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聲波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紡織品超聲波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其行業可細分為棉紡織、化纖、麻紡織、毛紡織、絲綢、紡織品針織行業、印染業等。目前在紡織品印染領域清洗裝置應用廣泛,其主要通過將紡織品浸入添加有化學助劑的清洗液中,對紡織品生產過程中殘留的有機染料或顆粒狀雜質進行分離,但由于是紡織品采用流水線的輸送方式,很難徹底將雜質清洗干凈,而且不易控制,能耗也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控方便,能耗低,能有效洗凈雜質的紡織品超聲波處理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紡織品超聲波處理裝置,包括箱體,箱體的頂部設有上蓋,上蓋兩側的底部與箱體之間分別設有進料通道和出料通道,箱體內水平設有進料輥和出料輥,進料輥和出料輥的下方設有弧形的支撐罩,支撐罩的內表面通過多根加強筋固定有定位軸,定位軸固定在箱體上,定位軸的底部設有第一超聲波換能器,第一超聲波換能器的下方設有導輥,箱體的兩個側壁上對稱設有第二超聲波換能器,箱體外設有控制柜。
所述進料輥與出料輥之間設有擋板,擋板的頂部固定在上蓋上,擋板的底部設有液位感應器。
所述支撐罩的弧度為200°-250°。
所述支撐罩的直徑大于進料輥與出料輥之間的間距。
所述導輥的直徑介于支撐罩的直徑與進料輥的直徑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該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操控方便,能耗低,通過支撐罩以及超聲波換能器能夠有效將雜質從紡織品的表面分離出,從而提高了紡織品的質量和清洗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箱體,2、上蓋,3、進料通道,31、出料通道,4、進料輥,41、出料輥,5、支撐罩,51、加強筋,52、定位軸,6、第一超聲波換能器,7、第二超聲波換能器,8、導輥,9、擋板,10、液位感應器,11、控制柜。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紡織品超聲波處理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的頂部設有上蓋2,上蓋2兩側的底部與箱體1之間分別設有進料通道3和出料通道31,箱體1內水平設有進料輥4和出料輥41,進料輥4和出料輥41的下方設有弧形的支撐罩5,支撐罩5的內表面通過多根加強筋51固定有定位軸52,定位軸52固定在箱體1上,定位軸52的底部設有第一超聲波換能器6,第一超聲波換能器6的下方設有導輥8,箱體1的兩個側壁上對稱設有第二超聲波換能器7,箱體1外設有控制柜11。
在本實用新型中,進料輥4與出料輥41之間設有擋板9,擋板9的頂部固定在上蓋2上,擋板9的底部設有液位感應器10,當箱體1內清洗液的液位高于液位傳感器10的最高設定值時停止添加清洗液,當箱體1內清洗液的液位低于液位傳感器10的最低設定值時補充清洗液。
支撐罩5的弧度為200°-250°,支撐罩5的直徑大于進料輥4與出料輥41之間的間距,導輥8的直徑介于支撐罩5的直徑與進料輥4的直徑之間,紡織品在支撐罩5的外表面充分張開,從而使得第一超聲波換能器6和第二超聲波換能器7與紡織品的兩個表面充分接觸,將雜質從紡織品的表面分離出,以提高紡織品的質量和清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