋染液,棉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棉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將碳酸鈉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碳酸鈉的濃度為5g/L。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棉紡織品二浸二軋固色液,棉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棉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按照焙烘的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棉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150℃,固色時間為3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棉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二: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棉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活性染料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5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活性染料的濃度為棉紡織品質量的5%。將棉紡織品按一浸一軋浸軋染液,麻紡織品的帶液率為6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棉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將碳酸氫鈉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碳酸氫鈉的濃度為10g/L。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棉紡織品按照一浸一軋浸軋固色液,棉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棉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按照汽蒸的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棉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200℃,固色時間為0.5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棉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三: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麻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活性染料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活性染料的濃度為麻紡織品質量的1%。將麻紡織品二浸二軋染液,麻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麻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將碳酸鈉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碳酸鈉的濃度為5g/L。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麻紡織品二浸二軋固色液,麻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麻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按照焙烘的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麻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150℃,固色時間為3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麻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四: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麻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活性染料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5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活性染料的濃度為麻紡織品質量的5%。將麻紡織品按一浸一軋浸軋染液,麻紡織品的帶液率為6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麻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將碳酸氫鈉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碳酸氫鈉的濃度為10g/L。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麻紡織品按照一浸一軋浸軋固色液,麻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麻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按照汽蒸的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麻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200℃,固色時間為0.5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麻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五: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毛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酸性染料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酸性染料的濃度為毛紡織品質量的1%。將毛紡織品二浸二軋染液,毛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毛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將錦綸固色劑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錦綸固色劑的濃度為5g/L。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毛紡織品二浸二軋固色液,毛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毛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按照焙烘的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毛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150℃,固色時間為3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毛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六: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毛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酸性染料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5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酸性染料的濃度為麻紡織品質量的5%。將毛紡織品按一浸一軋浸軋染液,毛紡織品的帶液率為6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毛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將錦綸固色劑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錦綸固色劑的濃度為10g/L。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毛紡織品按照一浸一軋浸軋固色液,毛紡織品的帶液率為7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毛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按照汽蒸的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毛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200℃,固色時間為0.5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毛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七: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黏膠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活性染料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活性染料的濃度為麻紡織品質量的1%。將黏膠紡織品二浸二軋染液,黏膠紡織品的帶液率為9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黏膠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將碳酸鈉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碳酸鈉的濃度為5g/L。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黏膠紡織品二浸二軋固色液,黏膠紡織品的帶液率為9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黏膠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按照焙烘的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黏膠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150℃,固色時間為3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黏膠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八: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黏膠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活性染料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5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活性染料的濃度為麻紡織品質量的5%。將黏膠紡織品按一浸一軋浸軋染液,黏膠紡織品的帶液率為6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黏膠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將碳酸氫鈉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固色液,其中,固色液的浴比為1:2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碳酸氫鈉的濃度為10g/L。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黏膠紡織品按照一浸一軋浸軋固色液,黏膠紡織品的帶液率為90%,然后將浸軋固色液的黏膠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按照汽蒸的方法對經浸軋固色液并烘干后的黏膠紡織品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200℃,固色時間為0.5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黏膠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九: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滌綸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分散染料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20,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95%:5%,分散染料的濃度為滌綸紡織品質量的1%。將滌綸紡織品二浸二軋染液,滌綸紡織品的帶液率為3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滌綸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5分鐘。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滌綸紡織按照焙烘的方法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195℃,固色時間為1.5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滌綸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實施例十:
按上述工藝步驟:選用1g滌綸紡織品作為待軋染的紡織品。將分散染料置于異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配制成染液,其中,染液的浴比為1:50,異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50%:50%,分散染料的濃度為滌綸紡織品質量的5%。將滌綸紡織品按一浸一軋浸軋染液,滌綸紡織品的帶液率為40%,然后將浸軋染液的滌綸紡織品烘干,烘干溫度為80℃,烘干時間為3分鐘。將經浸軋染液并烘干后的滌綸紡織品按照汽蒸的方法進行固色,固色溫度為195℃,固色時間為1分鐘。洗去經固色處理后的滌綸紡織品表面的浮色,并在80℃時烘干。
本發明實施例和采用水溶液軋染的固色率實驗結果如下:
從實驗結果對比數據可知,經本發明方法進行紡織品軋染,其固色率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