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織組織,特別是涉及一種蝴蝶狀針織組織。
背景技術:
隨著羊絨市場逐漸時尚化外衣化的影響下,而且人們的負擔越來越重的形式下,廣大的消費者在羊毛衫的選擇上既要符合典雅素凈,又需要滿足個人獨特的風格,目前羊毛制品花色呆板單一,無層次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織物表面豐富的層次感,利用浮線網眼和平針的凹凸對照來體現具有微細紋理的提花感肌理效果的一種蝴蝶狀針織組織。
技術解決方案:
本實用新型由A-B、C-D、E-F三個區域形成一個循環單元,其中:C-D區域為中心,由十五行兩列正針線圈組成,A-B區域和E-F區域對稱設置于C-D區域兩側,A-B區域和E-F區域中分別設有浮線,A-B區域浮線向左上方逐行錯列移動;E-F區域浮線向右上方逐行錯列移動,形成蝴蝶翅膀;A-B區域和E-F區域對稱設有網眼形成蝴蝶雙眼;由此三個區域形成一只蝴蝶狀針織組織。
進一步:A-B區域包括:十五行十四列正針線圈,第2行中第 14列線圈為一針浮線,第3行中第14列線圈和第13列線圈為兩針浮線,第4行的13列線圈和12列線圈形成兩針浮線,同理第5行至第14行按照上述規律向左上方逐行錯列移動形成兩針浮線;E-F區域結構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向右上方逐行錯列移動,形成蝴蝶翅膀,
進一步:A-B區域在第2行的第6列線圈通過線圈向左轉移到第5列線圈上形成網眼,E-F區域在第2行的第25列線圈通過線圈向右轉移到第26列線圈上形成網眼,形成蝴蝶雙眼。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同一色調的織物上織造網眼和浮線,通過網眼和浮線的凹凸來營造豐富的層次感,使織物的造型豐富,具有栩栩如生的蝴蝶效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紗線成分為羊絨紗或羊絨混紡紗。產品為粗紡產品或精紡產品,織造車型采用7G、12G、14G。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原料由100%純羊絨組成,通過電腦島精機SES122-S,12G車電腦橫機織造完成的粗紡針織組織。
本實用新型由本實用新型由A-B、C-D、E-F三個區域形成一個循環單元,其中:C-D區域為中心,由十五行兩列正針線圈組成,A-B區域和E-F區域對稱設置于C-D區域兩側, A-B區域由十五行十四列正針線圈組成,包括:第1行的1-14列所有線圈均為正針,第2行14列為一針浮線,第3行,14和13列為兩針浮線,第4行,13和12列為兩針浮線,第5行,12和11列為兩針浮線,第6行,11和10列為兩針浮線,第7行,10和9列為兩針浮線,第8行,9和8列為兩針浮線,第9行,8和7列為兩針浮線,第10行,7和6列為兩針浮線,第11行,6和5列為兩針浮線,第12行,5和4列為兩針浮線,第13行,4和3列為兩針浮線,第14行,3和2列為兩針浮線,第15行,1-14列所有線圈均為正針。同時在第2行的第6列線圈通過線圈向左轉移到第5列線圈上形成網眼。E-F區域由十五行十四列正針線圈組成,其中:第1行的17-30列所有線圈均為正針,第2行17列為一針浮線,第3行,17和18列為兩針浮線,第4行,18和19列為兩針浮線,第5行,19和20列為兩針浮線,第6行,20和21列為兩針浮線,第7行,21和22列為兩針浮線,第8行,22和23列為兩針浮線,第9行,23和24列為兩針浮線,第10行,24和25列為兩針浮線,第11行,25和26列為兩針浮線,第12行,26和27列為兩針浮線,第13行,27和28列為兩針浮線,第14行,28和29列為兩針浮線,第15行,17-30列所有線圈均為正針,同時在第2行的第25列線圈通過線圈向右轉移到第26列線圈上形成網眼。C-D區域所有線圈均為正針線圈,這樣由三個區域形成了蝴蝶狀針織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