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
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混凝土、砂漿等物料攪拌機攪拌罐,特別是涉 及一種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
二、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領域使用的混凝土、砂漿攪拌機的攪拌罐,均包括驅動封頭、 前錐筒、中柱筒、后錐筒等通過依次對接焊接組合固定構成攪拌罐體,在攪拌 罐體內壁螺旋環繞固定有攪拌葉片。但是現有的攪拌罐個部分通過直接對接焊 接方式固定,在對接焊接時較困難,焊接過程需要非常精確和充分,工作量很 大,也給焊接工作帶來很大麻煩,生產效率低下。并且,僅靠直接對接方式焊 接的攪拌罐還存在堅固性能差、使用壽命短的缺陷。另外,現有的攪拌罐體內 側壁螺旋環繞固定的攪拌葉片通常為一整體葉片或通過對接后的整體葉片,其 生產制作時的形狀一般并不固定,造成制作葉片和焊接與罐體內壁時都非常困 難,工作量很大。同時,由于現有的攪拌葉片其側壁直接與攪拌罐體內側壁焊 接,不僅需要焊接的精確度極高,而且焊接后的葉片堅固性能有限。不利于維 修和更換。在實際使用中,葉片與混凝土、砂槳等物料不斷摩擦,造成葉片磨 損也很嚴重。
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設計并制作出一種攪拌罐罐體搭 接結構。
技術方案一種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包括驅動封頭、前錐筒、中柱筒、后錐筒依次對接組合固定構成攪拌罐體,以及攪拌罐體內壁螺旋環繞固定的攪拌葉片,所述驅動封頭與前錐筒之間、前錐筒與中柱筒之間均采用搭接相套裝方式固定。
所述中柱筒與后錐筒之間也采用搭接相套裝方式固定。
罐體(驅動封頭、前錐筒、中柱筒、后錐筒)及葉片材料均采用優質鋼材制作而成,其中中柱筒兩端各有一定長度的巻邊作為罐體的導向和搭接結構,使前錐筒、中柱筒、后錐筒很容易搭接在一起。
所述螺旋環繞固定的攪拌葉片與攪拌罐體內壁接觸固定處的攪拌葉片上設有翻邊,該翻邊與攪拌罐體內側壁搭接固定。
所述攪拌葉片為單個葉片通過兩端彼此對接焊接固定形成螺旋環繞狀。
所述攪拌葉片為單個葉片通過兩端彼此搭接焊接固定形成螺旋環繞狀。
所述單個葉片包括葉片體,葉片體外側設有翻邊構成固定根部、內側設有
翻邊構成刃部。所述刃部與葉片體支架夾角為120-150度。
在所述葉片刃部一側邊沿即非固定一側的螺旋邊沿上固定有網片。所述攪拌葉片為雙螺旋環繞固定于攪拌罐體內側壁。
所述驅動封頭包括外封頭、內封頭、聯結加強管、驅動法蘭、加強肋板、起吊螺母、封頭蓋板等部分組成,外封頭(驅動封頭)為鋼板旋壓而成的蝶形封頭,封頭設計有一搭接翻邊(例如20mm左右),該搭接翻邊套裝于前錐筒的小頭端的內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罐體采用搭接結構,不但保證罐體的同軸度,而且還便于局部更換和維修。2、 本實用新型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葉片的獨特設計,確保丫精確度的螺旋角度和螺距,充分滿足了干、濕攪拌的技術要求和三維攪拌的功能;而葉片采用搭接式結構,并采用埋弧自動焊和氣體保護焊等焊接形式,使其形變小,使用壽命長,且便于局部更換和維修。
3、 本實用新型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結構設計合理,實現獨有的三維攪拌功能,滿足了攪拌車所有所需的攪拌功能,非常利于推廣實施。
四、
-.
圖1是本實用新型攪拌罐罐體側面結構示意圖2是圖1的I部放大結構示意圖3是圖1的J部放大結構示意圖4是啟動封頭結構示意圖5是圖4的俯視結構示意圖6是圖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7是圖6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8是圖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9是圖8中葉片(帶有網片)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l為驅動封頭(外封頭),2為前錐筒,3為中錐筒,4為后錐筒,5為人孔入口, 6為搭接翻邊,7為巻邊搭接段,9為葉片體,IO為網片,11為葉片根部(固定翻邊),12為刃部(翻邊角度為a), 13為內封頭,14為驅動法蘭,15為起吊螺母,16為加強肋板,17為聯結加強管。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見圖l、圖2、圖3、圖4、圖5、圖6、圖7, 一種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包括驅動封頭l、前錐筒2、中柱筒3、后錐筒4彼此之間均采用搭接相套裝方式焊接固定構成攪拌罐體(如圖2、圖3所示),在攪拌罐體內壁螺旋環繞固定有攪拌葉片9 (如圖6、圖7所示)。
罐體部分(驅動封頭l、前錐筒2、中柱筒3、后錐筒4)及葉片9材料均采用優質鋼板制作而成,其中中柱筒3兩端各有25mm長的巻邊搭接段7作為罐體的導向和搭接結構,使前錐筒、中柱筒、后錐筒很容易搭接在一起。
所述螺旋環繞固定的攪拌葉片9與攪拌罐體內壁接觸固定處的攪拌葉片上設有翻邊(位于外側的葉片根部)11,該翻邊ll與攪拌罐體內側壁搭接固定。
所述攪拌葉片9為單個葉片通過兩端彼此搭接焊接固定形成螺旋環繞狀。
所述單個葉片包括葉片體9,葉片體外側翻邊構成固定根部11 (根部的折彎翻邊有5-6cm與罐體內側壁更好貼合)、內側設有翻邊構成刃部12。所述刃部12與葉片體9支架夾角a為120-150度,優選135度。
所述攪拌葉片9為雙螺旋環繞固定于攪拌罐體內側壁。
所述驅動封頭包括外封頭l、內封頭13、聯結加強管17、驅動法蘭14、加強肋板16、起吊螺母15、封頭蓋板等部分組成,外封頭(驅動封頭)1可以由lOmm厚的錳板旋壓而成的蝶形封頭,封頭設計有一搭接翻邊6 (例如20mm左右),該搭接翻邊6套裝于前錐筒2的小頭端的內側。
實施例二參見圖8、圖9,編號與實施例一相同,意義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的是在所述葉片刃部(非固定側)12側邊沿的螺旋邊沿上固定有網片10。
權利要求1、一種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包括驅動封頭、前錐筒、中柱筒、后錐筒依次對接組合固定構成攪拌罐體,以及攪拌罐體內壁螺旋環繞固定的攪拌葉片,其特征是所述驅動封頭與前錐筒之間、前錐筒與中柱筒之間均采用搭接相套裝方式固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中柱筒與 后錐筒之間也采用搭接相套裝方式固定。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其特征 是所述螺旋環繞固定的攪拌葉片與攪拌罐體內壁接觸固定處的攪拌葉片上設 有翻邊,該翻邊與攪拌罐體內側壁搭接固定。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攪拌葉片 為單個葉片通過兩端彼此對接焊接固定形成螺旋環繞狀。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攪拌葉片 為單個葉片通過兩端彼此搭接焊接固定形成螺旋環繞狀。
6、 根據權利要求4或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單個葉片包括葉片體,葉片體外側設有翻邊構成固定根部、內側設有 翻邊構成刃部。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刃部與葉片體支架夾角為120-150度。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其特征是在所述葉片刃部一側邊沿即非固定一側的螺旋邊沿上固定有網片。
9、根據權利要求4-8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其特征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包括驅動封頭、前錐筒、中柱筒、后錐筒依次對接組合固定構成攪拌罐體,以及攪拌罐體內壁螺旋環繞固定的攪拌葉片,所述驅動封頭與前錐筒之間、前錐筒與中柱筒之間均采用搭接相套裝方式固定。本實用新型的攪拌罐罐體搭接結構,罐體采用搭接結構,不但保證罐體的同軸度,而且還便于局部更換和維修。葉片的獨特設計,確保了精確度的螺旋角度和螺距,且葉片采用搭接式結構,結構堅固,形變小,使用壽命長,且便于局部更換和維修。整體搭接結構具有結構設計合理,實現獨有的三維攪拌功能,滿足了攪拌車所有所需的攪拌功能,非常利于推廣實施。
文檔編號B28C5/00GK201317054SQ200820238878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9日
發明者朱云山, 彬 王 申請人:鄭州宏達汽車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