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洗衣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46837閱讀:466來源:國知局
洗衣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進行衣物洗滌的洗衣機。



背景技術:

例如、滾筒式洗衣機在水平或大致水平地傾斜配置的水桶內可旋轉地配置有滾筒,使滾筒繞旋轉軸旋轉驅動來進行洗滌物的洗滌、漂洗直至脫水。滾筒式洗衣機也有進行到洗滌物的干燥的結構。

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滾筒式洗衣機的結構如下,“包括:箱體、洗滌桶和設置在箱體內的洗滌劑自動供給裝置。洗滌劑自動供給裝置包括洗滌劑盒和設置在洗滌劑盒內部的輸送泵,還包括控制洗滌劑自動供給裝置的控制機構”(說明書摘要)。

而且,具有“輸送泵是包括直流電動機和齒輪泵的浸漬式泵”(權利要求25、32、33)的結構。

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洗衣機公開了如下結構:“利用接水桶蓋9覆蓋可旋轉地配置有洗滌兼脫水桶1的接水桶3的上方,在防振支承該接水桶3的外廓6的上部以覆蓋接水桶3的方式設置有外廓蓋15。在外廓蓋15設置有能夠收納至少能用于進行2次洗滌的量的液體洗滌劑16的洗滌劑盒17,能夠利用洗滌劑投入裝置18將液體洗滌劑16投入到洗滌兼脫水桶1內(說明書摘要中的解決手段)”,并且“洗滌劑投入裝置為直接汲取液體洗滌劑的泵裝置(權利要求3)”,并且“洗滌劑盒利用外廓蓋能夠以可拆裝的方式被卸下(權利要求1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usp2011/0186098a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0-300891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專利文獻1的結構中公開了如下內容:在設置于洗滌劑盒內的輸送泵設置有直流電動機,還使用齒輪泵作為輸送泵,包括根據應供給的洗滌劑的種類和量進行控制的控制機構,但是對于用于提高粘度不同的液體的輸送量的精度的、從直流電動機至齒輪泵的適當的減速比沒有記載。

專利文獻2公開的結構中公開了如下結構:從洗滌劑盒利用洗滌劑投入裝置18將洗滌劑盒17內的液體洗滌劑16投入到洗滌兼脫水桶1內,洗滌劑投入裝置由螺旋泵、齒輪泵等直接汲取液體洗滌劑的泵裝置19構成,利用控制裝置10對動作進行控制。但是,對于用于提高輸送粘度不同的液體時的精度的、從直流電動機至齒輪泵的適當的減速比和供給量的關系沒有記載。

于是,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地高精度地供給洗滌劑、柔順劑的洗衣機。

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作為本發明的一個例子,特征在于,包括:箱體;設置于上述箱體內部的水桶;和將從最低粘度至最高粘度的粘度不同的洗滌處理液供給到上述水桶內的洗滌處理液供給機構,上述洗滌處理液供給機構包括:在內部保持上述洗滌處理液的盒;將上述洗滌處理液從上述盒的內部輸送至上述盒的外部的輸送泵;和生成用于驅動上述輸送泵的驅動力的泵驅動機構,上述輸送泵為齒輪泵,使粘度不同的洗滌處理液的供給量大致一定。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地高精度地供給洗滌劑、柔順劑,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圖3的a-a截面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盒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b-b截面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泵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泵部的結構的、圖8的c-c截面圖。

圖10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圖8的d-d截面圖。

圖1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俯視圖,表示使電動機正轉以從洗滌劑盒供給洗滌劑的狀態。

圖12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俯視圖,表示使電動機反轉以從柔順劑盒供給柔順劑的狀態。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的剩余量檢測機構的一例的概略圖。

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的剩余量檢測機構的一例的側視圖。

圖1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控制電路的結構的框圖。

圖1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動作的控制流程圖。

圖1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概略結構的側視圖。

圖1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俯視圖。

圖1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圖13的e-e截面圖。

圖2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泵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2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泵部的結構的圖20的f-f截面圖。

圖2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圖13的e-e截面圖。

圖2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b-b截面圖。

圖2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b-b截面圖。

圖25是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立體圖。

圖26是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主視圖。

圖27是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俯視圖。

圖28是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圖27的g-g截面圖。

圖2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j方向的立體圖。

圖3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a)俯視圖和(b)后視圖。

圖3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盒的結構的p方向的立體圖。

圖3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k-k截面圖。

圖3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泵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3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泵部的結構的、圖33的m-m截面圖。

圖3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泵部的結構的、圖34的n-n部分截面圖。

圖3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洗滌處理液的粘度和供給量精度的關系的概略說明圖。

圖3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從電動機至齒輪泵的驅動力傳遞機構的減速比和供給量精度的關系的概略說明圖。

圖3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盒的結構的概略縱截面圖。

圖3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九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盒的結構的概略縱截面圖。

圖4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十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盒的結構的概略縱截面圖。

圖4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十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控制電路的結構的框圖。

圖4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十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動作的控制流程圖。

圖4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j方向的立體圖。

圖4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概略縱截面圖。

圖4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十三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概略縱截面圖。

圖4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十四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動作的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接著,利用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圖1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立體圖。圖2是主視圖,假想將前面罩18卸下而圖示了內部結構的一部分。圖3表示俯視圖,圖4表示圖3的a-a截面圖,為了便于說明,假想將作為接水桶的圓筒狀的水桶17和滾筒20的一部分截斷而圖示。

另外,以下的說明中,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以圖1中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為基準。

在底座1的上部載置由鋼板和樹脂成形品組合而成的外框2作為洗衣機主體4。在外框2的正面設置有作為放入和拿出洗滌物21的門的蓋體3和前面罩18,并且在背面設置有背面罩19。

外框2的上表面的前面側的一部分例如是設置有電源的開關、選擇洗滌、干燥等運轉程序的開關、顯示類部件的操作面板6,其它部分是可開閉地設置的洗滌劑投入口25。

在洗衣機主體4的背面附近的上表面設置有供水栓7,與自來水管連接而對洗衣機主體4供水。

該結構與現有技術中的洗衣機或者洗滌干燥機相同,因此省略詳細的說明。

<洗滌劑投入口>

洗滌劑投入口25例如包括:粉末洗滌劑投入部25a、液體洗滌劑投入部25b和柔順劑投入部25c,能夠分別投入1次的量的粉末洗滌劑、柔順劑、或液體洗滌劑。投入到洗滌劑投入口25的粉末洗滌劑、柔順劑、或者液體洗滌劑在洗滌工序的規定時刻經由第一供水管9被供給,與水一起經由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被投入到水桶17內部。

<主體側概略結構>

在底座1經由包括彈簧和阻尼器的支承機構5彈性支承水桶17。

在水桶17的內部設置有放入洗滌物21進行洗滌、脫水的圓筒狀的滾筒20,在滾筒20的前端側設置有流體平衡器22,該流體平衡器22在內部將流體封閉于同心設置的多個層中,通過與滾筒20一體旋轉來減輕洗滌物21的不平衡導致的滾筒20的振動。滾筒20在側壁具有離心脫水用的多個小孔(未圖示),由滾筒電動機8旋轉驅動。

<排水閥>

在水桶17的底面經由排水閥10連接有排水管11,能夠排出水桶17內的洗滌水。另外,在為具有干燥功能的洗滌干燥機時,在水桶17連接有干燥風路13,排出水桶17內的濕潤空氣,由未圖示的例如包括加熱器、送風機構等的干燥機構干燥。

<供水電磁閥>

在投入到洗滌劑投入口25的粉末洗滌劑、柔順劑、或者液體洗滌劑被供給到水桶17內時,通過打開供水電磁閥12從供水栓7經由連接供水電磁閥12和洗滌劑投入口25的第一供水管9將自來水供給到洗滌劑投入口25中的例如液體洗滌劑投入部25b而使液體洗滌劑溶解,從洗滌劑投入口25下降而通過與水桶17連接的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被供給到水桶17的內部。

<單向閥>

在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的水桶17附近設置有單向閥16,從洗滌劑投入口25向水桶17流動的洗滌液能夠通過,反之能夠抑制從水桶17向洗滌劑投入口25的水桶17內的壓力上升時的空氣、或者為洗滌干燥機時的高濕空氣。

<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

在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設置有詳情后述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在其上表面設置有開閉式的盒蓋體31。在盒蓋體31的下部設置有至少一個以上的洗滌處理液盒,作為一例能夠設置2個洗滌處理液盒,其中一個為具有能夠保持能夠進行多次洗滌的量的液體洗滌劑的容量的洗滌劑盒32,另一個為具有能夠保持能夠進行多次洗滌的量的例如柔順劑的容量的柔順劑盒33。

在打開盒蓋體31的狀態下,能夠從打開盒蓋體31的開口將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從上方抽出,也能夠再次裝入。

另外以下在說明柔順劑盒33和洗滌劑盒32的共通的結構時,有時簡稱為“盒”。

<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上表面配置>

本實施方式中,將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設置于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因此用戶不需要為了進行洗滌處理液盒的拆裝而彎腰,能夠提供易用性好的洗衣機。另外,通過將洗滌劑投入口25和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兩者都配置在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的左側,因為配置在統一的位置,所以用戶的易用性進一步提高。另外,在將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配置在比水桶17靠下側的位置時,水會從連接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和水桶17的配管向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逆流,但是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將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配置在比水桶17靠上側的位置,因此不用擔心這樣的逆流,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另外,能夠將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從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插拔,因此易用性提高。

<蓋體向內側打開>

本實施方式中,盒蓋體31沿后面側的邊繞作為旋轉支點的蓋體支點42a可開閉地被軸支承,抬起跟前側的邊而向進深側(里側,內側)開放。打開盒蓋體31的開口成為跟前側的邊和左右的兩側側面這3邊打開的狀態,因此在為了從上方拆下盒32、33而將手從開口伸入時,不論是左手還是右手都不會抵接于打開狀態的盒蓋體31,因此容易伸入,容易拆下盒32、33,能夠提供易用性好的洗衣機。

作為開放盒蓋體31時的角度,只要大于90°,例如為100°左右,則盒蓋體31的重心移動到比旋轉支點靠后方的位置,因此打開狀態穩定,于是優選。

<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詳情>

用圖5~圖12對本實施例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結構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洗滌處理液盒的結構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結構的b-b截面圖,圖8是表示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泵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9是圖8的c-c截面圖,圖10是d-d截面圖,圖11是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俯視圖,表示使電動機正轉而從洗滌劑盒32供給洗滌劑的狀態,圖12是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俯視圖,表示使電動機反轉而從柔順劑盒供給柔順劑的狀態。

<收納容器>

盒收納容器34做成上面開放的大致箱體形狀,設置于洗衣機主體4,能夠收納洗滌劑盒32、柔順劑盒33。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分別包括彼此由第一分隔壁35在前后方向上分割開的洗滌劑盒收納區域37和柔順劑盒收納區域38。在盒收納容器34的左側側面設置有與洗滌劑盒收納區域37和柔順劑盒收納區域38由第二分隔壁36隔開的投入區域39。在投入區域39的后方側面,連接有一端與供水電磁閥12連接的第二供水管40的另一端,在打開供水電磁閥12時,水經由第二供水管40被供給到投入區域39內。

投入區域39的下表面與第二洗滌劑供給管41的一端連接,第二洗滌劑供給管41的另一端與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連接。即,投入到投入區域39的內部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與被供給的水一起經由第二洗滌劑供給管41流出到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的內部。

洗滌劑和柔順劑各自被供給到水桶17內的時間不同,洗滌劑在洗滌工序中被供給,柔順劑在最終漂洗工序中被供給,詳情后述。通過在將洗滌劑供給到投入區域39的內部后進行供水,投入區域39的內部變得清潔,因此即使對同一投入區域39的內部供給柔順劑,也不會有洗滌劑殘留而導致與柔順劑混合的情況。因此,投入區域39只要1個即可,此外,用于供給到投入區域39的供水排出部57和第二供水管40也不需要單獨設置洗滌劑用的和柔順劑用的,能夠成為簡單的結構,因此優選。

在盒收納容器34的后部上表面設置有蓋體支承部43,該蓋體支承部43設置有后述的用于以蓋體可開閉的方式軸支承蓋體的支軸孔42。

<盒>

在盒收納容器34內設置有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2個洗滌處理液盒,在前方設置有柔順劑盒33,在后方設置有洗滌劑盒32。柔順劑盒33和洗滌劑盒32隔著第一分隔壁35大致前后對稱地配置。作為一例,如果使洗滌劑盒3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柔順劑盒3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則能夠使洗滌劑盒32的容量比柔順劑盒33大。

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為隔著第一分隔壁35大致前后對稱的形狀,除了前后方向的尺寸不同以外為相同的結構,因此利用圖6~圖9對洗滌劑盒32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洗滌劑盒32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上部的盒蓋部44和下部的盒主體45彼此可拆裝的方式被一分為二,盒蓋部44在補充洗滌劑時或者清洗洗滌劑盒32的內部時,通過解除未圖示的鎖止機構從盒主體45卸下。在盒蓋部44設置有用于在拆裝洗滌劑盒32時用手握持的盒把手44a。

在對洗滌劑盒32補充了規定量的洗滌劑時,如果采用以洗滌劑的液面比盒主體45與盒蓋部44的邊界低的高度作為最大容量的結構,則洗滌劑不會從盒主體45與盒蓋部44的邊界漏出到洗滌劑盒32之外,因此優選。

盒主體45如果例如由丙烯酸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樹脂那樣的透明樹脂成形,則在將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從洗衣機主體4拆下時,能夠目視確認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剩余量,因此優選。

盒主體45的盒底面46形成為大致v字形狀,如果在其底面最低的部分設置后述的泵機構47的吸入口48,則能夠將盒內的洗滌劑的最后一點都吸入,因此不會發生洗滌劑的浪費于是優選。

<縱長盒>

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構成為,在前后方向的進深、左右方向的寬度、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中,進深尺寸為最小。通過采用這樣的結構,具有如下效果:能夠使盒內部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與盒內的空氣接觸的面積變小,因此能夠使水分從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表面蒸發而表面的粘度變高或固化的影響最小,能夠使后述的泵機構47的供給動作可靠地進行。

<盒前后配置和盒深度>

對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配置、尺寸與容積的合適的關系進行說明。在此,對希望洗滌劑盒32的容量大于柔順劑盒33的容量的情況進行說明。這對應于例如一般市售的洗滌劑和柔順劑的各自的容器尺寸、作為替換用銷售的銷售單體中洗滌劑比柔順劑大的情況。

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水桶17以跟前的蓋體3側高、隨著向后方去而變低的方式傾斜地配置。在這種情況下,水桶17與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的間隙是,越靠前方越小,越靠后方越大。因此,在將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設置時,如果在后方配置容量大的盒則能夠使上下方向的深度變大,因此優選。在跟前側配置深度小的容量小的盒,本實施方式中優選在后方配置洗滌劑盒32,在前方配置柔順劑盒33。

另外,因為水桶17為圓筒形,所以水桶17與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的間隙是,越接近左右兩端越大,越接近中央附近越小。于是,在將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設置時,優選在中央附近側配置容量小的盒(柔順劑盒33),在箱體的端部側配置容量大的盒(洗滌劑盒32)。如果采用這樣的配置,則配置于端部側的盒(柔順劑盒33)的高度比配置于中央附近側的盒(柔順劑盒33)的高度高,能夠進一步擴大洗滌劑盒32的容量,因此優選。

<泵>

在盒蓋部44設置有用于從盒主體45抽吸洗滌處理液而投入到上述投入區域39的泵機構47。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泵機構47的一例使用所謂齒輪泵。

本實施方式的泵機構47,包括:形成為大致圓筒形且設置于洗滌劑盒32內部,從盒蓋部44向下方延伸的泵殼體49;和從泵殼體49的底面進一步向下方延伸,其下端與盒主體45的底面接近的吸入管50。吸入管50的下端成為開口的吸入口48。

如圖9所示,在泵殼體49的下端為包括一對齒輪的所謂齒輪泵51,該一對齒輪的一方為與泵驅動軸60一起可旋轉地被軸支承的驅動齒輪51a,另一方為繞泵從動軸91可轉動地被軸支承的從動齒輪51b,通過嚙合旋轉,能夠從齒輪嚙合部52的一方向另一方輸送洗滌劑。

在齒輪嚙合部52的一方連接有吸入管50的上端,能夠經由吸入口48吸入洗滌劑。

在齒輪嚙合部52的另一方設置有沿泵殼體49配置在上下方向的供給管54,供給管54的下端與齒輪嚙合部52的另一方連接,被供給從齒輪泵51送出的洗滌劑。

通過齒輪泵51在箭頭方向旋轉,充滿由驅動齒輪51a和從動齒輪51b的相鄰的齒彼此的間隙和接近齒輪的外周設置的齒輪泵壁55形成的空間的洗滌劑從吸入口48側向供給管54側移動,由此供給洗滌劑。關于齒輪泵51的動作是眾所周知的,省略詳細的說明。

泵殼體49的上端為覆蓋泵機構47的上表面的泵罩53。

供給管54的上端在從泵罩53離開的方向上大致水平地延伸,進而其前端向下方延伸,其前端向下開口成為洗滌劑的排出口56。

<排出口清洗>

第二供水管40以從設置于盒收納容器34的投入區域39的側面的供水排出部57排出水的方式連接。如果供水排出部57配置在排出口56的附近,以從供水排出部57被供給的水會到達排出口56的方式配置,則附著于排出口56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不會干燥固化,因此不會發生洗滌劑或柔順劑堵塞的情況,可靠性高。

對供水排出部57的合適的位置進行說明。當供水排出部57的高度接近第二分隔壁36時,排出的水越過第二分隔壁36,流入到洗滌劑盒收納區域37或者柔順劑盒收納區域38內。另一方面,當供水排出部57的高度過于靠近底面時,排出的水不會到達排出口56因此無法清洗排出口56,也無法清洗附著于投入區域39的壁面的洗滌劑或柔順劑。因此,供水排出部57優選設置于排出口56的附近且比第二分隔壁36低的位置。

對供水排出部57的合適的位置的另一例進行說明。供水排出部57優選設置在比排出口56高的位置。由此,能夠可靠地使從供水排出部57排出的水到達排出口56,抑制排出口56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固化,提高可靠性。另外,也可以使從供水排出部57排出的水成為噴淋狀。由此能夠抑制排出口56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固化,可靠性提高。

另外,因為供水排出部57與第二供水管40連接,所以每次對第二供水管40供水時,從供水排出部57排出的水會到達排出口56,因此能夠進一步抑制排出口56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固化。另外,不需要設置用于清掃排出口56的專用的供水路徑,因此節水性提高。

<齒輪泵高度>

本實施方式中,在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剩余量很少時,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被負壓從各自的盒32、33的底面附近的吸入口48吸至齒輪泵51部。當該吸引的高度大時難以吸引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因此齒輪泵51的高度優選接近底面。另一方面,在齒輪泵51的高度接近底面的結構中,浸于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泵殼體49的體積較大,因此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盒容量會減少。于是,通過將齒輪泵51設置在盒底面46與盒蓋部44的中間附近的高度,能夠減小從吸入口48至設置于泵殼體49的底面附近的齒輪泵51部的高度,并且能夠確保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容量,因此優選。

進而,如果齒輪泵51的高度配置在比對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補充了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的液面高度低的位置,則在補充了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齒輪泵51成為浸于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狀態,即成為所謂“引水”的狀態。即,不需要利用空氣的負壓將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吸引至齒輪泵51的高度,因此能夠可靠地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于是優選。

齒輪泵51如果接近盒32、33的底面地設置,則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液面高度總是比齒輪泵51高,因此能夠可靠地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于是優選。

<過濾部結構>

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了設置有使接近盒32、33的底面的吸入口48的下端擴大的過濾部58的結構。過濾部58例如是圓板狀,在其上表面設置有多個寬度例如為0.5mm程度的縫隙59。過濾部58接近盒32、33的盒底面46地設置,因此洗滌劑投入口25內的洗滌劑通過縫隙后到達設置在過濾部58的大致中央部的吸入口48,被齒輪泵51吸引。因為采用了這樣的結構,所以異物混入洗滌劑或柔順劑中的情況下被過濾部58的縫隙59捕集,由此異物不會從吸入口48通過吸入管50進入齒輪泵51,因此能夠防止異物在齒輪泵部分堵塞,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單元30。

<泵驅動部>

對驅動驅動齒輪51a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7~圖8所示,泵驅動軸60可旋轉地被軸支承于泵殼體49和泵罩53,在泵驅動軸60的下端固定驅動齒輪51a,泵驅動軸60的上端比泵殼體49的上表面更突出,耦聯部(coupling)61以與泵驅動軸60一體地可旋轉的方式被固定。耦聯部61是從設置于后述的盒蓋體31的驅動機構62傳遞旋轉驅動力的結構。

即,當利用驅動機構62使耦聯部61旋轉時,齒輪泵51經由泵驅動軸60旋轉,通過齒輪泵51的作用,從吸入口48吸入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經由齒輪泵51、供給管54從排出口56被送出。從排出口56送出的洗滌劑,被供給到盒收納容器34的投入區域39。

<耦聯部>

耦聯部61形成為大致圓筒形狀,其上表面成為帶有錐形(taper)的前端較細的圓錐形狀。在耦聯部61的外周的多個部位、本實施方式中為每隔120°的3個部位,設置有向外周側凸出的耦聯部突起63。在耦聯部61的上部、前端較細的圓錐形狀部分中,耦聯部突起63也沿著圓錐面形成為越向上方越細的前端較細的形狀。

<蓋體、驅動機構>

盒蓋體31繞設置于蓋體支承部43的支軸孔42可開閉地被軸支承,在盒蓋體31的內部設置有作為驅動機構62的包括供給電動機65、齒輪組的減速機構66和與耦聯部61彼此嚙合而對耦聯部61傳遞驅動力的耦聯部承接部64。供給電動機65的驅動力經由例如包括由蝸桿67、多個正齒輪的減速齒輪組的減速機構66減速至適當的旋轉速度,使耦聯部承接部64旋轉。耦聯部承接部64設置有2組,以在關閉盒蓋體31時分別與設置于洗滌劑盒32的耦聯部61(洗滌劑供給用耦聯部)和設置于柔順劑盒33的耦聯部61(柔順劑供給用耦聯部)對接而嚙合的方式配置。耦聯部61和耦聯部突起63做成越上方越細的前端較細的形狀,因此通過關閉盒蓋體31將耦聯部承接部64嵌合于耦聯部61時,不會彼此碰撞或勾掛,能夠順暢地嵌合。

<耦聯部承接部>

耦聯部承接部64的內周形成有直徑比設置于耦聯部61的外周的耦聯部突起63的外周大的圓筒凹部68,在圓筒凹部68的內周側設置有向中心凸出的嚙合突起69。本實施方式中,嚙合突起69每隔60°地設置有6處,嚙合突起69的內周直徑比耦聯部61的直徑大。

即,耦聯部61具有能夠與耦聯部承接部64的內部嵌合的尺寸關系,耦聯部突起63配置在設置于耦聯部承接部64的相鄰的嚙合突起69彼此之間,由此,耦聯部突起63和嚙合突起69不會相互干擾。

<耦聯部嚙合>

圖10是表示耦聯部61嵌合到耦聯部承接部64的內部的狀態的d-d截面圖,表示了如下狀態:耦聯部承接部64在圖示逆時針方向旋轉,嚙合突起69與耦聯部突起63抵接,由此將驅動力從耦聯部承接部64傳遞到耦聯部61從而旋轉驅動耦聯部61。

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相對于彼此可結合/脫離,彼此嵌合時構成能夠傳遞旋轉驅動力的驅動力連結機構29。

在耦聯部61的外周每隔120°地設置有3處耦聯部突起63,在耦聯部承接部64的內周每隔60°地設置有6處嚙合突起69。

通過相對于設置于耦聯部61的外周的耦聯部突起63的量,將其2倍數量的嚙合突起69設置在耦聯部承接部64的內周,耦聯部突起63能夠配置在相鄰的嚙合突起69彼此之間,因此耦聯部61與耦聯部承接部64的嵌合可靠,于是優選。

當關閉盒蓋體31將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嵌合后對供給電動機65通電而使耦聯部承接部64旋轉時,嚙合突起69與耦聯部突起63接觸,耦聯部承接部64空轉至成為圖10所示的狀態,之后耦聯部61與耦聯部承接部64一起旋轉。該空轉角度的最大值為圖10中的φ,本實施方式中為比相鄰的嚙合突起69的角度即60度小與嚙合突起69和耦聯部突起63的圓周方向的厚度相應的程度的角度。該角度φ為在關閉盒蓋體31時,即使對供給電動機65通電,齒輪泵51也不旋轉的角度區域,雖然會成為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供給量誤差,但是該角度最大也為60°以下,相對于一次洗滌工序中使用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供給量的比例小到不會成為問題的程度。

根據以上結構,通過在關閉可開閉的盒蓋體31的狀態下旋轉驅動供給電動機65,經由耦聯部承接部64和耦聯部61旋轉驅動齒輪泵51,能夠將盒32、33內的洗滌劑供給到設置于盒收納容器34的投入區域39。

本實施方式中,在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上方,設置有驅動機構62的盒蓋體31繞支點90可轉動地被支承。通過使盒蓋體31繞支點轉動,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分離,能夠開放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上表面。因此,不需要為了使驅動系統的連接分離而移動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僅打開盒蓋體31就能夠將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向上方抽出,因此是洗滌劑、柔順劑的補充和盒清掃容易進行的結構。

<蓋鉸鏈配線>

盒蓋體31可開閉,且設置有從設置于洗衣機主體4的驅動電路154到供給電動機65的配線87。作為將配線87從洗衣機主體4插通至盒蓋體31內部的路徑,優選使配線87通過作為盒蓋體31的開閉旋轉中心的支軸孔42。即使盒蓋體31開閉動作,配線87也只會在開閉角度的范圍扭曲而不會被拉伸,因此能夠確保配線87的可靠性,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蓋體尺寸和盒拆裝>

開放盒蓋體31時的開口尺寸,在俯視時比排列設置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尺寸大,采用在打開盒蓋體31時能夠從開口進行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拆下和安裝的尺寸。

由于采用以上的結構,當打開盒蓋體31時作為驅動力連結機構29的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彼此分離,從開放盒蓋體31時的開口將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向上方提起,僅通過這樣就能夠容易地拆下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

反之,能夠經由開放盒蓋體31時的開口從上方容易地安裝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

之后,當關閉盒蓋體31時耦聯部承接部64和耦聯部61嵌合,將來自供給電動機65的驅動力傳遞到泵機構47來驅動齒輪泵51,能夠將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分別從洗滌劑盒32或柔順劑盒33經由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供給到水桶17內。

<定量供給>

眾所周知,齒輪泵51為所謂的定量泵,流體的供給量與齒輪的轉速成比例。即,在僅供給規定量的洗滌劑時,例如使施加于供給電動機65的電壓一定從而確定供給電動機65的旋轉速度,通過將供給電動機65的驅動時間調整為規定時間來使齒輪的轉速成為規定值,由此能夠供給期望量的洗滌劑。

作為一例令供給電動機65為直流電動機,通過使施加到供給電動機65的施加電壓一定,能夠使旋轉速度成為規定的速度而保持一定?;蛘?,也可以令供給電動機65為步進電機,通過使施加到供給電動機65的脈沖的頻率一定來使旋轉速度成為規定的速度而保持一定。

<切換動作>

接著,用圖11和圖12對切換洗滌劑的供給和柔順劑的供給的結構的一例進行說明。圖11和圖12表示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俯視圖,從盒蓋體31透視至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表示設置于盒蓋體31的驅動機構62的結構的一例。本實施方式中,采用的是通過使供給電動機65的旋轉方向正轉和反轉這樣地相反運轉,能夠有選擇地分別供給洗滌劑和柔順劑的結構,因此對該結構和動作進行說明。

<洗滌劑供給>

圖11表示使供給電動機65在正轉方向動作,供給洗滌劑的狀態,圖12表示使供給電動機65在反轉方向動作,供給柔順劑的狀態。

圖11中,在供給電動機65的旋轉軸設置有蝸桿(wormgear)67,蝸桿67與可旋轉地被軸支承的蝸輪70嚙合,使供給電動機65的旋轉減速并傳遞到蝸輪70。與蝸輪70同軸設置的第一減速齒輪71與擺動齒輪73在第一嚙合74a處嚙合,其中,擺動齒輪73為可旋轉且旋轉中心軸77沿擺動槽72可移動地被軸支承的第二齒輪。擺動齒輪73的旋轉中心位于擺動槽72的接近第一泵驅動齒輪75的一端,擺動齒輪73與第一泵驅動齒輪75嚙合。如圖8所示,第一泵驅動齒輪75是與耦聯部承接部64一體旋轉的結構,圖11中蝸輪70、擺動齒輪73、第一泵驅動齒輪75在圖示箭頭方向旋轉而驅動設置于洗滌劑盒32的泵機構47,將洗滌劑供給到投入區域39。

<柔順劑供給>

圖12中,擺動齒輪73的旋轉中心位于擺動槽72的另一端,擺動齒輪73與第三減速齒輪78嚙合。第三減速齒輪78還與第二泵驅動齒輪76嚙合。第二泵驅動齒輪76與第一泵驅動齒輪75同樣是與耦聯部承接部64一體旋轉的結構,圖12中蝸輪70、擺動齒輪73、第三減速齒輪78、第二泵驅動齒輪76分別在圖示箭頭方向旋轉而驅動設置于柔順劑盒33的泵機構47,將柔順劑供給到投入區域39。

<電動機正轉反轉切換>

在此,在圖11所示的正轉時,擺動齒輪73從第一減速齒輪71在第一嚙合74a處受到與旋轉驅動方向大致切線方向的力而旋轉,同時沿著擺動槽72移動,與第一泵驅動齒輪75在第二嚙合74b處嚙合而旋轉。從該狀態使供給電動機65反轉時,第一減速齒輪71也在反轉方向旋轉,因此擺動齒輪73從第一減速齒輪71受到反向的大致切線方向的力,與反轉同時沿著擺動槽72從一端向另一端移動,與第一泵驅動齒輪75的嚙合即第二嚙合74b脫開,另一方面與第三減速齒輪78在第四嚙合75d處嚙合而旋轉。擺動齒輪73沿著擺動槽72移動,因此與第一減速齒輪71的嚙合移動到第三嚙合74c。即,當使供給電動機65反轉時從圖11的狀態轉移到圖12的狀態在圖示箭頭方向旋轉,旋轉驅動第二泵驅動齒輪76以從柔順劑盒33供給柔順劑。

從圖12的狀態使供給電動機65正轉時,第一減速齒輪71也在正方向旋轉,因此擺動齒輪73從第一減速齒輪71受到正方向的大致切線方向的力,因此在正轉方向旋轉,同時沿著擺動槽72從另一端向一端移動,與第三減速齒輪78的嚙合脫開,另一方面與第一泵驅動齒輪75嚙合而旋轉。即,當使供給電動機65正轉時從圖12的狀態轉移到圖11,以從洗滌劑盒32供給洗滌劑。

在此,擺動槽72的一端與另一端的距離,只要滿足當擺動齒輪73和第一泵驅動齒輪75嚙合時擺動齒輪73和第三減速齒輪78分開而不嚙合,且當擺動齒輪73和第三減速齒輪78嚙合時擺動齒輪73和第一泵驅動齒輪75分開而不嚙合的條件即可,大致上采用齒輪的齒的高度以上的距離就能夠滿足這樣的條件。

<擺動齒輪嚙合>

擺動齒輪73移動到擺動槽72的另一端,因此擺動齒輪73和第一減速齒輪71的嚙合位置,從第一嚙合74a移動到第三嚙合74c。當然,擺動齒輪73因為擺動槽72的一端與另一端的距離小,所以第一嚙合74a與第三嚙合74c的距離小,擺動齒輪73和第一減速齒輪71的嚙合狀態不會變差。

進一步,如果配置成連結擺動槽72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直線與連結擺動槽72的一端與另一端的中點和蝸輪70的旋轉中心的直線正交,則沿擺動槽72的擺動齒輪73的移動方向成為擺動齒輪73和蝸輪70的嚙合的切線方向,因此即使擺動齒輪73移動,擺動齒輪73與第一減速齒輪71的中心間距離也基本上沒有變化,于是更加優選。

<泵在同方向旋轉>

圖11的正轉狀態下包括耦聯部61的第一泵驅動齒輪75與擺動齒輪73嚙合而旋轉,因此設置于洗滌劑盒32的泵驅動軸60在與擺動齒輪73相反的方向上旋轉。

另一方面,圖12的反轉狀態下包括耦聯部61的第二泵驅動齒輪76從擺動齒輪73經由第三減速齒輪78旋轉,因此設置于柔順劑盒33的泵驅動軸60在與擺動齒輪73相同的方向上旋轉。正轉狀態和反轉狀態下擺動齒輪的旋轉方向彼此成為相反方向,因此第一泵驅動齒輪75和第二泵驅動齒輪76彼此在同方向上旋轉。即,供給洗滌劑的泵機構47與供給柔順劑的泵機構47,只要為在同一方向上旋轉時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結構即可,能夠采用彼此相同的結構,具有能夠使部件共用化從而能夠廉價地實現的優點。

<正轉反轉切換的動作總結>

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在使供給電動機65正轉時僅驅動設置于洗滌劑盒32的泵機構47來供給洗滌劑,在使供給電動機65反轉時僅驅動設置于柔順劑盒33的泵機構47來供給柔順劑,因此僅用一個供給電動機65就能夠選擇洗滌劑和柔順劑這2種來供給,結構簡單,能夠實現低價格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

另外,正轉和反轉是為了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方便性的表達,并不限定于這樣的表達。

<剩余量檢測>

圖13和圖1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的剩余量檢測機構79的結構的一例的概略圖。

與洗滌劑盒32的一面相對地設置例如led等發光元件80,相對于洗滌劑盒32在發光元件80的對面側且與發光元件80同軸地設置有受光元件81。受光元件81是例如光電管、光電二極管等將光的強弱轉換為電信號的元件。

盒32、33由透明樹脂成形,因此在沒有放入洗滌處理液時,來自發光元件80的光透過盒32、33到達受光元件81,于是在受光元件81產生電信號。另一方面,在盒32、33中投入了洗滌處理液時被遮光,于是在受光元件81不產生電信號。通過將發光元件80和受光元件81的對配置在從盒32、33的底面起的規定的高度,能夠檢測盒32、33內的洗滌處理液的液面的高度。

圖14中圖示了將發光元件80和受光元件81的對設置在從盒32、33的底面46起接近底面46的高度h1和比h1靠上方的高度h2的2處的結構。

在洗滌處理液在盒內充足、且液面高度位于比h2高的位置h2時,第一受光元件81和第二受光元件81都被遮光,因此可知液面高度大于h2。

當洗滌處理液的液面高度為h1與h2之間的h1時,設置于高度h1的位置的第一受光元件81被遮光,設置于高度h2的位置的第二受光元件81受光而產生電信號,因此可知液面高度h1位于h1與h2之間。

在洗滌處理液的液面高度低于高度h1時,第一受光元件81和第二受光元件81都接收來自發光元件80的光而產生電信號,因此可知液面高度為底面附近且洗滌處理液的剩余量幾乎沒有。

當洗滌處理液的液面高度為h1時第一受光元件81被遮光,第二受光元件81受光而產生電信號。在此,在洗滌處理液為半透明時,第一受光元件81沒有被完全遮光但是光量降低,因此產生的電信號減小。于是,只要測量與第二受光元件81產生的電信號之差,僅通過測定單一的受光元件的信號的增減就能夠可靠地判定液面位于第一受光元件81與第二受光元件81之間。

在此,如果設定h1和h2的高度使得在洗滌處理液的液面高度為h1時,洗滌處理液的剩余量為例如洗滌2-3次的量,且設置有此時通知洗滌處理液的剩余量剩下較少的情況的通知機構,則能夠將補充洗滌處理液的時機通知給用戶,因此不會在用戶沒有注意到的時候洗滌劑就用完,能夠實現具有可靠性高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洗衣機。

<盒拆卸性>

根據本實施方式、在盒32、33沒有設置用于將例如用于驅動供給電動機65的配線等對主體拆裝的配線連接部。

即,采用用于從供給電動機65驅動齒輪泵51的驅動力,經由作為驅動力通斷機構的耦聯部61從設置于洗衣機主體側的驅動機構62驅動泵機構47的結構。而且,用于檢測盒32、33內的洗滌處理液的剩余量的檢測機構即發光元件80和受光元件81,設置在洗衣機主體4側。因此,在用戶為了供給洗滌處理液而拆下盒32、33時,如圖1所示,只要開放內置有驅動機構62的盒蓋體31,耦聯部61就會從耦聯部承接部64分離,因此只要握持盒把手44a向上方抽出,就能夠將盒32、33與泵機構47一起容易地拆下。

<防止洗滌劑滴落>

在此,采用的是盒32、33和泵機構47一體化卸下的結構,因此從洗衣機主體取出盒32、33時,洗滌處理液不會滴落,因此優選。在采用盒32、33和泵機構47分體而僅取出盒32、33或僅取出泵機構47的結構時,需要在泵機構47的吸入口48部將泵機構47和盒32、33分離,在盒32、33或泵機構47卸下時洗滌劑可能會滴落。

<盒清理性>

本實施方式的盒32、33以上部的盒蓋部44和下部的盒主體45彼此可拆裝的方式一分為二,各自不具有配線或電部件,因此能夠自如地對盒32、33的外側、或盒蓋部44、盒主體45的內部進行水洗,于是能夠保持盒32、33內部的清潔。

另外即使在替換為不同的洗滌處理液時,也能夠在洗掉殘留的原洗滌處理液后加入新的別的洗滌處理液,因此不會發生不同的洗滌處理液混合而固化、清洗能力降低的問題。

<泵清理性>

根據本實施方式,因為具有能夠從驅動機構62連結和分離泵機構47的驅動力連結機構29,所以盒和泵機構47能夠可拆裝地卸下,且能夠成為在盒和泵機構47不具有用于供給驅動泵機構47的電力的配線、還不具有與檢測洗滌劑、柔順劑的剩余量的檢測機構連接的配線的結構,因此卸下容易且盒內部和泵內部也能夠清洗,能夠提供清掃性和可靠性提高的洗衣機。

另外,通過在將泵機構47的吸入口48浸于水中的狀態下用手使耦聯部61旋轉,齒輪泵51旋轉將水從吸入口經由齒輪泵51、供給管54從排出口56排出,由此也能夠稀釋殘留于泵內部的洗滌劑將其洗掉。

根據本實施方式,盒32、33水洗容易,即使泵機構47的內部也容易水洗,因此洗滌劑不會殘留在泵機構47的內部而固化,也不會發生在泵機構47的內部,以前使用的洗滌處理液和新的洗滌處理液混合的情況,因此能夠提供具有可靠性高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洗衣機。

而且,如果泵機構47的殼體用透明樹脂成形,則能夠目視確認洗滌劑、柔順劑是否殘留在泵內、清掃是否完成,因此優選。

<兼顧手動供給>

根據本實施方式,如前面說明的那樣,洗滌劑投入口25例如包括:粉末洗滌劑投入部25a、液體洗滌劑投入部25b和柔順劑投入部25c,能夠分別投入1次的量的粉末洗滌劑、柔順劑、或液體洗滌劑,經由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投入到水桶17內部。而且是也能夠從洗滌劑盒32經由第二供水管40、第一供水管9將洗滌劑自動投入到水桶17內部的結構。

即,能夠根據用戶的喜好自如地區分使用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進行洗滌的情況、或者用投入到液體洗滌劑投入部25b的別的洗滌劑進行洗滌的情況進行使用,因此能夠提供具有易用性好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洗衣機。

另外,同樣,能夠自如地區分使用柔順劑盒33內的柔順劑的情況、或者使用投入到柔順劑投入部25c的別的柔順劑的情況進行使用,因此能夠提供具有易用性好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洗衣機。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將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與洗滌劑投入口25單獨地配置的結構,因此盒、泵的清掃性能、向盒補充洗滌處理液的補充性能提高,并且在用投入到洗滌劑投入口25的洗滌處理液進行洗滌的期間,也能夠抽出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盒等,易用性提高。

<控制框圖>

圖15是洗衣機的控制裝置138的框圖。150是微機,與連接于未圖示的各開關的操作按鈕輸入電路151、水位傳感器134、洗滌劑剩余量檢測機構79a、柔順劑剩余量檢測機構79b連接,接受使用者的按鈕操作和洗滌工序中的各種信息信號。來自微機150的輸出,與驅動電路154連接,與供水電磁閥116、排水閥8、電動機36、供給電動機65等連接,控制它們的開閉和旋轉、通電。另外,與用于告知使用者洗衣機的動作狀態的例如7段發光二極管那樣的顯示器114、發光二極管156、蜂鳴器157連接。

上述微機150當按壓電源開關139而接通電源時啟動,執行圖16所示的洗滌的基本控制處理程序。

<控制處理程序>

步驟s101

進行洗滌干燥機的狀態確認和初始設定。

步驟s102

將操作面板106的顯示器114點亮,按照來自未圖示的操作按鈕開關的指示輸入,設定是否自動投入洗滌劑和柔順劑。在設定了自動投入時用以下的洗滌工序自動投入洗滌劑和柔順劑。另一方面,在沒有設定自動投入時,使用者手動將洗滌劑和柔順劑投入到洗滌劑投入口25,洗滌劑和柔順劑的供給電動機65不驅動。

步驟s103

監視來自操作面板106的未圖示的啟動開關的指示輸入以使處理分支。

步驟s104

根據是否設定了洗滌劑自動投入使處理分支。

步驟s105

在設定了洗滌劑自動投入時,基于洗滌劑剩余量檢測機構79a的輸出確認洗滌劑的剩余量,使處理分支。

步驟s106

在設定了洗滌劑自動投入時,基于柔順劑剩余量檢測機構79b的輸出確認柔順劑的剩余量,使處理分支。

步驟s107

使滾筒20旋轉,根據此時驅動電動機8所需的電流值測定在電動機8中產生的旋轉驅動轉矩,從而判定投入到滾筒20的衣物量。

步驟s108

基于衣物量的判定,設定洗滌劑和柔順劑的供給量。

步驟s109

根據是否設定了洗滌劑自動投入使處理分支。

步驟s110

使供給電動機65在正轉方向上驅動規定時間將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對投入區域39內供給規定的量。在沒有設定洗滌劑自動投入時,不執行該步驟。

步驟s111

打開供水電磁閥116進行供水,使供給到洗滌劑投入口25或投入區域39內的洗滌劑溶解,將其經由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供給到水桶17的內部。

步驟s112

執行洗滌工序,結束后打開排水閥8排出洗滌水之后,使滾筒20高速旋轉進行離心脫水。

步驟s113

打開供水電磁閥116進行供水,對水桶17的內部供給漂洗水。

步驟s114

執行漂洗工序,結束后打開排水閥8排出漂洗水之后,使滾筒20高速旋轉進行離心脫水。

步驟s115

根據是否設定了柔順劑自動投入使處理分支。

步驟s116

使供給電動機65在反轉方向上驅動規定時間將柔順劑盒33內的柔順劑對投入區域39內供給規定的量。在沒有設定柔順劑自動投入時,不執行該步驟。

步驟s117

打開供水電磁閥116進行供水,使供給到柔順劑投入部25c或投入區域39內的柔順劑溶解,將其經由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供給到水桶17的內部。

步驟s118

執行最終漂洗工序,結束后打開排水閥8排出漂洗水。

步驟s119

使滾筒20高速旋轉進行最終脫水。

步驟s120

一系列的洗滌工序結束。

[第二實施方式]

用圖17對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洗滌劑盒32和泵機構47的結構的側視圖。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泵機構47不是設置在洗滌劑盒32的內部,而是與洗滌劑盒32的側面相鄰地設置,在洗滌劑盒32的底面的最下端附近連接吸入口48,該吸入口48設置于從泵機構47向下方延伸的吸入管50的下端。

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設置于齒輪泵51的上端的耦聯部61與耦聯部61結合而由驅動機構62驅動旋轉時,齒輪泵51旋轉,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從吸入口48被吸入,通過吸入管50,經由齒輪泵51、供給管54從排出口56排出。被排出的洗滌劑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被供給到水桶17內,進行洗滌工序。

[第三實施方式]

用圖18~圖21對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8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俯視圖,圖19是e-e截面圖。圖20是表示泵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21是f-f截面圖。

<基本配置>

第三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盒32、33左右排列地設置于洗滌劑投入口25的后部,在洗滌劑盒32與洗滌劑投入口25之間和柔順劑盒33與洗滌劑投入口25之間設置有泵,從盒32、33向洗滌劑投入口25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

第三實施方式中,如果例如洗滌劑投入口25從用戶看的左側起依次配置粉末洗滌劑投入部25a、液體洗滌劑投入部25b、柔順劑投入部25c,則當在左側的液體洗滌劑投入部25b的后部配置洗滌劑盒32,在右側的柔順劑投入部25c的后部配置柔順劑盒33,則洗滌劑盒32與液體洗滌劑投入部25b彼此接近地配置,柔順劑盒33與柔順劑投入部25c彼此接近地配置,因此能夠使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形成為小型結構,于是優選。

第三實施方式中,作為泵設置有螺旋泵82,螺旋泵82下端的吸入口48固定于盒32、33。盒32、33的底面為向螺旋泵82的吸入口48下降的傾斜面,洗滌劑向吸入口48流入。

盒32、33和螺旋泵82的上表面成為繞支點90可轉動地被支承的盒蓋體31,盒蓋體31的內部設置有包含電動機和減速機構的驅動機構,而驅動機構的結構可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為同樣的結構,省略詳細說明。

<螺旋泵結構>

根據圖20~圖21對螺旋泵82的結構進行說明。陽齒輪83與泵驅動軸60一起可旋轉地被軸支承,成為沿旋轉軸使長圓形的截面扭轉的形狀,是齒數為2的齒輪。陰齒輪84的齒數為3,繞泵從動軸91可旋轉地被軸支承,為了與陽齒輪83嚙合而旋轉,采用與陽齒輪83的長圓部對應的凹部和與陽齒輪83的直線部對應的凸部交替地形成的截面形狀,在與陽齒輪83相反的方向上以相同角度扭轉。以包含彼此嚙合的陽齒輪83和陰齒輪84的方式,設置有大致眼鏡形截面的殼體85。殼體85的上下兩端被密封,下側的一端的后側成為開口的吸入口48,與盒32、33連接。殼體85的上端的前側開口并與排出口56連接。從排出口56排出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以被供給到洗滌劑投入口25的方式配置。

陽齒輪83與泵驅動軸60一起可旋轉地設置,在泵驅動軸60的上端設置有耦聯部61。成為當耦聯部61旋轉時,經由泵驅動軸60,陽齒輪83和陰齒輪84旋轉的結構。當關閉盒蓋體31時,來自驅動機構62的旋轉驅動力被傳遞到耦聯部61。

當陽齒輪83和陰齒輪84在圖20~圖21的箭頭方向上旋轉時,作為在彼此向相反方向扭轉的陽齒輪83的齒與陰齒輪84的齒之間形成的間隙的輸送空間86從下方向上方移動,由此殼體85內部的洗滌劑從下方的吸入口48被吸入且被向上方輸送而從排出口56排出。

在打開盒蓋體31時,打開開口部能夠將盒32、33與各自的螺旋泵82一起從上方卸下,用戶能夠從補充口88補充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或者清洗盒32、33。

<可確認供給量>

第三實施方式中,通過使驅動機構動作能夠從盒32、33將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供給到洗滌劑投入口25。第三實施方式中,由螺旋泵82供給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被供給到洗滌劑投入口25,因此只要在供給動作完成后打開洗滌劑投入口25的蓋子就能夠由用戶目視確認被供給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量,于是優選。

第三實施方式中,螺旋泵82采用的是與盒32、33的外側接近設置的方式,但也可以為將螺旋泵82設置在盒32、33的內部的結構。

投入到洗滌劑投入口25的粉末洗滌劑、液體洗滌劑、柔順劑,通過未圖示的供水路徑被供水,經由虹吸管89、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被供給到水桶17內。

[第四實施方式]

<前方抽出>

用圖22對第四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22(a)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結構的截面圖,是與第三實施方式的圖19同樣的截面圖。

第四實施方式中,在洗滌劑投入口25的后部配置有盒32、33,在盒32、33的后部的下面側部設置有齒輪泵51,從齒輪泵51向上方設置有供給管54,供給管54的上端向側方、即紙面的里側突出,其前端成為排出口56。齒輪泵51的更后部的部位成為設置于洗衣機主體4的內置有供給電動機65、減速機構66的驅動機構62,設置于驅動力連結機構29且構成為彼此可分離的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繞在前后方向上水平設置的旋轉軸嚙合旋轉,從驅動機構62將旋轉驅動力傳遞到齒輪泵51。

對供給電動機65通電而旋轉驅動齒輪泵51時,將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從盒32、33送出,從設置于齒輪泵51的上方的排出口56排出,能夠將其通過第二洗滌劑供給管41經由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供給到水桶17內。

投入到洗滌劑投入口25的粉末洗滌劑、液體洗滌劑、柔順劑,通過未圖示的供水路徑被供水,經由虹吸管89、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被供給到水桶17內。

第四實施方式中,洗滌劑投入口25、盒32、33和泵機構47能夠作為一體向前方抽出,圖22(b)圖示了將洗滌劑投入口25和盒32、33向前方抽出的中途狀態。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是彼此離開的狀態。在將洗滌劑投入口25和盒32、33、泵機構47抽出的狀態下打開設置于盒32、33的可開閉的補充口88,能夠將洗滌劑或柔順劑補充到盒內。

由于驅動機構62和泵機構47被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分離,所以不需要在泵機構47設置用于驅動供給電動機65的配線,能夠拆下盒32、33進行水洗,因此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第五實施方式]

用圖23對第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23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的結構的b-b截面圖,是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圖7同樣的截面圖,簡略圖示了洗滌劑盒收納區域37或者柔順劑盒收納區域38。

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驅動機構62不是設置于盒蓋體31,而是設置于洗滌劑盒收納區域37或者柔順劑盒收納區域38的下側,隔著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的底面設置于內側的齒輪泵51和設置于外側的耦聯部61,例如通過o型圈等密封部件92防止泄漏并且可旋轉地連接。耦聯部61與設置于驅動機構62的耦聯部承接部64可結合/脫離,在彼此嚙合時能夠傳遞驅動轉矩。

第五實施方式中,當供給電動機65旋轉時,耦聯部承接部64通過減速機構66減速旋轉,將驅動轉矩傳遞到耦聯部61,使配置于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的內側的齒輪泵51旋轉,由此將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內部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如箭頭所示經由供給管54從排出口56排出。

[第六實施方式]

用圖24對第六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24是表示第六實施方式的結構的b-b截面圖,是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圖7同樣的截面圖,簡略圖示了洗滌劑盒收納區域37或者柔順劑盒收納區域38。

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驅動機構62不是設置于盒蓋體31,而是設置于洗滌劑盒收納區域37或者柔順劑盒收納區域38的側面,隔著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的側面設置于內側的齒輪泵51和設置于外側的耦聯部61,例如通過o型圈等密封部件92防止泄漏并且可旋轉地連接。耦聯部61與設置于驅動機構62的耦聯部承接部64可結合/脫離,在彼此嚙合時能夠傳遞驅動轉矩。

第六實施方式中,當供給電動機65旋轉時,耦聯部承接部64通過減速機構66減速旋轉,將驅動轉矩傳遞到耦聯部61,使配置于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的內側的齒輪泵51旋轉,由此將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內部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如箭頭所示經由供給管54從排出口56排出。

在拆下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時,將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向右方錯開,直至耦聯部承接部64與耦聯部61的嚙合脫開,之后向上方移動,由此能夠從洗衣機主體拆下。在安裝時進行與之相反的動作。

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第六實施方式中,通過使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結合/脫離,能夠拆下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同時能夠傳遞齒輪泵51的驅動轉矩,但是并不限定于該結構。

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7中,將耦聯部61和耦聯部承接部64一體化,將第一泵驅動齒輪75或者第二泵驅動齒輪76設置于泵機構47。擺動齒輪73設置于盒蓋體31,且配置在與盒蓋體31的開閉連動而能夠使第一泵驅動齒輪75、第二泵驅動齒輪76和擺動齒輪73嚙合或脫離的位置。

當開放盒蓋體31時齒輪的嚙合脫開,能夠取出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如果在安裝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之后將盒蓋體31關閉,則齒輪彼此嚙合而能夠傳遞驅動轉矩。

<效果>

<洗滌處理液自動供給>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能夠將充填于各自的盒的洗滌劑和柔順劑在洗滌工序或者漂洗工序中的規定的時刻自動地供給適當的供給量。如果還包括衣物量測定機構,進行控制以供給與測定出的衣物量相應的供給量,則洗滌劑或柔順劑既不會過多也不會不足,因此能夠提供洗滌劑或柔順劑沒有浪費的洗衣機。

<正轉反轉切換動作>

通過將供給電動機65按正轉和反轉來切換旋轉方向,正轉時驅動設置于洗滌劑盒32的齒輪泵供給洗滌劑,反轉時驅動設置于柔順劑盒33的齒輪泵供給柔順劑,因此僅用1個電動機就能夠選擇驅動2個齒輪泵,從而能夠廉價地構成驅動系統。

<剩余量檢測>

因為包括剩余量檢測機構,所以能夠檢測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盒內的剩余量,在剩余量少于規定量時通知用戶,因此防止洗滌劑或柔順劑不足,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蓋體尺寸和盒拆裝>

在蓋體內置有包括電動機和減速齒輪的驅動機構,在關閉蓋體時將驅動機構和設置于泵部的驅動力連結機構29連接而將電動機的驅動力傳遞到齒輪泵51,在打開蓋體時驅動力連結機構29的耦聯部承接部64和耦聯部61分離。開放盒蓋體31時的開口尺寸,如果比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俯視時的尺寸大,則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拆下和安裝容易進行。

<耦聯部可靠性>

驅動力連結機構29設置在設置于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的盒蓋體31的下表面與盒32、33的上表面之間。即,即使在盒32、33內補充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到裝滿,驅動力連結機構29的高度也比液面高。因此,即使在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從盒32、33漏出的情況下,液面也不會到達驅動力連結機構29或者設置于盒蓋體31的驅動機構62,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不會侵入驅動機構62。

而且,驅動力連結機構29中的進行旋轉驅動的耦聯部承接部64設置于盒蓋體31的下表面,因此開放盒蓋體31時在比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在大致鉛垂的面開口。

當用戶為了對盒32、33補充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而使盒32、33出入時,即使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滴落,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也滴落到洗衣機主體4的上表面、或者盒收納容器34的內部。因為沒有在盒收納容器34的內部設置例如耦聯部承接部64那樣的旋轉驅動部,所以不會有滴落的洗滌劑侵入旋轉驅動部內而妨礙泵的驅動的問題,因此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盒無配線>

用于驅動泵機構47的連到供給電動機65的配線,從洗衣機主體4配置到盒蓋體31的內部,在盒32、33沒有連到供給電動機65的配線。而且盒32、33的剩余量檢測機構79也配置在盒的外側,剩余量檢測機構79的配線也配置在洗衣機主體4內。

由此,因為在盒32、33沒有配置電部件,所以在拆裝盒32、33時不需要拆裝像所謂的連接器那樣具有電接點的配線連接機構,于是不會發生因洗滌劑附著于電接點等而導致接觸不良的情況,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盒清理性>

盒32、33容易拆下,且不具有配線或電接點,因此能夠將盒32、33整體浸于水中。因此,容易對殘留于盒32、33內部的洗滌劑、柔順劑進行水洗除去,能夠將盒保持清潔。另外在補充新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不用擔心與附著于盒32、33內部的原有的洗滌劑、柔順劑混合而導致清洗性能變差,因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泵清理性>

因為具有泵機構47能夠從驅動機構62連結和分離的驅動力連結機構29,所以盒和泵機構47能夠可拆裝地卸下,且能夠成為在盒和泵機構47不具有用于供給驅動泵機構47的電力的配線,而且也不具有與檢測洗滌劑、柔順劑的剩余量的檢測機構連接的配線的結構,于是拆下容易且盒內部和泵內部也能夠清洗,能夠提供清理性和可靠性提高的洗衣機。

泵機構47能夠從盒主體45拆下,因此如果將泵機構47的吸入口浸于水中,用手使耦聯部61旋轉,則水被從吸入口48吸入而通過齒輪泵51的內部被從排出口56排出,于是能夠用水清洗泵機構47的內部。因此,能夠防止原有的洗滌劑、柔順劑劣化而導致泵堵塞,也不用擔心在補充新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與附著于泵機構47內部的舊的洗滌劑、柔順劑混合而導致清洗性能劣化,于是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而且,如果泵機構47的殼體用透明樹脂成形,則能夠目視確認洗滌劑、柔順劑是否殘留在泵內、清理是否完成,于是優選。

<齒輪泵高度>

如果齒輪泵51的配置高度配置在比對滌劑盒32、33補充了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的液面高度低的位置,則在補充了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齒輪泵51成為浸于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狀態,即成為所謂“引水”的狀態。即,不需要利用空氣的負壓將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吸引至齒輪泵51的高度,因此能夠可靠地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兼顧手動供給>

能夠根據用戶的喜好自如地區分使用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進行洗滌的情況、或用投入到洗滌劑投入口25的別的洗滌劑進行洗滌的情況進行使用,因此能夠提供具有易用性好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洗衣機。

<過濾部結構>

在泵機構47的吸入口48的周圍設置有過濾部58,該過濾部58設置有縫隙59,因此具有能夠防止吸入異物而導致齒輪泵51堵塞,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效果。

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了對應于1個電動機的正轉反轉來旋轉驅動2個泵的結構,但也可以按各個盒分別設置電動機和減速機構,有選擇地驅動不同的電動機來選擇洗滌劑和柔順劑進行供給。

本實施方式中泵為齒輪泵,但并不限定于齒輪泵,也可以為活塞泵、隔膜泵、葉片泵等其他方式的泵。

另外,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結構中,輸送泵為在內部設置有直流電動機和齒輪泵并浸于液體內的結構,因此輸送泵的小型化存在極限。在為了使齒輪泵的旋轉速度合適而在從直流電動機至齒輪泵之間設置有減速齒輪的情況下,減速齒輪也必須設置在輸送泵的內部。輸送泵設置在洗滌劑盒內,因此尺寸存在制約,電動機的大小和減速齒輪的減速比存在極限。另一方面,在以上的實施例中,由于包括能夠使從驅動機構62傳遞到泵機構47的旋轉驅動力連結和分離的驅動力連結機構29,因此能夠消除上述的問題點。

另外,上述實施例以滾筒式洗衣機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夠應用于縱型(波輪)洗衣機。

[第七實施方式]

用圖25~圖37對第七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25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立體圖。圖26是主視圖,假想將前面罩18拆下而圖示了內部結構的一部分。圖27表示俯視圖,圖28表示圖27的g-g截面圖,為了便于說明,假想將作為接水桶的圓筒狀的水桶17和滾筒20的一部分截斷進行圖示。

圖29是從j方向看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立體圖,圖30是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a)俯視圖和(b)后視圖。

圖31是從p方向看洗滌劑盒32的立體圖,圖32是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k-k截面圖,圖33是表示設置于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的泵機構47的結構的立體圖,圖34是m-m截面圖。圖35是圖34的n-n部分截面圖。

圖36是表示齒輪泵51的供給量相對于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粘度的特性的圖,圖36(a)是表示驅動機構62的減速比大的情況下、圖36(b)是表示減速比為中等且適當的情況下、圖36(c)是表示減速比小的情況下、供給量變化的趨勢的概略說明圖。

圖37是表示驅動機構62的減速比和粘度的不同導致的“供給量偏差”的趨勢的概略說明圖。

第七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不是彼此前后排列設置而是彼此左右排列設置,而且將洗滌劑盒32配置在柔順劑盒33的左方且與洗衣機主體4的左側面接近地配置,洗滌劑盒32的容量大于柔順劑盒33的容量。而且,利用泵從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汲取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投入區域39配置在盒收納容器34的后面側,配置在盒收納容器34與包括供水栓7和供水電磁閥12的供水機構93之間。

因此,投入區域39與供水機構93接近地配置,由此具有從供水機構93對投入區域39供水的第二供水管40可以形成得較短的優點。

而且,設置有第三洗滌劑供給管118,其一端與盒收納容器34的底面的開口連接,另一端與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連接。在盒收納容器34的內部溢出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經由第三洗滌劑供給管118、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被投入到水桶17內部。

在左側外框2和右側外框2的上表面設置有固定左右兩端且將左右的外框2彼此連結的例如由鐵板構成的固定架94,在固定架94的后面側用安裝螺釘116固定著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盒收納容器34的前側邊,在固定架94的前面側用未圖示的螺釘等固定著洗滌劑投入口25的后側邊。

沿著盒收納容器34的右側側面配置有將供水電磁閥12和洗滌劑投入口25連接的第一供水管9。形成有從盒收納容器34的右側側面凸出的1個或多個盒側面引導部95,多個盒側面引導部95隔開比第一供水管9的直徑稍小的間隔地上下配置而在其中壓入第一供水管9時,能夠利用盒側面引導部95固定第一供水管9。

而且如圖30所示,第一供水管9沿盒收納容器34的前邊從右方向左方配置,與洗滌劑投入口25連接。

像這樣將盒收納容器34和洗滌劑投入口25都固定于共用的固定架94,因此不需要分別設置單獨的固定部件,而且彼此的配置尺寸關系不會因運轉時或運輸中的振動或沖擊而移動、或者發生位置偏移,因此第一供水管9的固定可靠,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而且,第七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第一實施方式中供給電動機65僅為1個,在使供給電動機65正轉時經由擺動齒輪73將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供給到投入區域39內,在使供給電動機65反轉時經由擺動齒輪73將柔順劑盒33內的柔順劑供給到投入區域39內,而第七實施方式中如圖29所示,與分別設置于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泵機構47對應地設置有分別獨立的洗滌劑供給電動機65a、柔順劑供給電動機65b。

在洗滌劑供給電動機65a和柔順劑供給電動機65b的軸上分別設置有蝸桿67,在耦聯部承接部64設置有蝸輪70并與蝸桿67嚙合,當使洗滌劑供給電動機65a和柔順劑供給電動機65b旋轉時蝸輪70一邊減速一邊旋轉,旋轉驅動耦聯部承接部64。蝸桿67和蝸輪70構成本實施方式的減速機構66。

當使洗滌劑供給電動機65a在正轉方向上驅動時,驅動洗滌劑盒32內的泵機構47,將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對投入區域39內供給規定量,使柔順劑供給電動機65b在正轉方向上驅動時,驅動柔順劑盒33內的泵機構47,將柔順劑盒33內的洗滌劑對投入區域39內供給規定量。

在此,存在如下課題:在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供給停止之后,有時殘留于泵機構47內部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量不同,因此會由于該不同導致供給量產生誤差。

而且,在補充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或者為了清掃而拆下盒32、33時,與盒蓋體31一起將驅動機構62向后方開放,因此傳遞驅動力到泵機構47的耦聯部承接部64在開放的驅動機構62的前表面露出。這存在如下課題:當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濺到耦聯部承接部64時,會從耦聯部承接部64的外周的間隙侵入或附著于驅動機構62的內部而阻礙驅動力的傳遞。

使用圖31和圖32、并適當使用圖25~圖30,對洗滌劑盒32和柔順劑盒33的結構的一例進行說明。

與圖6~圖7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泵殼體49與盒蓋部44是一體的且在接近盒底面46的方向上延伸,與盒主體45的開放的上表面嵌合,構成上面的罩。在盒蓋部44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設置有作為抓手狀的凸部的盒開蓋把手96,在將盒蓋部44從盒主體45拆下時手指能夠勾在其上,因此能夠容易地將盒蓋部44拆下。

盒把手44a繞設置于盒主體45的把手支點97可轉動地被軸支承,在被收納于盒收納容器34時盒把手44a位于與盒蓋部44的上表面為大致相同的高度且大致水平的收納位置,能夠使盒把手44a繞把手支點97轉動而位于以圖31的虛線所圖示那樣的大致垂直的盒拆裝位置。在盒把手44a位于收納位置時能夠抑制包含盒把手44a的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的全高,因此是適合小型化的結構。在使盒把手44a處于盒拆裝位置時,通過握持盒把手44a向上方提起能夠將洗滌劑盒32或者柔順劑盒33從盒收納容器34拆下,能夠容易地拆裝。

因為將把手支點97設置于盒主體45,所以在握持并提起盒把手44a時盒主體45不會落下或者傾倒,能夠穩定地拆下。

在盒蓋部44還設置有繞供給蓋支軸98可轉動地被軸支承的可開閉的供給蓋99,能夠從開放供給蓋99時產生的開口將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供給到盒32、33內。在盒32、33內的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剩余量減少時,不拆下盒32、33僅開放供給蓋99,就能夠補充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蛘咭材軌蛟趯⒑?2、33從盒收納容器34拆下的狀態下開放供給蓋99來補充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

在盒蓋部44和供給蓋99的離供給蓋支軸98最遠的面設置有為凹部的掛指部100,使開放供給蓋99變得容易。

在盒32、33內的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用完后,優選通過定期地拆下盒32、33對盒內部進行水洗,用水洗掉殘留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防止附著等。而且,優選將殘留于齒輪泵51和供給管54的內部的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排出,對齒輪泵51和供給管54的內部也進行水洗。

在拆下盒32、33之后,對盒32、33內放入水、或者進而將盒蓋部44從盒主體45拆下后將泵機構47下端的吸入口48浸于水中,用手使耦聯部61旋轉時齒輪泵51旋轉,因此齒輪泵將水吸入并經由供給管54從排出口56排出。通過持續該動作能夠對齒輪泵51和供給管54的內部通水,但是用手的話只能使耦聯部61低速旋轉,因此水洗耗費時間,水的流速也為低速因此水洗的能力有限。

本實施方式中,在耦聯部61的下方設置有例如齒數為10~12程度的小齒輪101,繞快進齒輪中心103可旋轉地設置有與小齒輪101嚙合的快進齒輪102。如果快進齒輪102的齒數例如為30~36,則能夠使耦聯部61以快進齒輪102的3倍的旋轉速度旋轉。通過在快進齒輪102在上表面設置能夠勾掛手指尖那樣的例如凹部、突起,利用手指尖的動作能夠經由快進齒輪102高速地使耦聯部61旋轉,因此能夠在齒輪泵51和供給管54內部流通充足的水量,與旋轉速度成比例地流速也變大,于是水洗時間變短,并且防止齒輪泵51、供給管54的堵塞,能夠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機。

根據圖33~圖35對齒輪泵51的結構進行說明。圖33表示泵機構47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泵殼體49的形狀不是圓柱形狀而是四角柱形狀,不具有吸入管50,齒輪泵51與盒底面46接近地配置。

用圖36和圖37對供給粘度不同的洗滌劑、柔順劑時的、供給電動機65a、65b、減速機構66、齒輪泵51的供給特性進行說明。

一般來說,柔順劑的粘度比粘度為約1mpa·s程度的水高,多使用例如20℃左右的室溫下的粘度為20~100mpa·s程度的柔順劑。液體洗滌劑在室溫下為約100~300pa·s程度,進而在接近冰點的低溫下的粘度為1000~1200mpa·s,從低粘度的柔順劑至高粘度的液體洗滌劑的粘度的不同高達約60倍。

在自動供給粘度不同的液體洗滌劑、柔順劑時,作為供給量的目標值的目標供給量按液體洗滌劑、柔順劑的產品、或者衣物的污濁度等而不同。例如具有標準的洗滌工序的液體洗滌劑的目標供給量在濃縮型洗滌劑和非濃縮型洗滌劑之間存在很大不同,分別根據制造業者和產品的不同也有所不同。柔順劑的目標供給量在每種產品也是不同的。

在此,直至供給目標供給量所耗費的供給時間盡管不需要在柔順劑和液體洗滌劑間相同,但是另一方面,希望對目標供給量高精度地進行供給,因此在使施加于供給電動機65a、65b的電壓為一定的條件下,優選與粘度的大小無關地使從齒輪泵51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一定。如果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一定,則通過控制齒輪泵51的驅動時間,能夠對目標供給量高精度地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

但是,因為與要輸送的液體的粘度的大小相應地齒輪泵51的特性發生變化,所以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并不一定,會與粘度的大小相應地發生變動。

在此,在從粘度最小的柔順劑至粘度最大的液體洗滌劑的粘度范圍中,將每單位時間的最大供給量與最小供給量之差稱為“供給量偏差”。

因為無法預先確定柔順劑或者液體洗滌劑的粘度,所以泵的優選特性是在低粘度至高粘度的范圍中“供給量偏差”較小。對具有這樣的供給精度的齒輪泵51和驅動齒輪泵51的減速機構66的優選條件進行說明。

如前面說明的那樣,供給電動機65a、65b為例如驅動電壓為12v左右的直流有刷電動機,利用減速機構66減速后使齒輪泵51旋轉。供給電動機65a、65b為像所謂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那樣,可以為能夠進行速度控制的電動機,但它們與直流有刷電動機相比價格高。對一般的直流有刷電動機的旋轉速度和輸出轉矩的關系進行說明,在施加一定的驅動電壓的狀態下具有旋轉速度與輸出轉矩相應地變化的特性。即,最高旋轉速度在輸出轉矩為零的空轉時獲得,輸出轉矩增加時速度降低,在旋轉速度為零而停止的時刻成為最大的輸出轉矩。即,具有與負荷轉矩的增加相應地旋轉速度線性減小的特性。

用具有這樣的特性的直流有刷電動機旋轉驅動齒輪泵51而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如果齒輪泵51的負荷轉矩為一定,則供給電動機65a、65b以與負荷轉矩相應的一定的旋轉速度旋轉。但是,在要被供給的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粘度不同的情況下粘性阻力等不同,因此供給電動機65a、65b的旋轉速度發生變化。

用圖34~圖37對齒輪泵51的供給特性進行說明。

如圖34和圖35所示,當使齒輪泵51在箭頭方向旋轉時,被關入齒輪泵51的驅動齒輪51a和從動齒輪51b的齒與齒輪泵壁55之間的間隙中的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與驅動齒輪51a和從動齒輪51b一起旋轉,從吸入口48向供給管54以及排出口56輸送。吸入口48側成為低壓而從盒32、33吸入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供給管54側成為高壓而向排出口56輸送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

在此,在驅動齒輪51a與從動齒輪51b的齒輪嚙合部52中,通過在驅動齒輪51a或者從動齒輪51b的側面與相對的壁面之間產生的側面間隙δ,從高壓的供給管54側向低壓的吸入口48側產生虛線箭頭所示方向的流動。該流動相對于從吸入側向排出側輸送的液體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流動為逆流(以下有時稱為“側面泄漏”),該逆流的多少影響“供給量偏差”。液體越容易通過側面間隙δ則側面泄漏越大,因此具有粘度越低則側面泄漏越大的趨勢。

當然,逆流越少則“供給量偏差”越減小,因此優選盡可能使側面間隙δ變小,但是這會成為使用高精度的部件的高價的結構。

另一方面,如果用樹脂制作齒輪泵51、泵殼體49等構成部件,則例如側面間隙δ需要為0.1mm程度的間隙。通過該間隙的側面泄漏,具有液體的粘度越低則越大,粘度越高則越小的趨勢。如果側面泄漏大則結果是從排出口56排出的供給量減少,因此導致“供給量偏差”增加。

另外,對側面泄漏來說,側面間隙δ的影響大而齒輪泵51的旋轉速度的影響小,因此如果側面間隙δ相同,則越使齒輪泵51以高速旋轉而增加供給速度,則側面泄漏相對于供給量的比例越小,“供給量偏差”減小,反之越使齒輪泵51以低速旋轉而降低供給速度,則側面泄漏的影響越大,“供給量偏差”增加。

另一方面,在從吸入口48吸入以后,通過供給管54從排出口56排出的液體的輸送路徑中產生粘性阻力。當然,粘性阻力具有液體的粘度越低則越小,粘度越高則越大的趨勢。如前面說明的那樣,使用直流有刷電動機作為供給電動機65a、65b時,具有與負載轉矩的增加相應地旋轉速度直線減小的特性,因此具有液體的粘度越低則齒輪泵51的旋轉速度越為高速,粘度越高則旋轉速度越降低的趨勢。如果旋轉速度降低則結果是從排出口56排出的液體量減少,由此導致“供給量偏差”增加。

像這樣,具有由側面間隙產生的作為逆流的側面泄漏當液體的粘度越低則越大,粘性阻力導致的旋轉速度的下降當液體的粘度越高則越大的這樣的彼此相反的趨勢。

用圖36的曲線圖進一步詳細說明粘度對“供給量偏差”的影響。圖36(a)~(c)是將粘度η對側面泄漏和旋轉速度變動的影響夸張表示的說明圖。

圖36(a)~(c)的橫軸為液體的粘度,作為一例表示左端為粘度η小的柔順劑、另一方的右端為粘度η最大的例如將液體洗滌劑冷卻至冰溫附近的情況。

縱軸表示供給量的比率,設沒有側面泄漏、且沒有粘性阻力導致的旋轉速度的下降的理想狀態為100%,表示從它起的供給量的減少比例。

圖36(a)~(c)中,各供給電動機65a、65b為具有相同的輸出特性的直流電動機,且側面間隙δ相同,使從供給電動機65a、65b至齒輪泵51的減速比彼此不同。圖中,虛線表示粘度導致的旋轉速度的變化趨勢,點劃線表示側面泄漏導致的供給量的下降趨勢。其中,圖36(a)~(c)中因為各個減速比不同所以齒輪泵51的旋轉速度分別不同,因此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彼此不同。

齒輪泵51的供給量是旋轉速度的下降特性和側面泄漏特性相乘算的結果,如實線所示,具有如下趨勢:對于左端側的低粘度液體來說,側面泄漏導致的供給量降低處于支配地位,對于右端側的高粘度液體來說,旋轉速度的下降導致的供給量降低處于支配地位,在中間的粘度具有供給量的極大值。因此,作為表示供給量精度的指標在從低粘度至高粘度的全粘度范圍中,以極大值作為最大值,以因側面泄漏或旋轉速度的下降而供給量成為最小的值為最小值,則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成為“供給量偏差”。當然“供給量偏差”越小則供給量精度越高。

圖36(a)為減速比大的情況,因為輸出轉矩大,所以對于高粘度的液體來說齒輪泵51的旋轉速度的下降少,但是因為旋轉速度為低速,所以相對于低粘度的液體的側面泄漏大。因為旋轉速度為低速,所以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最少?!肮┙o量偏差”在低粘度液體的供給量與中間粘度的極大值之間產生。該(a)的特性是不適合低粘度液體的供給、適合高粘度液體的供給的供給特性。

圖36(c)為反之減速比小的情況,因為輸出轉矩小,所以相對于高粘度的液體的齒輪泵51的旋轉速度的下降大,但是因為旋轉速度為高速,所以相對于低粘度的液體的側面泄漏小。因為旋轉速度為高速,所以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最多?!肮┙o量偏差”在高粘度液體的供給量與中間粘度的極大值之間產生。該(c)的特性是不適合高粘度液體的供給、適合低粘度液體的供給的供給特性。

圖36(b)是取(a)、(c)的中間的減速比的情況,相對于高粘度的液體的齒輪泵51旋轉速度的下降和相對于低粘度的液體的側面泄漏的影響為相同程度,高粘度液體的供給量和低粘度液體的供給量大致相等,“供給量偏差”在高粘度液體或者低粘度液體的供給量與中間粘度的極大值之間產生。

根據這樣的特性,能夠在從低粘度到高粘度的全范圍中使“供給量偏差”最小,因此能夠提高供給精度,是優選的。

圖37是表示橫軸為減速比,縱軸為“供給量偏差”的實測值的一例的說明圖。對于同一供給電動機65a、65b(小型直流電動機)通過4種不同的減速比的減速機構66驅動齒輪泵51,對從低粘度的柔順劑至冷卻到冰溫的液體洗滌劑的、粘度為從約20至約1200mpa·s的粘度范圍的“供給量偏差”按每個減速比進行采樣。

在減速比為20以下的低減速比的范圍中為低轉矩,對于高粘度的洗滌劑來說轉矩不足,因此如圖36(c)中說明的那樣,能看到旋轉速度的下降導致的“供給量偏差”增加。

在減速比為30以上的高減速比的范圍中為高轉矩但是旋轉速度為低速,對于低粘度的柔順劑來說速度不足,如圖36(a)中說明的那樣,能看到齒輪泵51的側面泄漏的增加導致的“供給量偏差”增加。

另一方面,在減速比為20~30的范圍中,側面泄漏和旋轉速度的變動互相抵消,“供給量偏差”為約10%左右大致保持一定,成為與粘度無關地能夠確保供給精度的供給電動機65a、65b和減速比的組合。因此,通過在這樣的范圍中組合供給電動機65a、65b和減速機構66的減速比,高粘度液體的供給量和低粘度液體的供給量大致相等,結果能夠使“供給量偏差”降低最多,因此能夠高精度地供給例如從粘度為20至粘度為約1200mpa·s的柔順劑至洗滌劑。換言之,與液體的粘度無關地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大致一定,因此具有只要控制供給電動機65a、65b的驅動時間,就能夠將粘度不同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高精度地供給期望量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采用洗滌劑用泵與柔順劑用泵彼此減速比不同的結構,洗滌劑用泵使減速機構66采取高減速比,以適合高粘度液體的供給的低速來取得高轉矩的特性,柔順劑用泵使減速機構66采取低減速比,以適合低粘度液體的供給的高速來取得低轉矩的特性。

另外,也可以采用洗滌劑用泵與柔順劑用泵中齒輪泵51的側面間隙δ不同的結構。洗滌劑用泵不易發生側面泄漏,因此即使為精度低的側面間隙δ大的齒輪泵51也可以,另一方面容易發生側面泄漏的柔順劑用泵,可以為精度高的側面間隙δ小的齒輪泵51。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在要被供給的柔順劑和液體洗滌劑的粘度的范圍中,通過適當選擇供給電動機65a、65b和減速比來減小“供給量偏差”,具有能夠提高供給精度的效果。

[第八實施方式]

用圖38對第八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38是表示第八實施方式的洗滌劑盒32、33的縱截面圖的概略圖。包括沿泵機構47上下可移動地被支承的作為浮子的浮動件(float)104,在浮動件104的下表面設置有磁體105。浮動件104選擇材質和體積使得包含磁體105的比重為1以下。磁體例如為鐵氧體磁鐵,比重大于1,因此浮于液體時磁體朝向下方。還設置有上下延伸的浮動件引導部106,使得浮動件104僅能夠在上下方向移動。

在盒收納容器34中的與浮動件104的下表面相對的位置設置有磁傳感器107例如霍爾ic或簧片開關,配置成下述方式: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剩余量減少、液面下降至h1、浮動件104下降至接近盒底面46的位置時,檢測到磁力而成為有效(on),在剩余量為某種程度以上例如液面為h2時,浮動件104上升而成為無效(off),能夠檢測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剩余量減少了的情況。

[第九實施方式]

用圖39對第九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39(a)表示檢測到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剩余量少的狀態,圖39(b)表示檢測到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剩余量比規定量多的狀態。

與第八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浮動件104做成沿泵機構47上下延伸的形狀,配置成使浮動件上端延伸而作為延長桿108貫通盒32、33的上表面,在延長桿108的上端設置有磁體105,在配置于盒32、33的上方的驅動機構62與所設置的磁體105相對的位置配置有磁傳感器107。

如圖39(a)所示,當洗滌劑的剩余量減少而液面下降至h1時,浮動件104下降,磁體105從磁傳感器107離開而成為無效(off)。如圖39(b)所示,當盒32、33內的剩余量充足、液面為h2以上時,浮動件104上升,磁體105與磁傳感器107抵接而成為有效(on)。根據磁傳感器107成為無效的情況能夠檢測到剩余量只剩少許的情況。

第九實施方式中,磁傳感器107配置在驅動機構62內,因此能夠使從洗衣機主體4連向磁傳感器107的配線與連向供給電動機65a、65b的配線一起通過支軸孔42而配置,因此能夠使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配線87僅集中到一個部位,具有能夠簡化結構的優點。

[第十實施方式]

用圖40對第十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40是表示第十實施方式的洗滌劑盒32、33的縱截面圖的概略圖。

在盒收納容器34的底面配置有輸出與載荷相應的輸出信號的重量傳感器109,盒32、33載置于重量傳感器109,根據重量傳感器109的輸出信號能夠檢測盒自身與盒內部的洗滌劑的合計重量。根據測定出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和盒的合計重量、與預先測定出的盒自身的重量之差,能夠測定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重量。如果測定出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重量小于規定值,則能夠判斷為剩余量少。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第八實施方式~第十實施方式中,能夠檢測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剩余量變少的情況。

[第十一實施方式]

接著,使用圖41~圖42對第十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41是表示第七實施方式~第十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控制電路的結構的框圖,圖42是控制流程圖,表示第七實施方式~第十實施方式的洗衣機的控制結構。

圖41所示的框圖與圖15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框圖的不同點在于,供給電動機65不是1個而是包括洗滌劑供給電動機65a和柔順劑供給電動機65b這2個,包括分別與供給電動機65a、65b對應的驅動電路154。

另外,作為洗滌劑剩余量檢測機構79a、柔順劑剩余量檢測機構79b,可以為第八實施方式~第十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結構。

圖42所示的控制流程圖與圖16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控制流程圖的不同點在于,在步驟s109中以是否設定了洗滌劑自動投入使處理分支,之后在步驟s110中在即將使洗滌劑供給電動機65a正轉來供給洗滌劑之前,在步驟s109a中使洗滌劑供給電動機65a反轉來進行初始化動作;并且在步驟s116中在即將使柔順劑供給電動機65b正轉來供給柔順劑之前,在步驟s116a中使柔順劑供給電動機65b反轉來進行初始化動作。

接著說明驅動供給電動機65a、65b來驅動泵機構47,開始從盒32、33的內部進行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供給時的初始化動作。

首先,在進行上一次洗滌而結束供給動作的時刻,在供給規定量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之后停止供給電動機65a、65b,因此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從盒32、33內的液面至排出口56是充滿供給管54的內部的狀態,之后外部空氣慢慢從排出口56侵入供給管54內,供給管54內的液面可能下降至與盒32、33內的液面相同高度,無法判定到底處于何種狀態。

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液面根據盒32、33內的剩余量而高度不同,因此殘留于供給管54內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體積在最小接近零、最大充滿供給管54的量之間分布不均。即,即使齒輪泵51供給了規定量,從排出口56供給的供給量也會因殘留于供給管54內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多少而變動,因此存在供給量精度降低的問題。

如前面說明的那樣,在僅供給規定量的洗滌劑時,例如使施加于供給電動機65的電壓一定來確定供給電動機65的旋轉速度,通過將供給電動機65的驅動時間調整為規定時間來使齒輪的轉速成為規定值,能夠供給期望量的洗滌劑。在此,在供給管54的內部被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充滿的情況下,對投入區域39供給期望量,但是在空氣進入供給管54的內部而液面下降了的狀態下,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在供給管54內沒有被充滿之前不被供給,因此從排出口56供給到投入區域39的供給量,成為從齒輪泵51對供給管54供給的量減去使供給管54內被充滿的量而得的量。

在預先得知供給管54內被充滿的量為一定量時,只要從齒輪泵51供給規定量加上該一定量,就能夠從排出口56對投入區域39供給期望量。于是,通過在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之前使供給電動機65a、65b一度逆旋轉,使齒輪泵51反轉來使供給管54內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全部逆流至盒32、33內部。這樣液面下降至齒輪泵51的高度、即盒32、33的底面附近,因此只要隨后使供給電動機65a、65b正轉,就能夠每次從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沒有進入供給管54內的狀態起開始進行供給動作。

在此,反轉動作時如果使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從供給管54的內部全部逆流到盒32、33則能夠可靠地使供給管54內的液面高度下降至齒輪泵51的高度,因此使齒輪泵51反轉動作的動作量大于供給管54內的體積對于提高供給量的精度是有效的。

如上述中說明的那樣,有時將使齒輪泵51一度反轉來使供給管54內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變空的動作稱為“初始化”。

在步驟108中設定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供給量時,在期望量加上供給管54內的體積,由此能夠使從排出口56供給到投入區域39的供給量接近期望量,能夠減小供給量的誤差,高精度地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

此處說明的“初始化”動作,可以在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供給完成的時刻進行,或者也可以在即將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前進行。

在剛供給后使之反轉而使液面下降時,在下次洗滌開始之前空閑例如1天左右的時間,因此在這期間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會微量地一點點從齒輪泵51的間隙進入供給管54內,有時液面高度會上升至與盒內部的液面高度相等的程度。

另一方面,只要在即將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前進行“初始化”動作,則能夠在使齒輪泵51反轉而使供給管54內部為空之后立即進行供給動作,因此供給動作的開始時刻的狀態總是一定的,因此能夠進一步減小供給量的誤差,能夠高精度地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因此優選。

在此,在從粘度最小的柔順劑至粘度最大的液體洗滌劑的粘度范圍內使每單位時間的最大供給量與最小供給量之差即“供給量偏差”最小,優選不論粘度如何都供給一定的供給量。

而且,在補充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或者為了清掃而拆下盒32、33時,與盒蓋體31一起將驅動機構62向后方開放,因此經由耦聯部61傳遞驅動力到泵機構47的耦聯部承接部64在開放的驅動機構62的前表面露出。于是存在如下課題:當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濺到耦聯部承接部64時,會從耦聯部承接部64的外周的間隙侵入或者附著于驅動機構62的內部,導致阻礙驅動力的傳遞。

[第十二實施方式]

接著,用圖43~圖44對第十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43是表示第十二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立體圖,是開放盒蓋體31的狀態。圖44是概略縱截面圖,圖44(a)是盒蓋體31關閉的狀態,圖44(b)是開閉盒蓋體31中途的狀態,圖44(c)是開放盒蓋體31的狀態。

第十二實施方式與第七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設置有滑動罩110,該滑動罩110沿著設置于驅動機構62的引導槽117可移動地被支承,且沿朝向驅動機構62的耦聯部承接部64的一側的面可開閉,在與盒蓋體31一起開放驅動機構62時,滑動罩110覆蓋耦聯部承接部64。

耦聯部承接部64是將來自驅動機構62的驅動力傳遞到耦聯部61的驅動力的傳遞部件,因此當洗滌劑或柔順劑從旋轉軸或耦聯部承接部64的外周的間隙侵入到驅動機構62的內部時,有時會附著等而妨礙驅動力傳遞。于是,優選罩起來以使得開放盒蓋體31時洗滌劑或柔順劑不會濺到耦聯部承接部64。

滑動罩110沿設置于驅動機構62的左右側面的引導槽117在箭頭方向上可滑動地被支承,經由設置于滑動蓋110的左右兩端的連結部111的一端作為可旋轉的臂的連結桿112被軸支承。連結桿112的另一端可轉動地被軸支承于設置于盒收納容器34的連結桿支點113,與盒蓋體31的開閉動作連動地使滑動罩110沿引導槽117移動。

用圖44對其動作進行說明,在圖44(a)所示的盒蓋體31關閉的狀態下,滑動罩110位于向前方移動了的位置,耦聯部承接部64不被滑動罩110覆蓋,而與設置于盒32、33的耦聯部61嵌合,能夠將動力從耦聯部承接部64傳遞到耦聯部61。

在圖44(b)所示的盒蓋體31的打開動作中途,通過連結桿112的作用,滑動罩110向接近蓋體支點42a的方向、即覆蓋耦聯部承接部64的方向移動。

在圖44(c)所示的盒蓋體31的打開狀態下,滑動罩110成為覆蓋耦聯部承接部64的位置。在圖43~圖44(c)的狀態中,耦聯部承接部64被滑動罩110覆蓋,因此能夠防止在盒32、33的拆裝時、或補充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洗滌劑或者柔順劑附著于耦聯部承接部64,因此優選。

[第十三實施方式]

用圖45對第十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45是表示第十三實施方式的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的結構的概略縱截面圖,圖45(a)是盒蓋體31關閉的狀態,圖45(b)是開閉盒蓋體31中途的狀態,圖45(c)是開放盒蓋體31的狀態。

與第十二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替代滑動罩110,設置有繞設置于盒蓋體31的擺動罩支點114可轉動地被軸支承的擺動罩115。而且,包括連結桿112,其一端繞設置于盒收納容器34的連結桿支點113可旋轉地被軸支承,另一端以在連結部111與擺動罩115可旋轉地被軸支承,與盒蓋體31的開閉動作連動地開閉擺動罩115。

在圖45(a)所示的盒蓋體31關閉的狀態下,擺動罩115位于向前方轉動后的位置,耦聯部承接部64不被擺動罩115覆蓋,而與設置于盒32、33的耦聯部61嵌合,能夠將動力從耦聯部承接部64傳遞到耦聯部61。

在圖45(b)所示的盒蓋體31的打開動作中途,通過連結桿112的作用,擺動罩115向接近蓋體支點42a的方向、即覆蓋耦聯部承接部64的方向轉動。在圖45(c)所示的盒蓋體31的開放狀態下,擺動罩115成為覆蓋耦聯部承接部64的位置,與第十二實施方式同樣,能夠防止洗滌劑或者柔順劑附著到耦聯部承接部64,因此優選。

在此,在從粘度最小的柔順劑至粘度最大的液體洗滌劑的粘度范圍內,使每單位時間的最大供給量與最小供給量之差即“供給量偏差”最小,優選不論粘度如何都供給大致一定的供給量。

而且,存在如下課題:在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之后,有時殘留于泵機構47內部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量不同,因此,由于該量的不同而使供給量產生誤差。

[第十四實施方式]

用圖46對第十四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46是表示洗衣機的動作的控制流程圖。

步驟s101

進行洗滌干燥機的狀態確認和初始設定。

步驟s102

將操作面板106的顯示器114點亮,按照來自未圖示的操作按鈕開關的指示輸入,設定是否自動投入洗滌劑和柔順劑。在設定了自動投入的情況下用以下的洗滌工序自動投入洗滌劑和柔順劑。另一方面,在沒有設定自動投入的情況下,使用者手動將洗滌劑和柔順劑投入到洗滌劑投入口25,洗滌劑和柔順劑的供給電動機65不驅動。

步驟s103

監視來自操作面板106的未圖示的啟動開關的指示輸入來使處理分支。

步驟s104

根據是否設定了洗滌劑自動投入使處理分支。

步驟s105

在設定了洗滌劑自動投入的情況下,基于洗滌劑剩余量檢測機構79a的輸出確認洗滌劑的剩余量,使處理分支。

步驟s106

在設定了洗滌劑自動投入的情況下,基于柔順劑剩余量檢測機構79b的輸出確認柔順劑的剩余量,使處理分支。

步驟s107

使滾筒20旋轉,根據此時驅動電動機8所需的電流值測定在電動機8產生的旋轉驅動轉矩,從而判定投入到滾筒20的衣物量。

步驟s108

基于衣物量的判定,設定洗滌劑和柔順劑的供給量。

步驟s109

打開供水電磁閥116進行供水,經由第一洗滌劑供給管14供給到水桶17的內部。在手動對洗滌劑投入口25進行洗滌劑投入時,手動投入的洗滌劑溶解在水中而成為洗滌劑液被供給到水桶17內部。

步驟s110

對是否手動將洗滌劑投入到水桶17內部、即是否手動從洗滌劑投入口25投入了洗滌劑進行判定。這根據由電極傳感器93檢測出的電導率進行判定。

本處理通過在步驟s109的供水實施中進行,能夠縮短運轉時間。

步驟s111

根據是否設定了利用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洗滌劑自動投入使處理分支。

步驟s112

在沒有手動從洗滌劑投入口25投入洗滌劑、洗滌劑自動投入設定為開(on)的情況下,使供給電動機65在正轉方向上驅動規定時間,將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以規定量供給到投入區域39內。在沒有設定洗滌劑自動投入的情況下,不執行該步驟。通過在步驟s109的供水實施中進行,供給到投入區域39的洗滌劑溶解于水中并被供給到水桶17內部。

步驟s113

在沒有手動從洗滌劑投入口25投入洗滌劑、洗滌劑自動投入設定為關(off)的情況下,變更洗滌劑自動投入,將其設定為開,使供給電動機65在正轉方向上驅動規定時間,將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以規定量供給到投入區域39內。

步驟s114

在手動從洗滌劑投入口25投入洗滌劑、洗滌劑自動投入設定為開(on)的情況下,變更洗滌劑自動投入,將其設定為關,進行利用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洗滌劑自動投入。

步驟s112-1

對洗滌劑是否被投入到水桶17內部進行判定。這根據由電極傳感器93檢測出的電導率進行判定。

步驟s112-2

在s112-1的判定結果為否的情況下,即在洗滌劑沒有被供給到水桶17內的情況下,即使洗滌劑盒32內還有洗滌液剩余量,也能夠判斷為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沒有正常工作(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異常)。在判斷為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異常時,例如對用戶進行警告通知,促使手動投入洗滌劑,由此能夠避免清洗不充分就完成洗滌。另外,也可以在警告通知中設置洗滌劑手動投入待機時間。

步驟s115

執行洗滌工序,結束后打開排水閥8排出洗滌水之后,使滾筒20高速旋轉進行離心脫水。

步驟s116

打開供水電磁閥116進行供水,對水桶17的內部供給漂洗水。

步驟s117

執行漂洗工序,結束后打開排水閥8排出漂洗水之后,使滾筒20高速旋轉進行離心脫水。

步驟s118

對是否手動將柔順劑投入到水桶17內部、即是否手動從洗滌劑投入口25投入了洗滌劑進行判定。這根據由電極傳感器93檢測出的電導率進行判定。

步驟s119

根據是否設定了利用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柔順劑自動投入使處理分支。本處理通過在步驟s116的供水實施中進行,能夠縮短運轉時間。

步驟s120

在沒有手動從洗滌劑投入口25投入柔順劑、柔順劑自動投入設定為開(on)的情況下,使供給電動機65在反轉方向上驅動規定時間,將柔順劑盒33內的柔順劑以規定量供給到投入區域39內。在沒有設定柔順劑自動投入的情況下,不執行該步驟。通過在步驟s116的供水實施中進行,供給到投入區域39的柔順劑溶解于水中并被供給到水桶17內部。

步驟s121

在沒有手動從洗滌劑投入口25投入柔順劑、柔順劑自動投入設定為關(off)的情況下,變更柔順劑自動投入,將其設定為開,使供給電動機65在正轉方向上驅動規定時間,將洗滌劑盒32內的洗滌劑以規定量供給到投入區域39內。

步驟s122

在手動從洗滌劑投入口25投入了柔順劑、柔順劑自動投入設定為開(on)的情況下,變更柔順劑自動投入,將其設定為關,進行利用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的柔順劑自動投入。

步驟s120-1

對柔順劑是否已經被投入到水桶17內部進行判定。這根據由電極傳感器93檢測出的電導率進行判定。

步驟s120-2

在步驟s120-1的判定結果為否的情況下,即在柔順劑沒有被供給到水桶17內的情況下,即使洗滌劑盒32內還有洗滌液剩余量,也能夠判斷為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沒有正常工作(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異常)。在判斷為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異常時,對用戶進行警告通知,促使手動投入柔順劑,由此能夠避免柔順劑效果不充分就完成洗滌。另外,也可以在警告通知中設置柔順劑手動投入待機時間。

步驟s124

執行最終漂洗工序,結束后打開排水閥8排出漂洗水。

步驟s125

使滾筒20高速旋轉進行最終脫水。

步驟s126

一系列的洗滌工序結束。

如上所述,通過利用電極傳感器93確認由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供給的洗滌劑或柔順劑被正確地供給到水桶17內,能夠判斷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30是否發生異常。此時,通過檢測供給電動機65的電流值是否超過規定值,能夠判斷齒輪泵51是否有異常。例如,在齒輪泵51中有異物咬住時供給電動機的驅動轉矩會增大,電流值增加。

另外,上述實施例以滾筒式洗衣機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夠應用于縱型(波輪)洗衣機。

<效果>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使用直流有刷電動機作為供給電動機65a、65b,通過適當設定從供給電動機65a、65b至齒輪泵51的減速比,具有以廉價的結構,在從粘度最小的柔順劑至粘度最大的液體洗滌劑的粘度范圍中使每單位時間的最大供給量與最小供給量之差即“供給量偏差”最小,不論粘度如何都能夠供給大致一定的供給量的效果。

而且,在供給洗滌劑或者柔順劑時,通過進行使齒輪泵51一度反轉而使供給管54內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為空的“初始化”動作后再進行供給動作,具有即使在殘留于泵機構47內部的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的量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供給大致一定的供給量的效果。

而且,通過在驅動機構62的耦聯部承接部64側設置滑動罩111或者擺動罩115,具有能夠防止洗滌劑或者柔順劑附著于耦聯部承接部64、或者從耦聯部承接部64的外周的間隙侵入附著到驅動機構62內部而妨礙驅動力的傳遞的效果。

附圖標記說明

1底座

2外框

3蓋體

4洗衣機主體

5支承機構

6操作面板

7供水栓

8滾筒電動機

9第一供水管

10排水閥

11排水管

12供水電磁閥

13干燥風路

14第一洗滌劑供給管

15第二洗滌劑供給管

16單向閥

17水桶

18前面罩

19背面罩

20滾筒

21洗滌物

22流體平衡器

25洗滌劑投入口

25a粉末洗滌劑投入部

25b液體洗滌劑投入部

25c柔順劑投入部

29驅動力連結機構

30洗滌處理液自動投入機構

31盒蓋體

32洗滌劑盒(第一盒)

33柔順劑盒(第二盒)

34盒收納容器

35第一分隔壁

36第二分隔壁

37洗滌劑盒收納區域

38柔順劑盒收納區域

39投入區域

40第二供水管

41第二洗滌劑供給管

42支軸孔

42a蓋體支點

43蓋體支承部

44盒蓋部

44a盒把手

45盒主體

46盒底面

47泵機構

48吸入口

49泵殼體

50吸入管

51齒輪泵

51a驅動齒輪

51b從動齒輪

52齒輪嚙合部

53泵罩

54供給管

55齒輪泵壁

56排出口

57供水排出部

58過濾部

59縫隙

60泵驅動軸

61耦聯部

62驅動機構

63耦聯部突起

64耦聯部承接部

65供給電動機

65a洗滌劑供給電動機

65b柔順劑供給電動機

66減速機構

67蝸桿

68圓筒凹部

69嚙合突起

70蝸輪

71第一減速齒輪

72擺動槽

73擺動齒輪

74a第一嚙合

74b第二嚙合

74c第三嚙合

75d第四嚙合

75第一泵驅動齒輪

76第二泵驅動齒輪

77旋轉中心軸

78第三減速齒輪

79剩余量檢測機構

79a洗滌劑剩余量檢測機構

79b柔順劑剩余量檢測機構

80發光元件

81受光元件

82螺旋泵

83陽齒輪

84陰齒輪

85殼體

86輸送空間

87配線

88補充口

89虹吸管

90支點

91泵從動軸

92密封部件

93供水機構

94固定架

95盒側面引導部

96盒開蓋把手

97把手支點

98供給蓋支軸

99供給蓋

100掛指部

101小齒輪

102快進齒輪

103快進齒輪中心

104浮動件

105磁體

106浮動件引導部

107磁傳感器

108延長桿

109重量傳感器

110滑動罩

111連結部

112連結桿

113連結桿支點

114擺動罩支點

115擺動罩

116安裝螺釘

117引導槽

118第三洗滌劑供給管。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肥乡县| 鄂尔多斯市| 措美县| 逊克县| 通州市| 博湖县| 淄博市| 民县| 板桥市| 射洪县| 新营市| 扬州市| 炎陵县| 双鸭山市| 永川市| 五家渠市| 正宁县| 仁寿县| 凤庆县| 五原县| 扶沟县| 奉节县| 武隆县| 襄樊市| 南充市| 寿宁县| 资溪县| 封丘县| 唐河县| 枣阳市| 稷山县| 宣化县| 石景山区| 晋中市| 运城市| 天柱县| 若尔盖县| 噶尔县| 炉霍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