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洗衣機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洗衣機的排水管。
背景技術:
洗衣機在日常的生活中應用非常頻繁,幾乎家家都有,洗衣機的排水管一般都是直接將洗衣機用過的水向水平方向排除,但是由于家里的下水道都是與地面垂直的,所以排水管水平排出的水往往不能直接流進下水道道中,而是溢流在地面上,使得地面上常常是污水橫流。若使洗衣機的排水管直立的插入下水道中,由于排水管本身的彈性,排水管難以持續插入,可能會從下水道中脫離,導致污水橫流。
同時現有洗衣機的排水管受到地面平整度影響,若某處地面較為低沉,則位于該地上方的排水管也較低,則排水后此處容易積水,滋生細菌,如圖6所示。
除此之外,下水道中的臭氣經常會從洗衣機排水管與下水道之間的縫隙中漏出,影響室內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洗衣機排水管排出的水不能直接流入下水道道、下水道中臭氣易溢出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洗衣機的排水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防止下水道臭氣溢出的洗衣機,包括排水管、接管和彎頭,接管插接在彎頭內,排水管伸入接管內,彎頭的下端還設有橡膠塞,所述的橡膠塞呈圓臺形狀,接管與彎頭之間還設有密封圈,橡膠塞內設有空心內腔,橡膠塞上還設有上氣孔和下氣孔,所述的上氣孔、下氣孔均與空心內腔連通,還包括支撐體,所述的支撐體位于排水管下方,所述的支撐體包括管托、螺柱和底座,螺柱固定在管托下方,螺柱伸入底座內。
設置空心內腔,使橡膠塞更加易于變形。
密封圈可以防止水從接管與彎頭之間的縫隙滲出。
橡膠塞被塞到下水道道內,堵住其與洗衣機排水管之間的縫隙。設置橡膠塞是為了防止下水道道中的臭氣從排水管與下水道道之間的縫隙中溢出,橡膠塞起到防臭的作用。橡膠塞為圓臺狀是為了適應不同口徑大小的下水道道。
管托的高度可通過調整螺柱擰入的深度而調節,從而使洗衣機的排水管從洗衣機處至地面下水道道逐漸降低,不會有底凹處存在。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洗衣機排出的污水可以直接流入排水管道中,保持了地面干燥同時阻止了下水道道中的臭氣溢出。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排水管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橡膠支撐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是支撐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現有技術中洗衣機的排水管示意圖。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排水管、2—橡膠支撐片、21—橡膠環、22—支撐桿、23—泄水孔、3—接管、4—彎頭、5—空心內腔、6—橡膠塞、7—密封圈、8—上氣孔、9—下氣孔、10—支撐體、101—管托、102—螺柱、103—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防止下水道臭氣溢出的洗衣機,如圖1、圖2所示,包括排水管1、接管3和彎頭4,接管3插接在彎頭4內,洗衣機的排水管1伸入接管3內,彎頭4的下端還設有橡膠塞6,所述的橡膠塞6呈圓臺形狀,接管3內還設有橡膠支撐片2,所述的橡膠支撐片2頂住排水管1,所述的橡膠支撐片2包括支撐桿22和橡膠環21,支撐桿22數量為3根,相鄰支撐桿22之間夾角為120度,接管3與彎頭4之間還設有密封圈7,橡膠塞6內設有空心內腔5,橡膠塞6上還設有上氣孔8和下氣孔9,所述的上氣孔8、下氣孔9均與空心內腔5連通。所述的橡膠環21上環設有泄水孔23。
所述的泄水孔23數量為24個。
還包括支撐體10,所述的支撐體10位于排水管1下方,所述的支撐體10包括管托101、螺柱102和底座103,螺柱102固定在管托101下方,螺柱102伸入底座103內。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