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超聲輔助紡織漿液調制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十年來,我國對超聲波技術的應用研究十分活躍。超聲波技術是通過超聲波產生、傳播及接受的物理過程完成的,是一門以物理、電子、機械及材料學為基礎的通用技術。超聲波在彈性介質(如液體中)中形成介質粒子的機械振動,可引起與彈性介質的相互作用,在液相內的作用主要來自超聲波的空化作用。空化泡崩潰產生的熱作用可使介質吸收超聲波能量轉變成熱能,使自身溫度升高;且空化泡的塌陷產生強烈的機械作用,在液體中產生強大的沖擊波。這種強大的能量可以被用于大分子降解。由于這種特殊的物理性能,超聲波在工業、農業、醫療衛生等方面有著廣泛的作用。
近年來,超聲波技術在紡織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多。例如,在紡織品退漿過程中,超聲波空化作用引起的分散作用可以使大分子之間產生分離,加速織物上漿膜的膨化和脫離,從而提高織物的退漿效率;在煮練工藝中,超聲波空化作用降低了粘附在纖維上的污物表面張力,在各個表面上起到清潔作用,同時空化作用使污物和油垢得以乳化,協助清除油垢和污物;在染色工藝中,應用超聲波染色可避免由于高溫沸染對蛋白質纖維和部分化學纖維所造成的損傷,同時還可以使難以在高溫下進行的處理工藝得以順利進行;此外,超聲波技術在紡織品粘合、切割以及烘燥等后整理工序中也得到了應用。
漿紗是織造工程中的重要工序,目前,超聲波技術在紡織經紗上漿及漿液調制領域中的應用極少。傳統紡織漿液調制(調漿)工藝過程中普遍存在需要較高調漿溫度,工藝時間亦較長,能耗極高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超聲輔助紡織漿液調制的方法,目的在于解決傳統紡織漿液調制工藝過程中普遍存在需要較高調漿溫度,工藝時間亦較長,能耗極高等問題。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聲輔助紡織漿液調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組成陣列,置于調漿釜底部外側;(2)將漿料、助劑和水放入調漿釜,開啟攪拌并升溫;(3)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50℃時啟動超聲波發生器,使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產生頻率范圍為25KHZ至40KHz,功率密度范圍為30W/L至50W/L的超聲振動,對調漿釜內混合液進行超聲波作用;(4)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一段時間,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獲得所需漿液。
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采用常規多變性淀粉為主漿料進行調漿,淀粉生漿濃度為6%至10%,將水、變性淀粉、浸透劑以及柔軟劑加入調漿釜內,所述步驟(3)中,超聲振動的頻率為30kHz;所述步驟(4)中,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30分鐘,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
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采用常酯化淀粉為主漿料進行調漿,淀粉生漿濃度為8%至12%,將水、酯化淀粉、浸透劑以及柔軟劑加入調漿釜內,所述步驟(3)中,超聲振動的頻率為25kHz;所述步驟(4)中,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45分鐘,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
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采用酯化淀粉與聚乙烯醇(PVA)為主漿料進行調漿,將水、酯化淀粉、PVA、浸透劑和柔軟劑加入調漿釜內,所述步驟(3)中,超聲振動的頻率為30kHz;所述步驟(4)中,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40分鐘,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
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采用酯化淀粉、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PVA)為主漿料進行調漿,將水、酯化淀粉、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浸透劑以及柔軟劑加入調漿釜內,所述步驟(3)中,超聲振動的頻率為28kHz;所述步驟(4)中,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45分鐘,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
由上述對本發明創造的描述可知,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1)將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組成陣列,置于調漿釜底部外側;(2)將漿料、助劑和水放入調漿釜,開啟攪拌并升溫;(3)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50℃時啟動超聲波發生器,使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產生頻率范圍為25KHZ至40KHz,功率密度范圍為30W/L至50W/L的超聲振動,對調漿釜內混合液進行超聲波作用;(4)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一段時間,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獲得所需漿液。本發明具有以下優勢:(1)可顯著降低調漿溫度,縮短調漿工藝時間;(2)利用超聲波空化效應使漿液粘度顯著降低,可在漿液具有較低粘度的前提下增加漿液濃度為,為“高濃低粘”漿液的使用創造條件;(3)經超聲波作用后,漿液對紡織纖維的粘附性能有較大提高,有利于漿紗質量的提高;(4)方法簡單,成本低廉,適合工業化生產和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超聲輔助紡織漿液調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組成陣列,置于調漿釜底部外側;(2)將漿料、助劑和水放入調漿釜,開啟攪拌并升溫;(3)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50℃時啟動超聲波發生器,使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產生頻率范圍為25KHZ至40KHz,功率密度范圍為30W/L至50W/L的超聲振動,對調漿釜內混合液進行超聲波作用;(4)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一段時間,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獲得所需漿液。
實施例一
一種超聲輔助紡織漿液調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組成陣列,置于調漿釜底部外側;(2)采用常規多變性淀粉為主漿料進行調漿,淀粉生漿濃度為6%至10%,優選淀粉生漿濃度為8%;將水、變性淀粉、浸透劑以及柔軟劑加入調漿釜內,開啟攪拌并升溫;(3)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50℃時啟動超聲波發生器,使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產生頻率為30kHz,功率密度范圍為30W/L至50W/L的超聲振動,對調漿釜內混合液進行超聲波作用;(4)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30分鐘,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獲得所需漿液。
實施例二
一種超聲輔助紡織漿液調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組成陣列,置于調漿釜底部外側;(2)采用常酯化淀粉為主漿料進行調漿,淀粉生漿濃度為8%至12%,優選淀粉生漿濃度為10%;將水、酯化淀粉、浸透劑以及柔軟劑加入調漿釜內,開啟攪拌并升溫;(3)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50℃時啟動超聲波發生器,使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產生頻率為25kHz,功率密度范圍為30W/L至50W/L的超聲振動,對調漿釜內混合液進行超聲波作用;(4)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45分鐘,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獲得所需漿液。
實施例三
一種超聲輔助紡織漿液調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組成陣列,置于調漿釜底部外側;(2)采用酯化淀粉與聚乙烯醇(PVA)為主漿料進行調漿,將水、酯化淀粉、PVA、浸透劑和柔軟劑加入調漿釜,開啟攪拌并升溫;(3)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50℃時啟動超聲波發生器,使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產生頻率為30kHz,功率密度范圍為30W/L至50W/L的超聲振動,對調漿釜內混合液進行超聲波作用;(4)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40分鐘,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獲得所需漿液。
實施例四
一種超聲輔助紡織漿液調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組成陣列,置于調漿釜底部外側;(2)采用酯化淀粉、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PVA)為主漿料進行調漿,將水、酯化淀粉、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浸透劑以及柔軟劑加入調漿釜內,開啟攪拌并升溫;(3)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50℃時啟動超聲波發生器,使復數個超聲波振子產生頻率范圍為25KHZ至40KHz,功率密度范圍為30W/L至50W/L的超聲振動,對調漿釜內混合液進行超聲波作用;(4)待調漿釜內溫度升至80℃后保溫45分鐘,同時持續超聲波作用,獲得所需漿液。
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發明保護范圍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