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針織雙面布。
背景技術:
目前緯編針織物中使用金絲紗線集中使用在單面織物中,雙面織物中很少使用,并且在雙面織物中使用金絲紗線時,通常雙面織物的兩面都會存在金絲紗線,做不到正面存在金絲紗線、反面不存在金絲紗線的獨特布面效果,所以雙面織物的背面會不光滑,從而會使穿戴者感到不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將提供一種正面存在金絲紗線、反面不存在金絲紗線的金絲健康雙面布。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金絲健康雙面布,其背面平整光滑,其特點是:該針織雙面布的正面具有凹凸金絲紗線提花,花型呈凹凸狀。
進一步的,前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其中:正面的花型循環為:2個線圈縱行和4n個線圈橫列,正面花型循環的結構單元為4n路:第2~n+1、3n+3~4n+2路為B踵針成圈結構單元,第n+2~2n+1、2n+3~3n+2路為A踵針成圈結構單元,正面花型循環中各個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分別為:第2~n+1、2n+3~3n+2路為色紗,第n+2~2n+1、3n+3~4n+2路為金絲紗線;反面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分別為:第1、2n+2路為色紗,其中:n=1~17。
進一步的,前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其中:n=1,即:正面的最小花型循環為:2個線圈縱行和4個線圈橫列,正面花型循環的結構單元為4路:第2、6路為B踵針成圈結構單元,第3、5路為A踵針成圈結構單元,正面花型循環中各個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為:第2、5路為色紗,第3、6路為金絲紗線;反面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為:第1、4路為色紗。
本發明的優點為:本發明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正面存在金絲紗線、反面平整光滑不存在金絲紗線,從而使織物正面典雅大方,反面貼身柔順,使得穿戴者不會感到不適。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所述金絲健康雙面布的編織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正面花型意匠圖。
圖3為實施例2所述金絲健康雙面布的編織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正面花型意匠圖。
圖5為實施例3所述金絲健康雙面布的編織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3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正面花型意匠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金絲健康雙面布,其背面平整光滑,該針織雙面布的正面具有凹凸金絲紗線提花,花型呈凹凸狀;如圖2所示,當n=1時,正面的最小花型循環為:2個線圈縱行和4個線圈橫列,正面花型循環的結構單元為4路:第2、6路為B踵針成圈結構單元,第3、5路為A踵針成圈結構單元,正面花型循環中各個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分別為:第2、5路為色紗,第3、6路為金絲紗線;反面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分別為:第1、4路為色紗;圖2中:1代表色紗的顏色,2代表金絲的顏色。
排針方式為:針盤為A踵針、B踵針,兩段為一個循環,針筒為A踵針、B踵針,兩段為一個循環,縱向則以6路形成一個循環,因此2個線圈縱行和4個線圈橫列形成一個循環,正面兩枚針中的A踵針、B踵針交錯排列,成圈結構部分與不編織結構部分共同形成凹凸金絲紗線提花組織結構效果。編織時根據三角配置圖排機臺三角,機臺總路數為72路。本實施例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三角配置見表1;本實施例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編織圖見圖1,圖1中A1、A2、A3、A4、A5 、A6分別依次對應表示雙面布中第1、2、3、4、5、6路的編織圖。
表1
其中“▽”表示針盤針成圈,“△”表示針筒針成圈,“-”表示不編織
實施例2
金絲健康雙面布,其背面平整光滑,該針織雙面布的正面具有凹凸金絲紗線提花,花型呈凹凸狀;如圖4所示,當n=2時,正面的花型循環為:2個線圈縱行和8個線圈橫列,正面花型循環的結構單元為8路:第2~3、9~10路為B踵針成圈結構單元,第4~5、7~8路為A踵針成圈結構單元,正面花型循環中各個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分別為:第2~3、7~8路為色紗,第4~5、9~10路為金絲紗線;反面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分別為:第1、6路為色紗;圖4中:1代表色紗的顏色,2代表金絲的顏色。
排針方式為:針盤為A踵針、B踵針,兩段為一個循環,針筒為A踵針、B踵針,兩段為一個循環,縱向則以10路形成一個循環,因此2個線圈縱行和8個線圈橫列形成一個循環,正面兩枚針中的A踵針、B踵針交錯排列,成圈結構部分與不編織結構部分共同形成凹凸金絲紗線提花組織結構效果。編織時根據三角配置圖排機臺三角,機臺總路數為70路。本實施例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三角配置見表2;本實施例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編織圖見圖3,圖3中A1、A2、A3、A4、A5 、A6、A7、A8、A9、A10分別依次對應表示雙面布中第1、2、3、4、5、6、7、8、9、10路的編織圖。
表2
其中“▽”表示針盤針成圈,“△”表示針筒針成圈,“-”表示不編織
實施例3
金絲健康雙面布,其背面平整光滑,該針織雙面布的正面具有凹凸金絲紗線提花,花型呈凹凸狀;如圖6所示,當n=4時,正面的花型循環為:2個線圈縱行和16個線圈橫列,正面花型循環的結構單元為16路:第2~5、15~18路為B踵針成圈結構單元,第6~9、11~14路為A踵針成圈結構單元,正面花型循環中各個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分別為:第2~5、11~14路為色紗,第6~9、15~18路為金絲紗線;反面結構單元采用的紗線類型分別為:第1、10路為色紗;圖6中:1代表色紗的顏色,2代表金絲的顏色。
排針方式為:針盤為A踵針、B踵針,兩段為一個循環,針筒為A踵針、B踵針,兩段為一個循環,縱向則以18路形成一個循環,因此2個線圈縱行和16個線圈橫列形成一個循環,正面兩枚針中的A踵針、B踵針交錯排列,成圈結構部分與不編織結構部分共同形成凹凸金絲紗線提花組織結構效果。編織時根據三角配置圖排機臺三角,機臺總路數為72路。本實施例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三角配置見表3;本實施例所述的金絲健康雙面布的編織圖見圖5,圖5中A1、A2、A3、A4、A5 、A6、A7、A8、A9、A10、 A11、A12、A13、A14、A15 、A16、A17、A18分別依次對應表示雙面布中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路的編織圖。
表3
其中“▽”表示針盤針成圈,“△”表示針筒針成圈,“-”表示不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