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水排水蓄水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材料,特別涉及一種防水排水蓄水板。
背景技術:
傳統的建筑防水片材,耐老化性能較差,輥壓成型工藝會造成產品的厚薄不均勻, 而且由于密度大,使得產品重量大,對結構承載要求較高。這些防水片材僅具有防水功能。 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防水系統工作環境的復雜和外界因素的干擾,使得防水不易達到理想 效果。因此需要一種集防水、排水和蓄水于一體的全新材料。
實用新型內容為彌補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兼有防水、排水和蓄水保護三種 功能的防水排水蓄水板。本實用新型防水排水蓄水板,采用高分子樹脂片材,以多層共擠、共混改性高密度 聚乙烯(HDPE)高分子樹脂為片材,在片材設有縱橫排列均勻分布的硬殼凸臺。所述硬殼凸臺經真空吸塑和對輥滾壓成型。所述硬殼凸臺的表面有棱形立筋。所述硬殼狀凸臺的最大直徑是10 20mm、高度為10 20mm。所述片材的厚度為0. 6 1. 6mm。所述硬殼凸臺是錐臺形、圓形或球冠形其中之一。本實用新型防水排水蓄水板的有益效果是1.這種防水排水蓄水板,為高分子樹脂片材是以多層共擠、共混改性高分子樹脂 為片材,在片材上經真空吸塑和對輥滾壓成型分布均的硬殼凸起,提高了材料的機械強度, 增強了材料的耐候性、抗沖擊性、耐穿刺性、化學穩定性、可焊接性及粘結性能。2.材料在熔融的狀態下經真空吸塑和成型對輥滾壓成型,產品的厚度更加均勻, 表面平整,無曲脹和變形現象,可以防止硬物沖擊,保護防水層不被破壞。3.硬殼凸臺結構之間架起空隙,便于被保護的建筑物表面表面能夠通風排水。廣 闊的排水空間能及時排走匯于建筑表面水,夾在建筑物面層與結構基層之間,即在建筑物 面層與結構層之間傳遞壓力,又使兩層分開。均勻分布的硬殼凸臺物成為密集的支點,硬殼 凸臺表面有棱狀立柱大大增加物體的承載力,消除了水的壓力,具有排水、隔熱、通風、隔音 等多種功能。集防水、排水和蓄水保護三種功能于一體,施工簡單,安全可靠。
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水排水蓄水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防水排水蓄水板作更詳盡的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水排水蓄水板的示意圖。本實用新型防水排水蓄水板是以三層共擠、共混改性高密度聚乙烯(HDPE)高分 子樹脂為片材1,在片材ι上經真空吸塑和對輥滾壓成型分布均勻的硬殼凸臺2。硬殼凸臺 2的形狀可以是錐臺形、圓形或球冠形其中之一,表面有棱形立筋大大增加支撐強度;硬殼 凸臺是單向或雙向排列。片材的厚度可在0.6 1.6mm之間,硬殼凸臺的最大直徑和高度 可在10 20mm之間。本實用新型經現場焊接、膠結及密封拼接鋪設后可形成連續的防水、排水、蓄水保 護系統,可有效防止液體的滲漏和其他的揮發,同時產品的向水面的液體可以在這些硬殼 凸臺與結構基層形成立體空間內流動排出。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各類民用建筑屋面,大壩、輕鋼屋面防水、地鐵、隧道、水 利、垃圾掩埋場、化工、冶金等多個領域的防水、防滲、排水和蓄水保護工程。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 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 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 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范圍之列。
權利要求一種防水排水蓄水板,包括高分子樹脂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樹脂片材上設有縱橫排列均勻分布的硬殼凸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排水蓄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樹脂片材為多層 共擠、共混改性高密度聚乙烯高分子樹脂材料,厚度為0. 6 1. 6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排水蓄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殼凸臺經真空吸塑和 對輥滾壓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排水蓄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殼凸臺的表面有棱形立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排水蓄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殼狀凸臺的最大直徑 是10 20mm、高度為10 20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排水蓄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殼凸臺是錐臺形、圓形 或球冠形其中之一。
專利摘要一種防水排水蓄水板,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高分子樹脂為片材,在片材上經真空吸塑和對輥滾壓成型分布均勻的硬殼狀凸起。硬殼狀凸起是錐臺形、圓形或球冠形外表面有棱形狀支柱,上述硬殼狀凸起是單向排列或雙向排列。本實用新型經現場焊接、膠結及密封拼接鋪設后可形成連續完整的防排水系統,可有效的防止液體的滲漏和氣體的揮發,同時產品向水面的液體可以在這些硬殼狀凸起與結構基層形成的立體空間內流動排出。
文檔編號E04B1/62GK201649312SQ201020137108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2日
發明者孟祥旗 申請人:孟祥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