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家具,特別涉及一種可遮蓋衣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晾衣架種類繁多,包含伸縮式衣架、折疊衣架、升降衣架等,目前的晾衣架在解決防雨水問題方面,都是采用在晾衣架上方固定遮蓋棚,固定遮蓋棚的缺陷在于:1、位置固定,會遮擋陽光,不利于晾曬衣物;2、固定遮蓋棚多為彎曲弧形結構,其遮擋范圍有限,當雨水較大時,固定遮蓋棚沒有實際作用;3、由于位置固定,其適用范圍受到很多局限,不能在可移動晾衣架方面進行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感應空氣濕度并進行自動遮蓋的智能衣架,避免衣物在無人看守情況下被雨水淋濕。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折疊遮蓋雨棚,其包括一對縱向導桿、動力機構,縱向導桿上安裝有支撐骨架,支撐骨架包括移動支撐骨架,移動支撐骨架包括上端骨架、連接套,上端骨架通過連接套與縱向導桿滑動連接,縱向導桿可導向移動支撐骨架沿其軸線方向滑動,動力機構用于驅動移動支撐骨架沿縱向導桿軸線方向運動,上端骨架連接于遮蓋物的移動端,遮蓋物的固定端與墻面固定或者與折疊遮蓋雨棚的固定件相固定;動力機構,其包括驅動電機、線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絲筒,線體纏繞于絲筒并從絲筒兩端引出,線體從絲筒右端引出的為右端線體,線體從絲筒左端引出的為左端線體;
移動支撐骨架的一對連接套上分別安裝有夾持體,縱向導桿的后端安裝有一對分別位于支撐骨架兩端的第一換向輪,縱向導桿的后端安裝有一對分別位于支撐骨架兩端的第三換向輪,一對第三換向輪位于一對第一換向輪的內側,縱向導桿的前端安裝有一對分別位于支撐骨架兩端的第二換向輪;右端線體經過安裝于支撐骨架右端的第一換向輪引向安裝于支撐骨架右端的第二換向輪并形成右一線體,右一線體經過第二換向輪引向第三換向輪并形成右二線體;左端線體經過安裝于支撐骨架左端的第一換向輪引向安裝于支撐骨架左端的第二換向輪并形成左一線體,左一線體經過第二換向輪引向第三換向輪并形成左二線體,左二線體、右二線體分別經過第三換向輪連接并形成閉合的回路;右一線體與左二線體位運動方向相同的同向線體,右二線體與左一線體為運動方向相同的同向線體;一對夾持體分別夾持于兩端的同向線體。
折疊遮蓋雨棚還包括安裝于驅動電機的一端并且用于導向右端線體、左端線體位于同一高度的導輪組;第一換向導輪安裝于固定支撐骨架的連接套的底部,第三換向輪安裝于后端橫向連桿的底部,第二換向輪安裝于前端橫向連桿的底部。
支撐骨架還包括固定支撐骨架,固定支撐骨架的連接套固定于縱向導桿的后端,遮蓋物的固定端安裝于固定支撐骨架的上端骨架處。
折疊遮蓋雨棚還包括濕度傳感器、控制系統,濕度傳感器用于感知周圍空氣的濕度并將采集的數據傳輸至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控制驅動電機的工作。
折疊遮蓋雨棚,其包括一對縱向導桿、動力機構,縱向導桿上安裝有支撐骨架,支撐骨架包括移動支撐骨架,移動支撐骨架包括上端骨架、連接套,上端骨架通過連接套與縱向導桿滑動連接,縱向導桿可導向移動支撐骨架沿其軸線方向滑動,動力機構用于驅動移動支撐骨架沿縱向導桿軸線方向運動,上端骨架連接于遮蓋物的移動端,遮蓋物的固定端與墻面固定或者與折疊遮蓋雨棚的固定件相固定;動力機構,其包括驅動電機、線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絲筒,線體纏繞于絲筒并從絲筒兩端引出,線體從絲筒右端引出的為右端線體,線體從絲筒左端引出的為左端線體;
一對縱向導桿之間安裝有中間換向導輪,左端線體穿過中間換向導輪并與右端線體連接形成閉合回路,移動支撐骨架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與線體相匹配的夾持體。
一對縱向導桿之間安裝有位于縱向導桿前端位置的前端橫向連桿,中間換向導輪安裝于前端橫向連桿;移動支撐骨架還包括設置于一對連接套之間的中間骨架,夾持體安裝于中間骨架處。
折疊遮蓋雨棚,其包括一對縱向導桿、動力機構,縱向導桿上安裝有支撐骨架,支撐骨架包括移動支撐骨架,移動支撐骨架包括上端骨架、連接套,上端骨架通過連接套與縱向導桿滑動連接,縱向導桿可導向移動支撐骨架沿其軸線方向滑動,動力機構用于驅動移動支撐骨架沿縱向導桿軸線方向運動,上端骨架連接于遮蓋物的移動端,遮蓋物的固定端與墻面固定或者與折疊遮蓋雨棚的固定件相固定;動力機構,其包括驅動電機、線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絲筒,線體纏繞于絲筒并從絲筒兩端引出;
縱向導桿的后端位置處安裝有第一換向輪,縱向導桿的前端位置處安裝有與第一換向輪位于移動支撐骨架同側的第二換向輪,從絲筒一端引出的線體經過第一換向輪、第二換向輪與絲筒另一端引出的線體連接并形成閉合回路,與縱向導桿相匹配的連接套上設置有與線體相連接的夾持體。
智能化遮蓋衣架還包括安裝于折疊遮蓋雨棚底部的縱向支撐桿,一對縱向支撐桿安裝于縱向導桿的底部并且相互平行布置,一對縱向支撐桿之間設置有位于其前端的前端支撐桿,一對縱向支撐桿之間設置有位于其后端的后端支撐桿,前端支撐桿與前端橫向連桿之間設置有連接柱,后端支撐桿與后端橫向連桿之間設置有連接柱,前端支撐桿、后端支撐桿的底部設置有立柱,立柱的底部設置有底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動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排絲方式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前端橫向連桿底部排絲方式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支撐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排絲方式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排絲方式示意圖。
圖中標示為:100、動力機構;110、支撐殼體;120、新型減速電機;130、右端線體;132、右一線體;134、右二線體;140、左端線體;142、左一線體;144、左二線體;
150、導輪組;150a、第一導輪;150b、第二導輪;160、電池;
200、縱向導桿;210、前端橫向連桿;212、第二換向輪;220、后端橫向連桿;222、第三換向輪;224、第三導輪;
300、支撐骨架;310、上端骨架;320、中間骨架;330、連接套;340、第一換向導輪;350、夾持體;
400、縱向支撐桿;410、前端支撐桿;420、后端支撐桿;
500、立柱;
600、底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7所示,折疊遮蓋雨棚,其包括一對縱向導桿200、動力機構100,縱向導桿200上安裝有支撐骨架300,支撐骨架300包括移動支撐骨架,移動支撐骨架包括上端骨架310、連接套330,上端骨架310通過連接套330與縱向導桿200滑動連接,縱向導桿200可導向移動支撐骨架沿其軸線方向滑動,動力機構100用于驅動移動支撐骨架沿縱向導桿200軸線方向運動,上端骨架310連接于遮蓋物的移動端,遮蓋物的固定端可與墻面固定,還可以與縱向導桿固定,遮蓋物的固定端的實施方式較多;當動力機構100驅動移動支撐骨架沿縱向導桿滑動并且偏離遮蓋物的固定端時,遮蓋物被攤開,從而利用遮蓋物的遮蔽作用,實現防水功能,當動力機構100驅動移動支撐骨架沿縱向導桿滑動并且靠近遮蓋物的固定端時,遮蓋物被收合,避免遮蓋物的遮擋影響晾曬。
本發明提供的折疊遮蓋雨棚可應用房屋建筑,可直接安裝于房屋外的衣架上方,在下雨天氣或者樓上有水滴滴落時,均可以開啟本發明的折疊遮蓋雨棚,避免衣物被淋濕,并且可以在下雨天不收取衣物;本發明的折疊遮蓋雨棚還可以與傳統的移動式衣架相結合。
如圖3所示,動力機構100,其包括新型減速電機120、線體,新型減速電機120的輸出端安裝有絲筒,線體纏繞于絲筒并從絲筒兩端引出,線體從絲筒右端引出的為右端線體130,線體從絲筒左端引出的為左端線體140。
為實現移動支撐骨架沿縱向導桿200的滑動,動力機構100存在三種驅動方式,第一種驅動方式,動力機構100連接于移動支撐骨架的中間位置,移動支撐骨架的一端或者兩端與縱向導桿200滑動配合并實現移動;第二種驅動方式,動力機構100連接于移動支撐骨架的一端,移動支撐骨架的一端或者兩端與縱向導桿200滑動配合并實現移動;第三種驅動方式,動力機構100連接于移動支撐骨架的兩端,移動支撐骨架的一端或者兩端與縱向導桿200滑動配合并實現移動。
上述三種驅動方式均可以實現移動支撐骨架沿縱向導桿的滑動,對上述三種驅動方式進行對比分析,其中第一種驅動方式,其結構較為簡潔,但是對移動支撐骨架與縱向導桿的配合精度要求較高,移動支撐骨架的兩端受力不同時,易發生抖動以及移動支撐骨架的傾斜;在第二種驅動方式中,移動支撐骨架的一端受力,為保證移動支撐骨架在運動過程中不發生抖動以及傾斜,其對移動支撐骨架與縱向導桿的配合精度要求較高;第三種驅動方式采用移動支撐骨架兩端同步驅動,使得移動支撐骨架兩端受力相同,降低了移動支撐骨架與縱向導桿的配合精度要求,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第三種驅動方式的使用壽命最長、性能最穩當。
對第一種驅動方式進行說明。
一對縱向導桿200之間安裝有中間換向導輪,左端線體140穿過中間換向導輪并與右端線體130連接形成閉合回路,移動支撐骨架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與線體相匹配的夾持體,利用夾持體將移動支撐骨架與線體連接,當新型減速電機驅動線體運動時,即可驅動縱向導桿的偏離或者靠近,從而實現遮蓋物的攤開或者收合。
更為具體地,一對縱向導桿200之間安裝有位于縱向導桿前端位置的前端橫向連桿210,中間換向導輪安裝于前端橫向連桿;移動支撐骨架300還包括設置于一對連接套330之間的中間骨架320,夾持體安裝于中間骨架320處。
對于第二種驅動方式進行說明。
縱向導桿200的后端位置處安裝有第一換向輪340,縱向導桿200的前端位置處安裝有與第一換向輪340位于移動支撐骨架同側的第二換向輪212,從絲筒一端引出的線體經過第一換向輪340、第二換向輪212等導輪與絲筒另一端引出的線體連接并形成閉合回路,與縱向導桿相匹配的連接套330上設置有與線體相連接的夾持體;當減速電機工作時,既可以正常驅動支撐骨架的攤開或者收合。
對于第三種驅動方式進行詳細說明以及分析。
如圖1-2-4-5所示,支撐骨架300還包括固定支撐骨架,固定支撐骨架的連接套固定于縱向導桿200的后端,遮蓋物的固定端安裝于固定支撐骨架的上端骨架310處,為便于遮蓋物的清洗以及更換,上端骨架310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與連接套330連接;移動支撐骨架的一對連接套上分別安裝有夾持體350,縱向導桿200的后端安裝有一對分別位于支撐骨架兩端的第一換向輪340,縱向導桿200的后端安裝有一對分別位于支撐骨架兩端的第三換向輪222,一對第三換向輪222位于一對第一換向輪340的內側,縱向導桿200的前端安裝有一對分別位于支撐骨架兩端的第二換向輪212。
如圖8-9所示,右端線體130經過安裝于支撐骨架右端的第一換向輪340引向安裝于支撐骨架右端的第二換向輪212并形成右一線體132,右一線體132經過第二換向輪212引向第三換向輪222并形成右二線體134;左端線體140經過安裝于支撐骨架左端的第一換向輪340引向安裝于支撐骨架左端的第二換向輪212并形成左一線體142,左一線體142經過第二換向輪212引向第三換向輪222并形成左二線體144,左二線體144、右二線體134分別經過第三換向輪222連接并形成閉合的回路;右一線體132與左二線體144位運動方向相同的同向線體,右二線體134與左一線體142為運動方向相同的同向線體;一對夾持體350分別夾持于兩端的同向線體。
當絲筒的軸線方向豎直放置時,由于線體纏繞于絲筒從兩邊伸出造成絲筒的右端線體130、左端線體140所在的高度不同,極易造成線體的脫離或者打滑;如圖3所示,新型減速電機的左端安裝有導輪組150,導輪組150也可以安裝于新型減速電機的右端,利用導輪組150的導向作用使得右端線體130、左端線體140位于同一高度;具體地,導輪組150包括第一導輪150a、第二導輪150b,第二導輪與絲筒軸線的距離小于第一導輪150a與絲筒軸線的距離,第一導輪150a的軸線與第二導輪150b的軸線位于水平面上,左端線體140與第二導輪的底部水平相切并延伸至第一導輪150a的上部,自第一導輪150a上部引出的左端線體140與右端線體130位于同一高度。
如圖1-2-4-5所示,第一換向導輪340安裝于固定支撐骨架的連接套的底部,第三換向輪222安裝于后端橫向連桿220的底部,第二換向輪212安裝于前端橫向連桿210的底部。
后端橫向連桿220的底部還安裝有第三導輪224,第三導輪224的中心軸線與第一換向導輪340的中心軸線、第二換向導輪212的中心軸線位于同一平面。
為使得本發明的折疊遮蓋雨棚更加智能化以及解決衣物在無人看守情況下自動工作,避免衣物被雨水淋濕;本發明的折疊遮蓋雨棚還包括濕度傳感器、控制系統,濕度傳感器用于感知周圍空氣的濕度并將采集的數據傳輸至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控制新型減速電機的工作。
本發明還可以增設光敏傳感器,當雨過天晴時,可通過光敏傳感器采集周圍的數據并由控制系統控制新型減速電機對遮蓋物的收合。
如圖1-2所示,動力機構100還包括電池160、用于給電池充電的太陽能采光板,利用太陽能對電池160進行充電,滿足本發明的用電需求。
當本發明與現有的移動式晾衣架進行結合時,智能化遮蓋衣架還包括安裝于縱向導桿200底板并且與其平行布置的一對縱向支撐桿400,衣物可直接懸掛于縱向支撐桿400上,一對縱向支撐桿400之間設置有位于其前端的前端支撐桿410,一對縱向支撐桿400之間設置有位于其后端的后端支撐桿420,前端支撐桿410與前端橫向連桿之間設置有連接柱,后端支撐桿420與后端橫向連桿220之間設置有連接柱,前端支撐桿410、后端支撐桿420的底部設置有立柱500,立柱500的底部設置有底架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