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功能性箱包材料的制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抗菌阻燃滌綸箱包面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滌綸箱包的外料主要有600d或1000d的材料,1000d材料密度高,很耐磨,很適合在野外使用。箱包作為一種使用物品來講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人類社會千百年的歷史發展和變遷中,箱包的產生與演變不僅與服飾的變化有關,而且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是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式各樣的箱包不再僅僅是工具,有時更重要是飾品。因此現在箱包產品不光在實用性上不能懈怠,裝飾美觀性更要不斷拓展。
滌綸具有強力大、初始模量高、耐磨、耐腐蝕、耐氣候性好。滌綸絲價格便宜,做成的箱包易洗快干、尺寸穩定性好、經久耐用,能滿足人們對箱包結構的更高要求,因此滌綸已成為箱包織物的首選原料。聚酯纖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與發展,使得聚酯纖維及其產品在很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箱包領域。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們對箱包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聚酯纖維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滌綸纖維織物通常比天然纖維織物更適宜細菌和真菌的繁殖,許多細菌可經箱包感染人體產生交叉感染。滌綸纖維的極限氧指數(介于之間燃燒時會發生熔融和滴落現象在火災中十分危險。由于歐美等國對多種紡織品包括箱包的可燃性指標都有嚴格的規定,同時還要兼顧環保等各方面的要求,致使我國一些滌綸箱包的出口嚴重受阻。因此,開發抗菌阻燃多功能滌綸箱包極為重要。
箱包特別是日用小包與我們朝夕相伴”肌膚相親”,使用有異味的箱包可能會引發皮膚過敏、情緒不安、四肢無力、飲食不佳、意識模糊、連續咳嗽等癥狀,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因此,有異味的箱包是不受消費者歡迎的。箱包使用環境中具有細菌合適的溫濕度,又有人體排泄物,雜菌極易生長繁殖而產生異味;而纖維的疊加編織形成無數孔隙。也極易產生環境異味。常見的異味有霉味、魚腥味等。傳統上箱包面料抗菌功能的獲得主要采用面料后整理和纖維改性加工兩種方法來實現。抗菌防臭整理有多種方法,如有機矽-季銨鹽整理、二苯醚類抗菌整理有機氮抗菌整理、銅鋯鹽類抗菌整理、苯酚類抗菌整理等。滌綸是易燃纖維,而箱包一般在人們日常上班或旅行途中中使用,一旦發生火災,火勢燃燒得非常快,火災煙氣迅速蔓延,嚴重威脅人員生命和行車安全。為此,很有必要進行阻燃整理。滌綸纖維的阻燃除了在紡絲以前以共混或共聚的方式獲得纖維阻燃以外,還可以以后整理的方式進行阻燃,使阻燃劑以化學鍵、非化學鍵合的方式與織物反應或沉積在纖維中。按阻燃劑與被阻燃基材的關系,阻燃劑可分為:添加型和反應型。添加型是指與基材中的其他組分不發生化學反應,只是以物理方式分散于基材中,多用于熱塑性高聚物;反應型是指或者作為高聚物的單體,或者作為輔助試劑而參與合成高聚物的化學反應,最后成為高聚物的結構單元,多用于熱固性高聚物;按阻燃元素的種類,阻燃劑一般常分為:鹵系、磷系、氮系、硼系、鎂系、鋁系、硅系等;按化合物的類型,則可分為無機類阻燃劑、有機阻燃劑和有機、無機混合阻燃劑三種。當前高分子材料阻燃劑中,金屬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價廉無毒,但與材料的相容性不好,會降低材料的熱力學性能。鹵系阻燃劑特別是含溴阻燃劑,雖然有很好的阻燃效果,但它們燃燒時存在發煙量大,生成腐蝕性、毒性氣體,產生熔滴等嚴重缺點。而有機磷化合物表現出較好的阻燃性能并且比含鹵化合物產生更少的有毒氣體和煙霧。其阻燃機理主要是基于固相的成碳和部分的氣相阻燃機理,不僅降低了材料的熱釋放速率,而且減少了腐蝕和有害氣體的排放。選擇共聚阻燃改性,使共聚阻燃單體通過共縮聚反應固定在共聚酯鏈上,成為構成大分子鏈上的組分,在燃燒過程中具有低毒、低煙及阻燃性能持久等特點。
在滌綸纖維等疏水性合成纖維的分子結構中,缺少像纖維素或蛋白質纖維那樣能與抗菌整理劑發生結合的活性基團,抗菌整理劑難以通過化學交聯與纖維結合,發明的關鍵是如何使用與滌綸纖維有很好親和力的抗菌整理劑對滌綸進行高溫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菌阻燃滌綸箱包面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采用高效阻燃整理劑和抗菌整,對滌綸箱包面料進行抗菌阻燃多功能整理,通過研究阻燃劑、抗菌整理劑的用量、預烘溫度、焙烘溫度以及時間對抗菌阻燃效果的影響,以優化整理工藝。
本發明的一種抗菌阻燃滌綸箱包面料的制備方法,包括:
(1)水中加阻燃劑,分散,調節ph值后再加50~80%的水;然后加入抗菌整理劑,攪拌,加余量的水稀釋,得到抗菌阻燃溶液;其中抗菌阻燃溶液中阻燃劑的濃度為150~180g/l;抗菌整理劑20~50g/l;
(2)面料進行二浸二軋,然后烘干,培烘,然后再水洗,烘干,即得抗菌阻燃滌綸箱包面料。
所述步驟(1)中的水為軟水。
所述步驟(1)中阻燃劑為三聚磷酸二氫鋁、三磷酸酯(2、3-二溴丙基)、聚磷酸胺、
磷酸三甲苯酯中的一種,和三氧化二銻、五氧化二銻中的一種按摩爾比:2~5:1組成。
所述步驟(1)中調節ph值為用na2co3或hac調節ph值至6~6.5。
所述步驟(1)中調節ph值后再加水的加水量為總水量的80%。
所述步驟(1)中抗菌整理劑為雙氯酚、1-羥基-3甲基-4異丙基苯、對氯間二甲苯酚中
的一種。
所述步驟(2)中二浸二軋的軋余率為60%~85%。
所述步驟(2)中然后烘干,培烘,其中烘干為:100℃烘干1-3min,培烘為:170℃-190℃
下培烘100s-160s。
所述步驟(2)中再水洗,烘干,其中烘干溫度100~150℃和時間1~3min。
有益效果
本發明公開一種通過后整理方法賦予滌綸箱包面料抗菌阻燃的方法,本發明采用高效阻燃整理劑和抗菌整,對滌綸箱包面料進行抗菌阻燃多功能整理,通過研究阻燃劑、抗菌整理劑的用量、預烘溫度、焙烘溫度以及時間對抗菌阻燃效果的影響,以優化整理工藝;
環保型磷系阻燃劑安全無毒、阻燃效果好、價格低廉,本發明采用預處理和熱熔法阻燃整理工藝,以提高其耐水洗性獲得良好的阻燃效果,在阻燃加工過程中不產生任何刺激性氣味,無毒,可安全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性能測試:
(1)抗菌性測試。
按gb/t20944.2--2007《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測定。
(2)阻燃性測試。
按gb/t5455-1997《紡織品燃燒性能垂直方向試樣火焰蔓延性能的測定》測定。b1級:損毀炭長≤15cm,續燃時間≤5s,陰燃時間≤5s;b2級:損毀炭長≤20cm,續燃時間≤10s,陰燃時間≤10s。
(3)撕破強力
按gb/t3917.1-2009《紡織品織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沖擊擺錘法斯破強力的測定》方法測定。計算強力損失。
實施例1
配制抗菌阻燃劑工作液。水中加人阻燃劑(由三聚磷酸二氫鋁:三氧化二銻摩爾比3:1組成),充分分散。用hac調節ph值至6.5,加人總水量的80%水;再加入抗菌整理劑(雙氯酚),攪拌,用余量水稀釋,配制成阻燃劑濃度為160g/l和抗菌劑濃度為30g/l的抗菌阻燃整理液。
(2)工藝流程
二浸二軋(軋余率為70%),烘干(100℃,2min),培烘(180℃,120s)然后水洗,烘干(100℃,3min)。
(3)測試箱包面料的抗菌、阻燃及撕破強力,其結果見表1。
表1箱包面料的抗菌、阻燃及強力損失
實施例2
(1)配制抗菌阻燃劑工作液。水加人阻燃劑(由三磷酸酯(2、3-二溴丙基):五氧化二銻2:1組成),充分分散。用hac調節ph值至6.5,加人總水量的60%水,再加入抗菌整理劑(1-羥基-3甲基-4異丙基苯),攪拌,加余量的水稀釋,配制成阻燃劑濃度為175g/l和抗菌劑濃度為35g/l的抗菌阻燃整理液。
(2)工藝流程
二浸二軋(軋余率為70%),烘干(100℃,2min),培烘(175℃,120s),然后水洗,烘干(120℃,2min)。
(3)測試箱包面料的抗菌、阻燃及撕破強力,其結果見表2。
表2箱包面料的抗菌、阻燃及強力損失
實施例3
(1)配制抗菌阻燃劑工作液。水中加人阻燃劑(由聚磷酸胺:三氧化二銻摩爾比4:1組成),充分分散。用na2co3調節ph值至7.5,加人總水量的50%水,再加入抗菌整理劑(對氯間二甲苯酚),攪拌,加余量的水稀釋,配制成阻燃劑濃度為170g/l和抗菌劑濃度為30g/l的抗菌阻燃整理液。
(2)工藝流程
二浸二軋(軋余率為70%),烘干(100℃,2min),培烘(180℃,120s),然后水洗,烘干(150℃,1min)。
(3)測試箱包面料的抗菌、阻燃及撕破強力,其結果見表3。
表3箱包面料的抗菌、阻燃及強力損失
實施例4
(1)配制抗菌阻燃劑工作液。水中加人阻燃劑(由磷酸三甲苯酯:五氧化二銻摩爾比2.5:1組成),充分分散。用na2co3調節ph值至7.0,加人總水量的60%水,再加入抗菌整理劑(雙氯酚),攪拌,加余量的水稀釋。配制成阻燃劑濃度為160g/l和抗菌劑濃度為40g/l的抗菌阻燃整理液。
(2)工藝流程
二浸二軋(軋余率為75%),烘干(100℃,2min),培烘(190℃,110s),然后水洗,烘干(130℃,1.5min)。
(3)測試箱包面料的抗菌、阻燃及撕破強力,其結果見表4。
表4箱包面料的抗菌、阻燃及強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