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繡花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腦繡花機換色剪線控制器。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消費品的質量和檔次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服裝的品味要求大大提高,這就造就了服裝紡織行業的蓬勃發展。而刺繡行業作為支撐服裝紡織產業的支柱行業,從古到今,一直是服裝紡織產品質量好壞的直接決定因素。從古代傳統的手工制作,發展到近代的機械縫紉機,直到現代的電腦繡花機,刺繡行業經歷了無數的變革,從而促使服裝紡織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起初由于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不成熟、電氣控制技術和機械加工技術結合性差,繡花機控制系統沒有外圍的輔助模塊,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刺繡工作,產品只能停留在低端。發展到今天,繡花機不僅僅是某一個領域里的專利,而是把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電氣控制技術以及機械加工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高端產品—電腦繡花機。
電腦刺繡是指在計算機上運用打版軟件制作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花樣文件,然后,將花樣文件輸入到電腦繡花機的主控制器中進行刺繡。電腦繡花機適用在各種面料上刺繡,繡品平滑美觀。
隨著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以及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要提高電腦繡花機的工作效率與工作性能,不僅依靠主控制系統的性能提高, 而且也要依靠外圍的輔助控制模塊控制性能的提高。當今,電腦繡花機電控系統外圍輔助模塊的發展是決定電腦繡花機控制系統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而電腦繡花機中的換色電機、剪線電機以及勾線電機正常工作時,需要220v交流電壓驅動;而扣線電磁鐵和機頭電磁鐵正常工作時,需要十65V和+24V的直流電源,而變壓器供給電源只有27V和72V交流電源,這就需要通過相應的AC-DC轉換電路,把交流電源轉換成直流電源,給扣線、機頭電磁鐵供電。
而變壓器常常要安裝在支撐臺上來固定,而變壓器的底部同支撐臺相連往往只是通過膠結,但是伴隨著密集型作業的膠結時的操作范圍越來越狹小,由此可知膠結的困難很大,無法高效完成膠結且質量不高。
而另外支撐臺與變壓器之間還輔助有同變壓器底部一體化連接的扣件同支撐臺相聯結,扣件往往經過其底部、塑料環、絲杠、絲母、帶有塑料環的套環聯結至支撐臺的頂壁上,這樣的絲接的架構非常耗損裝配周期,另外還須輔助的配套架設輔助件與部件,加大了裝配費用與部件費用,其中一種裝配方式就是把扣件裝配到支撐臺頂壁之際,經由聯結件置于支撐臺頂壁的裝配所在,旋動扣件,聯結件挪到設定所在,扣件就經由聯結件上的塑料環來嵌進支撐臺頂壁的裝配所在,由于此種裝配方式須操作員置于支撐臺頂壁才接著旋動扣件;另外因為塑料環的塑性特點,扣件常常會經過定位口中脫落。
還有就是AC-DC轉換電路往往另外為了安全使用AC-DC轉換電 路,往往將AC-DC轉換電路通過聯結部件懸掛在絕緣板上,但是由于AC-DC轉換電路所處的環境常常會遭到源于各種位置、角度和強度的外力作用,這樣就需把所述外力作用轉移至絕緣板內,不然將導致AC-DC轉換電路掉離、受損,目前的AC-DC轉換電路使用的聯結部件,一般都卡進AC-DC轉換電路內接近中心線的地方,即使可以把所述外力作用轉移至絕緣板中并達到支持AC-DC轉換電路的效果,然而使得AC-DC轉換電路和聯結部件間的危險程度加大,因為AC-DC轉換電路和聯結部件間結合松動,使得AC-DC轉換電路掉離的缺陷不斷出現,所以,需面向目前的聯結部件實行改變,讓它既可以把所述外力作用轉移至絕緣板中并達到支持AC-DC轉換電路的效果,還能去除危險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腦繡花機換色剪線控制器,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密集型作業的膠結時的操作范圍越來越狹小使得膠結的困難很大、無法高效完成膠結且質量不高、扣件常常會經過定位口中脫落、AC-DC轉換電路和聯結部件間的危險程度加大使得AC-DC轉換電路掉離的的缺陷。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腦繡花機換色剪線控制器的解決方案,具體如下:
一種電腦繡花機換色剪線控制器,包括變壓器,所述變壓器的供給電源包括27V交流電源和72V交流電源,所述27V交流電源通過一路AC-DC轉換電路同機頭電磁鐵相連接,所述72V交流電源通過 另一路AC-DC轉換電路同扣線電磁鐵相連接;
所述支撐臺2與變壓器3之間通過連接件相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帶有豁口B1的平板,所述平板的豁口B1的豎直投影的形狀為兩個平行的線段和一個弧形線條,所述弧形線條的兩端分別同兩個平行的線段的下端相連接,所述平板的豁口B1的兩邊壁的頂端同所述平板的一端面平齊,而絲母B2是管狀結構,另外絲母B2還帶有絲槽,絲母B2完全安裝于豁口B1中,而絲母B2僅僅可于豁口B1中轉動而在其他方向上都設置了限位塊限制其朝著其他位置運動,另外還包括絲杠B3,所述絲杠B3同絲母B2配套使用;
另外在變壓器底部還有一體化連接的扣件,所述扣件同支撐臺相聯結,該聯結的聯結結構為包括外壁上焊接著條狀桿的扣件A1、嵌接桿A2、塑料片A3與支撐臺的頂壁A4,所述扣件A1的下端面的投影為長方形,所述嵌接桿A2的數量為兩對,且一一對應地膠結于所述扣件A1下端的四個頂點上,所述扣件A1經由嵌接桿A2同支撐臺的頂壁A4上開有的嵌接口A5嵌接于所述支撐臺的頂壁A4上;所有的嵌接桿A2上套接著塑料環A3;
在所述支撐臺的頂壁A4上開有的嵌接口A5的內壁上且環繞嵌接口A5的內壁均勻間隔分布著彎曲鉤狀的突起,為同所述嵌接桿A2相嵌接的嵌接口;
所述嵌接桿A2同嵌接口A5間為靜配合結構,所述嵌接口A5的底端的最小橫向跨度小于所述嵌接桿A2的底端的最大橫向跨度;所述塑料環A3的底部的最大橫向跨度小于嵌接口A5的底端的最小 橫向跨度,所述嵌接口A5的底端的最小橫向跨度小于所述塑料環A3的上部的最大橫向跨度,所述嵌接口A5的底部為比其上部更窄的部位,所述塑料環A3的底部為比其上部更窄的部位,所述嵌接口A5的底部的縱向跨度小于所述塑料環A3的底部的縱向跨度,所述嵌接口A5的底部向著所述嵌接桿A2伸進方向卷曲,所述嵌接桿A2的底部上均勻環繞著等間隔的傾斜狀突起。
所述嵌接口A5也能夠是邊緣帶有圓角過渡部的嵌接口。這樣結合所述嵌接桿A2的底部上均勻環繞著等間隔的傾斜狀突起,所述嵌接桿A2伸進嵌接口A5之際,所述嵌接口A5的邊緣帶有的圓角過渡部或所述嵌接桿A2的等間隔的傾斜狀突起就會出現形變,這樣就把嵌接桿A2嵌接于嵌接口A5中;
所述AC-DC轉換電路封裝在盒體中,所述盒體上帶有嵌接頭,所述盒體通過聯結部件聯結在絕緣板上,所述聯結部件含有右部限位片1A、左部限位片2A、隔離片3A、定位口4A、頂部嵌接口5A與底部嵌接口6A,所述右部限位片1A和左部限位片2A相互保持并列分布,所述隔離片3A把右部限位片1A和左部限位片2A間構成的嵌接的區域隔離成相互成鏡像分布的頂部嵌接口5A與底部嵌接口6A,所述定位口4A位于左部限位片2A上。
這種方式架構不復雜,能夠在操作區域不大的地方進行連接,特別是在絲母在支撐臺2與變壓器3的一方不容易定位時就更能解決這種受制約的連接。本實用新型的聯結支撐臺與扣件的聯結件的優點為:無須塑料環、絲杠、絲母、帶有塑料環的套環,降低了裝配費用與部 件費用;裝配之際結合扣件的重力,只需給予其向下不大的作用,即能把嵌接柱嵌接進嵌接口,形成了很便利地裝配架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聯結聯結支撐臺與扣件的聯結件的三維結構圖。
圖3是聯結支撐臺頂壁的一種結構圖。
圖4是聯結支撐臺頂壁的另一種結構圖。
圖5是圖1的縱向投影圖。
圖6是圖4的局部剖視圖。
圖7是一種結合部件圖。
圖8是另一種結合部件圖。
圖9是連接件的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聯結部件的立體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聯結部件的平面圖。
圖12為圖11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地說明。
根據附圖1-圖12可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腦繡花機換色剪線控制器,包括變壓器,所述變壓器的供給電源包括27V交流電源和72V交流電源,所述27V交流電源通過一路AC-DC轉換電路同機頭電磁鐵相連接,所述72V交流電源通過另一路AC-DC轉換電路同扣線電磁鐵相連接;
所述支撐臺2與變壓器3之間通過連接件相連接,所述連接件包括帶有豁口B1的平板,所述平板的豁口B1的豎直投影的形狀為兩個平行的線段和一個弧形線條,所述弧形線條的兩端分別同兩個平行的線段的下端相連接,所述平板的豁口B1的兩邊壁的頂端同所述平板的一端面平齊,而絲母B2是管狀結構,另外絲母B2還帶有絲槽,絲母B2完全安裝于豁口B1中,而絲母B2僅僅可于豁口B1中轉動而在其他方向上都設置了限位塊限制其朝著其他位置運動,另外還包括絲杠B3,所述絲杠B3同絲母B2配套使用;
另外在變壓器底部還有一體化連接的扣件,所述扣件同支撐臺相聯結,該聯結的聯結結構為包括外壁上焊接著條狀桿的扣件A1、嵌接桿A2、塑料片A3與支撐臺的頂壁A4,所述扣件A1的下端面的投影為長方形,所述嵌接桿A2的數量為兩對,且一一對應地膠結于所述扣件A1下端的四個頂點上,所述扣件A1經由嵌接桿A2同支撐臺的頂壁A4上開有的嵌接口A5嵌接于所述支撐臺的頂壁A4上;所有的嵌接桿A2上套接著塑料環A3,用來緩沖扣件A1朝著支撐臺的頂壁A4傳輸的震動;
如圖2所示,在所述支撐臺的頂壁A4上開有的嵌接口A5的內壁上且環繞嵌接口A5的內壁均勻間隔分布著彎曲鉤狀的突起,為同所述嵌接桿A2相嵌接的嵌接口;
如圖6所示,所述嵌接桿A2同嵌接口A5間為靜配合結構,所述嵌接口A5的底端的最小橫向跨度小于所述嵌接桿A2的底端的最大橫向跨度;所述塑料環A3的底部的最大橫向跨度小于嵌接口A5 的底端的最小橫向跨度,所述嵌接口A5的底端的最小橫向跨度小于所述塑料環A3的上部的最大橫向跨度,所述嵌接口A5的底部為比其上部更窄的部位,所述塑料環A3的底部為比其上部更窄的部位,所述嵌接口A5的底部的縱向跨度小于所述塑料環A3的底部的縱向跨度,所述嵌接口A5的底部向著所述嵌接桿A2伸進方向卷曲,所述嵌接桿A2的底部上均勻環繞著等間隔的傾斜狀突起,所述嵌接桿A2伸進嵌接口A5之際,所述嵌接口A5的彎曲鉤狀的突起或所述嵌接桿A2的等間隔的傾斜狀突起就會出現形變,這樣就把嵌接桿A2嵌接于嵌接口A5中。
如圖8所示,所述嵌接口A5也能夠是如圖4所示的邊緣帶有圓角過渡部的嵌接口。這樣結合所述嵌接桿A2的底部上均勻環繞著等間隔的傾斜狀突起,所述嵌接桿A2伸進嵌接口A5之際,所述嵌接口A5的邊緣帶有的圓角過渡部或所述嵌接桿A2的等間隔的傾斜狀突起就會出現形變,這樣就把嵌接桿A2嵌接于嵌接口A5中。
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臺2與變壓器3之間通過連接件相連接的方法為:把須連接的支撐臺2與變壓器3疊放在一起形成一個雙層結構B4,然后在該雙層結構B4從其頂壁到底壁打出一個貫通式定位孔B5,然后把連接件經由定位孔B5內透過,這里所述絲杠B3的上端保持不越過所述絲母B2同豁口B1轉動時的接觸部位(不然于絲杠同絲母共同轉動之際要出現阻礙),接著,連接件都透過了定位孔后,再轉動平板帶動豁口轉動,讓絲杠B3與豁口相連,且絲杠B3的一端同豁口B1中間相連,接著轉動絲杠B3就能實現連接牢靠;這種方式架構不 復雜,但是能夠在操作區域不大的地方進行連接,特別是在絲母在支撐臺2與變壓器3的一方不容易定位時就更能解決這種受制約的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聯結支撐臺與扣件的裝配方法為:裝配之際結合扣件的重力,只需給予其向下不大的作用,把嵌接桿A2嵌接進所述嵌接口A5之際,所述嵌接口A5的邊緣帶有的圓角過渡部或者所述嵌接口A5的彎曲鉤狀的突起就會發生形變,讓嵌接桿A2通暢地逐次嵌接進去,在所述嵌接桿A2嵌接到所述嵌接口A5后接著,所述嵌接口A5的邊緣帶有的圓角過渡部或者所述嵌接口A5的彎曲鉤狀的突起就發生復原,就能把嵌接柱A2牢靠嵌接,分離之際,只需要用根細桿觸碰嵌接柱A2的等間隔的傾斜狀突起就可很快分離出來。
本實用新型的聯結支撐臺與扣件的聯結件的優點為:無須塑料環、絲杠、絲母、帶有塑料環的套環,降低了裝配費用與部件費用;裝配之際結合扣件的重力,只需給予其向下不大的作用,即能把嵌接柱嵌接進嵌接口,形成了很便利地裝配架構。
所述平板、絲母B2與絲杠B3的材料為不銹鋼材料且外壁均帶有防腐蝕涂層。
所述AC-DC轉換電路封裝在盒體中,所述盒體上帶有嵌接頭,所述盒體通過聯結部件聯結在絕緣板上,所述聯結部件含有右部限位片1A、左部限位片2A、隔離片3A、定位口4A、頂部嵌接口5A與底部嵌接口6A,所述右部限位片1A和左部限位片2A相互保持并列分布,所述隔離片3A把右部限位片1A和左部限位片2A間構成的嵌接的區域隔離成相互成鏡像分布的頂部嵌接口5A與底部嵌接口6A, 所述定位口4A位于左部限位片2A上。
在需要聯結AC-DC轉換電路和絕緣片之際,需要把盒體的嵌接頭嵌接在頂部嵌接口5A中,如果有多個AC-DC轉換電路時,還可以嵌接在底部嵌接口6A中,如此架構能夠讓右部限位片1A不需位于AC-DC轉換電路中,使得AC-DC轉換電路和聯結部件之間的危險性降低,本實用新型架構不復雜,便于加工,成本低廉利于維護,既可以把所述外力作用轉移至絕緣板中并達到支持AC-DC轉換電路的效果,還能去除危險因素。
所述同機頭電磁鐵相連接的一路AC-DC轉換電路輸出24V直流電。
所述同扣線電磁鐵相連接的一路AC-DC轉換電路輸出65V直流電。
以上以附圖說明的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了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公開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實施例,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化、改變和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