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紡織的材料。
背景技術:
纖維(fiber):一般是指細而長的材料,纖維具有彈性模量大,塑性形變小,強度高等特點,有很高的結晶能力,分子量小,一般為幾萬。纖維經常用于紡織領域,一種常見的紡織材料。甲殼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低等植物菌類、藻類的細胞,甲殼動物蝦、蟹、昆蟲的外殼,高等植物的細胞壁等,是從蟹、蝦殼中應用遺傳基因工程提取的動物性高分子纖維素,被歐美中日政府認定為機能性免疫物質。現有的紡織工藝中,多用到植物纖維,對于動物纖維很少涉及,動物纖維中,又以甲殼素纖維最為堅韌且抗菌效果好,適用范圍極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紡織的材料,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紡織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是將甲殼素預處理后得到的甲殼素纖維與普通纖維混合制備的,所述甲殼素的制備方法為:將動物甲殼放在溫水里浸泡3min,經過酸化脫鈣和以堿消化脫蛋白后,再經過脫堿和脫乙酰過程得到甲殼素;所述甲殼素的預處理方法為將甲殼素經過濕法紡絲法處理,所述酸化脫鈣使用的為1.5mol鹽酸;所述以堿消化脫蛋白使用的是1.5mol的氫氧化鈉溶液。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普通纖維為莫代爾纖維或動物毛發纖維;所述甲殼素纖維與普通纖維的混合比例為按照重量份計(8-86):(80-22)。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甲殼素纖維與莫代爾纖維的混合比例為按照重量份計(30-60):(70-40)。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甲殼素纖維與莫代爾纖維的混合比例為按照重量份計1:2。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紡織的材料,其中用到的甲殼素纖維,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手感外觀良好,并且此種紡織材料制備工藝簡單,只需與普通纖維混合即可達到增強韌度及抗菌的效果,市場前景良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紡織的材料,是將甲殼素預處理后得到的甲殼素纖維與普通纖維混合制備的,所述甲殼素的制備方法為:將動物甲殼放在溫水里浸泡3min,經過酸化脫鈣和以堿消化脫蛋白后,再經過脫堿和脫乙酰過程得到甲殼素;所述甲殼素的預處理方法為將甲殼素經過濕法紡絲法處理,所述酸化脫鈣使用的為1.5mol鹽酸;所述以堿消化脫蛋白使用的是1.5mol的氫氧化鈉溶液。
實施例2:基本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甲殼素纖維與普通纖維的混合比例為按照重量份計85kg:15kg。
實施例3:基本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甲殼素纖維與莫代爾纖維的混合比例為按照重量份計75kg:25kg。
實施例4:基本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甲殼素纖維與莫代爾纖維的混合比例為按照重量份計35kg:65kg。
實施例5:基本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甲殼素纖維與莫代爾纖維的混合比例為按照重量份計20kg:70kg。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