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印染行業及印染設備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水洗箱。
背景技術:
當前在印染行業中,印染設備中單體水洗箱頂部雖有密封蓋,但由于部分水箱中所需溫度較高-達到100度以上,所以水洗箱中的水已達到沸騰的狀態,箱體內蒸汽經常出現從上方密封蓋周圍泄露。如此不僅導致部分蒸汽和熱量的浪費,還對現場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專利號為CN 204608386 U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紡織印染線中汽蒸箱與水洗箱的封閉連接結構,包括汽蒸箱、水洗箱和展布裝置,所述汽蒸箱的出布口與水洗箱的進布口之間密封連接有封閉的過渡連接箱,過渡連接箱與汽蒸箱的出布口以及水洗箱的進布口之間形成連通的密封空間;所述展布裝置安裝在過渡連接箱內。但是該技術方案存在結構復雜,操作不便,成本高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水洗箱,來解決如何能夠防止水洗箱內蒸汽從頂部泄露,造成蒸汽和熱量的浪費以及對現場環境造成影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水洗箱,該水洗箱頂部設置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的四周設置有水封槽,水封槽的一側開設有水位測量槽、且水位測量槽與水封槽相連通,水位測量槽內設置有浮標液位計;每個水洗箱的水封槽內均設置有一個進水支管路,水洗集裝箱頂部的一側設置有進水主管路,進水主管路上設置有三通接頭,進水主管路和進水支管路通過三通接頭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水洗集裝箱頂部設置有水管固定環,進水支管路固定安裝在水管固定環內,確保進水支管路能夠一直在水封槽內,防止水流到其他地方,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更優地,所述水管固定環位于三通接頭與水封槽之間、且水管固定環的中心與三通接頭的中心位于同一豎直線上。
更優地,所述密封蓋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把手,通過把手能夠方便快捷的打開密封蓋,及時觀察水洗箱內的情況。
更優地,所述水洗集裝箱底部設置有底座。
更優地,所述水洗箱設置有水洗集裝箱,水洗集裝箱內設置有若干隔斷,每個隔斷內設置有一個水洗箱。
本實用新型的水洗箱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印染設備水洗箱上方,對水洗箱頂部的密封蓋周邊充滿冷水,使其頂蓋周邊達到密封的程度,防止了水洗箱內蒸汽從頂部泄露的情況,有效防止了蒸汽和熱量的浪費,同時確保現場環境不受影響,提高了現場環境的質量;
2、本實施新型在水封槽的一側設置有與之連通的水位測量槽,水位測量槽內的浮標液位計能夠準備測量水封槽內的水位,避免水位過低,造成密封不壓、蒸汽泄露的問題,也能避免水位過高,水溢出,造成水資源浪費的問題,大大降低了水洗箱密封的成本,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實現。
故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體積小、使用方便、一物多用等特點,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水洗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中A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洗集裝箱,2、水洗箱,3、密封蓋,4、水封槽,5、水位測量槽,6、浮標液位計,7、進水主管路,8、三通接頭,9、進水支管路,10、水管固定環,11、把手,12、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本發明的限制。
如附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水洗箱,其結構包括水洗集裝箱1,水洗集裝箱1內設置有若干隔斷,每個隔斷內設置有一個水洗箱2,每個水洗箱2頂部設置有一個密封蓋3,密封蓋3的四周設置有水封槽4,水封槽4的一側開設有水位測量槽5、且水位測量槽5與水封槽4相連通,水位測量槽5內設置有浮標液位計6;每個水洗箱2的水封槽4內均設置有一個進水支管路9,水洗集裝箱1頂部的一側設置有進水主管路7,進水主管路7上設置有三通接頭8,進水主管路7和進水支管路9通過三通接頭8連通。水洗集裝箱1頂部設置有水管固定環10,進水支管路9固定安裝在水管固定環10內,確保進水支管路9能夠一直在水封槽4內,防止水流到其他地方,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水管固定環10位于三通接頭8與水封槽4之間、且水管固定環10的中心與三通接頭8的中心位于同一豎直線上。密封蓋3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把手11,通過把手11能夠方便快捷的打開密封蓋3,及時觀察水洗箱內的情況。水洗集裝箱1底部設置有底座12。
具體工作過程:每個水洗箱2周邊均設置有一個進水支管路9,慢速均勻的向水洗箱2上方的水封槽4內注水,通過浮標液位儀6測量水封槽4內的水位,當水位達到水封槽4高度的80%時停止注水即可。
通過上面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容易的實現本實用新型。但是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任意組合不同的技術特征,從而實現不同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