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合成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
背景技術:
天然的皮革由于其優良的天然性能而被人們廣泛應用于化工行業,但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數量有限的天然皮革已不能滿足人們的巨大需求,因此,人們研制出了合成革和人造革來替代天然皮革,以彌補天然皮革的不足。合成革是塑料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的各行業被廣泛應用,合成革行業作為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具有真皮的通透感和觸感,防水,防油,顏色摩擦牢度可靠、易水洗清潔的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
一種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包括基材,所述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還包括PU面層和PU粘合層,PU面層和PU粘合層形成干法樹脂,PU面層和PU粘合層與基材粘合形成干法合成革,在干法合成革上接著有涂飾層,所述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的截面依次為基材、PU粘合層、PU面層和涂飾層。
更優的,所述涂飾層為水性聚氨酯樹脂。
更優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是通過聚氨酯樹脂、接著劑和分散劑反應后形成的反應物。
更優的,所述接著劑為水分散多異氰酸酯或氮丙啶和碳化二亞胺,所述分散劑為有機聚合物或丙烯酸酯聚合物。
更優的,所述將水性聚氨酯樹脂通過印刷機印刷于干法合成革上,通過高溫加熱,水性聚氨酯樹脂與干法樹脂接著。
更優的,所述干法樹脂包括有樹脂、富馬酸二甲酯、甲酯和顏料。
更優的,所述顏料為聚氯乙烯和無機顏料。
更優的,所述涂飾層的厚度為0.01-0.03mm;PU面層的厚度為0.04-0.06mm,PU粘合層的厚度為0.35-0.6mm,基材的厚度為0.65-0.75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既具有真皮通透感和觸感,又具有雙色效果和復古風格。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代替原有溶劑型擦色合成革,光度通透,手感接近真皮,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油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涂飾層,2-PU面層,3-PU粘合層,4-基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包括基材4,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還包括PU面層2和PU粘合層3,PU面層2和PU粘合層3形成干法樹脂,PU面層2和PU粘合層3與基材4粘合形成干法合成革,在干法合成革上接著有涂飾層1,水性環保擦色合成革的截面依次為基材4、PU粘合層3、PU面層2和涂飾層1;涂飾層1為水性聚氨酯樹脂;水性聚氨酯樹脂是通過聚氨酯樹脂、接著劑和分散劑反應后形成的反應物;接著劑為水分散多異氰酸酯或氮丙啶和碳化二亞胺,所述分散劑為有機聚合物或丙烯酸酯聚合物;將水性聚氨酯樹脂通過印刷機印刷于干法合成革上,通過高溫加熱,水性聚氨酯樹脂與干法樹脂接著;干法樹脂包括有樹脂、富馬酸二甲酯、甲酯和顏料;顏料為聚氯乙烯和無機顏料;涂飾層1的厚度為0.01-0.03mm;PU面層2的厚度為0.04-0.06mm,PU粘合層3的厚度為0.35-0.6mm,基材4的厚度為0.65-0.75mm。涂飾層1優選結構為樹脂100份、富馬酸二甲酯40份、甲酯40份、顏料適量。涂飾層1由于為水性聚氨酯樹脂,因此使用水性聚氨酯樹脂處理的皮革手感柔軟、滑爽、豐滿、光亮,真皮感極強,可極大提高皮具檔次,增強市場競爭力。
本實用新型的加工過程為:分別將PU面層2和PU粘合層3所采用的干法樹脂分別涂覆在離型紙的兩面,其中,顏料起到調節顏色的目的;PU粘合層3的干法樹脂通過粘合法與基材4進行粘合,形成干法合成革;將水性聚氨酯樹脂與接著劑、分散劑配置好后進行反應,通過印刷機將反應后的反應物印刷于干法合成革上,通過高溫加熱,水性樹脂與干法樹脂接著,形成層次豐富,具有透視感、可擦色的雙色感合成革產品。
本實用新型各層結構所配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配伍性,產品穩定性高,超越真皮的性能,既具有真皮的通透感和觸感,又有擦色效果和金屬光澤,手感柔軟,表面光滑,雙色感強,顏色摩擦牢度可靠、易水洗清潔,防水、防油性能優于真皮。產品穩定性高,具有真皮的通透感和觸感,又有擦色效果和金屬光澤,手感柔軟,表面光滑,雙色感強,顏色摩擦牢度可靠、易水洗清潔。
本實用新型詳細介紹了一些實施方式及其附圖,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及其附圖,只要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不付出創造性勞動,對其進行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而得到的其他實施方式及其附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