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織造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圈絨布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的家紡、裝飾類產品,運用了各種絲絨和毛圈織物,可謂五彩繽紛,其中絨類產品雍容華貴的氣質頗受顧客的青睞,而毛圈產品粗獷豪放的風格,也深得消費者的喜愛,各有千秋。為此,市場上將毛圈和絲絨組合的產品也逐漸面世。一種割絨毛巾將毛圈按圖案要求割開而形成提花割絨毛圈毛巾,但缺憾的是毛圈一經割開就不再牢固,且割開的絲絨也缺少一種細膩感,地組織也較疏松,還浪費10—15%的毛圈原料。而普通毛圈不拉毛絨布已經被廣泛的應用與衛衣、運動衫褲以及其它休閑裝等,傳統的生產工藝是采用普通的紗線通過圓機織成毛圈不拉毛絨布,這種工藝和生產方法的缺點是:織物的中間連接紗選用純棉紗線,純棉紗在染整時不會收縮,線圈容易倒伏,表現為魚鱗狀,使得面料的外觀和厚度受到一定的影響。絨里紗選用全滌紗或滌棉混紡紗或純棉紗,沒有經過退捻處理,紗線在染整后處理過程中會發生不規則的扭曲變形,線圈整齊度不好,影響面料的整體外觀效果,最終影響到產品的客戶認可度。
中國專利CN201310714936.6公開了一種立體毛圈絨布面料及其制備方法,其面料結構為添紗襯墊毛圈結構,面紗為純棉精梳紗,中間連接紗為長絲聚酯纖維,絨里紗為聚酯與纖維素纖維混紡紗或純棉紗。制備方法包括:退捻、編織、剖幅打卷整理、橡毯預縮整理、染整處理。本發明彌補了普通不拉毛毛圈絨布的毛圈不夠整齊、手感不夠蓬松等特點,增加了面料的厚度和保暖性,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使其更有市場競爭優勢,且成本低,工藝簡單,市場前景良好。但是上述立體毛圈絨布的制造過程復雜,尤其是在整理染色過程中需要進下以下工序,分為預縮整理、燒毛、前處理、染滌、染棉、脫水、烘干、拉幅定型、毛圈面剪毛、復定型、開幅打卷,先進行染色前處理、染色、定型、拉毛、再定型來確保產品的質量穩定,不利于規模化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本發明正是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圈絨布及其生產工藝,調整了圈絨布的組織結構,增強了圈絨布的立體感,同時優化生產工藝,減少定型次數。
一種圈絨布,由基布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采用經絨復合組織,經絨復合組織包括兩個經絨組織,分別為前梳組織、后梳組織,且二者分別有前梳長絲、后梳長絲編織而成,其中,所述前梳長絲以設定的運動軌跡1-0-0/3-4-4或1-0-0/4-5-5縱向運動形成,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3-4軌跡形成閉口線圈或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4-5軌跡形成閉口線圈;所述后梳長絲以設定的運動軌跡1-0-0/1-2-2縱向運動形成,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1-2軌跡形成閉口線圈。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圈絨布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S1、基布織造:基布生產采用整經處理后的滌綸長絲或滌綸FDY長絲,在經編機上采用兩把梳櫛進行編織,其中第一梳櫛穿前梳長絲,采用運動軌跡1-0-0/3-4-4或1-0-0/4-5-5墊紗,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3-4軌跡形成閉口線圈或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4-5軌跡形成閉口線圈,第二梳櫛穿后梳長絲,采用運動軌跡1-0-0/1-2-2墊紗,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1-2軌跡形成閉口線圈;
S2、整理拉毛:將織造好的基布進行預縮整理,溫度控制在120±10℃,超喂30±5%,車速為40±15m/min,然后預縮整理后的布導入至雙動起毛設備,布速控制在25±10m/min,順針輥的轉速控制在40±12r/min,逆針輥的轉速控制在30±12r/min;
S3、夾染定型:將起毛后的基布通過夾染車夾持住,通過盛有按照客戶需求顏色的配方的染池,然后依次通過夾壓輥、定型機進行定型處理。
本發明提供的的一種圈絨布的生產工藝可進一步設置為在步驟S3中,夾壓輥莫入盛有浸漬液的浸漬池中,且軋壓的壓力為3±0.5kg/cm3,且帶液率控制在48±4%。
本發明提供的的一種圈絨布的生產工藝可進一步設置為在步驟S3中,定型機的溫度控制在210±30℃,定型車速控制在55±15m/min。
本發明提供的的一種圈絨布的生產工藝可進一步設置為在步驟S3中基布通過定型機后再次通過烘箱,其中通過烘箱的溫度控制240±20℃,車速控制在80±20m/min,且進入定型機的溫度控制在120±20℃,定型車速控制在40±10m/min。
本發明的優先和有益效果為:
1、該圈絨布采用前梳與后梳組織,且采用運動軌跡1-0-0/3-4-4或1-0-0/4-5-5前梳長絲和采用運動軌跡1-0-0/1-2-2后梳長絲,該編織結構使得基布在拉毛更加具有立體感;
2、該圈絨布的制造方法大致分為三步,分別為基布織造,整理拉毛和夾染定型,使得圈絨布的生產過程更加簡潔,尤其是在后兩道工序,并未采用公開的先整理、染色、定型、再拉毛、定型的工序,而是自行優化,即整理、拉毛、染色、定型,相對公開工序減少了一次定型過程中,將拉毛和染色的定型工序進行合并,提高了生產效率,相對應公開工序成本大約為2000元/噸,改進后的成本下降一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就行優選地描述,其中,
圖1為實施例1提供的前梳組織和后梳組織的整體墊紗運動圖;
圖2為實施例1提供的前梳組織的墊紗運動圖;
圖3為實施例2提供的前梳組織和后梳組織的整體墊紗運動圖;
圖4為實施例2提供的前梳組織的墊紗運動圖;
圖5為實施例1和實施例2后梳組織的墊紗運動圖;
圖6為實施例1生產工藝流程圖;
圖7為實施例2生產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7對本發明一種圈絨布及其生產工藝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該圈絨布,由基布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采用經絨復合組織,經絨復合組織包括兩個經絨組織,分別為前梳組織1、后梳組織2,且二者分別有前梳長絲11、后梳長絲21編織而成,其中,所述前梳長絲11以設定的運動軌跡1-0-0/3-4-4縱向運動形成,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3-4軌跡形成閉口線圈;所述后梳長絲21以設定的運動軌跡1-0-0/1-2-2縱向運動形成,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1-2軌跡形成閉口線圈。該圈絨布采用前梳與后梳組織2,且采用運動軌跡1-0-0/3-4-4前梳長絲11和采用運動軌跡1-0-0/1-2-2后梳長絲21,該編織結構使得基布在拉毛更加具有立體感。
其中所述前梳長絲11和后梳長絲21可采用滌綸長絲或滌綸FDY長絲。
一種圈絨布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S1、基布織造:基布生產采用整經處理后的滌綸長絲或滌綸FDY長絲,在經編機上采用兩把梳櫛進行編織,其中第一梳櫛穿前梳長絲11,采用運動軌跡1-0-0/3-4-4墊紗,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3-4軌跡形成閉口線圈,第二梳櫛穿后梳長絲21,采用運動軌跡1-0-0/1-2-2墊紗,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1-2軌跡形成閉口線圈;
S2、整理拉毛:將織造好的基布進行預縮整理,溫度控制在120±10℃,超喂30±5%,車速為40±15m/min,然后預縮整理后的布導入至雙動起毛設備,布速控制在25±10m/min,順針輥的轉速控制在40±12r/min,逆針輥的轉速控制在30±12r/min;
S3、夾染定型:將起毛后的基布通過夾染車夾持住,通過盛有按照客戶需求顏色的配方的染池,然后依次通過夾壓輥、定型機進行定型處理。
并且在步驟S3中,夾壓輥莫入盛有浸漬液的浸漬池中,且軋壓的壓力為3±0.5kg/cm3,且帶液率控制在48±4%。
在步驟S3中,定型機的溫度控制在210±30℃,定型車速控制在55±15m/min。
該圈絨布的制造方法大致分為三步,分別為基布織造,整理拉毛和夾染定型,使得圈絨布的生產過程更加簡潔,尤其是在后兩道工序,并未采用公開的先整理、染色、定型、再拉毛、定型的工序,而是自行優化,即整理、拉毛、染色、定型,相對公開工序減少了一次定型過程中,將拉毛和染色的定型工序進行合并,提高了生產效率,相對應公開工序成本大約為2000元/噸,改進后的成本下降約至1000元/噸。
實施例2
該圈絨布,由基布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采用經絨復合組織,經絨復合組織包括兩個經絨組織,分別為前梳組織1、后梳組織2,且二者分別有前梳長絲11、后梳長絲21編織而成,其中,所述前梳長絲11以設定的運動軌跡1-0-0/4-5-5縱向運動形成,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4-5軌跡形成閉口線圈;所述后梳長絲21以設定的運動軌跡1-0-0/1-2-2縱向運動形成,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1-2軌跡形成閉口線圈。該圈絨布采用前梳與后梳組織2,且采用運動軌跡1-0-0/4-5-5前梳長絲11和采用運動軌跡1-0-0/1-2-2后梳長絲21,該編織結構使得基布在拉毛更加具有立體感。
其中所述前梳長絲11和后梳長絲21可采用滌綸長絲或滌綸FDY長絲。
一種圈絨布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S1、基布織造:基布生產采用整經處理后的滌綸長絲或滌綸FDY長絲,在經編機上采用兩把梳櫛進行編織,其中第一梳櫛穿前梳長絲11,采用運動軌跡1-0-0/4-5-5墊紗,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4-5軌跡形成閉口線圈,第二梳櫛穿后梳長絲21,采用運動軌跡1-0-0/1-2-2墊紗,1-0軌跡形成閉口線圈和1-2軌跡形成閉口線圈;
S2、整理拉毛:將織造好的基布進行預縮整理,溫度控制在120±10℃,超喂30±5%,車速為40±15m/min,然后預縮整理后的布導入至雙動起毛設備,布速控制在25±10m/min,順針輥的轉速控制在40±12r/min,逆針輥的轉速控制在30±12r/min;
S3、夾染定型:將起毛后的基布通過夾染車夾持住,通過盛有按照客戶需求顏色的配方的染池,然后依次通過夾壓輥、定型機進行定型處理。
并且在步驟S3中,夾壓輥莫入盛有浸漬液的浸漬池中,且軋壓的壓力為3±0.5kg/cm3,且帶液率控制在48±4%。
在步驟S3中基布通過定型機后再次通過烘箱,其中通過烘箱的溫度控制240±20℃,車速控制在80±20m/min,且進入定型機的溫度控制在120±20℃,定型車速控制在40±10m/min。
該圈絨布的制造方法大致分為三步,分別為基布織造,整理拉毛和夾染定型,使得圈絨布的生產過程更加簡潔,尤其是在后兩道工序,并未采用公開的先整理、染色、定型、再拉毛、定型的工序,而是自行優化,即整理、拉毛、染色、定型,相對公開工序減少了一次定型過程中,將拉毛和染色的定型工序進行合并,提高了生產效率,定型后新增的烘箱工序,能夠確保基布更加干燥,染色后更加穩定,相對應公開工序成本大約為2000元/噸,但改進后的成本下降約至1100元/噸。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