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智能載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載運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智能載運設備將車子的前輪抬起,后輪拖著地往前行走,頂開原液壓或氣壓,但是整個設備比較厚重,且拖著車子行走,存在安全隱患,運行也不平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設備體積小,運行平穩,安全可靠的一種智能載運裝置。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智能載運裝置,包括前后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與第二底板之間設有中心總承組裝,第一底板的前端設有前總承組裝,第二底板的后端設有后總承組裝,第一底板的左右兩側均連接有前行走梁組裝, 每個前行走梁組裝的外側均活動連接有前升降架組裝,第二底板的左右兩側均連接有后行走梁組裝,每個后行走梁組裝的外側均活動連接有后升降架組裝,置于同側的前行走梁組裝與后行走梁組裝通過中心總承組裝連接,兩個前行走梁組裝的前端共同連接前總承組裝,兩個后行走梁組裝的后端共同連接后總承組裝,第二底板的上設有電機組裝,電機組裝的兩端通過連接塊均連接有兩個后齒條,電機組裝每端的兩個后齒條左右對稱放置,置于同側的兩個后齒條共同連接有后叉齒組裝,第一底板上設有變速箱組裝,第一底板上通過連接塊設有兩個左右對稱放置的前齒條,每個前齒條的的外端設有前叉齒組裝。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前總承組裝的前端與后總承組裝的后端均連接有行走電機架體組裝。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后叉齒組裝長于前叉齒組裝,每個前叉齒組裝均包括兩個叉齒,每個后叉齒組裝均包括多個叉齒。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具有設備體積小,運行平穩,安全可靠的優點。
圖1為本發明的的結構示意圖中標號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前行走梁組裝、4-前升降架組裝、5-后行走梁組裝、6-后升降架組裝、7-中心總承組裝、8-前總承組裝、9-后總承組裝、10-電機組裝、 11-后齒條、12-后叉齒組裝、13-變速箱組裝、14-連接塊、15-前齒條、16-前叉齒組裝、 17-行走電機架體組裝、18-叉齒。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如圖1示出了本發明智能載運裝置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前后放置的第一底板1 和第二底板2,第一底板1與第二底板2之間設有中心總承組裝7,第一底板1的前端設有前總承組裝8,第二底板2的后端設有后總承組裝9,第一底板1的左右兩側均連接有前行走
3梁組裝3,每個前行走梁組裝3的外側均活動連接有前升降架組裝4,第二底板2的左右兩側均連接有后行走梁組裝5,每個后行走梁組裝5的外側均活動連接有后升降架組裝6,置于同側的前行走梁組裝3與后行走梁組裝5通過中心總承組裝7連接,兩個前行走梁組裝3 的前端共同連接前總承組裝8,兩個后行走梁組裝5的后端共同連接后總承組裝9,第二底板2的上設有電機組裝10,電機組裝10的兩端通過連接塊14均連接有兩個后齒條11,電機組裝10每端的兩個后齒條11左右對稱放置,置于同側的兩個后齒條11共同連接有后叉齒組裝12,第一底板1上設有變速箱組裝13,第一底板1上通過連接塊14設有兩個左右對稱放置的前齒條15,每個前齒條15的的外端設有前叉齒組裝16。前總承組裝8的前端與后總承組裝9的后端均連接有行走電機架體組裝17。后叉齒組裝12長于前叉齒組裝16, 每個前叉齒組裝16均包括兩個叉齒18,每個后叉齒組裝12均包括多個叉齒18,適合各種車子的大小。 使用時,車子停在指定位置上,智能載運裝置往車的方向運行,置于車子的下方, 啟動智能載運裝置,兩個左右對稱放置的前叉齒組裝16向外伸分別置于車子的兩個前輪上,兩個左右對稱放置的后叉齒組裝12向外伸分別置于車子的兩個后輪上,前升降架組裝 4與后升降架組裝5向上將車子頂起,智能載運裝置往前運行,在指定位置,智能載運裝置的前升降組裝4和后升降架組裝5下降,前叉齒組裝16與后叉齒組裝12向內部伸縮,將車子停在指定位置,智能載運裝置即可進行下個車子的載運。本發明具有設備體積小,運行平穩,安全可靠的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放置的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所述第一底板(1)與所述第二底板(2)之間設有中心總承組裝(7),所述第一底板(1)的前端設有前總承組裝(8),所述第二底板(2)的后端設有后總承組裝(9),所述第一底板(1)的左右兩側均連接有前行走梁組裝(3),每個所述前行走梁組裝(3)的外側均活動連接有前升降架組裝(4),所述第二底板(2)的左右兩側均連接有后行走梁組裝(5),每個所述后行走梁組裝(5)的外側均活動連接有后升降架組裝(6),置于同側的所述前行走梁組裝(3)與所述后行走梁組裝(5)通過中心總承組裝(7)連接,兩個所述前行走梁組裝(3)的前端共同連接所述前總承組裝(8),兩個所述后行走梁組裝(5)的后端共同連接所述后總承組裝(9), 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設有電機組裝(10),所述電機組裝(10)的兩端通過連接塊(14)均連接有兩個后齒條(11),所述電機組裝(10 )每端的所述兩個后齒條(11)左右對稱放置,置于同側的兩個所述后齒條(11)共同連接有后叉齒組裝(12),所述第一底板(1)上設有變速箱組裝(13),所述第一底板(1)上通過所述連接塊(14)設有兩個左右對稱放置的前齒條 (15),每個所述前齒條(15 )的的外端設有前叉齒組裝(16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智能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總承組裝(8)的前端與所述后總承組裝(9)的后端均連接有行走電機架體組裝(17)。
3.根據權利要求要求1或2所述一種智能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齒組裝 (12)長于所述前叉齒組裝(16),每個所述前叉齒組裝(16)均包括兩個叉齒(18),每個所述后叉齒組裝(12)均包括多個叉齒(1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智能載運裝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與第二底板之間設有中心總承組裝,第一底板的前端設有前總承組裝,第二底板的后端設有后總承組裝,第一底板的左右兩側均連接有前行走梁組裝,每個前行走梁組裝的外側均活動連接有前升降架組裝,第二底板的左右兩側均連接有后行走梁組裝,每個后行走梁組裝的外側均活動連接有后升降架組裝,第二底板的上設有電機組裝,電機組裝的兩端通過連接塊均連接有兩個后齒條,置于同側的兩個后齒條共同連接有后叉齒組裝,第一底板上設有變速箱組裝,第一底板上通過連接塊設有兩個前齒條,每個前齒條的的外端設有前叉齒組裝。本發明具有設備體積小,運行平穩,安全可靠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H6/30GK102505884SQ20111036732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陸興華 申請人:江蘇金冠立體停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