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木造剪力墻單體之改良結構,尤指一種使木造剪力 墻可達到調節溫濕度、修正應力等之功效,進而增加建筑物強度之單體結 構。背景技術:
對于木造房屋而言,其無論為集成式、框架式或梁柱式等,由于均需 考慮到耐震、防潮等因素,因此而衍生剪力墻之建筑架構。
剪力墻(ShearWall)也稱之為耐震壁, 一般用在房屋方面較多,當然在 任何的構造物上都是很好的抵抗地震的結構物。由于剪力墻的勁度很大, 要比柱子大上許多倍,因此剪力墻可以承擔極大部份構造物的水平力,而 柱子就承受小部份的水平力,設計了剪力墻則無形中可以減小了柱子的尺 寸。剪力墻并非只能承受水平力,當然也可以承受垂直力,即為所謂的承 壓墻(Bearing Wall)。
習知之剪力墻是由復數個單體所相互嵌置堆砌而成,該等單體如圖1 所示,長條狀之單體1的頂緣設有單個浮突之卡塊1 1 ,底緣是設有與卡 塊l l對應之單個卡溝l 2,單體1的一端鄰近截斷面處,是設有由上、 下緣內縮之嵌槽1 3 ,以形成一連接段1 4 。使復數之單體1藉由卡溝1 2及嵌槽1 3之相互嵌合固定以構成相當面積之剪力墻,惟習知之剪力墻 存在有以下之缺失
1.單體1是以原木料裁切一體成型,由于木料本身之木紋具有單一方向性,經過常時間風吹日曬雨淋之后,容易因外在溫度及濕度變化產生 變形,其木紋單一方向性所產生的應力較難修正,使得強度受到局限,影 響建筑物之結構體及使用壽命。
2. 較難以完全的密合,無法確實達到防水氣及隔音之效果。
3. 嵌合后緊密,不存在任何透氣空間,無法調節溫、濕度。
4. 由于緊密之結合,無法導流泄壓及修正風力系數,影響建筑物之 結構強度及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是設有長條狀單體, 其頂緣設有復數個沿單體水平直向排列,且為向上浮突之卡塊,底緣是設 有沿單體水平直向排列,且與卡塊數量及形狀對應之復數個卡溝,其特征 在于該等單體系以至少兩不同方向木紋之木料反向并接,其單體的一端 鄰近截斷面處,是設有由上、下緣內縮所形成之嵌槽,以形成一較小之連 接段,藉由卡塊、卡溝及嵌槽的相互嵌合固定以構成剪力墻,使剪力墻達 到修正應力等之功效,進而增加建筑物之強度。
前述之木造剪力墻單體之改良結構,是設有以至少兩不同方向 紋之 木料反向并接而成的長條狀單體,其頂緣設有復數個浮突之卡塊,底緣是 設有與卡塊對應之復數個卡溝,單體的邊角是設有斜角狀之倒角,其中, 單體的一端鄰近截斷面處,是設有由上、下緣內縮之嵌槽,以形成一連接段,于該連接段的兩側分別設有垂直之凹槽。使復數之單體藉由卡塊、卡 溝及嵌槽之相互嵌合固定以構成剪力墻。
本發明使剪力墻達到調節濕度、增加密合度、防水度及修正應力等之 功效,進而增加建筑物之強度。且其能使剪力墻更為堅固、實用。
圖l為習知剪力墻單體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之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發明之組裝立體分解圖。
圖5為本發明之施工實施例圖。
圖6為本發明之施工后之剪力墻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之施工后之剪力墻剖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_—一單體11一一卡塊12——卡溝
13----嵌槽14—一連接段2一--單體
21一一卡塊22一一卡溝23一一倒角
24----嵌槽25一一連接段251 一一凹槽
2 6——倒角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2、圖3及圖4,為本發明之立體圖及立體分解圖。如圖 所示,本發明主要是設有長條狀之單體2,該單體2是以兩不同方向木紋 之木料反向并接(如圖示中,其木紋于并接后呈相對之方向分布),其頂緣設有復數個沿單體之水平直向排列,且為向上浮突之卡塊2 1 (本實施例 中,是為兩個卡塊2 1),使該等卡塊2 l呈向上漸縮之錐狀;
單體2的底緣,是設有沿單體2之水平直向排列,且與卡塊2 l對應 數量及形狀之復數個卡溝2 2 ;
單體2的邊角是設有斜角狀之倒角2 3 ,使該等倒角2 3由內向外傾 斜適當之角度;
單體2的一端鄰近截斷面處,是設有由上、下緣內縮適當距離所形成 之嵌槽2 4 ,以形成一較小之連接段2 5 ,于該連接段2 5的兩側分別設 有適當寬度垂直之凹槽2 5 1,該連接段2 5與單體2之垂直面連接段, 是設有由內向外傾斜適當角度之倒角2 6;
藉由前述構件,使復數之單體2藉由卡塊2 1、卡溝2 2及嵌槽2 4 之相互嵌合固定以構成剪力墻,使剪力墻達到調節濕度、修正應力等之功 效,進而增加建筑物之強度。
請同時參閱圖5及圖6,為本發明之施工實施例及施工后之立體圖。如 圖所示,本發明于施工時,是將復數之單體2以交互之排列,藉由嵌槽2 4相互嵌合,于施工時先將上一單體2嵌置于下一單體2,使兩者固定后, 再依序以另一單體2向上堆棧嵌置,藉由向下之敲擊壓合,于堆棧時系藉 由次一單體2之卡塊2 1卡合于上一單體2之卡溝2 2 ,使迭置之復數個 單體2得以構成一適當面積之剪力墻,使剪力墻達到調節濕度、修正應力 等之功效,進而增加建筑物之強度。請參閱圖7,本發明于組裝后,相互迭置之單體2是藉由卡塊2 l卡 合于卡溝2 2構成固定,其中由于各單體2是設有倒角2 3 ( 2 6 ),且連 連接段2 5的兩側分別設有適當寬度垂直之凹槽2 5 1,以形成透氣孔, 除了構成堅固之連接外,且因倒角2 3 ( 2 6 )及凹槽2 5 l之設計,使 剪力墻達到密合、防水氣及較佳之隔音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較之習知木造剪力墻結構,其至少俱備以下之優點:
1. 單體l是以兩不同方向木紋之木料反向并接,藉由不同方向木紋 的應力相抵達到修正木料結構應力的目的,可增加剪力墻之強度,并提高 建筑物之使用壽命。
2. 倒角2 3 ( 2 6 )由內向外傾斜適當角度之設計,可使每一單體 2與單體2嵌合后增加結構體的密合度及防水度,進而使結構體確實達到 防水氣及隔音之效果。
3 .每一單體2與單體2嵌合后存在凹槽2 5 1所形成之透氣孔構成 透氣空間,可使結構體達到調節溫、濕度之效果。
4 .每一單體2與單體2嵌合后存在凹槽2 5 1所形成之透氣孔構成
透氣空間,達到導流泄壓及修正風力系數之效果,提高建筑物之使用壽命。
此外,本發明之組裝施工方便,為一實用之設計,誠屬一俱新穎性之 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是設有長條狀單體,其頂緣設有復數個沿單體水平直向排列,且為向上浮突之卡塊,底緣是設有沿單體水平直向排列,且與卡塊數量及形狀對應之復數個卡溝,其特征在于該等單體系以至少兩不同方向木紋之木料反向并接,其單體的一端鄰近截斷面處,是設有由上、下緣內縮所形成之嵌槽,以形成一較小之連接段,藉由卡塊、卡溝及嵌槽的相互嵌合固定以構成剪力墻,使剪力墻達到修正應力等之功效,進而增加建筑物之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其特征為于該 連接段的兩側分別設有垂直之凹槽以形成透氣孔。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其特征為該單 體邊角設有斜角狀之倒角,其是為由內向外傾斜所形成。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其特征為該連 接段與單體之垂直面連接段,是設有由內向外傾斜之倒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木造剪力墻單體結構,其主要是設有以至少兩不同木紋之木料反向并接形成長條狀之單體,且于該單體頂緣設有復數個浮突之卡塊,底緣是設有與卡塊對應之復數個卡溝,單體的邊角是設有斜角狀之倒角,其中,單體的一端鄰近截斷面處,是設有由上、下緣內縮之嵌槽,以形成一連接段,于該連接段的兩側分別設有垂直之凹槽。如此,使復數之單體藉由卡塊、卡溝及嵌槽之相互嵌合固定以構成剪力墻,使剪力墻達到調節濕度、修正應力等之功效,進而增加建筑物之強度。
文檔編號E04B2/00GK101597926SQ200910040338
公開日2009年12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7日
發明者徐文華 申請人:徐文華;鄭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