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非織造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水刺機用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在非織造織布織造的過程中,很多時候織布的運輸是通過拖網簾進行的,在水刺機纏結成布的過程中,首先通過拖網簾將織布輸送到蜂巢滾筒處,之后水刺頭噴射出水針射流,對織布進行纏結成網。
在輸送的過程中,織布與拖網簾之間產生摩擦力,通過摩擦力的作用來運輸織布,但是拖網簾在經過長時間的摩擦力后會產生變形,導致拖網簾內部間隙變大,或者拖網簾一端內部間隙變大,這會導致織布在輸送的過程中兩端收到的摩擦力不同,織布輸送的方向產生變化,導致在水刺機纏結成布的過程中,織布不均勻,影響織布的抗拉強度,降低織布的手感和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根據拖網簾的形變進行調整的水刺機用張緊裝置。所述張緊輥前后兩端設有滑道軸承Ⅰ,所述殼體外側設有氣缸,氣缸活塞桿與滑道軸承連接,通過氣缸活塞桿的伸縮來控制滑道軸承Ⅰ的左右移動,進而來控制張緊輥的左右移動,從而達到張緊拖網簾的作用,當拖網簾因為使用時間過久而導致拖網簾內部間隙變大時,可以通過氣缸活塞桿的伸縮來調節張緊輪的左右移動從而使得拖網簾的張緊;通過氣缸控制,可以實現無級調節,從而提高張緊裝置的適應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水刺機用張緊裝置,包括殼體、傳動輥、張緊輥和糾偏輥,所述傳動輥、張緊輥和糾偏輥位于殼體內部,所述傳動輥、張緊輥和糾偏輥呈倒置的等邊三角形分布,傳動輥和張緊輥位于等邊三角形底邊的角點上,糾偏輥位于三角形頂點上,拖網簾構成三角形的三條邊,所述傳動輥兩端支撐在殼體上,所述張緊輥前后兩端設有滑道軸承Ⅰ,所述殼體外側設有氣缸,氣缸活塞桿與滑道軸承Ⅰ連接,所述糾偏輥后端支撐在后端殼體上,前端殼體下方設有連接架,所述連接架下端設有U型槽鋼,所述U型槽鋼倒置,所述糾偏輥前端U型槽鋼內設有滑道軸承Ⅱ,所述滑道軸承Ⅱ與U型槽鋼內壁之間設有氣脹袋。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輥前后兩端與殼體相應的位置設有軸承Ⅰ,所述軸承Ⅰ與殼體之間設有軸承座Ⅰ,所述軸承座Ⅰ與殼體之間通過螺栓Ⅰ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滑道軸承Ⅰ上設有滑塊和滑槽,所述滑塊上設有卡扣,所述滑槽上設有與卡扣截面形狀相同的卡槽,所述卡扣外表面與卡槽內表面配合接觸,所述滑槽與殼體內壁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所述滑塊與滑道軸承Ⅰ之間通過螺栓Ⅵ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滑道軸承Ⅰ下端設有齒條,所述殼體外側齒條下端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齒條之間嚙合,殼體前后兩側齒輪之間通過齒輪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與殼體之間通過螺栓Ⅱ連接,所述滑道軸承上設有連接板Ⅰ,氣缸活塞桿與連接板Ⅰ之間通過銷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糾偏輥后端與殼體相應的位置設有軸承Ⅱ,所述軸承Ⅱ與后端殼體之間設有軸承座Ⅱ,所述軸承座Ⅱ與后端殼體之間通過螺栓Ⅴ連接。
進一步地,前端殼體下端面設有連接板Ⅱ,所述連接板Ⅱ與連接架上端之間通過螺Ⅲ連接,所述連接架左右兩端設有加強筋,所述連接架下端與U型槽鋼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所述U型槽鋼底端與滑道軸承Ⅱ之間通過螺栓Ⅳ連接,所述氣脹袋左右各一個,氣脹袋左右兩端分別與滑道軸承Ⅱ左右兩端面和U型槽鋼內壁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刺機用張緊裝置所述張緊輥前后兩端設有滑道軸承Ⅰ,所述殼體外側設有氣缸,氣缸活塞桿與滑道軸承連接,通過氣缸活塞桿的伸縮來控制滑道軸承Ⅰ的左右移動,進而來控制張緊輥的左右移動,從而達到張緊拖網簾的作用,當拖網簾因為使用時間過久而導致拖網簾內部間隙變大時,可以通過氣缸活塞桿的伸縮來調節張緊輪的左右移動從而使得拖網簾的張緊;通過氣缸控制,可以實現無級調節,從而提高張緊裝置的適應性。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刺機用張緊裝置所述糾偏輥后端支撐在后端殼體上,前端殼體下端設有連接架,所述連接架下端設有U型槽鋼,所述U型槽鋼倒置,所述糾偏輥前端U型槽鋼內設有滑道軸承Ⅱ,所述滑道軸承Ⅱ與U型槽鋼內壁之間設有氣脹袋,當拖網簾長時間受到不均勻的摩擦力而導致拖網簾一端內部間隙變大時,可以通過氣脹袋的膨脹與收縮來調節滑道軸承Ⅱ的位置,進而來調節糾偏輥的偏移程度使得拖網簾張緊,防止拖網簾因為過于松弛而產生安全隱患。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刺機用張緊裝置所述滑道軸承Ⅰ下端設有齒條,所述殼體前后兩側齒條下端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齒條之間嚙合,殼體前后兩側齒輪之間通過齒輪軸連接,通過齒輪、齒條的嚙合以及齒輪軸的連接使得前后滑道軸承Ⅰ同步移動,防止以為機器精度降低等問題導致前后滑道軸承Ⅰ不同步移動,使得拖網簾一端張緊,一端松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A處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1B處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右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后視圖。
圖中:1、殼體,2、傳動輥,3、張緊輥,4、糾偏輥,5、軸承Ⅰ,6、軸承座Ⅰ,7、螺栓Ⅰ,8、滑道軸承Ⅰ,81、滑塊,82、滑槽,83、螺栓Ⅵ,9、氣缸,10、螺栓Ⅱ,11、連接板,12、銷軸,13、齒條,14、齒輪,15、齒輪軸,16、連接板Ⅱ,17、連接架,18、螺栓Ⅲ,19、滑道軸承Ⅱ,20、U型槽鋼,21、螺栓Ⅳ,22、氣脹袋,23、軸承Ⅱ,24、軸承座Ⅱ,25、螺栓Ⅴ,26、拖網簾。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至圖5所示,一種水刺機用張緊裝置,包括殼體1、傳動輥2、張緊輥3和糾偏輥4,所述傳動輥2、張緊輥3和糾偏輥4位于殼體1內部,所述傳動輥2、張緊輥3和糾偏輥4呈倒置的等邊三角形分布,傳動輥2和張緊輥3位于等邊三角形底邊的角點上,糾偏輥4位于三角形頂點上,拖網簾26構成三角形的三條邊,所述傳動輥2兩端支撐在殼體1上,所述張緊輥3前后兩端設有滑道軸承Ⅰ8,所述殼體1外側設有氣缸9,氣缸9活塞桿與滑道軸承Ⅰ8連接,所述糾偏輥4后端支撐在后端殼體1上,前端殼體下方設有連接架17,所述連接架17下端設有U型槽鋼20,所述U型槽鋼20倒置,所述糾偏輥4前端U型槽鋼20內設有滑道軸承Ⅱ19,所述滑道軸承Ⅱ19與U型槽鋼20內壁之間設有氣脹袋22。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輥2前后兩端與殼體1相應的位置設有軸承Ⅰ5,所述軸承Ⅰ5與殼體1之間設有軸承座Ⅰ6,所述軸承座Ⅰ6與殼體1之間通過螺栓Ⅰ7連接,所述傳動輥2后端殼體1外側設有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滑道軸承Ⅰ8上設有滑塊81和滑槽82,所述滑塊81上設有卡扣,所述滑槽82上設有與卡扣截面形狀相同的卡槽,所述卡扣外表面與卡槽內表面配合接觸,所述滑槽82與殼體1內壁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所述滑塊81與滑道軸承Ⅰ8之間通過螺栓Ⅵ83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滑道軸承Ⅰ8下端設有齒條13,所述殼體1前后兩側齒條13下端設有齒輪14,所述齒輪14與齒條13之間嚙合,殼體1外側齒輪14之間通過齒輪軸15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9與殼體1之間通過螺栓Ⅱ10連接,所述滑道軸承Ⅰ8上設有連接板Ⅰ11,氣缸9活塞桿與連接板Ⅰ11之間通過銷軸12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糾偏輥4后端與殼體1相應的位置設有軸承Ⅱ23,所述軸承Ⅱ23與后端殼體之間設有軸承座Ⅱ24,所述軸承座Ⅱ24與后端殼體之間通過螺栓Ⅴ25連接。
進一步地,前端殼體下端面設有連接板Ⅱ16,所述連接板Ⅱ16與連接架17上端之間通過螺Ⅲ18連接,所述連接架17左右兩端設有加強筋,所述連接架17下端與U型槽鋼20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所述U型槽鋼20底端與滑道軸承Ⅱ19之間通過螺栓Ⅳ21連接,所述氣脹袋22左右各一個,所述氣脹袋22左右兩端分別與滑道軸承Ⅱ19左右兩端面和U型槽鋼20內壁接觸。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在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