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造EPS的自粘網格布。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審美感要求的越來越 高,建筑行業(yè)表現尤為突出。住宅、商場、學校、寫字樓等建筑不僅在形體上表現各異、突出個性,而且在屋頂、腰線、窗套等部位的裝飾線條上 也構思新穎,彰顯美感。
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一種EPS裝飾線條,EPS的裝飾線條是一種新型的外墻裝飾線及構件,它由脫模B1級防火的聚苯乙烯為主體,粘貼耐堿玻纖網格布,加以特殊的粘結外保護層復合而成。硬化后,兼有有機材料的柔韌性和水泥的基的強度。既保溫又輕巧,該產品形狀穩(wěn)定,不受溫度變化而變化,耐寒,耐熱,不受潮濕氣候及酸雨的影響。其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水泥(GRC)的構件,更實用于安裝外墻的墻體上,既能體現歐式古典、高雅的裝飾風格,又能保證主體建筑外墻不出現冷、熱橋效應,具有安裝方便、經濟、耐久性長等優(yōu)勢,能防火又不會發(fā)出有毒物質,是環(huán)保的優(yōu)質裝飾建材產品。
但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EPS線條柱子中的耐堿玻纖網格布,多數本身并不具有粘性或者粘性不強,需要人工再次涂抹膠水,并且網格布粘貼在聚苯乙烯上時,偶爾會出現干膠,和局部鼓起等現象,上膠工藝需要具有相關安裝經驗的工人進行安裝,成本較高;同時,目前常用的耐堿玻纖網格布,編織工藝多數采用目前常用的平紋編織,和花紋編織技術,所織成的網格布本身硬度較高,其強度也并未達到最理想的狀態(tài),在粘貼時容易在轉角等局部地方與聚苯乙烯形成空鼓,并且容易撕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自粘網格布,玻璃纖維基層采用的類似于紗羅組織的雙層編織形式,得自粘網格布具有更高的強度,壽命更長,質地更加柔軟,具有更好的貼覆性能,并且膠水層通過細扭絞經線的絞扭間隙,粗扭絞經線的絞扭間隙與整個玻璃纖維基層融合,并覆蓋其上,使得自粘網格布的粘性更好。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粘網格布,其包括玻璃纖維基層、耐堿乳膠層、膠水層;
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a)、b)、c)步驟:
a)用玻璃纖維編布機上機織成玻璃纖維基層;
b)在玻璃纖維基層上涂覆耐堿乳膠層及抗堿液、增強劑;
c)在190°C ~210°C溫度下烤制成型,在烤制后期涂覆膠水層;
所述增強劑由濃度為55%±1%的聚合物助劑與濃度為45%±1%的水混合后制成;
所述膠水層由丙烯酸酯類合成膠乳制成。
優(yōu)選的方案:所述玻璃纖維基層由雙層結構相同的纖維單層及層間扭絞纖維制成,纖維單層包括緯線、細扭絞經線、粗扭絞經線、直經線;纖維單層其微觀編織形式為:緯線呈直線狀水平方向排列,細扭絞經線、粗扭絞經線、直經線呈垂直方向排列,從左到右排列順序為直經線、細扭絞經線、直經線、細扭絞經線、直經線、粗扭絞經線、直經線、粗扭絞經線、直經線、細扭絞經線、直經線、細扭絞經線、直經線。
進一步優(yōu)選的方案:所述細扭絞經線、粗扭絞經線、直經線交替穿插于緯線之間。
進一步優(yōu)選的方案:所述層間扭絞纖維交替穿插于纖維單層之間。
進一步優(yōu)選的方案:所述細扭絞經線的絞扭間隙為0.1mm~0.2mm之間,所述粗扭絞經線的絞扭間隙為0.4mm~0.6mm之間。
一種自粘網格布,其制作過程為:首先用玻璃纖維編布機上機織成玻璃纖維基層;其次,將玻璃纖維基層放入涂覆工作臺,并在其上涂覆耐堿乳膠層及抗堿液、增強劑;其次,待耐堿乳膠層及抗堿液、增強劑完全浸入到玻璃纖維基層后,將其放入烤制生產線;再次,在190°C ~210°C溫度下進行烤制,在烤制后期,涂覆膠水層,其后等待自然冷卻;最后將整塊自粘網格布,在切割機上切割成型并卷制成一卷。
由于玻璃纖維基層采用的類似于紗羅組織的編織形式,并且其具有雙層結構,扭絞而成的經線使得自粘網格布具有更高的強度,絞扭間隙的存在使得自粘網格布質地更加柔軟,具有更好的貼覆性能;涂覆耐堿乳膠層、膠水層、抗堿液、增強劑容易通過細扭絞經線的絞扭間隙,粗扭絞經線的絞扭間隙與整個玻璃纖維基層融合,并覆蓋其上,使得自粘網格布的粘性更好。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粘網格布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技術效果在于:
1. 本實用新型的玻璃纖維基層采用的類似于紗羅組織的雙層編織形式,得自粘網格布具有更高的強度,壽命更長,質地更加柔軟,具有更好的貼覆性能,使其在粘貼到聚苯乙烯主體上時不會形成,在轉角等局部地方的空鼓。
2.本實用新型自粘網格布,經過耐堿乳膠層的處理,進一步提高了其強度,使其在粘貼到聚苯乙烯主體上時不會產生在轉角等局部地方的撕裂情況,十分有利于下一步的刮漿工序。
3. 本實用新型自粘網格布膠水層通過細扭絞經線的絞扭間隙,粗扭絞經線的絞扭間隙與整個玻璃纖維基層融合,并覆蓋其上,使得自粘網格布的粘性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粘網格布的整體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粘網格布的玻璃纖維基層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粘網格布的玻璃纖維基層的纖維單層微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如圖1及圖3所示:一種自粘網格布,其包括玻璃纖維基層1、耐堿乳膠層2、膠水層3;
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a)、b)、c)步驟:
a)用玻璃纖維編布機上機織成玻璃纖維基層1;
b)在玻璃纖維基層1上涂覆耐堿乳膠層2及抗堿液、增強劑;
c)在190°C ~210°C溫度下烤制成型,在烤制后期涂覆膠水層3;
所述增強劑由濃度為55%±1%的聚合物助劑與濃度為45%±1%的水混合后制成;
所述膠水層3由丙烯酸酯類合成膠乳制成;
所述玻璃纖維基層1由雙層結構相同的纖維單層11及層間扭絞纖維12制成,纖維單層11包括緯線111、細扭絞經線112、粗扭絞經線113、直經線114;纖維單層11其微觀編織形式為:緯線111呈直線狀水平方向排列,細扭絞經線112、粗扭絞經線113、直經線114呈垂直方向排列,從左到右排列順序為直經線114、細扭絞經線112、直經線114、細扭絞經線112、直經線114、粗扭絞經線113、直經線114、粗扭絞經線113、直經線114、細扭絞經線112、直經線114、細扭絞經線112、直經線114;
所述細扭絞經線112、粗扭絞經線113、直經線114交替穿插于緯線111之間;
所述層間扭絞纖維12交替穿插于纖維單層11之間;
所述細扭絞經線112的絞扭間隙為0.1mm~0.2mm之間,所述粗扭絞經線113的絞扭間隙為0.4mm~0.6mm之間。
一種自粘網格布,其制作過程為:首先用玻璃纖維編布機上機織成玻璃纖維基層1;其次,將玻璃纖維基層1放入涂覆工作臺,并在其上涂覆耐堿乳膠層2及抗堿液、增強劑;其次,待耐堿乳膠層2及抗堿液、增強劑完全浸入到玻璃纖維基層1后,將其放入烤制生產線;再次,在190°C ~210°C溫度下進行烤制,在烤制后期,涂覆膠水層3,其后等待自然冷卻;最后將整塊自粘網格布,在切割機上切割成型并卷制成一卷。
由于玻璃纖維基層1采用的類似于紗羅組織的編織形式,并且其具有雙層結構,扭絞而成的經線使得自粘網格布具有更高的強度,絞扭間隙的存在使得自粘網格布質地更加柔軟,具有更好的貼覆性能;涂覆耐堿乳膠層2、膠水層3、抗堿液、增強劑容易通過細扭絞經線112的絞扭間隙,粗扭絞經線113的絞扭間隙與整個玻璃纖維基層1融合,并覆蓋其上,使得自粘網格布的粘性更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