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面料后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面料表面漿料清洗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市場上各種紡織產品不斷出現,應用在各式各樣的服裝面料上,面料生產的另一個污染過程是后整理階段,這個階段對面料及環境污染相當厲害,傳統面料在這個過程中大量使用各類助劑,面料雖得到了表面改觀,但產生了大量污染物而且殘留物會會對人體皮膚造成不適、過敏等癥狀,并且還有使許多天然材質的活化成份被滅殺,穿著或使用對起到保健皮膚和延長衣服的使用壽命均不理想。
授權公告號cn201620482682.9為的一篇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公開了供一種面料清洗機,面料從進布口進入到加濕室內,通過水霧噴頭進行面料預加濕,提高后續清洗效果;然后通過自動伸縮裝置上的清洗板對面料進行拍洗,清洗效果好;但是該設備存在以下問題:清洗的過程中不具備對面料先進行揉搓的功能,導致面料表面一些硬化的雜物清洗不掉,拍洗面料容易對面料造成損傷,此外該設備清洗過程中水資源浪費嚴重,清洗用水量難以合理控制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通過設置一個可以推動布移動的輥子和兩個可以向兩側張開的輥子配合對傳輸的布進行揉搓并在完成揉搓后對布進行噴水清洗進而克服了面料在清洗表面殘留漿料時清洗不徹底,清洗效率低以及水資源使用量大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面料表面漿料清洗設備,包括傳導部分,所述傳導部分包括用于傳導紡織纖維的導入裝置和導出裝置;
揉搓部分,所述揉搓部分設置在導入裝置和導出裝置之間,該揉搓部分包括分別設置在傳輸過程中的紡織纖維兩側的推動機構以及輥壓機構,所述推動機構用于推動紡織纖維朝輥壓機構的方向移動,所述輥壓機構用于與所述推動機構配合同步向前后兩個方向對紡織纖維表面進行輥壓;
清洗部分,所述清洗部分包括設置在推動機構上方的供水機構以及設置在輥壓機構一側的用于將供水機構內的水噴淋到完成輥壓后的紡織纖維上的噴淋機構。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推動機構包括平推氣缸以及在所述平推氣缸的帶動下沿著垂直紡織纖維的方向前后移動的支撐裝置。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輥壓機構包括對稱設置在所述支撐裝置移動方向的兩側的輥壓裝置a和輥壓裝置b,所述輥壓裝置a用于與所述支撐裝置配合沿著紡織纖維傳輸方向對紡織纖維進行輥壓,所述輥壓裝置b用于與所述支撐裝置配合沿著紡織纖維傳輸方向的反方向對紡織纖維進行輥壓。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供水機構包括儲水箱以及用于在支撐裝置朝輥壓機構方向移動時抽取儲水箱內的水并在支撐裝置復位時將抽取的水導向噴淋機構的抽噴裝置。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噴淋機構包括支撐架、固定在支撐架上的噴料件以及用于連接噴料件和抽噴裝置的導管a,所述導管a內設置有單向閥。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固定架以及可轉動設置在固定架上的壓輥a。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輥壓裝置a和輥壓裝置b均包括固定座、可轉動設置在固定座上的安裝架以及可轉動設置在安裝架上的壓輥b,所述固定座在與所述安裝架鉸接的位置處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限制安裝架轉動角度的限位塊,所述固定板和安裝架之間還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的端部其另一端固定在安裝架中部位置。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抽噴裝置包括儲液管以及與所述儲液管的內壁配合滑動的活塞組件,所述儲液管的底部開設有進液通道,所述進液通道通過導管b與儲水箱內部連通,所述活塞組件包括活塞以及與所述活塞同軸設置且滑動配合的塞桿,所述塞桿的一端與所述進液通道滑動配合其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架固定連接,所述塞桿上在活塞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支撐塊a和支撐塊b。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噴料件設置為倒v型,該噴料件的v型面上開設有若干噴液孔。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導入裝置和導出裝置均包括轉動架以及沿豎直方向上可轉動設置在轉動架上的導輥a和導輥b。
作為又一種優選,所述揉搓部分的下方還設置有接料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中通過設置一個可以推動布料移動的壓輥a和兩個可以在該輥子的推動作用下向兩側彈性張開的壓輥b,使得能將傳輸過程中的布料擠壓成曲型并沿雙向對其進行輥壓,在此過程中有對布料進行類似揉搓的效果,將布料表面硬化的漿料搓軟搓松,結合設置在一側的清洗部分,使得完成對一段布料的揉搓后在壓輥a復位的過程中能對完成揉搓的這一段布料進行一個噴水清洗,結構簡單,清洗效果好并且揉搓和清洗接替式進行效率高。
(2)本發明中通過設置抽噴裝置,并且設置抽噴裝置的塞桿與支撐裝置的固定架聯動,使得支撐裝置在推動布朝輥壓機構移動對布進行揉搓的過程中該抽噴裝置能自動抽取水,而在支撐裝置完成對布揉搓進行復位的過程中該抽噴裝置又能在固定架的帶動下將儲液管內的水經噴料件噴出,使得布料的揉搓和清洗兩個步驟完美銜接,無需借助其他電控設備的控制,此外水資源定量抽取噴出,合理控制大大節省了水資源。
(3)本發明中通過在固定板和安裝架之間設置彈簧,一方面使得完成對布的揉搓后兩個壓輥b能自動復位,另一方面也使得壓輥a擠開壓輥b時在彈力作用下能較為平穩,時刻保持對布的輥壓力度,提高揉搓效果。
綜上所述,該設備具有布料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節約水資源的優點,尤其適用于面料后處理設備技術領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面料表面漿料清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面料表面漿料清洗設備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揉搓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輥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抽噴裝置噴水時的的剖切示意圖。
圖6為抽噴裝置抽水時的的剖切示意圖。
圖7為噴料件的剖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說明。
圖1為面料表面漿料清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面料表面漿料清洗設備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揉搓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輥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抽噴裝置噴水時的的剖切示意圖,圖6為抽噴裝置抽水時的的剖切示意圖,圖7為噴料件的剖切示意圖。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和圖7所示,一種面料表面漿料清洗設備,包括傳導部分1,所述傳導部分1包括用于傳導紡織纖維的導入裝置11和導出裝置12;揉搓部分2,所述揉搓部分2設置在導入裝置11和導出裝置12之間,該揉搓部分2包括分別設置在傳輸過程中的紡織纖維兩側的推動機構21以及輥壓機構22,所述推動機構21用于推動紡織纖維朝輥壓機構22的方向移動,所述輥壓機構22用于與所述推動機構21配合同步向前后兩個方向對紡織纖維表面進行輥壓;清洗部分3,所述清洗部分3包括設置在推動機構21上方的供水機構31以及設置在輥壓機構22一側的用于將供水機構31內的水噴淋到完成輥壓后的紡織纖維上的噴淋機構32。
進一步,所述推動機構21包括平推氣缸211以及在所述平推氣缸211的帶動下沿著垂直紡織纖維的方向前后移動的支撐裝置212。
進一步,如圖3所示,所述輥壓機構22包括對稱設置在所述支撐裝置212移動方向的兩側的輥壓裝置a221和輥壓裝置b222,所述輥壓裝置a221用于與所述支撐裝置212配合沿著紡織纖維傳輸方向對紡織纖維進行輥壓,所述輥壓裝置b222用于與所述支撐裝置212配合沿著紡織纖維傳輸方向的反方向對紡織纖維進行輥壓。
通過設置一個可以推動布料移動的壓輥a2122和兩個可以在該壓輥a2122的推動作用下向兩側彈性張開的壓輥b2213,使得能將傳輸過程中的布料擠壓成曲型并沿雙向對其進行輥壓,在此過程中有對布料進行類似揉搓的效果,將布料表面硬化的漿料搓軟搓松,結合設置在一側的清洗部分3,使得完成對一段布料的揉搓后在壓輥a2122復位的過程中能對完成揉搓的這一段布料進行一個噴水清洗,結構簡單,清洗效果好并且揉搓和清洗接替式進行效率高。
進一步,所述供水機構31包括儲水箱311以及用于在支撐裝置212朝輥壓機構22方向移動時抽取儲水箱311內的水并在支撐裝置212復位時將抽取的水導向噴淋機構32的抽噴裝置312。
進一步,所述噴淋機構32包括支撐架321、固定在支撐架321上的噴料件322以及用于連接噴料件322和抽噴裝置312的導管a323,所述導管a323內設置有單向閥324。
進一步,所述支撐裝置212包括固定架2121以及可轉動設置在固定架2121上的壓輥a2122。
進一步,所述輥壓裝置a221和輥壓裝置b222均包括固定座2211、可轉動設置在固定座2211上的安裝架2212以及可轉動設置在安裝架2212上的壓輥b2213,所述固定座2211在與所述安裝架2212鉸接的位置處設置有固定板2214,所述固定板2214上設置有限制安裝架2212轉動角度的限位塊2215,所述固定板2214和安裝架2212之間還設置有彈簧2216,所述彈簧2216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2214的端部其另一端固定在安裝架2212中部位置。
通過在固定板2214和安裝架2212之間設置彈簧2216,一方面使得完成對布的揉搓后兩個壓輥b2213能自動復位,另一方面也使得壓輥a2122擠開壓輥b2213時在彈力作用下能較為平穩,時刻保持對布的輥壓力度,提高揉搓效果。
進一步,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抽噴裝置312包括儲液管3121以及與所述儲液管3121的內壁配合滑動的活塞組件3122,所述儲液管3121的底部開設有進液通道3123,所述進液通道3123通過導管b3124與儲水箱311內部連通,所述活塞組件3122包括活塞3125以及與所述活塞3125同軸設置且滑動配合的塞桿3126,所述塞桿3126的一端與所述進液通道3123滑動配合其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架2121固定連接,所述塞桿3126上在活塞3125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支撐塊a3127和支撐塊b3128。
通過設置抽噴裝置312,并且設置抽噴裝置312的塞桿與支撐裝置212的固定架2121聯動,使得支撐裝置212在推動布朝輥壓機構移動對布進行揉搓的過程中該抽噴裝置312能自動抽取水,而在支撐裝置212完成對布揉搓進行復位的過程中該抽噴裝置312又能在固定架的帶動下將儲液管3121內的水經噴料件322噴出,使得布料的揉搓和清洗兩個步驟完美銜接,無需借助其他電控設備的控制,此外水資源定量抽取噴出,合理控制大大節省了水資源。
進一步,所述導入裝置11和導出裝置12均包括轉動架111以及沿豎直方向上可轉動設置在轉動架111上的導輥a112和導輥b113
更進一步,所述揉搓部分2的下方還設置有接料斗4。
實施例二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和圖7所示,其中與實施例一中相同或相應的部件采用與實施例一相應的附圖標記,為簡便起見,下文僅描述與實施例一的區別點。該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噴料件322設置為倒v型,該噴料件322的v型面上開設有若干噴液孔3221;
該種設置一方面使得可以通過一個噴料件322同時對布的前后兩個面進行噴水清洗,此外由于其倒v型的設置也使得噴出的說均是由布料的一側上方傾斜噴到布料上,清洗效果更好。
工作過程:布料經導入裝置11傳輸至推動機構21和輥壓機構22之間,布料停止傳輸,推動機構21的壓輥a2122在平推氣缸211的推動作用下從一側支撐布往輥壓機構22的方向移動,在此過程中,塞桿3126隨著固定架2121朝布料方向移動,當移動紙塞桿3126的支撐塊b3128與活塞3125接觸時隨著其繼續移動拉動活塞3125一起移動,且此時塞桿3126的端部已經從進液通道3123內移出,儲水箱311內的水經導管b3124和進液通道3123進入儲液管3121內,
布在壓輥a2122以及左右兩個壓輥b2213的作用下開始成s型,隨著壓輥a2122的繼續前推,壓輥b2213在安裝架2212的帶動下向兩側轉動,在轉動的過程中拉伸固定板2214和安裝架2212之間的彈簧2216,兩個壓輥b2213沿著兩個方向與壓輥a2122配合對布料表面進行輥壓,產生類似揉搓的效果,使布料表面硬化的漿料軟化,完成揉搓后,平推氣缸211帶動壓輥a2122復位,壓輥b2213則在彈簧2216的作用下也轉動復位,在壓輥a2122復位的過程中,固定架2121帶動塞桿3126反向移動,當移動至支撐塊a3127和活塞3125接觸時隨著其繼續移動推動活塞3125一起移動,且此時塞桿3126插入進液通道3123內,活塞3125推動儲液管3121內的水經導管a323流向噴料件322并最終經噴液孔3221噴向揉搓好的布料表面,完成噴水清洗后布料繼續傳輸一定距離,再進行下一段布料的揉搓清洗。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部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發明的限制。
當然在本技術方案中,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術語“一”應理解為“至少一個”或“一個或多個”,即在一個實施例中,一個元件的數量可以為一個,而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該元件的數量可以為多個,術語“一”不能理解為對數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技術提示下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