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射流式雙級混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鉆井程序中固井水泥漿射流式雙級混合裝置。二、 背景技術在固井工作中,水泥漿混合的均勻不均勻是固井質量的根本保證,目前用的 水泥漿混合裝置都是射流式單級混合,混合后的水泥漿存在著不均勻的現象,為 保證水泥漿的質量,再泵入泥漿池攪拌混合,混合后再泵入柱塞泵,增壓后再注 入井里進行固井,工藝復雜,動用設備多,固井周期長,不符合油田快鉆快進快 完井的要求。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射流式雙級混合裝置,解決上述己有技術存在 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混合器、擴散器和排氣管組成,其特征在于擴散器設為圓柱形, 在上頂中部設有插入擴散器中心的排氣管,在上部周側設有切向進口,與混合器 焊接或螺紋連接,下端部與混衆池上頂中部焊接;混合器設為射流式雙級混合器, 射流管插入進水泥灰管的中心并焊接一起,在射流管噴嘴環周處進水泥灰管上對 稱設有兩個二次混衆進口, 二次混漿進口處的直徑大于進水泥灰管直徑,二次混 漿進口的中心線穿過進水泥灰管斜向并交叉射流管噴嘴的中心線上。射流管噴嘴設為圓梯形,設在射流管前端面,與射流管同一中心線,在梯形 的上底面和周側面均勻設有若干個放射孔。本實用新型利用混合器的一次混合二次混合和擴散器的混合及混漿池的攪 拌,解決了固井水泥漿攪拌均勻的問題,克服了原固井混漿工藝復雜,動用設備 多,固井周期長的缺陷,提高了固井質量和工作效率。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混合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l-進水泥灰管、2-射流管、3-二次混漿進口、 4-混合器、5-排氣管、6-擴散器、7-射流管噴嘴。五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公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通過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由混合器4、擴散器6和排氣管5組成,其特征在于擴散器設為 圓柱形,在上頂中部設有插入擴散器中心的排氣管,在上部周側設有切向進口, 與混合器焊接或螺紋連接,下端部與混漿池上頂中部焊接;混合器設為射流式雙 級混合器,射流管插入進水泥灰管的中心并焊接一起,在射流管噴嘴環周處進水 泥灰管上對稱設有兩個二次混槳進口, 二次混漿進口處的直徑大于進水泥灰管直 徑,二次混漿進口的中心線穿過進水泥灰管斜向并交叉射流管噴嘴的中心線上。在應用本實用新型時,首先將擴散器6下端與混漿池垂直焊接一起,將進水 泥灰管1與壓縮空氣攜帶水泥灰輸送管連接,射流管2與高壓水輸送管連接,二 次混漿口與混漿池出口通過混漿泵相連接。高壓水從射流管噴嘴7放射噴出噴射 到混合器筒壁上,產生負壓將壓縮空氣吹進的水泥灰吸入并噴散,切向進入擴散器6,在擴散器中產生渦流,促進水泥灰繼續混合。再通過混漿池的混漿泵泵入 二次混漿進口 3進入混合器4進行二次混合。在混合過程中,壓縮空氣從排氣管 5排出,水泥漿混合均勻后通過混漿泵泵入三缸柱塞泵增壓注入井中進行固井。
權利要求1、一種射流式雙級混合裝置,由混合器、擴散器和排氣管組成,其特征在于擴散器設為圓柱形,在上頂中部設有插入擴散器中心的排氣管,在上部周側設有切向進口,與混合器焊接或螺紋連接,下端部與混漿池上頂中部焊接;混合器設為射流式雙級混合器,射流管插入進水泥灰管的中心并焊接一起,在射流管噴嘴環周處進水泥灰管上對稱設有兩個二次混漿進口,二次混漿進口處的直徑大于進水泥灰管直徑,二次混漿進口的中心線穿過進水泥灰管斜向并交叉射流管噴嘴的中心線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式雙級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射流管噴嘴設為 圓梯形,設在射流管前端面,與射流管同一中心線,在梯形的上底面和周側面均 勻設有若干個放射孔。
專利摘要一種射流式雙級混合裝置,由混合器、擴散器和排氣管組成,擴散器設為圓柱形,在上頂中部設有插入擴散器中心的排氣管,在上部周側設有切向進口,與混合器焊接或螺紋連接,下端部與混漿池上頂中部焊接;混合器設為射流式雙級混合器,射流管插入進水泥灰管的中心并焊接一起,在射流管噴嘴環周處進水泥灰管上對稱設有兩個二次混漿進口,二次混漿進口處的直徑大于進水泥灰管直徑,二次混漿進口的中心線穿過進水泥灰管斜向并交叉射流管噴嘴的中心線上。本實用新型利用混合器的一次混合二次混合和擴散器的混合及混漿池的攪拌,解決了固井水泥漿攪拌均勻的問題,克服了原固井混漿工藝復雜,動用設備多,固井周期長的缺陷,提高了固井質量和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8C5/00GK201135863SQ20072015901
公開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1日
發明者峰 孫, 穆洪才, 鈞 葛 申請人:山東勝油固井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