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體車庫傳動機構的鏈條收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體車庫傳動機構的鏈條收緊裝置,屬于停車設備零部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巨前,市場上正在使用的鏈條收緊裝置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改變兩個鏈輪的中心距,此類機構可調處的鏈輪結構較大,且調節比較麻煩;第二類是兩根左右旋螺桿與一根二頭旋螺紋的套筒連接,依靠套筒的旋轉來調節張緊度,此機構安裝比較困難;第三類是螺桿直接通過連接塊,用常規螺母來調節張緊度,此機構安裝運行后,螺桿會彎曲,若想再收緊就有點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安裝方便,便于調節,使用壽命長的立體車庫的鏈條收緊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立體車庫傳動機構的鏈條收緊裝置,包括主動鏈輪和固定在鋼構縱梁上的前轉向輪、回轉輪、后轉向輪,前提升鏈條繞過前轉向輪后并通過鏈條連接塊與繞過主動鏈輪的后環鏈條相連,前環鏈條位于前提升鏈條的下方并繞過回轉輪后與鏈條連接塊相連,后轉向輪上繞一根后提升鏈條,其特征在于前環鏈條還通過鏈條連接板與后提升鏈條相連,后環鏈條位于后提升鏈條上并通過收緊裝置連接鏈條連接板,所述收緊裝置包括一端與鏈條連接板活動相連的"u"型架、與后環鏈條活動相連的調節螺桿,調節螺桿與"u"型架相連并通過調節lt累母和
鎖緊螺母緊固。
所述鏈條連接板通過銷軸與"u"型架活動相連,后環鏈條通過銷軸與
調節螺桿活動相連。
本實用新型采用鏈條連接板"u"型架通過銷軸連接,即便兩根鏈條的拉力變化,會使鏈條連接板產生一定量的旋轉,而"u"型架、調節螺桿、
后環鏈條的中心線始終在一條直線上,避免了彎矩力的產生,調節螺母和鎖緊螺母的同時配合作用,有利于調節,鎖緊效果好,且安裝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出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所示, 一種立體車庫傳動機構的鏈條收緊裝置,包括主動鏈輪10和固定在鋼構縱梁1上的前轉向輪2、回轉輪4、后轉向輪8,主動鏈輪10固定在橫梁上,前提升鏈條3繞過前轉向輪2并通過鏈條連接塊6與繞過主動鏈輪10的后環鏈條9相連,前環鏈條5位于前提成鏈條3的下方并繞過回轉輪4后與鏈條連接塊6相連,后轉向輪8上繞一根后提升鏈條7,前環鏈條5還通過鏈條連接板11與后提升鏈條7相連,后環鏈條9位于后提升鏈條7上并通過收緊裝置連接鏈條連接板11,所述收緊裝置包括一端與鏈條連接板11活動相連的"U"型架12、與后環鏈條9活動相連的調節螺桿15,調節螺桿15的一端置入"U"型架12的開口內,"U"型架12開口端部與調節螺桿15相連處安裝有調節螺母13和鎖緊螺母14緊固,通過調節螺母調節和收緊鏈條松緊度,調節好后再用鎖緊螺母進一步緊固。鏈條連接板11通過銷軸16與"U"型架12活動相連,后環鏈條9通過銷軸16與調節螺桿15活動相連,后提升鏈條7通過銷軸16與鏈條連接板11活動相連。前提升鏈條3和后提升鏈條7的另一端連接立體車庫的升降載車板。
權利要求1、一種立體車庫傳動機構的鏈條收緊裝置,包括主動鏈輪(10)和固定在鋼構縱梁(1)上的前轉向輪(2)、回轉輪(4)、后轉向輪(8),前提升鏈條(3)繞過前轉向輪(2)后并通過鏈條連接塊(6)與繞過主動鏈輪(10)的后環鏈條(9)相連,前環鏈條(5)位于前提升鏈條(3)的下方并繞過回轉輪(4)后與鏈條連接塊(6)相連,后轉向輪(8)上繞一根后提升鏈條(7),其特征在于前環鏈條(5)還通過鏈條連接板(11)與后提升鏈條(7)相連,后環鏈條(9)位于后提升鏈條(7)上并通過收緊裝置連接鏈條連接板(11),所述收緊裝置包括一端與鏈條連接板(11)活動相連的“U”型架(12)、與后環鏈條(9)活動相連的調節螺桿(15),調節螺桿(15)與“U”型架(12)相連并通過調節螺母(13)和鎖緊螺母(14)緊固。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車庫傳動機構的鏈條收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鏈條連接板(11)通過銷軸(16)與"U"型架(12)活動相連,后環鏈條(9)通過銷軸(16)與調節螺桿(15)活動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體車庫傳動機構的鏈條收緊裝置,屬于停車設備零部件技術領域,包括前提升鏈條繞過前轉向輪后通過鏈條連接塊與繞過主動鏈輪的后環鏈條相連,前環鏈條位于前提升鏈條的下方并繞過回轉輪后與鏈條連接塊相連,后轉向輪上繞一根后提升鏈條,前環鏈條還通過鏈條連接板與后提升鏈條相連,后環鏈條位于后提升鏈條上方并通過收緊裝置連接鏈條連接板,本實用新型采用鏈條連接板“U”型架通過銷軸連接,即便兩根鏈條的拉力變化,會使鏈條連接板產生一定量的旋轉,而“U”架、調節螺桿、后環鏈條的中心線始終在一條直線上,避免了彎矩力的產生,調節螺母和鎖緊螺母的同時配合作用,有利于調節,鎖緊效果好,且安裝方便。
文檔編號E04H6/12GK201433582SQ20092012175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1日
發明者應小東, 毛榮榮, 洪偉泉, 洪開江, 艾生卉, 茹興良 申請人:浙江艾耐特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