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花面料,尤其是涉及一種彈力定位提花面料。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各種生活用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對于布料也不僅僅限于遮體避寒的功能,二是有著更好的品質及功能性的要求,特別是體現在圖案的選擇,手感舒適。
目前有很多布料上需要在合適的地方寫上文字或圖案,普通的印花面料大都采用印染的方式,使得染料分布在各種空白的花紋內,形成與底色相隔離的花紋。傳統的印花面料多用于花鳥的印染,如今富有各種卡通形象或者個性圖案的印花面料滿足了多種人群的需求,但是印花布料的顏色一般不夠鮮艷,或者水洗后顏色會淡化。
此外,手繪的印花布料因其獨特的工藝和視覺效果正逐漸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是由于工藝復雜,而且產量低,質量穩定性差而無法大批量生產,需要進行改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層次感更強、觸感更為豐厚,多度自然,同時視覺上的立體感與人體的舒適度更強的彈力定位提花面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彈力定位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基部和撞色定位部,布料基部由兩種顏色的緯紗間隔與經紗一浮一沉交織而成,撞色定位部由經紗與第三種顏色的緯紗分別一浮一沉交織,并使得所有的第三種顏色的緯紗浮于前兩種緯紗之上,第一種和第二種顏色的緯紗均間隔被經紗壓住,從而在布料上形成帶有撞色定位部分的提花布料。
所述經紗為60S/2精梳棉。
三種不同顏色的緯線均采用30S/40D的彈力棉。
所述緯紗的顏色包括黑色、白色、黃色、紅色、粉色、紫色、綠色、橙色或藍色。
一種彈力定位提花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利用電腦制版,設計提花布的表面花紋;
(2)以經過高溫染色的60S/2精梳棉絲集束成經紗;
(3)以兩種不同顏色的30S/40D的彈力棉絲集束成緯紗;
(4)將經紗和兩種緯紗放入電子提花機上,根據電腦制版的花紋進行織布,在需要定位的地方引入第三種顏色的緯紗,并使得所有的第三種顏色的緯紗均浮于經紗之上,第一種和第二種顏色的緯紗均間隔被經紗壓住,從而在布料上形成帶有撞色定位部分的提花布料;
(5)對紡織得到的布匹進行150~180℃的蒸汽噴霧定型處理,然后進行60~80℃水洗處理,得到彈力定位提花面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提花布料分為兩個部分,一個為主體部分,一個為撞色定位部分,主體部分帶有兩種不同顏色條紋間隔的圖案,撞色定位部分為雙層結構,正面為撞色圖案,背面為前兩種顏色條紋間隔圖案,這樣使得面料的層次感更強。
(2)緯線采用彈力棉,經線采用精梳棉,手感均柔軟豐厚,主體部分與撞色定位部分的不同層次結構的組合,使得布料的觸感更為豐厚,多度自然,同時視覺上的立體感與人體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緯紗和經紗的交織結構示意圖;
其中:1、布料基部,2、撞色定位部,3、黑白兩色緯紗,4、經紗,5、黃色緯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彈力定位提花面料,由經紗和緯紗編織而成,經紗采用60S/2精梳棉,緯線包括三種不同顏色的緯紗,如黑色緯紗、白色緯紗和黃色緯紗三種,均采用30S/40D的彈力棉。如圖1所示,整塊布料分為兩大部分,布料基部1和撞色定位部2,布料基部1由黑白兩色緯紗3間隔與經紗4一浮一沉交織而成,撞色定位部2由經紗4與黑白黃三色的緯紗分別一浮一沉交織,并使得所有的黃色緯紗5均浮于黑白兩色緯紗3之上,黑白兩色緯紗3均間隔被經紗4壓住,從而在布料上形成帶有黃色的撞色定位部分的提花布料。
上述彈力定位提花面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利用電腦制版,設計提花布的表面花紋;
(2)以經過高溫染色的60S/2精梳棉絲集束成經紗;
(3)以兩種不同顏色的30S/40D的彈力棉絲集束成緯紗;
(4)將經紗4和黑白兩色緯紗3放入電子提花機上,根據電腦制版的花紋進行織布,在需要定位的地方引入黃色緯紗5,并使得所有的黃色緯紗5均浮于黑白兩色緯紗3之上,黑白兩色緯紗3均間隔被經紗壓住,從而在布料上形成帶有撞色定位部分的提花布料;
(5)對紡織得到的布匹進行150~180℃的蒸汽噴霧定型處理,然后進行60~80℃水洗處理,得到彈力定位提花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