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振動式洗衣機,屬于家用洗衣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家用洗衣機主要以滾筒式、波輪式和攪拌式為主,但是這些洗衣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耗水、衣物易纏繞、洗滌均勻性不佳、耗時、耗電、洗滌效果不理想等缺陷,更重要的是這些洗衣機對單件或少量衣物的洗滌效果極差。特別是夏季,人們很多時候卻需要清洗單件或少量衣物,因為臟的衣物長時間存放會有大量的細菌在上面生繁殖,產生異味,尤其是貼身的衣物在清洗之前更不易長時間放置。目前,幾乎每家都有洗衣機,但還是有人經常采用手工洗,也就是現有洗衣機的功能還滿足不了人們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振動式洗衣機,為目前的家用洗衣機市場增加一種新品種。以克服現有洗衣機衣物易纏繞、洗滌均勻性不理想、耗水、耗電、耗時和洗滌效果不佳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振動式洗衣機,包括洗滌裝置和經鉸鏈連接的烘干裝置;洗滌裝置內設有水桶,水桶內設有洗滌桶,洗滌桶底部設有振動板;振動板與空心軸頂端固定連接;空心軸中段設有離合裝置和傳動裝置,空心軸下段設有振動組件;烘干裝置底部設有洗滌壓板,洗滌壓板與烘干裝置內的推桿電機連接,烘干裝置頂部設有箱蓋。
前述振動式洗衣機中,所述振動組件包括與空心軸固定連接的偏心輪支架,偏心輪支架兩端中心對稱設有左偏心輪和右偏心輪;左偏 心輪和右偏心輪分別經左輪軸和右輪軸與偏心輪支架連接,左輪軸和右輪軸一端分別與左齒形盤和右齒形盤固定連接。
前述振動式洗衣機中,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安裝在洗滌裝置內的驅動電機,驅動電機上的驅動輪經主傳動皮帶與套在空心軸上的中心傳動輪傳動連接,中心傳動輪經左齒形帶和右齒形帶與振動組件上的左齒形盤和右齒形盤傳動連接。
前述振動式洗衣機中,所述中心傳動輪為塔形輪,塔形輪上設有三道傳動槽,最頂部與主傳動皮帶傳動連接的槽為三角皮帶槽;其余兩道傳動槽均為齒形槽與振動組件傳動連接。
前述振動式洗衣機中,所述離合裝置包括位于空心軸內的連桿,連桿底端與吸板固定連接,吸板下方的洗滌裝置上設有電磁吸盤;連桿與洗滌離合組件和中軸離合組件連接。
前述振動式洗衣機中,所述洗滌離合組件位于離合腔內;洗滌離合組件包括套在空心軸上并固定在離合腔底面的洗滌摩擦板,洗滌摩擦板上方設有洗滌離合板,洗滌離合板與徑向貫穿連桿并在空心軸上的滑槽內滑動的洗滌離合壓桿底面固定連接;洗滌離合壓桿頂面與拉簧底端固定連接,拉簧頂端與空心軸固定連接。
前述振動式洗衣機中,所述中軸離合組件位于中心傳動輪頂面;中軸離合組件包括套在空心軸上并固定在中心傳動輪頂面的中軸摩擦板,中軸摩擦板上方設有中軸離合板,中軸離合板與徑向貫穿連桿并在空心軸上的滑槽內滑動的中軸離合壓桿底面固定連接。
前述振動式洗衣機中,所述水桶底部設有中心管,離合腔位于水桶底部中央,離合腔經連接管與水桶內的洗滌桶底部連接;所述空心軸位于連接管內,空心軸頂端與洗滌桶底部的振動板連接,空心軸從離合腔伸出部分與洗滌離合組件和中軸離合組件連接。
前述振動式洗衣機中,所述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體和安裝在烘干 箱體內的鐵絲網,鐵絲網下方設有熱風機,鐵絲網上方的箱蓋底部設有殺菌燈和排風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位于洗滌桶底部的振動板與壓在衣物上的洗滌壓板之間的振動和相對位移,模擬人工用手在洗衣板的揉搓動作,通過擠壓將衣物中的污物多次擠出,達到洗凈衣物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在洗衣時,衣物不易纏繞、洗滌均勻性較好、可在較短的時間內洗凈衣物,具有節約電能,耗水少的特點。本實用新型不但可以一次洗較多的衣物,同時洗單件或少量衣物也能獲得較好的洗凈度。本實用新型自帶烘干裝置,具有烘干和殺菌功能。可為目前的家用洗衣機市場增加一種新品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洗滌裝置部分的主視圖;
圖3是圖2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離合裝置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去掉外殼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為:1-洗滌裝置、2-箱蓋、3-鉸鏈、4-水桶、5-振動板、6-空心軸、7-洗滌壓板、8-推桿電機、9-中心管、10-洗滌桶、11-連接管、12-離合腔、20-離合裝置、21-連桿、22-吸板、23-電磁吸盤、24-滑槽、25-拉簧、30-洗滌離合組件、31-洗滌摩擦板、32-洗滌離合板、33-洗滌離合壓桿、40-中軸離合組件、41-中軸摩擦板、42-中軸離合板、43-中軸離合壓桿、50-傳動裝置、51-驅動電機、52-驅動輪、53-主傳動皮帶、54-中心傳動輪、55-左齒形帶、56-右齒形帶、60-振動組件、61-偏心輪支架、62-左偏心輪、63-右偏心輪、64-左輪軸、65-右輪軸、66-左齒形盤、67-右齒形盤、70-烘干裝置、71-鐵絲網、72-排風扇、73-殺菌燈、74-熱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效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例
一種振動式洗衣機,如圖1所示,包括洗滌裝置1和經鉸鏈3連接的烘干裝置70;洗滌裝置1內設有水桶4,水桶4內設有洗滌桶10,洗滌桶10底部設有振動板5;振動板5與空心軸6頂端固定連接;空心軸6中段設有離合裝置20和傳動裝置50,空心軸6下段設有振動組件60;烘干裝置70底部設有洗滌壓板7,洗滌壓板7與烘干裝置70內的推桿電機8連接,烘干裝置70頂部設有箱蓋2。振動組件60如圖2所示,包括與空心軸6固定連接的偏心輪支架61,偏心輪支架61兩端中心對稱設有左偏心輪62和右偏心輪63;左偏心輪62和右偏心輪63分別經左輪軸64和右輪軸65與偏心輪支架61連接,左輪軸64和右輪軸65一端分別與左齒形盤66和右齒形盤67固定連接。傳動裝置50如圖2所示,包括安裝在洗滌裝置1內的驅動電機51,驅動電機51上的驅動輪52經主傳動皮帶53與套在空心軸6上的中心傳動輪54傳動連接,中心傳動輪54經左齒形帶55和右齒形帶56與振動組件60上的左齒形盤66和右齒形盤67傳動連接。中心傳動輪54為塔形輪,塔形輪上設有三道傳動槽,最頂部與主傳動皮帶53傳動連接的槽為三角皮帶槽;其余兩道傳動槽均為齒形槽與振動組件60傳動連接。離合裝置20如圖2和圖4所示,包括位于空心軸6內的連桿21,連桿21底端與吸板22固定連接,吸板22下方的洗滌裝置1上設有電磁吸盤23;連桿21與洗滌離合組件30和中軸離合組件40連接。如圖3所示,洗滌離合組件30位于離合腔12內;洗滌離合組件30包括套在空心軸6上并固定在離合腔12底面的洗滌摩擦板31,洗滌摩擦板31上方設有洗滌離合板32,洗滌離 合板32與徑向貫穿連桿21并在空心軸6上的滑槽24內滑動的洗滌離合壓桿33底面固定連接;洗滌離合壓桿33頂面與拉簧25底端固定連接,拉簧25頂端與空心軸6固定連接。如圖4所示,中軸離合組件40位于中心傳動輪54頂面;中軸離合組件40包括套在空心軸6上并固定在中心傳動輪54頂面的中軸摩擦板41,中軸摩擦板41上方設有中軸離合板42,中軸離合板42與徑向貫穿連桿21并在空心軸6上的滑槽24內滑動的中軸離合壓桿43底面固定連接。如圖2所示,水桶4底部設有中心管9,離合腔12位于水桶4底部中央,離合腔12經連接管11與水桶4內的洗滌桶10底部連接;所述空心軸6位于連接管11內,空心軸6頂端與洗滌桶10底部的振動板5連接,空心軸6從離合腔12伸出部分與洗滌離合組件30和中軸離合組件40連接。烘干裝置70如圖1所示,包括烘干箱體和安裝在烘干箱體內的鐵絲網71,鐵絲網71下方設有熱風機74,鐵絲網71上方的箱蓋2底部設有殺菌燈73和排風扇72。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及原理
本實用新型的振動時洗衣機采用電腦板程序控制。使用時,人工將待洗衣物放入洗滌桶10,并加入洗衣液,然后合上烘干裝置。調整好洗滌程序,啟動電源,洗衣機開始自動工作。
首先程序會打開進水開關在水桶4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后自動啟動推桿電機8,洗滌壓板7下降將衣物壓緊在洗滌壓板7與洗滌桶10底部的振動板5之間,洗滌壓板7和振動板5與衣物接觸的一面設有一些凸臺。然后驅動電機51自動啟動,使左偏心輪62和右偏心輪63同步轉動,通過偏心輪支架61、空心軸6帶動振動板5產生圍繞空心軸6的圓周性振動。洗滌壓板7和衣物被擠壓在洗滌壓板7與振動板5這間進行振動式的揉搓,揉搓時間半分鐘左右,洗滌壓板7自動松 開。此時,位于機架1底部的電磁吸盤23通電,向下吸引吸板22,吸板22帶動連桿21克服拉簧25的作用力在中心管9內向下滑動。連桿21上設有徑向貫穿連桿21的洗滌離合壓桿33和中軸離合壓桿43,并通過固定在洗滌離合壓桿33和中軸離合壓桿43上的洗滌離合板32和中軸離合板42對洗滌摩擦板31和中軸摩擦板41形成壓力,通過洗滌摩擦板31帶動洗滌桶10轉動。通過中軸摩擦板41使中心傳動輪54與空心軸6之間不產生相對轉動,左偏心輪62和右偏心輪63也因此被固定。洗滌桶10轉動時,洗滌桶10桶邊的葉片(圖上沒有標出)攪動水,通過水的慣性攪動衣物,十秒左右電磁吸盤23斷電,推桿電機8又把洗滌壓板7推下,重復三到四次后洗滌壓板7升到最高點,自動將洗衣后的污水放掉,電磁吸盤23再次工作,開始甩干,十秒左右再放入清水重復洗滌過程二到三次,進行甩干,一分鐘左右后完成洗滌,洗衣機會發出報警聲,由人工把衣物放入烘干裝置70的鐵絲網71上打開熱風機74和排風扇72及殺菌燈73,進行烘干消毒。整個洗滌和甩干過程僅需五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