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品整理劑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
背景技術:
普通的面料通常為易燃的,在面料的生產和使用過程,碰到明火即容易被點燃,而且火勢迅速沿面料蔓延,引發火災事故。
面料在汽車座椅、內飾和室內裝飾領域使用廣泛,而這些領域也是火災的多發區,汽車自燃、工廠失火或者家庭著火的事故屢見不鮮,而面料在這些火災事故中基本沒有抵抗能力,需要改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提升面料的阻燃效果,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包括:流變助劑、溶劑、分散劑、抗靜電劑、阻燃劑以及去離子水,所述抗靜電劑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混合物,所述阻燃劑為環磷酸酯類有機合成物或者溴化聚苯乙烯,所述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中各成分的占比為:流變助劑1~2份、溶劑2~5份、分散劑6~11份、抗靜電劑3~5份、阻燃劑5~8份以及去離子水69~83份。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抗靜電劑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混合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比重為1:2。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還包括調整劑,使得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的ph值為6~7。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調整劑為氫氧化鈉。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流變助劑為聚丙烯酸鹽。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溶劑為丙酮。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中各成分的占比為:流變助劑1份、溶劑2份、分散劑6份、抗靜電劑3份、阻燃劑5份以及去離子水83份。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中各成分的占比為:流變助劑2份、溶劑5份、分散劑11份、抗靜電劑5份、阻燃劑8份以及去離子水69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指出的一種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利用抗靜電劑來提升面料的抗靜電效果,避免面料使用過程中火花的產生,再利用阻燃劑來加強面料的阻燃效果,離開明火立即熄滅,避免火勢的蔓延,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適用范圍廣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包括:流變助劑、溶劑、分散劑、抗靜電劑、阻燃劑以及去離子水,所述抗靜電劑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以及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混合物,所述阻燃劑為環磷酸酯類有機合成物或者溴化聚苯乙烯,所述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中各成分的占比為:流變助劑1~2份、溶劑2~5份、分散劑6~11份、抗靜電劑3~5份、阻燃劑5~8份以及去離子水69~83份。
所述抗靜電劑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混合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比重為1:2。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用在面料領域,可以使得纖維柔軟,減少靜電,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對面料進行整理時,加強抗靜電效果。
所述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還包括調整劑,使得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的ph值為6~7,ph值的穩定,有利于提升面料后整理的效果。所述調整劑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快速對ph值進行調整。
所述流變助劑為聚丙烯酸鹽,聚丙烯酸鹽的分散效果好,提升膠漿的均勻性,減少顆粒物,所述溶劑為丙酮,丙酮易溶于水,適合作為溶劑使用。
實施例1:
取流變助劑1份、溶劑2份、分散劑6份、抗靜電劑3份、阻燃劑5份以及去離子水83份,混合在一起,加熱到60℃,然后測量ph值,加入氫氧化鈉,調整ph值到6.5。
實施例2:
取流變助劑2份、溶劑5份、分散劑11份、抗靜電劑5份、阻燃劑8份以及去離子水69份,混合在一起,加熱到65℃,然后測量ph值,加入氫氧化鈉,調整ph值到6。
實施例3:
取流變助劑1.5份、溶劑4份、分散劑8.5份、抗靜電劑4份、阻燃劑7份以及去離子水75份,混合在一起,加熱到65℃,然后測量ph值,加入氫氧化鈉,調整ph值到7。
綜上所述,本發明指出的一種阻燃面料后整理膠漿,阻燃效果好,在對面料進行后期整理時,可以提升面料的抗靜電和阻燃性能,適用范圍更加廣泛,使用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