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涉及一種全自動嵌花機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銷售花樣編織機主要有半自動嵌花機控制裝置、手動橫編機,手動橫編機,勞動強度大,完全人工操作,勞動力成本自然也高;半自動嵌花機控制裝置,只適用于單針板橫編機,編織花樣受到限制,不能滿足毛衫編織的需要;全自動橫編織機也滿足不了特殊要求的橫編花樣;為了降低人工勞動強度、補充全自動橫編機的不足,進一步提高產品生產自動化生產效率,為此橫機行業迫切需要一種全自動嵌花機設備,提升編織行業產品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現有傳統縫織設備技術狀況是:手搖橫編機,完全依靠人工加減針、取紗、放紗、選針,手搖機頭來做毛衫織片,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全自動橫編機,自動換紗顏色受到限制,以及編織方法,滿足不了毛衫行業嵌花織片的需求;半自動嵌花機,只能控制單針板單面織物花樣,雙針板雙面織物的花樣做不了。手搖橫編機,完全依靠人選針、加針、減針、取紗、放紗,人工手搖機頭,全手動操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半自動嵌花橫編機,只能做單面針板花樣,雙面針板的嵌花做不了;全自動橫編機,雖然自動化程度高,適合做毛衫、毛衣花樣圖案不復雜的衣片,但并不適合做嵌花衣片。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技術瓶頸,從而提出一種全自動嵌花機控制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自動嵌花機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
機架控制箱;
放紗軌步進驅動器;
取紗軌步進驅動器;
導紗軌步進驅動器;
移床伺服驅動器;
機頭伺服驅動器;
電源,用于為裝置提供電能;
其中,所述機架控制箱主要完成數據輸入輸出、處理、解析、協調控制,并直接連接放紗軌步進驅動器、取紗軌步進驅動器、導紗軌步進驅動器、移床伺服驅動器、機頭伺服驅動器,并處理放紗軌步進驅動器、取紗軌步進驅動器、導紗軌步進驅動器、移床伺服驅動器、機頭伺服驅動器的動作。
優選的,所述機架控制箱還連接有一個羅拉步進驅動器。
優選的,所述機架控制箱還用于控制主軸高速運轉,同時移動所述放紗軌步進驅動器、所述取紗軌步進驅動器、所述導紗軌步進驅動器、所述移床伺服驅動器和所述機頭伺服驅動器的機頭,從而調整運動軌跡。
優選的,所述放紗軌步進驅動器、所述取紗軌步進驅動器、所述導紗軌步進驅動器、所述移床伺服驅動器和所述機頭伺服驅動器和羅拉步進驅動器都各自連接相應的伺服電機,并驅動控制伺服電機實現動作。
優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分別與所述機架控制箱板和所述電源電連接。
更為優選的,所述機架控制箱還連接有前針床震動傳感器和后針床震動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所述全自動嵌花機采用伺服驅動控制橫編機機頭、導紗軌運轉,使橫機機頭導紗軌啟停、運轉平穩柔和,同時在運轉中能快速準確定位,精確定位取紗、放紗、選針、編織,根據織物毛線粗細強度選擇合適運轉速度,編織過程中機頭運轉平穩不易造成斷紗,精確定位保障放紗、取紗可靠精準,精確定位選針保障編織花樣顏色選擇正確,避免織片出現瑕疵;全自動嵌花機可編織單面針板、雙面針板的花樣圖案,編織方式可以成圈、集圈、翻針、嵌花,滿足了橫編織機復雜花樣圖案的編織需求,使編織行業有特殊編織針法的織片可以全自動編織;操作箱的人機界面采用觸摸按鍵,操作快捷、易學、易懂;提升了橫編機毛衫行業工業自動化水平,降低了勞動力的水平要求和人力資源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實施例所述的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全自動嵌花機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
機架控制箱2;
放紗軌步進驅動器8;
取紗軌步進驅動器6;
導紗軌步進驅動器3;
移床伺服驅動器14;
機頭伺服驅動器16;
電源1,用于為裝置提供電能;
其中,所述機架控制箱2主要完成數據輸入輸出、處理、解析、協調控制,并直接連接放紗軌步進驅動器8、取紗軌步進驅動器6、導紗軌步進驅動器3、移床伺服驅動器14、機頭伺服驅動器16,并處理放紗軌步進驅動器8、取紗軌步進驅動器6、導紗軌步進驅動器3、移床伺服驅動器14、機頭伺服驅動器16的動作;
所述機架控制箱2還連接有一個羅拉步進驅動器9;
所述機架控制箱2還用于控制主軸高速運轉,同時移動所述放紗軌步進驅動器8、所述取紗軌步進驅動器6、所述導紗軌步進驅動器3、所述移床伺服驅動器14和所述機頭伺服驅動器16的機頭,從而調整運動軌跡。
所述放紗軌步進驅動器8、所述取紗軌步進驅動器6、所述導紗軌步進驅動器3、所述移床伺服驅動器14和所述機頭伺服驅動器16和羅拉步進驅動器9都各自連接相應的伺服電機,并驅動控制伺服電機實現動作。
所述裝置還包括有操作箱11,所述操作箱11分別與所述機架控制箱2和所述電源1電連接。
所述機架控制箱2還連接有前針床震動傳感器13和后針床震動傳感器12。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