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彈力雙層綢結構。
背景技術:
全球陷入經濟危機,消費購買力下降,全真絲面料在成本上已經沒有優勢,且原料本身有抗皺性差的缺點,真絲綢的需求量日益萎縮。同時,市面上能夠達到45 m/m的厚重型絲綢還是極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全真絲面料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彈力雙層綢結構。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彈力雙層綢結構,所述彈力雙層綢結構包括表層和里層,所述表層和里層均采用平紋組織結構,所述表層和里層之間采用緞紋接結的方式復合,所述彈力雙層綢結構的經線為強捻型人絲,所述彈力雙層綢結構的緯線為人絲/氨綸/真絲的包纏復合絲。所述表層和里層之間采用緞紋接結的方式,也就是,表層的緯線和里層的經線相接結,或者是表層的經線和里層的緯線相接結。
優選地,所述經線為75 D人絲。
優選地,所述緯線為75 D人絲+20 D氨綸+1/20/22 D真絲的包纏絲。
優選地,所述經線的捻度為2400 T/m,捻向排列為2S2Z,即是為2根S捻經線和2根Z捻經線交替形式的排列。
優選地,所述經線的密度為100根/cm。
優選地,所述緯線的捻度為800 T/m/S。
優選地,所述緯線的密度為71根/cm。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彈力雙層綢結構,通過以經線為強捻型人絲,緯線為人絲/氨綸/真絲的包纏復合絲來替代全真絲的方式,經線的捻性強且緯線中氨綸的彈性優異,從而賦予該具有人絲的彈力雙層綢結構的較好彈性和垂墜感,且人絲能夠保持全真絲強捻型面料的光澤感和時尚性,面料的服用性能也有較大改進;另外地,通過采用表層和里層雙層平紋并接結的方式得到了厚重達到45 m/m的厚重型絲綢面料,從而填補了市場空白,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彈力雙層綢結構的組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彈力雙層綢結構的橫斷面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一種彈力雙層綢結構,包括表層和里層,表層和里層均采用平紋組織結構,表層和里層之間采用緞紋接結的方式進行復合,即是表層的經線和里層的緯線相接結或者是表層的緯線和里層的經線相接結,表層和里層的經線均為強捻型人絲,表層和里層的緯線均為人絲/氨綸/真絲的包纏復合絲。參照圖2,圖2中由上至下分別為對應圖1中的16緯至1緯。
經線為75 D人絲,緯線為75 D人絲+20 D氨綸+1/20/22 D真絲的包纏絲;經線的捻度為2400 T/m,捻向排列為2S2Z,即是為2根S捻經線和2根Z捻經線交替形式的排列,經線的密度為100根/cm;緯線的捻度為800 T/m/S,緯線的密度為71根/cm。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用來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對本實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