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飾品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氣流成網機是非織布生產專用的成網機,它的前道工序一般是交叉鋪網機,后道工序是各種將纖維網粘合或者結合成非織布的設備,如浸漬機,熱軋機或針刺機等。
目前,公開號為CN202265636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氣流成網機,它包括混棉箱、進風道和進棉通道的機架,設置在機架上的大、小刺輥;輸出簾,配設在機架上,抽風機構,設置在機架的底部,還包括塵籠和塵籠驅動機構,塵籠設置在機架上并且對應于進棉通道的下方,塵籠驅動機構設置在機架的下部,并且與塵籠傳動連接,輸出簾對應于塵籠的長度方向的側部,而抽風機構對應于塵籠的長度方向的底部。
這種氣流成網機雖然將側部抽風變為底部抽風,使抵達輸出簾上的無紡織纖維棉層更均勻,但是其在壓出產品后,產品兩側往往不平齊,在進入下一道工序時由于邊緣層次不齊容易出現卡住機器等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其具有可對擠壓出的產品兩側邊緣處進行切割,從而使得兩側較為平齊,避免進入下一道工序時卡住機器或造成產品凹凸不平、厚薄不均情況出現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包括機體及位于機體出口處的傳送裝置,所述傳送裝置上設有切割裝置,所述切割裝置包括位于傳送裝置兩側的固定架、兩端通過軸承固定與固定架上的橫桿、位于橫桿上方的懸梁、頂端固定與懸梁上的油缸、一端與油缸出口連接另一端與橫桿固定連接的固定座、貫穿固定座的旋轉桿、套設于旋轉桿上的切刀、套設于旋轉桿上的第一齒輪、位于固定座內套設于橫桿上的第二齒輪、套設于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上的第一齒條及用于帶動橫桿轉動的動力裝置。
如此設置,通過設有的切割裝置,對氣流成網出來的產品兩側進行切割,通過在傳送裝置上方切刀進行切割,通過懸梁上的油缸來控制切刀的上下距離,從而用于切割產品,而切刀的旋轉通過第一齒輪在第一齒條的帶動下轉動,而第一齒條由第二齒輪帶動轉動,通過對橫桿施加轉動的力可以使得橫桿帶動第二齒輪轉動,從而通過第一齒條帶動第一齒輪轉動,繼而使得切刀轉動,達到切割的目的。
進一步設置:所述動力裝置包括位于固定架上的電機、位于橫桿一側的第三齒輪、位于固定架上的傳動輥、位于傳動輥頂端的第五齒輪、位于第五齒輪后的第六齒輪、套設于電機和第五齒輪上的第二齒條及套設于第三齒輪和第六齒輪上的第三齒條。
如此設置,通過電機帶動第五齒輪轉動,而第五齒輪帶動傳動輥轉動,使得第六齒輪帶動第三齒輪轉動,從而帶動橫桿的轉動,為切刀提供旋轉的動力,不需要使用時可以卸下第三齒條。
進一步設置:所述傳送裝置包括支撐架、位于支撐架一側的轉動電機、兩端固定于機體出口處下方與轉動電機連接的主動輥、位于平臺另一側的從動輥及套設于主動輥和從動輥上用于傳輸產品的輸出簾。
如此設置,通過設有的傳送裝置將壓成塊狀的隔音棉輸送的下一道工序,輸出簾通過支撐架支撐輸出簾,輸出簾用于傳輸半成品,輸出簾主要通過電機帶動主動輥配合從動輥進行傳輸。
進一步設置:所述傳送裝置上還設有輔助裝置,所述輔助裝置包括與傳動輥連接用于抵觸切刀的切割輥及位于切割輥頂端與第二齒條嚙合的第四齒輪。
如此設置,通過設有的輔助裝置可以使得切刀在切割時與切割輥抵觸,從而避免切刀損傷傳送裝置,而為了使得切割輥轉動,在固定架上設有第四齒輪,通過電機和第二齒條的帶動進行轉動,使得產品可以一邊切割一邊傳輸。
進一步設置:所述傳送裝置上方還設有兩端固定在機體上用于將產品引導至傳送裝置上的壓緊輥。
如此設置,為了使得產品出來時避免出現卷起、彎曲等情況,需要在傳送裝置的上方設置壓緊輥,使得產品出來時可以被壓緊輥引導至傳送裝置上,從而減少產品出現不平整的情況,影響后續的工序。
進一步設置:所述機體上還設有用于輸入原料的輸料裝置,所述輸料裝置包括位于機體上的入料口、位于入料口下方的儲物箱、位于儲物箱出口處下方兩側固定在機體上的轉動輥、位于機體外壁設有的驅動電機、位于轉動輥頂端的轉輪、套設于驅動電機與轉輪頂端的皮帶、位于機體內壁遠離轉動輥一側的輔助輥及套設于轉動輥和輔助輥上的傳送帶。
如此設置,通過入料口將配比好的原料投入到儲物箱內,而儲物箱的底部設有轉動輥和輔助輥,在轉動輥和輔助輥上設有傳送帶,從入料口進入的原料掉落到傳送帶上,再從傳送帶上輸送到抓輥處,而由于入料口有時進料速度較快因此可能會出現堆積的情況,而堆積的原材料就存放在儲物箱內,通過傳送帶不斷的傳輸慢慢的輸送到抓輥處。
進一步設置:所述儲物箱上還設有用于觀察內部的觀察窗。
如此設置,通過儲物箱可以有效的觀察儲物箱內部的情況,從而控制進料的速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切割裝置可以將氣流成網出來的產品兩側邊緣切割整齊,從而減少產品在進入后續機器時出現卷起、凹凸不平,最終導致產品分布不均勻的情況,同時配合切割輥可以有效的避免切刀對傳送裝置的損傷。
附圖說明
圖1是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B處放大示意圖;
圖5是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另一角度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C處放大示意圖。
圖中,1、機體;2、傳送裝置;21、支撐架;22、轉動電機;23、主動輥;24、從動輥;25、輸出簾;3、切割裝置;31、固定架;32、橫桿;33、懸梁;34、油缸;35、固定座;36、旋轉桿;37、切刀;38、第一齒輪;39、第二齒輪;310、第一齒條;311、動力裝置;3111、電機;3112、第三齒輪;3113、第二齒條;3114、第五齒輪;3115、第六齒輪;3116、第三齒條;3117、傳動輥;4、輔助裝置;41、切割輥;42、第四齒輪;5、壓緊輥;6、輸料裝置;61、入料口;62、儲物箱;63、轉動輥;64、驅動電機;65、皮帶;66、輔助輥;67、傳送帶;7、觀察窗;8、吹氣裝置;81、鼓風機;82、導風輥;83、文氏管形風道;84、塵籠;85、壓輥;9、導風槽;10、驅動裝置;101、轉動機;102、減速機;103、轉動輪;104、第一鏈輪;105、第二鏈輪;106、支撐輪;107、鏈條;11、抓輥;12、彎鉤;13、喂入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氣流成網機邊緣切割裝置,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包括機體1,位于機體1一側設有輸料裝置6,輸料裝置6主要用于提供制作隔音棉的原材料,材料從入料口61進入,入料口61的下方設有儲物箱62,儲物箱62呈漏斗狀,下方的出口處設有轉動輥63,轉動輥63兩端通過軸承固定在機體1上,在轉動輥63的水平方向上設有輔助輥66,而在機體1的外壁上設有驅動電機64,驅動電機64通過皮帶65帶動轉動輥63轉動,而轉動輥63和輔助輥66上還設有傳送帶67,從而使得儲物箱62內的原料掉落在傳送帶67上,通過傳送帶67傳輸至輔助輥66一側,而在輔助輥66一側設有兩側通過軸承固定在機體1內壁上的喂入輥13,喂入輥13設有兩根且上下并列排布,位于喂入輥13出口一側還設有兩端通過軸承固定在機體1內壁上的抓輥11,抓輥11表面設有若干排布方向呈逆時針狀的彎鉤12。
機體1內位于抓輥11下方還設有吹氣裝置8,吹氣裝置8包括位于機體1下方的鼓風機81,鼓風機81的出風口處設有導風輥82,導風輥82兩端通過軸承固定在機體1內壁上,同時導風輥82表面設有若干導風槽9,位于抓輥11下方還設有文氏管形風道83,文氏管形風道83的入口處對準導風輥82,從而使得告訴氣流可以攜帶原材料進入到文氏管形風道83內,在文氏管形風道83的出口處設有塵籠84,塵籠84的上方設有壓輥85,機體1一側還設有用于驅動塵籠84及壓輥85轉動的驅動裝置10,如圖3及圖4所示, 驅動裝置10包括位于機體1一側的轉動,轉動機101的輸出端上連接有減速機102,減速機102上設有轉動輪103,而在塵籠84和壓輥85靠近轉動機101一端上分別設有第一鏈輪104和第二鏈輪105,而在塵籠84靠近壓輥85一側的機體1上還設有支撐輪106,轉動輪103上套設有鏈條107,同時鏈條107還套設在第一鏈輪104和支撐輪106上,而位于第一鏈輪104和支撐輪106之間的鏈條107還與第二鏈輪105嚙合,從而通過轉動機101的轉動以及鏈條107的帶動,使得塵籠84和壓輥85轉動起來。
在機體1出口處還設有而在塵籠84和壓輥85的出口處還設有傳送裝置2,傳送裝置2包括支撐架21,位于支撐架21一側的轉動電機22,兩端通過軸承固定于支撐架21上的主動輥23,同時主動輥23位于塵籠84和壓輥85的下方,在主動輥23遠離塵籠84和壓輥85一側設有從動輥24,主動輥23和從動輥24上套設有輸出簾25,而轉動電機22通過輸出帶與主動輥23頂端連接,從而帶動主動輥23轉動,使得輸出簾25開始運動,而在輸出簾25的上方還設有兩端通過軸承固定在機體1上,用于將產品引導至傳送裝置2上的壓緊輥5。
如圖5及圖6所示,而在傳送裝置2兩側設有切割裝置3,切割裝置3包括位于傳送裝置2兩側的固定架31,兩端通過軸承固定于固定架31上的橫桿32,在橫桿32上方設有懸梁33,懸梁33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油缸34,油缸34的出口端上設有與橫桿32固定連接的固定座35,固定座35上設有貫穿固定座35前端的旋轉桿36,而旋轉桿36上套設有切刀37,旋轉桿36上還設有第一齒輪38,而在橫桿32上哈套設有第二齒輪39,第二齒輪39位于固定座35內,與第一齒輪38在同一條直線上,并通過第一齒條310連接,而位于固定架31上還設有,動力裝置311包括位于固定架31上的電機3111,橫桿32一側的第三齒輪3112,在固定架31上還設有傳動輥3117,傳動輥3117與固定架31轉動連接,在傳動輥3117頂端設有第五齒輪3114,位于第五齒輪3114后設有第六齒輪3115,在傳送裝置2上還設有輔助裝置4,輔助裝置4包括與傳動輥3117連接的切割輥41及位于切割輥41頂端與第二齒條3113,切割輥41與傳動輥3117連接并通過旋轉固定在支撐架21兩側,電機3111出口處和第四齒輪42以及第五齒輪3114上套設有第二齒條3113,第六齒輪3115和第三齒輪3112上套設有第三齒條3116。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原料主要通過輸料裝置6的入料口61進入到儲物箱62內,從而儲物箱62通過傳送帶67將物料輸送到喂入輥13,而抓輥11將喂入輥13輸出的物料抓散,從而使其分散均勻,此時通過吹氣裝置8中的鼓風機81吹出的高速氣流,高速氣流通過導風輥82上的導風槽9從而轉向攜帶抓輥11抓散的物料通過文氏管形風道83均勻的吸附在塵籠84上,由于從上至下吹風,從而使得物料可以均勻的分布上塵籠84表面,同時由于塵籠84內部為空心因此形成負壓,使得物料被吸附在塵籠84表面,再通過壓輥85的作用將其壓成塊狀,從而輸出至傳送裝置2上,而傳送裝置2上設有的壓緊輥5,可以將傳送出來的半成品較好的引導至傳送裝置2上,不會出現卷起等情況,有效保證平整,避免對后續工序造成影響及麻煩,同時由于壓出的產品邊緣會出現層次不齊等情況,因此為了避免對后續工序的影響,需要對產品邊緣進行切割,通過固定架31一側的電機3111通過帶動第三齒輪3112從而使得橫桿32轉動,而橫桿32則帶動第一齒輪38轉動使得傳送裝置2上的切刀37進行轉動,從而可以使得切刀37對產品邊緣進行切割,為了避免對輸出簾25造成損壞,因此還設有輔助裝置4,用于抵觸切刀37,保證輸送裝置的完好。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