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輕質磚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輕質磚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實心粘土建筑用磚存在的種種弊端,新型環保類輕質建筑用磚已經成為研究與開發的熱點。在現有研究成果或產品中,一類是挖空形式的輕質磚,如專利“高強度輕質磚(CN20092(^95269. 1) ”是在長方形磚體內開槽,減少了磚體用材,從而降低了磚體重量;另一類是采用輕質材料粘結而成的輕質磚,如專利“一種輕質墻磚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10246865. 0) ”是采用木屑體等輕質材料,用環氧樹脂等粘結劑粘結成型。顯然,前者是以犧牲磚體強度換取重量優勢,后者則大量使用了化工結劑粘。因此,研究與開發高強度、輕重量、低成本,并且盡可能符合環保要求的建筑用磚,意義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當前輕質磚產品的不足,提出一種輕質磚及其制作方法。本發明所采取的措施是以普通硅酸鹽混凝土為粘結劑和承重骨架,以可發性聚苯乙烯(EPQ圓形發泡顆粒作為填充劑,經過混凝土攪拌以及發泡顆粒的預處理后,再將這些配料一起均勻混合,隨后將攪拌后的混合物倒入磚體模具中,機械擠壓成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磚塊強度高、重量輕、成本低,符合傳統施工習慣和綠色環保建材要求。
圖1為本發明的制備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以普通硅酸鹽水泥、黃沙與水的適當比例作為粘結劑,在容器中與作為填充劑的可發性聚苯乙烯圓形發泡顆粒充分混合攪拌;再將攪拌后的混合物倒入磚體模具中,機械擠壓成型。其中,攪拌前,可發性聚苯乙烯圓形發泡顆粒應加入耦合劑進行預處理。其中,可采用425標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采用不同標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磚體的強度也不同。其中,普通硅酸鹽水泥可以用各種礦渣水泥替代。其中,可發性聚苯乙烯圓形發泡顆粒可以用聚苯乙烯(PQ發泡顆粒替代。利用回收的舊材料二次加工最為經濟。其中,機械擠壓成型的壓力應不小于11牛頓。實施例1
本實施例采用425標號普通硅酸鹽水泥和可發性聚苯乙烯圓形發泡顆粒。混凝土由重量比例為1 3 0.5的水泥、黃沙、水混合而成,發泡顆粒直徑3毫米,發泡顆粒總體積為磚體體積65% ;把與耦合劑溶液充分接觸后的發泡顆粒倒入攪拌后的混凝土中,再次充分混合攪拌;爾后把它們倒入模具內,施加11牛頓的壓力后成型;常溫下風干48小時制成輕質磚成品。該成品可以很容易地接受釘、砍等加工行為。該成品的保溫、隔音性能顯然優于實心粘土磚和其它挖空形式的輕質磚。實施例2:本實施例采用425標號普通硅酸鹽水泥和可發性聚苯乙烯圓形發泡顆粒。混凝土由重量比例為1 3 0.5的水泥、黃沙、水混合而成,發泡顆粒直徑7毫米,發泡顆粒總體積為磚體體積65% ;把與耦合劑溶液充分接觸后的發泡顆粒倒入攪拌后的混凝土中,再次充分混合攪拌;爾后把它們倒入模具內,施加11牛頓的壓力后成型;常溫下風干48小時制成輕質磚成品。該成品的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現象,是由于發泡顆粒直徑過大所致,但仍能夠滿足一般磚墻的技術要求。實施例3:本實施例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和可發性聚苯乙烯圓形發泡顆粒。混凝土由重量比例為1 3 0.5的水泥、黃沙、水混合而成,發泡顆粒直徑2毫米,發泡顆粒總體積為磚體體積70% ;把與耦合劑溶液充分接觸后的發泡顆粒倒入攪拌后的混凝土中,再次充分混合攪拌;爾后把它們倒入模具內,施加11牛頓的壓力后成型;常溫下風干48小時制成輕質磚成品。礦渣硅酸鹽水泥和425標號普通硅酸鹽水泥都能夠滿足一般室內隔墻建筑用磚的要求。發泡顆粒直徑以1 3毫米為宜。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的簡單更改和替換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輕質磚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為粘結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輕質磚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苯乙烯發泡顆粒作為填充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輕質磚及其制作方法,以普通硅酸鹽混凝土為粘結劑和承重骨架,以可發性聚苯乙烯(EPS)圓形發泡顆粒作為填充劑,經過混凝土攪拌以及發泡顆粒的預處理后,將配料一起均勻混合,在磚體模具中對原料施加一定的力,使之成為輕質建筑用磚。
文檔編號C04B16/08GK102503314SQ20111036155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4日
發明者何展輝, 吳小鋼, 吳晟昊, 徐葉峰, 陳寧 申請人:浙江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