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快速包邊高車縫紉機。
背景技術: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布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布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隨著人們對縫紉產品要求和縫紉效率的不斷提高,各類縫紉裝置得到不斷的改進,高車作為常見的縫紉裝置,也需要得到不斷的改進。現有的縫紉機對于材料的包邊縫紉由操作人員人工完成,生產效率較為低下,現有技術中也出現了一些包邊縫紉結構,但是這些結構的靈活性差,實用性不足,不能很好滿足各種布料、皮具的快速折邊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高車縫紉機靈活性差,實用性不足,不能很好滿足各種布料、皮具的快速包邊縫紉的不足,提供一種快速包邊高車縫紉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快速包邊高車縫紉機,包括機架和縫紉機本體,縫紉機本體設置在機架的臺面上,所述縫紉機本體的縫紉臺上設有快速包邊結構,所述快速包邊結構包括固定片、筒架和快速包邊筒;筒架一端通過機頭支撐桿可旋轉安裝在固定片上,另一端連接快速包邊筒,所述快速包邊筒呈半圓筒狀,具有較大口徑的進料口和較小口徑的出料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片上設有固定螺母和調節槽。
更進一步地,所述快速包邊筒的進料口端上安裝有纏料支架。
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片通過L型調節件連接快速包邊筒,所述固定片連接L型調節件的一面,連接面上設有前后調節孔,L型調節件的另一面上設有上下調節孔,上下調節孔上安裝所述快速包邊筒。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結構簡單,設備改造成本低,快速包邊筒可以快速進行包邊縫合,包邊效率相對純手工包邊提高兩倍以上,并且縫紉質量良好,上下邊距統一;通過L型調節件可以進行水平、垂直方向的調節,使快速包邊結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包邊縫紉位置;快速包邊結構旋轉式安裝結構,使用極其方便,轉換快速,需要時轉到工作工位,不需要時轉到非工作工位,不影響原高車縫紉機的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快速包邊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快速包邊結構側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機架1、縫紉機本體2、縫紉臺3、固定片4、筒架5、纏料支架6、快速包邊筒7、L型調節件8、機頭支撐桿9、上下調節孔10。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施例詳細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快速包邊高車縫紉機,包括機架1和縫紉機本體2,縫紉機本體2設置在機架1的臺面上,所述縫紉機本體2的縫紉臺3上設有快速包邊結構,所述快速包邊結構包括固定片4、筒架5、纏料支架6、快速包邊筒7和L型調節件8;固定片4上設有固定螺母和調節槽;筒架5一端通過機頭支撐桿9可旋轉安裝在固定片4上,另一端連接L型調節件8的一面,連接面上設有前后調節孔,L型調節件8的另一面上設有上下調節孔10,上下調節孔10上安裝快速包邊筒7;快速包邊筒7呈半圓筒狀,具有較大口徑的進料口和較小口徑的出料口,快速包邊筒7的進料口端上安裝有纏料支架6。
使用時,通過固定片4調節槽調整好相對位置,擰緊固定螺母,通過L型調節件8上的上下調節孔10和前后調節孔的調整,使快速包邊筒7固定在高車縫紉機機針旁適合位置,將包邊布料或皮料在纏料支架6上纏繞兩次后依次經快速包邊筒7的進料口和出料口穿過快速包邊筒7從出料口端輸出,由縫紉的牽扯作用力和快速包邊筒7的結構共同作用下,包邊布料或皮料快速包住物件待加工邊并進行縫合,達到快速包邊,上下邊距均勻統一的效果,相對純手工包邊縫合效率提高兩倍以上。在高車縫紉機不進行包邊縫合時,可以通過機頭支撐桿9將快速包邊結構旋轉,轉到遠離高車縫紉機機針的地方,不妨礙高車縫紉機進行其他正常縫紉,方便使用。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總之,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