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勞保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強度手套。
背景技術:
耐切割手套,使用對位芳綸纖維、金屬材料等的高強度線的手套。但是,在所述現有方法的作業手套中,由于對手套整體使用高價的高強度線,因而制品成本較高。另外,即使利用細的高強度線來編織手套,對于利用缺乏伸縮性的高強度線構成整體的手套而言,也不能充分解決手指的彎折的生硬。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考慮過在使用棉線、羊毛等底線從指尖起底而將各部編織成環繞狀的公知的手套的編織工序中,隔開規定的編織線圈橫列數同時織入高強度線的手套。這種手套中,能夠通過減少高強度線的使用量來實現低成本,并且高強度線在手套上拉長間隔同時織入,因此容易使手指等彎折。另外,在雖然增加成本但需要更高的耐切割性的情況下,也能夠對底線使用對位芳綸纖維等的線,并且使用金屬材料的線作為高強度線進行同樣的編織。僅利用金屬材料的線編織手套較困難,手指的彎曲也難以達到對位芳綸纖維等的手套以上的程度,但如果對于利用對位芳綸纖維等編織的手套隔開規定的編織線圈橫列同時通過例如公知的鑲嵌編織來使金屬材料的線插通的話,則容易編織,能夠具有與對位芳綸纖維等的手套同等的彎曲軟硬度同時能夠得到高的強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高強度手套,能夠耐切割且摩擦阻力大防粘沾。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強度手套,其使用橫機編織,縱行方向的線圈列從手套的側面的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連續,并且至少在穿戴時位于手掌側的部分上,將強度比形成手套的底線的強度高的高強度線以隔出規定的編織線圈橫列數同時沿線圈橫列方向連續的方式織入而形成保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分最外層為抗粘沾薄膜材料,其按照重量份含有:
幾丁聚糖100
褐藻糖膠80-120
玻尿酸薄膜200-400
氧化石墨烯20-50
有機蒙脫土OMMT 40-80
聚氯乙烯500-800。
本發明中,得到如下的耐切割性優良的手套:縱行方向的線圈列從手套的側面的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連續,并且至少在穿戴時位于手掌側的部分上,將強度比形成手套的底線的強度高的高強度線以隔開規定的編織線圈橫列數同時沿線圈橫列方向連續的方式織入而形成保護部。因此,由于以與搬送物的銳利的部分正交的方式高強度線以在從手套的指尖朝向手腕的方向連續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夠發揮高的耐切割性。通過將保護部設置在至少在穿戴時位于手掌側的部分,而能夠可靠地保護與銳利的部件直接接觸的部分。也可以將保護部設置在手背側、手腕等而整體地保護手。
本發明中,其手掌部分最外層為抗粘沾薄膜材料,其中含有的抗粘沾材料附著在聚氯乙烯表面,因此聚氯乙烯能夠提供較高的摩擦性能,起到防滑作用,防粘沾材料又起到不粘連作用,同時其摻雜的石墨烯又提供了高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一種高強度手套,其使用橫機編織,縱行方向的線圈列從手套的側面的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連續,并且至少在穿戴時位于手掌側的部分上,將強度比形成手套的底線的強度高的高強度線以隔出規定的編織線圈橫列數同時沿線圈橫列方向連續的方式織入而形成保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分最外層為抗粘沾薄膜材料,其按照重量份含有:
幾丁聚糖100
褐藻糖膠80
玻尿酸薄膜200
氧化石墨烯20
有機蒙脫土OMMT 40
聚氯乙烯500。
實施例2
一種高強度手套,其使用橫機編織,縱行方向的線圈列從手套的側面的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連續,并且至少在穿戴時位于手掌側的部分上,將強度比形成手套的底線的強度高的高強度線以隔出規定的編織線圈橫列數同時沿線圈橫列方向連續的方式織入而形成保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分最外層為抗粘沾薄膜材料,其按照重量份含有:
幾丁聚糖100
褐藻糖膠120
玻尿酸薄膜400
氧化石墨烯50
有機蒙脫土OMMT 80
聚氯乙烯800。
實施例3
一種高強度手套,其使用橫機編織,縱行方向的線圈列從手套的側面的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連續,并且至少在穿戴時位于手掌側的部分上,將強度比形成手套的底線的強度高的高強度線以隔出規定的編織線圈橫列數同時沿線圈橫列方向連續的方式織入而形成保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分最外層為抗粘沾薄膜材料,其按照重量份含有:
幾丁聚糖100
褐藻糖膠100
玻尿酸薄膜300
氧化石墨烯30
有機蒙脫土OMMT 60
聚氯乙烯600。
實施例1-3的手套,其手掌部分最外層為抗粘沾薄膜材料,其中含有的抗粘沾材料附著在聚氯乙烯表面,因此聚氯乙烯能夠提供較高的摩擦性能,起到防滑作用,防粘沾材料又起到不粘連作用,同時其摻雜的石墨烯又提供了高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