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紡織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送紗器的導紗瓷圈。
背景技術:
在紡織機械行業中,通過雙管送紗器對紗線進行導絲處理作業,在處理過程中,通過羅拉輥對紗線進行張緊、喂給作業,羅拉輥裝置是送紗器中的重要組成部件,現有送紗器的導紗瓷圈在工作時存在較大的問題,主要是導紗瓷圈的結構一般為一個中間開孔的圓盤,一旦出現紗線纏繞等問題,一般采用將紗線剪斷的處理方式,待問題處理好后,將紗線斷頭處重新連接,這樣就導致紗線連接存在接頭,影響后續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送紗器的導紗瓷圈,該導紗瓷圈可以有效提高紗線收起的效率,并能有效確保紗線收起的質量。
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送紗器的導紗瓷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形大致呈U型的瓷圈本體,所述瓷圈本體的外表面貫穿設置安裝槽,瓷圈本體一側內壁上端設置導紗板,瓷圈本體另一側內壁上端設置導紗槽,所述導紗板兩側表面均呈弧形過渡狀,且導紗板的前端部超過瓷圈本體長度方向的中心,所述導紗槽朝向導紗板一側表面為圓弧過渡狀。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紗槽、導紗板兩者底部均呈圓弧過渡狀,且所述導紗槽、導紗板兩者底部與瓷圈本體內側之間形成導紗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紗孔為圓形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紗槽、導紗板兩者上部表面為圓弧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紗槽內壁與導紗板外表面之間的間距相同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本發明產品結構簡單、布局合理,針對現有技術中,紗線在張緊、喂給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改進,該瓷圈本體在工作時,通過外表面的安裝槽配合于送紗器上,導紗桿上各個紗孔中的出線分別從相對應的導紗瓷圈中通過,具有較好的導紗效果,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2中,包括瓷圈本體1、安裝槽2、導紗槽3、導紗板4、導紗孔5等。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是一種送紗器的導紗瓷圈,包括一外形大致呈U型的瓷圈本體1,所述瓷圈本體1的外表面貫穿設置安裝槽2,瓷圈本體1一側內壁上端設置導紗板4,瓷圈本體1另一側內壁上端設置導紗槽3,所述導紗板4兩側表面均呈弧形過渡狀,且導紗板4的前端部超過瓷圈本體1長度方向的中心,所述導紗槽3朝向導紗板4一側表面為圓弧過渡狀。
導紗槽3、導紗板4兩者底部均呈圓弧過渡狀,且所述導紗槽3、導紗板4兩者底部與瓷圈本體1內側之間形成導紗孔5。
導紗孔5為圓形孔。
導紗槽3、導紗板4兩者上部表面為圓弧面。
導紗槽3內壁與導紗板4外表面之間的間距相同。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在工作時,通過安裝槽2將瓷圈本體1卡裝于送紗器上,導紗桿中出來的紗線進入導紗孔5中,紗線在圓形的導紗孔5中輸送,作業效率高。由于導紗板4與導紗槽3的獨特結構設計,在出現紗線繞接問題時,通過導紗板4與導紗槽3處可以將紗線取出,紗線可以箍在導紗板4上,紗線兩端從到紗槽3與導紗板4之間的槽口伸出,方便對紗線進行各種處理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