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將電機和提升系統設置在兩個立柱的頂部之間,必須在符合規定的層高設置,對上方層高要求高,且兩個立柱的頂部空間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上方層高要求小,節約上部空間的一種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包括左右放置的兩組立柱機構,每組立柱機構包括前后放置的兩個立柱,一側的兩個立柱頂端共同放置有承重梁,承重梁的兩端分別設有牛頭,另一側的兩個立柱頂部之間設有電機梁,電機梁上方的兩端設有提升系統,兩個提升系統之間設有軸,貫穿軸設有電機,另一側的每個立柱通過三個導軌支架連接有導軌,兩個導軌之間通過滾輪連接有配重系統,兩個導軌之間通過滾輪連接有橋箱,橋箱置于兩組立柱機構之間,橋箱四個角的下方分別設有一個緩沖座,每個緩沖座的頂部設有緩沖墊。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每組立柱機構的兩個立柱之間還設有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每個第一橫梁置于兩個立柱之間的中部,第二橫梁置于第一橫梁的下方。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電機梁下方的中部連接有兩個第一斜拉,兩個第一斜拉的頂端連接在電機梁上,兩個第一斜拉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立柱的側壁上,承重梁下方的中部連接有兩個第二斜拉,兩個第二斜拉的頂端連接在承重梁上, 兩個第二斜拉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立柱的側壁上,兩個第一橫梁下方的中部均連接有兩個第三斜拉,兩個第三斜拉的頂端連接在第一橫梁上,兩個第三斜拉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立柱的側壁上。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具有結構合理,上方層高要求小,節約上部空間的優點。
圖1為本發明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右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左視圖中標號1-立柱、2-承重梁、3-牛頭、4-電機梁、5-第一橫梁、6-第二橫梁、7-提升系統、8-軸、9-電機、10-導軌支架、11-導軌、12-配重系統、13-橋箱、14-緩沖座、15-緩沖墊、16-第一斜拉、17-第二斜拉、18-第三斜拉。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如圖1、圖2、圖3示出了本發明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左右放置的兩組立柱機構,每組立柱機構包括前后放置的兩個立柱1,一側的兩個立柱1 頂端共同放置有承重梁2,承重梁2的兩端分別設有牛頭3,另一側的兩個立柱1頂部之間設有電機梁4,電機梁4上方的兩端設有提升系統7,兩個提升系統7之間設有軸8,貫穿軸 8設有電機9,另一側的每個立柱1通過三個導軌支架10連接有導軌11,兩個導軌11之間通過滾輪連接有配重系統12,兩個導軌11之間通過滾輪連接有橋箱13,橋箱13置于兩組立柱機構之間,橋箱13四個角的下方分別設有一個緩沖座14,每個緩沖座14的頂部設有緩沖墊15。每組立柱機構的兩個立柱1之間還設有第一橫梁5和第二橫梁6,每個第一橫梁5置于兩個立柱1之間的中部,第二橫梁6置于第一橫梁5的下方。電機梁4下方的中部連接有兩個第一斜拉16,兩個第一斜拉16的頂端連接在電機梁4上,兩個第一斜拉16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立柱1的側壁上,承重梁2下方的中部連接有兩個第二斜拉17,兩個第二斜拉17的頂端連接在承重梁2上,兩個第二斜拉17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立柱1的側壁上,兩個第一橫梁5下方的中部均連接有兩個第三斜拉18,兩個第三斜拉18的頂端連接在第一橫梁5上,兩個第三斜拉18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立柱1的側壁上。 使用時,將汽車置于橋箱13上,啟動電機9,提升系統7運轉,將橋箱13連帶汽車向上提升。本發明具有結構合理,上方層高要求小,節約上部空間的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放置的兩組立柱機構, 每組所述立柱機構包括前后放置的兩個立柱(1 ),一側的兩個所述立柱(1)頂端共同放置有承重梁(2),所述承重梁(2)的兩端分別設有牛頭(3),另一側的兩個所述立柱(1)頂部之間設有電機梁(4),所述電機梁(4)上方的兩端設有提升系統(7),兩個所述提升系統(7)之間設有軸(8 ),貫穿所述軸(8 )設有電機(9 ),另一側的每個所述立柱(1)通過三個導軌支架 (10)連接有導軌(11),兩個導軌(11)之間通過滾輪連接有配重系統(12),兩個導軌(11)之間通過滾輪連接有橋箱(13),所述橋箱(13)置于所述兩組立柱機構之間,所述橋箱(13)四個角的下方分別設有一個緩沖座(14),每個所述緩沖座(14)的頂部設有緩沖墊(15)。
2.根據權利要求1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立柱機構的所述兩個立柱(1)之間還設有第一橫梁(5)和第二橫梁(6),每個所述第一橫梁(5)置于所述兩個立柱(1)之間的中部,所述第二橫梁(6)置于所述第一橫梁(5)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梁 (4)下方的中部連接有兩個第一斜拉(16),所述兩個第一斜拉(16)的頂端連接在所述電機梁(4)上,所述兩個第一斜拉(16)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所述立柱 (1)的側壁上,所述承重梁(2)下方的中部連接有兩個第二斜拉(17),所述兩個第二斜拉 (17)的頂端連接在所述承重梁(2)上,所述兩個第二斜拉(17)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所述立柱(1)的側壁上,兩個所述第一橫梁(5)下方的中部均連接有兩個第三斜拉(18),所述兩個第三斜拉(18)的頂端連接在所述第一橫梁(5)上,所述兩個第三斜拉(18)的下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在相對應的兩個所述立柱(1)的側壁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無機房曳引式汽車專用升降機,包括左右放置的兩組立柱機構,每組立柱機構包括前后放置的兩個立柱,一側的兩個立柱頂端共同放置有承重梁,承重梁的兩端分別設有牛頭,另一側的兩個立柱頂部之間設有電機梁,電機梁上方的兩端設有提升系統,兩個提升系統之間設有軸,貫穿軸設有電機,另一側的每個立柱通過三個導軌支架連接有導軌,兩個導軌之間通過滾輪連接有配重系統,兩個導軌之間通過滾輪連接有橋箱,橋箱置于兩組立柱機構之間,橋箱四個角的下方分別設有一個緩沖座,每個緩沖座的頂部設有緩沖墊。本發明具有結構合理,上方層高要求小,節約上部空間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H6/18GK102400580SQ20111036735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陸興華 申請人:江蘇金冠立體停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