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軋染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電纜電材生產的帶有液壓軋布裝置的軋染機。
背景技術:半導電類阻水帶是通過半導電無紡布復合生產加工,半導電類阻水帶包括基材結構層、材料結構層、環保聚酯薄膜和云母帶,基材結構層采用軋染方式對無紡布進行半導電膠的均勻涂覆而成。原材料粘合布、蓬松棉、熱軋布等原材料通過放卷機,導輥、檢針機、進入盛有半導電膠的浸膠槽中浸膠,然后通過軋布輥和預烘干、進入烘干機定型,最后通過收卷機收卷,半導電無紡布半成品加工完畢。在現有軋染機中,軋布裝置中采用氣動軋輥,然而,由于空氣壓力不穩定,會造成半成品布上膠量不穩定(薄厚不均),導致半導電半成品布厚度不均勻及表面電阻不穩定,嚴重影響了成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人進行了銳意研究,通過將氣動軋布裝置改造成液壓軋布裝置,提高了基材上膠量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液壓軋布裝置的軋染機,該裝置包括軋染機架1、液壓軋布裝置、浸膠裝置、及紅外烘干裝置,所述液壓軋布裝置包括液壓站2、通過液壓油管3與液壓站2相連的液壓油缸4、以及位于浸膠裝置上方的軋輥組;所述浸膠裝置包括浸膠槽5、浸膠槽5上方的翻轉架6、以及固定于翻轉架6末端的浸膠導輥7;所述紅外烘干裝置包括紅外輻射加熱管8、紅外燈罩、以及用于固定紅外輻射加熱管8的紅外固定架9,所述紅外輻射加熱管8前通過浸膠后待烘干基材。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有液壓軋布裝置的軋染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中的液壓軋布裝置具有高壓回路和低壓回路,雙回路可切換,可滿足不同厚度基材的生產需求;(2)液壓軋布裝置相對于氣壓軋布裝置,壓力穩定、易控制,提高了基材上膠量的穩定性,基材厚度均勻,表面電阻等主要技術參數穩定,保障了產品的質量。附圖說明圖1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軋染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中液壓油缸-滑塊連接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1-軋染機架;2-液壓站;3-液壓油管;4-液壓油缸;5-浸膠槽;6-翻轉架;7-浸膠導輥;8-紅外輻射加熱管;9-紅外固定架;10-通風裝置;11-橡膠軋輥;12-金屬軋輥;13-滑塊;14-滑塊固定座;15-翻轉加強軸;16-翻轉氣缸;17-紅外對射感應控制器;18-通風口;19-通風管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優點將隨著這些說明而變得更為清楚、明確。在這里專用的詞“示例性”意為“用作例子、實施例或說明性”。這里作為“示例性”所說明的任何實施例不必解釋為優于或好于其它實施例。盡管在附圖中示出了實施例的各種方面,但是除非特別指出,不必按比例繪制附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內”、“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下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一種帶有液壓軋布裝置的軋染機。如圖1所示,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軋染機包括軋染機架1、液壓軋布裝置、浸膠裝置、及紅外烘干裝置,其中,所述液壓軋布裝置包括液壓站2、通過液壓油管3與液壓站2相連的液壓油缸4、以及位于浸膠裝置上方的軋輥組;所述浸膠裝置包括浸膠槽5、位于浸膠槽5上方的翻轉架6、以及固定于翻轉架6末端的浸膠導輥7;所述紅外烘干裝置包括紅外輻射加熱管8、紅外燈罩、以及用于固定紅外輻射加熱管8的紅外固定架9,所述紅外輻射加熱管8前通過待烘干基材。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液壓站2包括馬達、減壓閥、溢流閥、壓力表、電磁換向閥、雙向緩沖閥和液壓油缸4調節的高壓回路和低壓回路,所述高壓回路可向液壓油缸4提供0.8MPa恒壓力,低壓回路可向液壓油缸4提供0.4MPa恒壓力。雙回路切換,可滿足不同厚度基材的生產需求,且壓力穩定、易控制,提高了基材上膠量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軋輥組包括軸向平行的橡膠軋輥11和金屬軋輥12,兩輥間通過浸膠后基材,所述橡膠軋輥11兩端通過軸承連接在軋染機架1上,在電機帶動下運轉,所述金屬軋輥12兩端固定在滑塊13上。如圖2所述,所述滑塊13為T形結構,兩側凸出部位固定在對應滑塊固定座14外側,用于保證滑塊13的軸向位置;所述滑塊13與液壓油缸4的活塞桿相連,在活塞桿的帶動下沿滑道相對橡膠軋輥11滑動,以調節橡膠軋輥11與金屬軋輥12之間的壓力,從而除去浸膠后基材中過盈的膠液。金屬軋輥12為液壓軋輥,改善了氣動軋輥由于空氣壓力不穩定造成的基材上膠量穩定性差的問題,提高了基材厚度均勻性,保障了產品質量。本實用新型中,浸膠裝置中翻轉架6位于軋輥組下方,通過翻轉加強軸15與軋染機架1相連,翻轉架6為弧狀條狀板材,與浸膠導輥7相對端連接有翻轉氣缸16,翻轉架6在翻轉氣缸16的帶動下繞翻轉加強軸15翻轉,進而帶動浸膠導輥7在浸膠槽5上方至浸膠槽5之間運動;所述翻轉加強軸15至浸膠導輥7的線性距離大于翻轉加強軸15至翻轉氣缸16線性距離。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紅外固定架9位于軋輥組上方,為兩個或多個豎直固定的框架,根據基材通過的順序分為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等依次命名,每個框架上固定有兩組對應的紅外輻射加熱管8,基材在兩組紅外輻射加熱管8間傳動,每組紅外輻射加熱管8的數目介于5-13根之間,可根據基材傳動速度進行調整,每組紅外輻射加熱管8單獨控制;所述紅外固定架9,以及軋染機架1不同部位設置導輥,用以引導基材傳動;所述紅外輻射加熱管8面向紅外燈罩方向上涂有白色無機發射層,所述白色無機發射層覆蓋面積為紅外輻射加熱管8表面積的1/3~1/2;所述紅外燈罩位于紅外輻射加熱管內側,為開口朝向紅外輻射加熱管8的凹槽,用于隔離照射向內側的紅外輻射,并將其反射至待烘干基材。在軋輥組上方機架上設有紅外對射感應控制器17,所述紅外對射感應控制器17包括設置在基材左側且位置相對的左紅外受光器和左紅外反射板,以及基材右側且位置相對的右紅外受光器和右紅外反射板,紅外受光器與紅外反射板間可通過傳動的基材,紅外受光器可發射紅外光至紅外反射板上,紅外反射板連接反饋器,當基材位移偏離較大(超過允許范圍)時,紅外受光器發射的紅外光即被基材遮擋時,通過反饋調整橡膠軋輥11的轉速、改變基材張力從而避免基材過緊、松弛以及過分偏移的情況。本實用新型中,軋染機還包括位于紅外烘干裝置上方的通風裝置10,包括通風口18、通風管道19、以及電機,其中,所述通風口18為倒置漏斗狀。進行軋染操作時,基材通過導輥進入軋染機,在浸膠導輥7帶動下通入浸膠槽5中,浸膠后基材膠液過盈,在橡膠軋輥11和金屬軋輥12擠壓作用下脫去多余膠液并促進膠液進入基材,隨后基材由下至上通過紅外固定架9第一框架前進行紅外輻射烘干,經導輥導向后作用后通過紅外固定架9第二框架前進行紅外輻射烘干,持續通過紅外固定架9進行烘干操作至合適濕度,經安裝在紅外固定架9下方的導輥將烘后基材傳出紅外烘干裝置,進行其它操作。以上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范例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不過這些說明并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及其實施方式進行多種等價替換、修飾或改進,這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